【殉國的含金量有多高】
“殉國?”
各個朝代皇帝看到這個詞心裡一緊,全部人放下了手上的東西,正襟危坐的觀看天幕。
百姓們也是如此,她們有些人不懂殉國,但心裡對生死的敬畏遠比那些高門顯貴更深刻。
為什麼說以身殉國是最偉大的死法?
比如崇禎如果逃跑,他就是明朝最爛的一個皇帝,但是他吊死在煤山了。
直接給大明王朝上升了一個新高度。
大明養士三百年,結果大臣們卻爭著投降,隻有太監們死守皇城。
王承恩率領5500名太監,殊死抵抗,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太監貪生怕死、不忠不孝的固有印象。
死後葬入皇陵,順治、康熙兩位帝王為其立碑。
陸秀夫背著八歲的幼帝投海殉國,讓宋朝有了個體麵的落幕。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殉國可以幫你證明,你的一切罪行,源於方法論的失敗,而不是價值觀的錯誤。
大宋:“……我們大宋最後竟被逼至此?”
“大臣爭先投降,太監守城,好啊,好啊,你們這些臣子……”
朱元璋氣急,猛的站起來,一雙寒意滿滿的利目似刀劍一般刮過地下的朝臣,嚇得他們戰戰兢兢的高呼“皇上息怒……”
晚年朱元璋更是氣得差點一口氣沒過去,“燕王到城門口沒有?”
他感覺自己要撐不住了,大明這堆爛攤子啊,竟被異族奪了天下,他閉不上眼睛啊!
梅殷趕緊回答他,“皇上,再有兩日燕王就該到京了。”
誰也不知道朱元璋會在死前做什麼,畢竟殺的人可太多了,臨終前直接坑儒,也不是不可能。
大明朝的滿朝文武齊齊失聲,他們自認大明臣子武德充沛,絕不可能做這等窩囊事。
皇帝殉國,我們投降,這簡直是汙蔑!
有我們在,大明絕不可能亡。
永樂朱棣久久無言,朱高熾兄弟三人很擔心,一般這時候老爺子就該跳腳了,可現在卻什麼也沒說。
兄弟三人心慌慌的。
“爹……”
朱棣歎了口氣,“我沒事,隻是心裡堵得慌,大明就這麼亡了……”
王朝更替,沒什麼看不開的,隻是覺得大明就這麼沒了,從此漢人百姓就要被打斷脊梁,跪著活,朱棣他一口氣哽在喉嚨,心堵啊!
現在他們什麼也做不了,隻能想著多發展一點,更強大一點,讓後代即使走入絕境,也能給漢人留一條後路。
朱棣的想法,也是大明其他皇帝的想法,嘉靖直接找來嚴嵩和張居正等人,“庚戌之變是我大明的國恥,朕要你們想儘辦法反擊,一定要把北邊給打服咯……”
嚴嵩等人:“……”
眾人誰也不敢應承皇帝的話,他們隻能從國庫虧空等方麵說起,攘外必先安內,先把錢財搞足了,北邊那些人根本不是事兒。
出海的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他們鬥歸鬥,正經事可沒誰敢落下。
病榻前的天啟皇帝,看著朱由檢,再聽著天幕上說他殉國,趕緊拚著最後一口氣說道:“吾弟當為堯舜。”
天啟想鼓勵朱由檢,可朱由檢緊緊拉著哥哥的手,臉上滿是惶恐,對未來更是害怕。
他搞砸了大明王朝,他成了亡國之君,這對還未上位的他來說,打擊太大了。
“皇兄……弟弟無能……”
天啟眼中含淚,後悔沒多教教弟弟帝王之道,大喘幾口氣才又說出:“魏忠賢……可用……”
“皇兄,你彆走……”朱由檢嚎啕大哭,這擔子太重了,曆史已經證明他撐不住啊!
崇禎生無可戀的看著天幕,他真怕自己哪天堅持不住就真去煤山上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