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從未有過圖謀不軌之心啊!”
李善長老淚縱橫,心裡想著要不要拿免死金牌來換全家性命。
“好了,起來吧,咱知道你們都是忠臣。”
天幕爆料越多,朱元璋越警惕這群兄弟,但現在沒發生的,或是已發生的事,他都要好好斟酌怎麼處理。
大開殺戒也得先把局麵控製住了。
其他人心裡戚戚,老朱除掉他們,肯定會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甭管手段粗不粗糙,老朱想殺他們輕而易舉。
一個個提著心,都極力的想藏住尾巴,藍玉的功勞這麼大,都……
藍玉的心情,無人可懂,嗶了狗的朱重八……
小朱棣看看老爺子,又看看群臣,最後看向大哥,朱標把他頭掰了回去。
這時候,看什麼熱鬨?
“七十多歲還納妾,造孽啊!”
“就是,他想向皇帝表忠心,除了禍害姑娘,就沒彆的辦法了?”
“都快入土了,還想著那點兒事,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怪不得後世就喜歡看一個男人隻愛妻子的故事。”
……
榮華富貴的日子可真好啊,都快死了還能納妾。
怪不得那麼多人要造反呢,誰不想封侯拜相。
雖然在皇帝手底下乾活容易沒命,但人家再苦也是享受過了的,不像他們,到死都在地裡埋頭乾。
【明末崇禎的局麵有多差?】
說崇禎無能,可他煤山自縊時才三十三歲啊!
張居正三十三歲時,還沒出新手村。
王陽明三十三歲時,還在偏遠山區思考哲學。
曆史上少年上位的皇帝有很多,但基本都是靠母族外戚庇護,才能慢慢成長起來。
強如漢武帝劉徹,開始也是竇太後掌權,拉胯如朱祁鎮,前期有張太皇太後和孫太後扶持,包括後來滿清的康熙,上位時也有孝莊幫襯。
這才讓他們有了足夠成長時間和曆練機會。
唯獨崇禎,十七歲時,因兄長那句吾弟當為堯舜,風雨飄搖、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就如同大山一般,壓在了他的肩上。
可明末的混亂局勢,根本不是一個少年就能扛起來的。
再強的政治手段、處事智慧,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積累磨礪。
可曆史卻沒給朱由檢任何喘息的機會。
【明朝三大牛人,第一王陽明,第二於謙,第三就是張居正。
明朝276年,尾巴上的76年硬是張居正給續的。
劉徹人狠,奶奶、母親、老婆的娘家都收拾一遍,兒子孫子都能下狠手。
一代妖後孫氏跟賈南風坐一桌。
天啟的一句“吾弟當為堯舜”,崇禎把命都豁出去了。
如果崇禎不那麼努力,大明興許還能多活幾年。
崇禎,一個有抱負有理想有骨氣的普通人。
他平庸,因為他什麼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