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是,非但美洲白銀無法進入大明,就連澳門的白銀貿易,也被迫停止。
可惜當時的國際局勢,崇禎並不了解,而那些靠著貿易賺錢的大臣們,從始至終,也沒想過去保護這條,最後的白銀貿易線。
自此,明帝國的三條白銀輸入渠道,全部斷裂,已經流入的白銀,則成了兼並土地的利器。
最後被一些富人,權貴藏在了地窖裡,成了無法流通的死錢,所以有人把明末的錢荒問題歸咎於張居正的改革,其實這是不對的。
因為在他改革之前,白銀就已經是明朝的主要貨幣。
【明朝並不缺白銀,隻是白銀都在士紳集團手裡,那時全球的白銀一半多都在明朝。
萬曆想要搞個對外貿易,東林黨要求海禁,自己壟斷對外走私貿易。
那問題來了,明朝的白銀去哪了?賣的茶葉、絲綢、瓷器換來的白銀又不能吃。
你可以往秦淮河花船和江南一座座園林,以及東林、複社的家產看看。
東林黨嘴上說著“藏富於民”,結果在崇禎為遼東軍餉焦頭爛額時,錢謙益卻在南京修建“絳雲樓”。
臣子縱情享樂,崇禎卻龍袍打補丁,三餐吃鹹菜,半夜批奏折到吐血……無疑是史上最慘打工皇帝。】
江南人:“……這是可以說的嗎?”
崇禎朝的流民原本就不斷湧入江南等地,現在更瘋狂了。
原本江南資敵就夠讓人氣憤了,現在大明的銀子也都藏在地窖裡,憑什麼江南富得流油,他們卻活不下去。
“兄弟們,江南是東林黨的大後方,這些貪官把錢糧都藏起來了,皇帝不知道,拿他們沒辦法,我們自己去拿錢拿糧,我們要自己活下去……”
大明現在出了一係列的政策安撫流民,但天幕看多了,他們知道了皇帝的無奈,但他們對貪官零容忍。
朝廷救不了他們,他們就自救!
江南富戶:“……我們的錢也是自己賺的!”
富戶們擔心引起眾怒,連忙讓家中人把錢財藏好,江南怕是要亂了。
東林、複社:“……赤裸裸的汙蔑。”
他們主張“藏富於民”,為民請命,雖然隻是將財富集中於江南士紳階層而已,但他們說得沒錯啊。
這天幕說的是大清修的史,誤會了他們,是吧?
正在宴飲眾人的錢謙益,現場氣氛突然凝滯起來,柳如是更是羞愧不已。
當有第一個人站起身告辭的時候,眾人也紛紛離開,原本這場宴會也有著讓大家探討如何拯救大明的想法。
結果,皇帝吃的清湯寡水,他們這群清流卻大魚大肉,現實往往比小說還要荒誕。
朱元璋在遷都問題上再三猶豫,這江南沒人就成了東林黨的天下,真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這江南就是容易滋生腐敗……
永樂朱棣更是想著,南京保留了完整的中央行政機構,這個本該成為備用朝廷的南京朝廷,在大明亡國時卻沒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是不是沒有必要存在了?
萬曆往地上砸了一個茶杯,群臣眉頭微動,好一會兒才聽見聲音響起,“說說吧,現在對出海都有什麼想法?”
萬曆自天幕出現就準備讓人出海了,就這幫人不斷找理由拖延,怕不是想拖到他死?
各個朝代的皇帝也對江南這個天下第一富庶之地有了疑心,就大明一個黨派的人就能在江南當土皇帝,那他們的江南……
崇禎手上無錢,就開始征收各種餉銀,越征越多,越征越狠,以為有錢了,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可結果造反的人卻越來越多,而且皇帝帶頭搞錢,下麵的人也有樣學樣,就導致各種問題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