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你的詩句流傳後世了……”
友人特彆為李白高興,能在天幕上被點名的,不是皇帝,就是造反英雄。
李白能跟背誦天團一起上榜,說明後世人一直在學李白的詩,這可是青史留名,揚名立萬的榮譽!
李白抬頭灑脫一笑,後世之名,不必太過在意,但他確實想用此名氣求官。
李隆基大手一揮,對著高力士說:“去請李白。”
李白雖然有才華,但過於理想主義,這性子不適合進入朝堂。
但現在李隆基因為千古半帝而焦慮,能用的人才,他都不會錯過。
再不漂白一下,這強搶兒媳的名聲,還能不能要了?
大宋前的朝代皇帝,對活字印刷術等四大發明的突破非常感興趣,恨不得天幕細細說清,是怎麼突破的。
紙幣?
秦始皇感覺到,紙幣的出現在天幕看來很重要,他心裡隱隱有個想法,但基於現實,還是按壓下去。
不是時候啊。
各個時期的宋仁宗,看到後世人說他懦弱,他也很是無奈。
沒有皇帝不想獨攬大權,隻是他自知能力不行,隻能任由臣子發揮。
仁宗?
這代表朕是個好皇帝,還是因為朕足夠聽話呢?
看多了大明的皇帝與文官爭權,再看他將文官地位推到了極致,共治天下,的確顯得太過窩囊……
宋仁宗原名趙受益,後改名為趙禎。
趙禎出生的時候,他的前五個哥哥已經全部夭折,所以說,趙禎生來就注定要做皇帝了。
然而趙禎的童年,並沒有因此變得幸福多少。
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被從生母李氏那裡抱走,送到了德妃劉娥的宮裡。
後世還因此演繹出了,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雖然在真實的曆史中並沒有狸貓,但趙禎一直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
因為自己的父親一直想立劉娥為皇後,但苦於朝臣的反對,於是在李氏生下皇子後,就直接把孩子抱到了劉娥的宮裡。
為的就是能讓劉娥名正言順地當上皇後。
但是劉娥的心思並不在趙禎身上,她把精力都放在參與朝政中,就把孩子送給了楊淑妃撫養。
公元1022年,宋真宗駕崩,時年十三歲的趙禎登基,是為宋仁宗。
親政前各個時期的趙禎,無比震驚的看著天幕,大娘娘不是他的生母。
是了,一切都說得通了。
大娘娘與他沒有尋常母子的親密,還一直把持朝政,不肯放權,就是因為她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而大娘娘沒有效仿武則天,就是因為自己沒兒子……
劉娥對一心想要親政的趙禎,無奈歎氣,這孩子的性子,她還真不敢讓他直接親政。
原本,她打算在死前再告訴他真相,現在她不是其生母的事已經曝光,再不放權,就說不過去了……
大宋文官:“……借腹生子是什麼離奇之事嗎?”
怎麼會出現狸貓換太子這種故事?
先帝是為了維護政權穩定,避免引發權力鬥爭,才隱瞞真相,他們這些大臣也出於政治考慮閉口不言。
現在真相暴露出來了,太後還掌控朝堂……
年少的趙禎可能不會埋怨自己的父親,但是一定會懷疑自己的養母。
若是母子失和鬨出什麼亂子,首當其衝的就是大宋江山。
麻了,麻了。
【相較於大唐,對女子嚴苛控製的宋朝,劉娥是個特彆的存在。
傳奇女人,嫁給銀匠為妾,最後成母儀天下,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劇本。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她教導出來的皇帝趙禎是宋朝口碑最好的皇帝,宋朝沒狸貓換太子這回事的。
趙恒對劉娥是真愛,立後送兒子一條龍服務。
宋真宗,這個泰山封禪終結者,贏了賠錢第一人。
要不是他為了封禪,賄賂大臣,也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