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人無語的時候真的想笑。”
李治就是他拿來當繼承人選擇不當的反麵教材。
長孫無忌等輔政大臣的死亡,就是因為武則天的政治手段,後期武則天差點推翻李唐王朝,李唐差一點就四世而亡。??
所以,李世民選擇李治作為繼承人就是一個錯誤。
皇帝就該自己決定繼承人,聽取臣子建議,隻會造成軟弱統治。
永琰雖沒什麼過人的優點,但也沒什麼大問題,就適合守成,是他理想中的繼承人。
當然,最重要的也是,永琰聽話。
李世民大概也是覺得李治聽話,才立為太子,結果……
朱元璋和朱棣倒是淡定,因為呂雉、武則天等外戚篡權的案例,朱元璋定下了“慎選良家女”的祖訓。
大明的皇後家族想要乾政,想進步的大臣就能解決。
再不濟,後麵上位的皇帝也會清理,完全不用擔心。
李治公元628年出生,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第三子。
因八歲喪母,從小體弱,深受父親憐愛。
公元643年,嫡親大哥李承乾造反被廢,嫡親二哥野心外露,老父親為防兄弟相殘,將仁弱孝友的他立為法定繼承人。
十五歲的少年從此聽政東宮,接受精英教育,學習企業管理。
【李承乾翻了兩天史書,發現上一個順位繼承的太子是三百年前的司馬衷。
而且上一個被殺的太子,是他大伯。
李承乾就該跟李泰玄武門對掏,而不是跟李世民對掏。
跟李世民對掏,人怎麼可以有種成這樣。
如果李世民沒有偏袒魏王,皇位順利傳給李承乾,大唐的命數可能還會長一些,甚至比開元更加強盛。
把扶蘇和胤礽的劇本給李承乾。
李承乾:愛你老弟,玄武門見。】
李承乾:“……有的,兄弟,玄武門對掏包有的。”
什麼自殺,什麼二廢二立,天地君親師的老爹,都玄武門見真章。
彆淨扯那些沒用的。
現在的李承乾,感覺自己強的可怕。
晚年李世民:“……一萬點暴擊。”
承乾,才是他最合適的繼承人,就這麼被廢了……
李世民知道自己做錯了,可沒辦法認錯,隻能順著臣子的台階改立太子。
稚奴,朕沒得選了。
李建成淡淡問道:“二郎,承乾該不是你殺的吧?”
說是流放,誰知道是不是悄摸殺了呢。
謀反,已經是大不赦之罪,沒有一個皇帝能夠容忍。
年輕的李世民冷哼一聲,“大哥,我是不會殺廢太子的,就如同現在。”
當了太子,就算被廢,也活不了。
他現在能容忍李建成和李元吉活著,以後怎麼會殺自己的兒子?
李建成微微一笑,“當然是因為你覺得承乾威脅到你了,所以才抬起李泰跟太子對打,最後玩脫了,也是活該。”
李世民老了,他還能不怕?
不怕你彆搞事啊。
李世民仔細一想,還真有可能,但他不願承認,隻能轉過頭不語。
各個朝代太子:“……當太子真他娘的命苦。”
上上不去,下下不來。
不是大唐的太子最難做,而是所有的太子都難做。
隻有扶蘇最為淡定,他現在比朱標還穩。
胡亥已經被物理消滅,秦始皇又委他重任監督修長城……
他除了擔心秦始皇的身體,其他的,壓根不用操心。
阿父自會給他鋪路。
胤礽:“……如果我能拿到彆人的劇本,我也不會手軟。”
可,那是汗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