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心疼不已的抱住了年幼的李承乾,她的高明,從十二歲就開始麵對這些老頑固的挑剔批評,最後差點被父親逼瘋。
這都是他們當父母的失職,如果她能早點發現就好了。
李承乾回抱母親,眷戀不已。
他知道,他將會失去母親,然後一個人麵對未來的風風雨雨。
可是,他不怕。
母親是支持他的,父親……不支持他也會自己爭取。
他是大唐最好的太子,他不允許自己再失敗。
魏征:“……學的明白嗎?”
敢於犯顏直諫,不是讓你找茬。
沒事找事,顯著你是聖人唄。
想想李承乾的處境,魏征同情三秒鐘,決定一定要時時提醒李世民對李承乾的管教。
於誌寧如喪考妣,今日之後,他怕是要坐冷板凳,還要擔心李承乾的報複……
公元657年,為進一步擺脫長安關隴殘餘勢力影響,在武則天建議下,李治將洛陽升為東都。
此後多次前往辦公,逐步轉移行政中心。
到公元659年,真正的重頭戲來了。
許敬宗舉報長孫無忌謀反,李治將舅舅流放黔州,後逼其自儘抄家滅門。
關隴集團核心勢力徹底清除,李治重組高層,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親政。
他擴大科舉規模,提拔大批寒門人才和南方士族,狄仁傑、魏元忠都是這時候入職的。
事實證明,李世民沒有看走眼,表麵謙和的富三代,不僅擅長隱忍,而且深諳權謀。
【盛世都洛陽,亂世都長安。
一群開國文臣武將都鬥不過一個才人。
這得看李治的態度,他需要理由奪取大權。
曆史上的權臣都沒有好下場,長孫無忌死非其罪,但死得也不冤。】
各個時期的長孫無忌:“……我竟無話可說。”
舅舅有用的時候,可以為李治唱白臉,除掉李恪和其他宗室勢力。
沒用的時候,舅舅是關隴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存在等於謀反……
晚年李世民更無語,截至目前,已經有三個謀反案了,還踏馬都是李治讓人搞出來的……
房遺愛謀反案,還可以說是因為高陽的原因。
後麵兩個被舉報的王皇後養子和長孫無忌的謀反,這手段也太粗糙了。
大唐群臣閉上眼,不忍直視。
李治是真不慣著世家臭毛病,他是真殺。
扶著他上位的舅舅都不放過,恨不得把朝堂上的老臣全部清空。
你要有這個意思,直接叫人回去養老行不行?
謀反這個事,誰沾誰死。
大家對大唐有些心灰意冷了,在天幕死亡名單上的,都默默想著跟李世民請辭,不要再等到李治清算。
李治尷尬的站在原地,一臉無助的看著阿耶。
李世民轉過頭,看也不看李治,直接讓跪著的長孫無忌起身。
長孫無忌是他李世民的發小、大舅哥、開國功臣,甚至還是臨終前的托孤重臣。
現在才五十歲,正是闖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