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說自己一定做得好,但絕不會學大宋那個慫貨。
雍正把手上的奏折一扔,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弘曆。
老子打不贏,你也不爭氣?
弘曆:“……老子最爭氣。”
老爹割的地,等他上位後就拿回來,一定要證明自己。
乾隆氣得炸毛,他滅了準噶爾,收複新疆,領土麵積達到1316萬平方公裡,認真算起來,沒有第一也得排第二。
大明,前三有他什麼事兒?
新頒布的《唐律疏議》,被譽為中華法係巔峰之作。
日本、新羅、波斯等國頻繁派人取經,世界巨頭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東西方貿易更加繁榮。
但健康的急劇惡化,逐漸讓他力不從心。
公元660年,三十三歲的李治患上風眩病,無法正常處理公務,於是讓武則天協助。
四年後,病情加劇,甚至出現二聖臨朝的局麵。
到了公元680年,武則天勢力不斷膨脹,逐步影響管理層決策。
有人說,李治是被女人奪權的軟弱之輩。
事實上,從一開始,武則天就是他精心挑選的盟友。
李治先用換後清洗關隴勢力,接著以武則天為刀,消除異己鞏固皇權。
【外戚、功臣、宰相、三公……長孫無忌一生有過很多身份,但對後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法學家。
一部《唐律疏議》讓他成了法製史中永遠繞不開的人物,他的名字會出現在每一本中國法製史教科書上,這也算是一種不朽了吧。
長孫無忌就是忠於太宗,忠於李唐,維護李治的皇位,穩定朝局,修訂律法……要不是為了李治,他也不至於乾那麼多事。
所以李治後麵給他平反了。
李治擅殺大臣、任用小人的結果,就是他的兒子被隨意廢立,李唐國祚近乎四世而亡。
他用回旋鏢殺了長孫無忌,自己也被回旋鏢弄得差點變成亡國之君。
二鳳:兄弟們,真舍不得你們啊!
李治:好的爹,我這就讓他們去陪你。】
各朝代皇帝:“……是非對錯,我已無心分辨。”
所有皇帝看著天幕,全都是對長孫無忌青史留名的嫉妒。
出現在法製史教科書上,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他們一個皇帝,還沒長孫無忌受後世人敬仰。
後世人平時對皇帝挑剔居多,總覺得這有毛病,那裡不行,反正就是這個皇帝拴條狗都能乾得比他們好。
之前的朱棣、呂不韋,現在的長孫無忌,就因為編撰一部書籍就萬古流芳……
他們也有讓人編撰史書的,怎麼沒能流傳後世呢?
是因為戰亂,還是大清把書全燒了?
晚年李世民也酸了一下,怎麼他的《群書治要》沒被提到呢?
不行,讓輔機和褚遂良他們先把《唐律疏議》搞出來?
長孫無忌迎著同僚羨慕嫉妒恨的目光,捋了捋胡須,甚至還想跟李世民吹兩句。
值了,這輩子都值了。
至於李治,死後誰還管洪水滔天?
喜歡天幕:保成二廢三立,胤禛麻了請大家收藏:()天幕:保成二廢三立,胤禛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