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八月十七日,陳永年終於收到了那封八百裡加急的撤軍令,展開一看,隻有寥寥數字。
“南部已敗,張令潰軍。著令所部即刻停止一切攻勢,火速撤回成都!違令者斬!王維章。”
“南部……敗了?張總兵……敗了?”陳永年喃喃念著,捏著命令的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
“停止進攻……撤回成都?”陳永年嘴角扯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這該死的命令,來得太晚,又來得太是時候!晚到讓他白白折損了精銳,又及時地給了他一個體麵撤退、保存最後一點實力的理由。
“傳令……”陳永年的聲音帶著一種劫後餘生的沙啞和深深的疲憊,“收兵!拔營!連夜撤回劍州!”
他最後看了一眼昭化城。他知道,這次撤退,恐怕意味著朝廷的力量,將徹底退出川北。
當陳永年帶著殘兵敗將倉惶南撤時,保寧府境內,卻是一片繁忙而充滿希望的景象。
萬餘從陝西流民軍大亂中逃出生天的流民,在張行部士兵的組織下,正有條不紊地安頓下來。
新開墾的荒地旁,搭起了成片的簡易窩棚。粥棚冒著熱氣,醫官穿梭其中,為病弱者診治。
保寧府派來的吏員拿著名冊,大聲宣講著新政:“分田!按戶頭分!官府借給種子農具!”
“真…真有田分?”一個抱著瘦弱孩子的婦人,聲音顫抖,眼中滿是不敢置信的淚光。
希望,如同久旱後的甘霖,浸潤著這片飽受苦難的土地,也迅速轉化為對新政權的認同與守護之心。
流民們眼中麻木的絕望,正被一種名為“安身立命”的光芒取代。
張行站在一處新辟的安置點高坡上,看著下方的景象,轉頭對身邊的親衛隊長張順道:“傳令各安置點總管,待流民初步安置已畢,人心可用。
再發募兵令:從此次安置的流民青壯中,招募新兵兩千!條件如前,自願報名,優撫其家!”
“是!”張順領命,眼中也閃過振奮。這些流民青壯,經曆了千裡跋涉的磨難,對新分得的土地和安定的生活倍加珍惜,正是最好的兵源!
張行頓了頓,聲音提高,:“再傳令!九月初一,保寧府校場,開賞功大會!凡南部、昭化鹽亭有功將士,論功行賞!
田畝、銀錢、軍職當場兌現!讓所有人都看看,跟著我張行,血不會白流,功不會白立!
還有一事,即刻著文吏擬文告!張貼全府五縣及鹽亭新複之地:九月二日,閬中府學明倫堂,第二次開科取士!
科目依舊——刑名律例斷案之法、錢糧會計度支之策、案牘公文書寫之要、地方水利農桑庶務之實!
具體所缺官職名額,於八月二十五日公布!”
隨後,保寧轄下五縣及鹽亭,在告示下,得知第二次開科取士,頓時傳得沸沸揚揚,人儘皆知。
所有有誌者,皆趕赴閬中府城,連保寧府外之地,也有人趕來應考!同時具體官職名額,也惹得議論紛紛!
八月二十五日,保寧府衙門前巨大的告示牆前,人頭攢動,水泄不通。
新貼出的文告,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滔天巨浪!
第一張,是火紅的募兵再征令,對象直指新安置的流民青壯,兩千名額!
第二張,是金燦燦的九月初一賞功大會預告,許諾著田畝、銀錢與榮耀!
而最引人矚目、引得無數人踮腳伸脖、議論如沸的,是第三張墨跡淋漓的“保寧府轄境現缺官員吏職名錄”!
通告明確了九月二日開考,科目四門不變。
而那份名錄,則讓所有有心仕途或謀個前程的人,瞬間熱血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