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縣城嫋嫋的炊煙尚未散儘,林勝武刻意休整所爭取的時間,已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急速擴散的恐慌漣漪。
“張令總兵六千精銳儘墨,達州陷落!”
“湖廣援軍鄧祖禹部全軍覆沒,鄧總兵血戰至最後一人,自刎殉國,血濺新寧!”
“新寧城半日即破,守軍望風披靡!”
這些真假交織、卻足以令任何抵抗意誌崩潰的噩耗,沿著官道、驛路、山間小道,瘋狂席卷向整個川東乃至毗鄰的湖廣邊緣州縣。
十月二十五日,孫世培部在梁山縣稍作停留,隨即拔營東進。
他們的目標清晰:開縣、萬縣、雲陽縣,打通夔州府南麵屏障。
開縣,首當其衝!孫世培大軍兵臨城下時,城頭稀稀拉拉,幾乎看不到幾個像樣的守軍。
城門樓上,一麵白旗在深秋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城門洞開,知縣帶著幾個麵如土色的胥吏,捧著印信跪在道旁,聲音抖得不成樣子:“開……開縣願降!求將軍開恩,勿傷百姓……”
孫世培策馬近前,看著空蕩蕩的城頭,又瞥了一眼跪伏在地的縣令,心中了然。
張家軍主力覆滅張令、鄧祖禹,新寧、梁山相繼失陷的消息,早已將此地守軍的骨頭徹底敲碎。
他揮了揮手,一隊士兵迅速入城接管防務,整個過程,未動一刀一槍,耗時不過半個時辰。
萬縣,扼守長江水道,本應是塊硬骨頭。
然而,當孫世培部前鋒的旗幟出現在城外山梁時,城內已是一片雞飛狗跳。
前一日便有從新寧、梁山方向逃來的潰兵,帶來了那令人絕望的消息。
知縣在天亮前便帶著親信家眷,乘小船順江而下,逃往湖廣方向。
留下的縣丞和幾個士紳,哪裡還敢抵抗?孫世培大軍抵達時,萬縣四門大開,城頭空無一人,隻有幾個膽大的百姓在街角探頭探腦。
孫世培派兵入城,同樣兵不血刃。
雲陽縣,位於萬縣之西,長江北岸。
此地守軍稍多,知縣也試圖組織抵抗。但當孫世培部龐大的軍陣在城外展開,城頭剛剛鼓起的一點勇氣瞬間煙消雲散。
知縣最終在縣衙內懸梁自儘,守備象征性地朝城外射了幾支軟弱無力的箭矢,便在一片投降免死的呐喊聲中,帶著殘兵打開了城門。
孫世培部進城時,隻遭遇了零星抵抗,很快便被撲滅,雲陽縣,陷落。
短短五日之內,開縣、萬縣、雲陽三座沿江要隘,如同秋風掃落葉般落入孫世培之手,徹底掃清了夔州府城外圍,完成了預定任務。
孫世培隨即在雲陽駐紮休整,鞏固防務,等待下一步指令。
就在孫世培橫掃開、萬、雲三縣的同時,另一支張家軍偏師在毛先有率領下,沿著崎嶇的山路,直插夔州府西北方向的崇山峻嶺。
他們的目標:大寧縣今巫溪)、大昌縣今巫山大昌鎮)、巫山縣今巫山)。
山路難行,消息卻傳得更快。
張令、鄧祖禹全軍覆沒的恐怖消息,早已先於毛先有的腳步,傳遍了這些地處偏遠、兵力本就薄弱的山區小縣。
大寧縣。
毛先有部前鋒剛剛抵達城下,還沒來得及紮營,城頭守軍便已亂成一團。
知縣此前聽聞賊軍主力連張令、鄧祖禹都滅了,嚇得當場暈厥。
縣丞帶著幾個衙役,哆哆嗦嗦地放下吊橋,打開城門,毛先有幾乎沒遇到任何阻礙便率軍入城。
大寧,陷落,停留一日,留下少量駐軍,大軍繼續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