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定鼎三部_從少爺到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章 定鼎三部(2 / 2)

臣雖駑鈍,敢不殫精竭慮,秉持公心,為大王、為大夏甄選賢能,澄清吏治!

必使野無遺賢,朝無幸進!若有一毫私心,半絲懈怠,臣…甘願領受國法,以謝天下!”

張行頷首:“陸卿老成謀國,執掌吏部,本王放心。”

任命完兩位最核心的重臣,張行的目光掃過殿外眾人,話題轉向了錢糧命脈——戶部。

然而,他接下來的話,卻如同在平靜的湖麵又投下了一塊巨石。

“國之命脈,係於財賦,然舊明戶部,機構臃腫,權責不清,貪腐叢生,效率低下,已不堪新朝之用!”

張行的聲音帶著一絲批判的銳利,更透出破舊立新的決心,“故,本王決意,革新戶部舊製!自今日起,原戶部職權,一分為三!”

“一分為三?!”殿外頓時響起一片壓抑的驚呼。

張行不為所動,清晰地闡述著他的構想:

“其一,仍設戶部,專司天下戶籍、田畝、倉儲、賑濟等民政要務,乃國本之基。”

“其二,新設財政部,統管國庫收支、預算決算、鑄幣、官營產業如鹽鐵、礦冶、大型工坊等)經營、內外債務及重大工程款項調度!此乃國之錢袋,務求精準高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三,新設稅務部,專責全國賦稅征收、稽查、關稅厘金管理、打擊偷稅漏稅等事宜!務必做到應收儘收,稅賦公平!”

三權分立,職責明晰!這構想清晰而大膽,瞬間讓殿內懂得些經濟吏治的官員和士紳眼前豁然開朗!

舊製戶部權力過於集中,既管戶籍民政,又管錢糧收支,還管稅收,極易滋生腐敗,效率低下。

如今分而治之,互相製衡,各司其職,確是高招!

“財政部尚書一職,”張行的目光轉向了殿內角落一位一直沉默、穿著員外常服、麵容與張行有幾分相似、氣質沉穩的中年,“著我父張益達接任!”

張益達!大王之父!

眾人看向那位一直低調立於旁側的老者,大王之父出任執掌錢袋子的財部尚書?這……這是舉賢不避親,還是……?

然而,這念頭僅僅一閃而過,便無人再有異議。

一則,張行權威正盛,乾綱獨斷;

二則,張益達其人,在廣元時便是商人,精於計算,善於經營,張家軍初起時的糧餉籌措、後勤管理,背後多有這位老太爺的影子。

他執掌財政部,專業能力上,或許比許多舊官僚更為合適。

更重要的是,大王之父坐鎮財權,本身就代表著一種無與倫比的信任與穩定。

張益達沒有出列,而是點頭示意。

不過眾人也不會說什麼,雖說張行是大王,可財政部尚書還是他爹呢!哪有老子給兒子行禮的!

張行微微欠身:“有勞父親了。”

“至於戶部尚書、稅務部尚書兩職,”張行環視眾人,語氣帶著一種務實的態度,“新製初行,人才難得,一時難以覓得完全契合之專才。

故暫不設專職尚書!戶部、稅務部一應事宜,由各縣衙、府衙、州衙直至巡撫衙門,按新製劃分之職責,暫行署理!

待新政推行深入,人才湧現,再行遴選賢能,專任其職!”

這個安排,既體現了變革的決心,又不失穩妥。

由地方各級衙門暫行代理,既能在實踐中摸索新製運行,又能避免因倉促任命不合適人選而造成的混亂。

殿內官員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喜歡從少爺到皇帝請大家收藏:()從少爺到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活在崩壞世界 娛樂:帶萌寶出道後我爆紅了 出獄後,我靠風控送仇人再入獄 確診絕症後,我成了旅行區頂流 氪金變強?爹,你到底有多少資產 搬家七次,七位病嬌青梅還在追我 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 離開山區?不,我要留下來 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都有空間了那不得重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