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的革新餘音未落,張行的目光已自然地轉向了下一個亟待確立的重位——刑部。
“法者,國之重器!懲奸除惡,斷獄訟冤,維係綱常,安定人心,皆係於法度清明,刑部之重,不言而喻。”
“然,”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一種審慎與務實,“新朝初立,百法待興!舊明刑律,繁冗苛雜,不合時宜者甚多;
而新法草創,尚未完備。
此乃關乎生殺予奪、人命關天之地,非精通律法、明察秋毫、剛正不阿之大才,不可輕授此印!”
他的目光掃過殿內文武官員,緩緩道:
“刑部掌生殺,斷冤獄,稍有不慎,便是冤魂遍地,綱紀崩壞。
此位,寧缺毋濫!故,刑部尚書一職,暫不設專職人選!
各府州縣,凡遇刑名案件,仍依現行《大夏律令初稿》及舊明律中合情理者,由各級主官會同佐貳、刑名師爺審慎辦理,務必詳查案情,明辨是非!
重大疑難案件,或涉及命案、謀逆等重罪者,一律呈報王府,由本王親自過問,或指派專人複審!
待新法完善,覓得足以服眾之專才,再行定奪!”
“暫不設尚書?!”殿內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
無人敢質疑,刑獄之事,確實馬虎不得。
與其倉促任命一個可能不夠格的人,不如暫時將權力高度集中,由最高層親自把關。
刑部暫時懸置,張行的目光轉向了禮部。
這兩個字一出,殿內不少出身舊學的官員和士紳代表,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禮,乃舊朝維係尊卑秩序、彰顯朝廷威儀的核心,在他們心中分量極重。
然而,張行開口的第一句話,便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們心中對恢複舊日禮製的幻想:
“禮部?”張行的語氣帶著一絲毫不掩飾的批判,“舊明之禮部,所司何事?負責祭祀天地、製定朝儀、管理藩屬朝貢、主持科舉、管束僧道。
看似名目繁多,實則多為虛文縟節!耗費錢糧無數,於國計民生何益?於百姓溫飽何補?於富國強兵何助?”
這犀利的質問,讓殿內不少心向舊禮的官員和士紳臉色發白,卻又無法反駁。
舊明禮部那些浩繁的禮儀、冗長的祭祀、繁瑣的朝貢程序,確實耗費巨大,很多時候淪為麵子工程。
“本王起事,非為恢複舊禮,乃為再造新天!”張行聲音鏗鏘有力,“虛禮浮文,一概摒棄!新朝之禮,當務實,當有用!當為強國富民奠基!”
他目光灼灼,掃視眾人,清晰地拋出了他的構想:
“故,自今日起,廢禮部之名!設——教育部!”
“教育部?”這又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名詞!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何為教育部?”張行自問自答,聲音洪亮。
“其一,掌天下官學、社學、義學之設立、管理、督導!務使教化普及,孩童皆有書可讀,百姓皆可明理!
其二,掌科舉之革新與選拔!舊有八股取士,禁錮思想,所取多為酸腐無用之才!新朝科舉,當考實務策論、格物算學、經世濟民之道!為國選材,當選真才實學、能擔實事之人!
其三,掌教材之編纂與刊行!舊有典籍,良莠不齊,多有不合時宜之處。
教育部當組織飽學之士,編纂新式教材,弘揚新學,開啟民智,摒棄陳腐糟粕!
其四,掌勸學興教之策!鼓勵民間辦學,獎勵學有所成之士!使天下向學之風蔚然!”
張行每說一條,殿內懂行之人眼中便亮一分,這分明是將教化興國的重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將虛無縹緲的禮,徹底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教!這是真正的百年大計,強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