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若要低頭向那張行……一個昔日我眼中的反賊流寇之輩乞降,這……這顏麵何存?
更何況,我曾總督三邊,與夏軍多次交鋒,他們豈能輕易容我?即便表麵不計前嫌,心中豈無芥蒂?
將來處境,未必就好過在那邊……”他所說的那邊,自然是指後金。
洪士銘卻愈發急切:“父親!顏麵難道比家族存續、比身後清譽更重要嗎?後金或許能得逞一時,但其行事野蠻,劫掠成性,非是長久立國之道。
即便他們得到了孔有德帶去的一些工匠,可火炮技藝何其複雜?改良火藥配比更是艱難!等他們鑽研明白,大夏的火器不知又已精進到何等地步了!
父親,大明氣數已儘,後金潛力有限,唯有大夏,方顯新朝氣象啊!
您若此番真的行那……那驅民的絕計,與夏軍結下如此深重的血仇,那才是真正斷送了所有的退路,自尋死路啊!父親,三思啊!”
洪士銘的話語,句句如同重錘,敲打在洪承疇的心防之上,他頹然坐倒在太師椅上,雙手掩麵,久久不語。
書房內,隻剩下燭火劈啪的輕微爆響,以及洪承疇粗重而痛苦的呼吸聲。
一邊是看似穩妥卻背負千古罵名的異族之路,一邊是顏麵難堪卻可能更順應天命人心的漢家新朝,這個抉擇,對於他這樣自詡忠義又深諳現實政治的複雜人物而言,實在是太難了。
洪士銘見父親內心動搖,趁熱打鐵,繼續勸道:“父親,即便不行那驅民為盾的絕戶之計,我大明官軍與夏軍正麵決戰,勝算又有幾何?”
洪承疇聞言,臉上露出一抹苦澀至極的笑容,那是一種洞悉結局後的絕望:“勝算?毫無勝算!若非早已預感到必敗之局,為父又何至於出此下策,行此遺臭萬年之事?”
他長歎一聲,聲音裡充滿了無力感,“大明軍備廢弛已久,空額嚴重,士卒訓練荒疏,後勤補給更是千瘡百孔,即便朝廷勉強籌措了些糧草,層層克扣之下,到了士卒口中,也不過是些黴米爛粟,勉強果腹而已。
這樣的軍隊,士氣早已跌入穀底。一旦兩軍對壘,夏軍那凶猛的炮火率先轟擊,我軍陣型必亂!未戰先怯,何以言勝?”
“既然如此,父親!”洪士銘的聲音因急切而微微提高,“既然明知必敗,為何不選擇一條更光明的出路?大夏雖新立,卻政通人和,生機勃勃,一統天下之勢已顯!
此時歸順,雖無雪中送炭之功,卻也強過將來兵臨城下的困窘投降啊!此時正是絕佳時機!”
洪承疇痛苦地閉上雙眼,手指用力按壓著眉心:“投降……談何容易……你讓為父這張老臉,日後往哪裡擱……再說,那張行豈是寬宏大量之人?”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過往身份和顏麵的執著,以及對未來的恐懼。
“父親!顏麵與家族存續、身後清譽相比,孰輕孰重?”洪士銘幾乎是在懇求,“不能再猶豫了!大軍已陸續開拔,不日便將抵達預定戰場。
戰機轉瞬即逝,決斷就在此刻!父親,您怎能確信,軍中唯有我等看出敗局已定?
倘若賀人龍、左光先等人,甚至……甚至曹文詔叔侄,也動了彆樣心思,搶先一步向夏軍示好呢?到時我們便失了先機,價值大減,恐怕想謀個安穩結局都難了!”
“其他人……”洪承疇猛地睜開眼,兒子的話像一根尖刺,精準地紮中了他內心最深的隱憂。
在官場傾軋和軍旅生涯中,他太清楚一步慢,步步慢的道理,如果彆人搶先投誠,那他這個主帥,很可能就會成為最好的投名狀。
書房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隻有燭火不安地跳動,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仿佛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
終於,洪承疇像是被抽乾了所有力氣,又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他緩緩抬起頭,眼中雖然仍有掙紮,但更多的是一種決斷後的狠厲與清醒。
他聲音沙啞地開口:“你說得對……不能再等了,既然要賭,就要搶得先機!”
他猛地站起身,語氣變得急促而果斷:“士銘,你立刻去安排,將家中婦孺秘密轉移到絕對安全之處隱匿起來,絕不能讓朝廷察覺!
我這就傳令總督府屬官,明日一早,即刻啟程,前往漢中前線鳳縣大營!”
他要去最前線,不是為了指揮那場注定失敗的決戰,而是為了近距離觀察,為了尋找那個最關鍵的聯係時機。
“是!父親!”洪士銘見父親終於下定決心,心中一塊大石落地,立刻領命而去。
幾乎在同一時間,鳳縣明軍大營的一處偏僻軍帳內,曹文詔與曹變蛟叔侄二人亦是屏退左右,進行著一場決定命運的談話。
曹文詔目光銳利地盯著自己的侄兒,壓低聲音問道:“變蛟,自從你從四川回來,心思就明顯變了,告訴叔父,究竟是何緣由,讓你不再忠心於大明?”
曹變蛟迎上叔父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堅定:“叔父,非是侄兒不忠,而是大明已不值得我等效死!四川一行,侄兒親眼看到了大夏的生機與大明的末路。
同為漢家衣冠,改朝換代,亦合天道正統!
在成都時,侄兒見到了石柱宣慰使秦良玉老將軍。”
“秦老將軍?”曹文詔一怔,秦良玉忠勇之名天下皆知。
“正是。”曹變蛟點頭,“秦老將軍雖未明言,卻語重心長地告誡侄兒: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良禽擇木而棲。
如今大明麵對後金,敗多勝少,喪師失地。
陝西、河南連年大旱,赤地千裡,兩省賦稅早已無從征起,朝廷國庫空虛,連我邊軍的餉銀都時常拖欠!此前的固原兵變,就是敲響的警鐘!
若如果此戰再敗——不,沒有如果,此戰必敗——軍心士氣將徹底崩潰!想讓士卒賣命,總得讓人吃飽肚子,讓人看到盼頭吧?
喜歡從少爺到皇帝請大家收藏:()從少爺到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