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書詢問,後日開業之時,大王是否親臨主持?”
張行沉吟片刻,搖了搖頭:“醫院之地,救死扶傷,關乎生死,開業儀式不宜過於喧鬨鋪張,本王便不去了,你代本王前去即可。
轉告吳尚書及諸位醫官,開業重在開始運轉,服務百姓,而非形式。
要讓他們謹記醫者仁心之訓,精研醫術,善待病患。
日後,我大夏能否減少病患夭折之苦,很大程度上便要倚仗他們了。”
“微臣遵旨!”
陝西,鳳翔府,一處頗為雅致的宅院內,氣氛卻有些凝滯。
年輕的士子劉之勃明末官員,曆史上曾任四川巡按,殉國)麵帶不解與倔強,望著坐在太師椅上的父親劉靜安。
“父親!”劉之勃聲音帶著激動,“孩兒寒窗十數載,為的便是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報效朝廷!如今科考在即,您為何一再阻攔我前往京城?
那偽夏張行,不過是一時得勢的反賊,難道我大明煌煌正統,就真的氣數已儘了不成?”
劉靜安,這位鳳翔府有名的鄉紳兼名醫,此刻麵色平靜,放下手中的茶盞,緩緩道:“勃兒,你隻知埋頭聖賢書,可知如今外界已是天翻地覆?
大明日落西山,江河日下,非是為父危言聳聽。
朝廷黨爭不休,天災人禍並行,關外建奴虎視,關內流寇蜂起,更兼那張行在川陝勢大,已成一國!
你此時去考那大明的科舉,即便中了進士,又能如何?不過是陷入那泥潭之中,徒耗光陰,甚至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劉之勃聞言,更是激動,引經據典地反駁道:“父親!豈不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豈不聞忠臣不事二主?我輩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明善惡,辨忠奸,守節義是也!如今國難當頭,正需忠臣義士力挽天傾,以儘臣子之本分!
文丞相文天祥)在《正氣歌》中言道: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孩兒雖不才,亦願效法先賢,豈能因勢危而避之,因賊強而屈之?此非大丈夫所為!”
“糊塗!”劉靜安見兒子如此執拗,不禁有些動氣,嗬斥道,“你滾一邊子去!虧你還是個讀書人,竟如此迂腐不堪!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王朝更迭,日月輪回,乃是天道常理,豈是區區忠義二字可以扭轉?
那朱明天下,難道就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還不是取代了蒙元!
你若真是一心要去考那舊明的科舉,行,那你等我死了再去!隻要我有一口氣在,就絕不容許你去跳那個火坑!”
劉之勃見父親把話說得如此之重,心中又急又痛,轉換策略勸道:“父親,您何必如此悲觀?左光先左總兵不是已經聚攏了數萬士卒,在鳳翔、西安一線嚴密設防了嗎?
左總兵治兵有方,驍勇善戰,陝西人儘皆知!有他在,必能阻攔偽夏繼續東進!您為何就對左總兵如此沒有信心?”
劉靜安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譏誚:“左光先?哼,他或許是個良將,可又能如何?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連洪承疇那樣深受國恩、位高權重的三邊總督都降了偽夏,他一個總兵,又能支撐多久?
更何況,他手下那些兵,缺餉少糧,軍心渙散,拿什麼去跟兵精糧足、士氣如虹的夏軍抗衡?”
“洪承疇那是亂臣賊子,負了皇恩,豈能與忠勇的左總兵相提並論!”劉之勃憤然道。
就在這時,老管家拿著一疊紙張快步走了進來,恭敬地遞給劉靜安:“老爺,這是剛從成都那邊傳過來的最新消息,是關於偽夏……哦不,是大夏的新政細則。”
劉靜安接過紙張,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他看得極為仔細,臉上漸漸露出驚喜之色,甚至忍不住拍案叫好:“好!好一個醫道新政!設立官醫院,廣招醫者,編纂醫典,惠及貧苦……這才是真正造福蒼生的仁政啊!”
劉之勃待父親看完,臉色變得極其難看,澀聲道:“父親!您……您千方百計阻攔我赴京趕考,原來……原來心裡早已盤算著要投效那偽夏了?!”
劉靜安抬起頭,目光坦然地看向兒子,斬釘截鐵地說道:“不錯!大夏以人為本,善待百姓,清丈田畝,均平賦稅,如今又開此醫道新政,活人無數!
如此光明前途,方是華夏正朔所在!為父豈能再眼睜睜看著你往那漆黑一片的死路上走?
還是那句話,你若是鐵了心要考大明的科舉,那就從為父的屍體上跨過去!”
“父親……!”劉之勃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父親,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深知父親的脾氣,一旦決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滿腔的憤懣與不解無處發泄,猛地一跺腳,轉身衝回了自己的書房。
書房內,劉之勃一個人對著滿架的詩書經典生悶氣,隻覺得胸中堵得厲害。
他自幼接受的便是忠君愛國的教育,視改換門庭為奇恥大辱。
如今父親不僅自己心向偽夏,還要強行阻斷他的忠義之路,這讓他感到無比的痛苦和迷茫。
他就這樣呆呆地坐著,半個時辰一晃而過。
“少爺,少爺!”門外傳來下人的聲音,“何家景明少爺來訪,說是您的故交,正在花廳等候。”
何景明?劉之勃愣了一下。這是他自幼一同長大的玩伴,何家也是鳳翔府的醫道世家,兩人情同手足。
隻是近年來,自己外出遊學備考,何景明則幫著家裡打理藥材生意,兩人已有近三年未見。
此時他正心煩意亂,聽到摯友來訪,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連忙整理了一下衣冠,道:“快請何少爺到書房來。”
不多時,一個身著錦袍、麵帶風塵之色的青年快步走了進來,正是何景明。
他見到劉之勃,臉上露出真摯的笑容:“之勃兄!一彆近三載,可想死小弟了!”
劉之勃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迎了上去:“景明弟!是啊,時光荏苒,自你外出經商,我四處遊學,竟這麼久未見了,今日怎麼突然得閒來我這兒?”
喜歡從少爺到皇帝請大家收藏:()從少爺到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