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前明於西南偶有改土歸流,亦多是針對弱小不馴之土司,且過程反複,阻力重重。
似大夏這般,對察哈爾此等曾與明廷、大清鼎足而立的漠南強部,行此徹底之策,魄力之大,亙古罕見!
這意味著,朝廷是要將漠南草原,真正地、徹底地納入王化直轄之下了!”
王姓士紳興奮地拍案道:“如此一來,漠南之地,豈非與我關中、蜀中無異?其民皆為夏民,其地皆行夏法!那些蒙古人,竟也能讀書科舉,經商置業?
這……這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真正體現啊!”
也有人持謹慎觀望態度:“此舉魄力雖大,然風險亦是不小。察哈爾部內部,難道就無反對之聲?那些習慣了部落舊俗的蒙古貴族,豈能甘心放棄權位?
朝廷欲行直接管理,語言不通,習俗迥異,治理難度可想而知!”
李姓士紳卻是不一樣的看法,“無論如何,大夏此策,已開千古未有之先例,非以力假仁,而以製度、文化行融合之實。
若能成功,則漠南永為華夏之漠南,非複昔日時叛時服之邊患。其誌不在羈縻,而在混一!這報紙……真乃窺見朝廷大政方針之窗口也。”
茶館內的議論聲久久不息,士紳們就著報紙上的這則重磅消息,從漢唐的邊疆政策談到明朝的土司製度,從羈縻與直轄的利弊談到民族融合的未來,思想碰撞,見解紛呈。
關於察哈爾部歸附及大夏在漠南直接設府置縣的震撼性消息,在一陣激烈討論後,漸漸平息下來,畢竟事情已成定局!
在短暫的劇烈波動後,開始轉向更實際、更關乎自身利益的方向擴散。
那位最先從邊情通報中回過神來的王姓士紳,眼中閃爍著精明算計的光芒,他猛地一拍大腿,聲音因興奮而提高了八度:“諸位!諸位!先彆管那朝廷如何治理漠南了!這可是天大的商機啊!
你們想想,朝廷要在那漠南草原上設立察哈爾府,還要修建府城、縣城,這得需要多少土木、石料、磚瓦?這可是筆大生意!我們若能組織人手,承運這些建材,豈非一本萬利?”
他這話如同在燒熱的油鍋裡滴入了一滴水,立刻引發了新的騷動。
不少士紳聞言,眼中也流露出意動之色。
修建城池,確實是自古以來利潤豐厚的行當。
然而,坐在他對麵,一位一直較為沉默的趙姓士紳卻搖了搖頭,給他潑了一盆冷水:“王賢弟,你想得未免太過簡單了。
此等營建城郭之大事,關乎邊疆穩定,朝廷豈會假手於我等民間商賈?依我看,所需的土木石料,朝廷自有章程,或由官營匠作承擔,或由駐軍兵士采辦運輸,豈會讓我等輕易插手?這錢,怕是不好賺。”
王姓士紳的熱情被澆滅了一半,有些不甘地反駁:“趙兄此言差矣,朝廷雖大,但如此龐大的工程,官家豈能事事親力親為?總會有些邊角零碎,或者急需之時,需要民間力量補充……”
“即便如此,那也是杯水車薪。”趙姓士紳堅持己見,“況且,運輸這等笨重之物,千裡迢迢前往草原,路途損耗、人力成本幾何?算下來,未必有多少賺頭。”
王姓士紳被噎了一下,眉頭緊鎖,顯得有些煩躁:“那照趙兄這麼說,這報紙上鼓勵我等商人前往,難道是空話不成?
關乎民生的糧食、鹽、鐵器,全由大夏朝廷專營,不準私人輕易染指。
這也不能做,那也做不得,我等還能去草原做什麼?難道去喝西北風嗎?”
茶館內的氣氛一時有些沉悶,確實,傳統的幾項大宗商品貿易,都受到嚴格的管製,私人商賈的空間被壓縮得很小。
就在這時,那位年紀稍長、麵容沉穩的李姓士紳緩緩開口,打破了僵局,他的手指輕輕點著報紙上商訊集錦欄目下的幾行小字:“王賢弟稍安勿躁,趙賢弟所言亦有道理。
建材運輸,確非我等之長,然則,商機並非僅此一處,諸位請看,報紙上雖未明言,但其意自明。
朝廷需要的是能互通有無之商賈,草原缺什麼?缺茶葉,缺布匹,缺綢緞,缺我關中出產的各式精巧器物!而我關中,又缺什麼?缺草原上肥美的牛羊、優質的皮毛、矯健的駿馬!”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茶葉、布匹、衣物,此乃我等皆可經營之物,並非朝廷專營。
若能組織商隊,將我等關中乃至蜀中的茶葉、紡織品運往察哈爾府,換取當地的奶製品、牛羊皮毛乃至馬匹,再運回關中銷售。
這一來一回,利潤何其豐厚?報紙上明言,原察哈爾部民已為我大夏子民,受律法保護,可自由經商,此乃朝廷為我等開辟之新市場,合法合規,有何不可為?”
“李公高見!”旁邊一位姓孫的士紳立刻擊掌讚同,“不僅如此,草原地域遼闊,除了這些大宗貨物,必然還有諸多特產。
例如,草原上的藥材、奶酪、乃至一些我們未曾見過的物產,隻要能運回來,在西安、成都這等大城,何愁沒有銷路?
隻要我們遵循朝廷法製,依法納稅,不觸碰糧食及鹽鐵專賣等紅線,這生意天地,廣闊得很!”
劉姓士紳也興奮地接口道:“孫兄說得極是!而且諸位莫要忘了,一旦察哈爾府城、各縣城建起,城內定居的蒙漢百姓必然增多,他們日常所需,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是生意。
我們雖不能直接賣鹽,但可以開雜貨鋪,可以經營客棧,可以設立貨棧,為往來商旅提供便利。
這其中的商機,層層疊疊,豈是區區土木石料可比?”
王姓士紳聽著眾人的分析,眼前豁然開朗,臉上的鬱悶之色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躍躍欲試的興奮:“對啊!是我目光短淺,隻盯著那點土木之功了!
喜歡從少爺到皇帝請大家收藏:()從少爺到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