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講堂風波起_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腦子科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9章 講堂風波起(1 / 2)

接下來的幾天,王明遠的生活很快便規律起來。

每日不是在藏書樓裡埋頭苦讀,就是去聽書院每隔幾日舉行的大講。

他對嵩陽書院的藏書也頗為滿意,尤其在中原史地、農桑方麵的典籍收藏,比之嶽麓書院更為專精,讓他獲益良多。

唯一讓他偶爾聽到學子們嘀咕的,就是食肆關門的時間似乎比往常提前了些,時常有來晚的學子撲個空。

王明遠隻以為是書院調整了作息,並未深究。

他更期待的,是書院每隔幾日便會舉行的大講。而明日,正輪到他心心念念已久的策論科大講,主講人更是嵩陽書院極負盛名的策論科山長——胡永年胡山長。

聽聞這位胡山長功名不僅是進士出身,而且於經世致用之學鑽研極深,尤其擅長策論,點評時政往往一針見血,門下弟子在科舉策論一道上成績斐然。

王明遠也很想見識一下,這中原之地的策論講學,與長安、嶽麓有何不同之處。

次日一早,王明遠便起身洗漱,換上了一身乾淨的青衫。

王大牛和狗娃知道他今日要去聽重要的講學,也早早起來,狗娃還特意去食肆買了熱乎的早飯回來。

吃過早飯,王明遠根據書院裡張貼的告示,來到了舉行大講的課舍。

課舍內極為寬敞,此刻已經來了不少學子,黑壓壓一片,大多穿著秀才衣衫,三五成群,低聲交談著,等待著講學開始。

王明遠目光掃過,很快在講堂前方靠近主位的地方,看到了一片用矮柵欄稍稍隔開的區域,裡麵擺放的桌椅明顯更寬敞舒適一些,而且此刻還空著不少位置,那裡應該就是給舉人學子預留的座位了。

看到這個,王明遠心裡不由得鬆了口氣,同時也有些感慨。

想起之前在嶽麓書院時,為了聽一場名儒講學,常常需要提前許久去占座,甚至有時候人實在太多,隻能擠在人群裡,一站就是半天。

如今有了舉人功名,總算能享受這份清靜和便利了。

他默默走到那片區域,找了個不前不後、視野良好的位置坐下,靜靜等待。

時至巳時,一聲沉穩的鐘響,原本有些喧鬨的課舍便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學子的目光都投向講堂上方,隻見一位年約四十餘歲、麵容清臒、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人,穿著一身深藍色的儒生長袍,步履沉穩地走到了講案之後。

他身形挺拔,氣質沉靜,雖未開口,卻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威嚴。

王明遠知道,這定然就是那位以策論聞名的胡山長了。

胡山長沒有多餘的寒暄,目光平靜地掃過台下眾學子,直接開講。

“今日,我們講策論。”胡山長開口,聲音平緩卻清晰,傳遍講堂每一個角落,“策論之要,不在辭藻華麗,而在見解深刻,切中時弊,可行可用。如同醫者診病,需得望聞問切,找準病灶,方能對症下藥。”

然後便從策論文章的破題、承題、起講、入手等基本結構講起,聲音不高,卻清晰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能敲進人的心裡。

雖然這些基礎內容王明遠已經滾瓜爛熟,但是仍然耐心聽講,又在心中對照印證了一番。

基礎知識講過之後,胡山長話鋒一轉,直接拋出了一個尖銳的現實問題,而這個問題王明遠其實最近剛親身經曆過:“上月黃河淩汛成災,百姓流離,若你為地方親民之官,當如何應對此等巨災?有何策可應對?”

這個問題一出,堂下不少學子都露出了凝神思索的表情。

胡山長的講學方式果然不同,並非一味灌輸,而是注重引導和考校。

胡山長隨手點了一個前排的秀才學子,“你且說說看。”


最新小说: 我的大辮子生涯 林薇 六零軍嫂養娃:她嘎嘎亂殺 瘋批總裁,天價債,她帶球跑了 捉奸渣夫後,夫人轉嫁大佬顯懷了 風起京華,攜手一生 回到聯姻當天,我改嫁渣男小舅 熾野侵占 哈?五歲萌寶竟是隱藏小富豪 開局當駙馬,從文抄公到君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