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興佛道_奇葩皇帝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2章 大興佛道(1 / 1)

東漢桓帝建和元年的暮春,洛陽城銅駝大街揚起的塵土裹著槐花香氣,西域胡商的駝鈴與中原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宮廷深處的嘉德殿內,二十四歲的劉誌將朱批到一半的奏折推至案角,泛黃的竹簡在燭火下泛著微光。當他翻開《道德經》殘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古篆突然讓他瞳孔微縮——這玄奧的宇宙生成論,竟與朝堂上外戚梁冀的專橫、宦官集團的傾軋形成荒誕對照。案頭青銅博山爐騰起的青煙裡,劉誌仿佛看見另一個超脫權謀紛爭的世界。

這頓悟般的震撼,徹底點燃了劉誌對宗教的狂熱。他立即詔令各郡國獻書,數月間,滿載道家典籍的馬車絡繹不絕駛入洛陽。宮廷西園的藏書閣裡,身著素色深衣的劉誌,常常與數十位道士圍坐於草席之上,辯論“無為而治”與治國之道。當聽聞青城山道士張陵創五鬥米道,以符水治病傳道,他連夜命人繪製道觀圖紙,親自選定邙山南麓向陽之地,督造規模宏大的“太初觀”。工地上,他踩著泥濘查看地基,指著山勢對工匠們說:“此處背山麵水,正合‘負陰抱陽’之理。”

佛教的種子,也在此時悄然萌芽。西域商隊帶來的傳聞中,天竺高僧以慈悲為懷,宣講的“因果輪回”“涅盤解脫”之說,令劉誌心馳神往。他力排眾議,派遣中郎將蔡愔率領百人使團,攜黃金百鎰、絲綢千匹,沿著絲綢之路西行求法。兩年後,當蔡愔與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著四十二章經和釋迦牟尼佛像抵達洛陽時,劉誌不顧深秋的寒雨,親自率領滿朝文武,在洛陽西門外以最高規格的九賓之禮迎接。

洛陽城在宗教熱潮中煥發新貌。除了已有盛名的白馬寺,城南新建的永寧寺塔高達九層,琉璃瓦在陽光下流轉七彩光芒,風鐸叮咚聲能傳十裡之遙。每逢初一十五,宮廷講經殿內便上演著佛道論辯的盛景:道士頭戴蓮花冠,手持麈尾;僧人身披袈裟,敲擊銅磬。劉誌斜倚在繡著雲紋的憑幾上,時而命近侍呈上西域進貢的葡萄美酒解渴,時而揮毫記錄下精彩論點。有次辯論持續至深夜,蠟燭燃儘了七支,他仍興致勃勃地追問:“道之‘長生’與佛之‘往生’,究竟孰為至理?”

這位帝王對宗教的虔誠,更體現在躬身踐行之中。在太初觀的上元醮儀上,劉誌褪去龍袍,換上素色道袍,手持桃木劍,隨著鐘鼓節奏起舞,口中念念有詞;在白馬寺的盂蘭盆法會上,他脫下金玉冠冕,赤腳跪在蒲團上,為超度亡魂的法事親誦《佛說盂蘭盆經》,額間汗水浸透了麵前的經卷。

這場由帝王引領的宗教浪潮,如洛水漫堤般迅速蔓延。洛陽的豪族紛紛效仿,袁氏宅邸後院建起了雕梁畫棟的佛堂,馬家園林中修築起清幽的道觀。市井間,算命攤旁開始出現兜售佛經的小販,茶館裡的說書人也添油加醋地講述著佛祖成道、老子化胡的傳奇。宗教不僅重塑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催生出以佛教造像、道教符籙為代表的新型藝術形式,為即將到來的魏晉南北朝文化大繁榮埋下伏筆。

喜歡奇葩皇帝合集請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羅德裡空間 姚浩大王曆險記 末世禦屍:隻收無敵的異種喪屍 穿越變成ai,科技全靠挖墳 血色的春天 民間冤洗錄之天選打工人 特工穿成小農女:戰神王爺追妻忙 隔壁童養媳上岸日常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