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嶄露頭角_奇葩皇帝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章 嶄露頭角(1 / 1)

光陰似白駒過隙,當年牙牙學語的蕭衍,在歲月雕琢下蛻變為卓爾不群的青年才俊。每當晨光初照建康城,便能見他身著月白長衫立於朱雀橋頭,身姿挺拔如峭壁蒼鬆,眉眼間英氣與儒雅並存。一雙星目顧盼生輝,笑時如春風拂柳,沉思時又似寒潭映月,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令人折服的風度,引得往來行人頻頻駐足回望。更難得的是,他將文韜武略熔鑄於一身:書房內,檀木案上常擺著《昭明文選》,他執筆沉吟時,《春秋》《漢書》的典故便如清泉汩汩湧出,一揮而就的策論氣勢磅礴,卻又在論及民生時細膩動人;校場上,他身披玄色軟甲,銀槍在陽光下劃出淩厲弧光,騰挪翻轉間,招式剛猛中暗藏《吳子兵法》的章法,引得圍觀將士齊聲喝彩,儘顯將門虎子風範。

蕭衍對謀略之道的癡迷近乎狂熱,他的書房四壁皆被書架環繞,《孫子兵法》《六韜》等典籍被反複翻閱,書頁邊角早已卷起毛邊。每逢朝局動蕩或民間紛爭,他便閉關三日,在滿牆輿圖間踱步思索。那年江南突遭百年不遇的水患,洪水衝垮堤壩,流民如潮湧入建康城郊。當朝廷大臣還在爭論賑災之策時,蕭衍已連夜繪製出精密的河道疏浚圖,提出“以工代賑、疏通河道”的奇策。他不僅規劃出十處泄洪區,還設計了“以糧換工”的賑濟體係,既解決流民生計,又根治水患。這份奏疏呈至朝堂,連素來嚴苛的尚書令都撫須讚歎:“此子有安邦定國之才!”平日裡與友人論政,他總能從茶盞蒸騰的霧氣中洞察先機,提出的見解常令王公貴族們如醍醐灌頂,爭相以座上賓禮遇。

時值南齊盛世,文壇氣象萬千,曲水流觴、詩會雅集之風盛行。每逢朔望之日,建康城朱雀橋畔的文淵閣便成了文人聖地。雕梁畫棟間,簷角銅鈴在江風中叮咚作響,身著月白襴衫的蕭衍穿過垂花門,腰間羊脂玉佩與石階碰撞出清越聲響。他手中素絹上墨跡未乾,那首新成的《河中之水歌》,以樂府舊題寫新韻,將金陵繁華與人間悲歡娓娓道來。詞中“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一句,恰似金陵城頭的月光,溫柔漫過在場文人墨客的心間。樂師們聞訊紛至遝來,將此曲譜成吳地小調,不出三日,街頭巷尾的孩童都在哼唱,連秦淮河上的船娘搖櫓時,也不自覺地輕聲吟哦。

在竟陵王府的竹林雅集上,蕭衍與沈約、謝朓等“竟陵八友”圍爐夜話。當眾人正為詩中用典爭論不休時,他突然將青瓷茶盞重重一放,燭火在他眼中映出灼灼鋒芒:“今日之文,當如青銅鏡,照見山河萬象,而非繡屏上的牡丹,徒有其表!”他揮毫寫下《與何胤書》,犀利批評當時浮豔文風,主張“文以載道”,要讓文章成為映照現實的明鏡。這封書信如同驚雷,在文壇掀起軒然大波。竟陵王府的朱漆大門前,求見者的車馬絡繹不絕,將青石板路都碾出了深深的轍印,連千裡之外的文壇耆宿都修書稱讚。

蕭家書房裡,老仆每日要將成捆的名刺投入竹簍——皆是世家子弟重金求購詩稿的拜帖。國子監的學子們將他的論著抄在蟬翼宣上,藏在衣袖中帶進考場。這份才名不僅在文人墨客間口耳相傳,更順著秦淮河的商船傳至荊襄、巴蜀。某夜,荊州刺史府的宴席上,歌姬婉轉唱出《河中之水歌》,滿座賓客聽得如癡如醉,卻不知那撥動人心弦的詞曲,出自建康城裡一位初出茅廬的青年才俊之手。很快,“蘭陵蕭郎”之名響徹朝堂內外,連齊武帝都在金鑾殿上展讀他的策論,讚曰:“此乃朕之棟梁也!”這份才名威望,如同堅實的基石,助他在波譎雲詭的官場中步步高升,曆任雍州刺史、尚書左仆射等要職,為日後建立梁朝埋下伏筆。

喜歡奇葩皇帝合集請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殺戮進化:屠儘一切方成神! 怨種前男友空降,他讓我去養狗! 末世雙穿:我的基地車超神了 重生:我靠惡魔果實稱霸末世 大明補牙匠 萬界取悅者 心聲泄露,頂級權貴夜夜求翻牌 冥界至尊:我的鬼夫是閻王 我,天羅煞星,鎮守人間五十年 最後的一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