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符對享樂的追求,早已超出了“玩樂”的範疇,逐漸演變成一場不計成本的奢靡狂歡。為了滿足自己無止境的欲望,他將目光投向了充盈的國庫——那是劉裕在位時,省吃儉用、南征北戰積累下的財富,本是為了應對邊境戰事、賑濟災荒、穩固江山所用,卻在他登基後短短數月間,被揮霍得一乾二淨。
他對珍奇古玩的癡迷,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登基不久,便下旨讓各州府官員四處搜羅奇珍異寶,無論是千年的玉璧、罕見的珍珠,還是名家的字畫、古樸的青銅器,隻要能討他歡心,便不惜一切代價購入。有一次,地方官員上報,江南某地出土了一塊重達百斤的和田玉,質地溫潤,色澤瑩白。劉義符得知後,立刻派專人帶著重金前往,不僅將玉石買下,還為了讓玉石儘快運到皇宮,下令修建了一條從江南到建康的臨時驛道,沿途征用了數千民夫,日夜兼程運送。僅僅這塊玉石,便耗費了國庫數十萬錢,更不用說沿途民夫的勞役與物資消耗。
除了珍奇古玩,劉義符對綾羅綢緞也有著極致的追求。他下令讓宮中織錦局日夜趕工,為自己和嬪妃們織造最奢華的錦緞,還要求從西域購入罕見的香料、從南海采辦珍貴的明珠,用來裝飾衣物。宮中嬪妃的一件裙子,往往需要數十名織工花費數月時間才能完成,裙擺上繡著金線勾勒的鳳凰,綴滿了大小不一的珍珠,行走時珠光寶氣,熠熠生輝。而劉義符自己的衣物,更是奢華到了極致,一件龍袍上不僅繡著九條金龍,還在龍鱗上鑲嵌了細小的寶石,陽光一照,光彩奪目。為了滿足這些需求,織錦局的原材料消耗與日俱增,國庫中儲存的絲綢、金銀、珠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更耗費財力的,是他對宮殿的大規模修繕與遊樂設施的打造。他覺得皇宮中的宮殿過於陳舊,不符合自己帝王的身份,便下令對東宮、後宮的十餘座宮殿進行全麵修繕。修繕過程中,他要求所有梁柱都改用最珍貴的楠木,牆壁上塗抹的是摻了金粉的塗料,屋頂的瓦片換成了琉璃瓦,連宮殿內的地板,都鋪上了光滑的大理石。其中,他最鐘愛的“享樂殿”,更是被打造得如同仙境一般——殿內擺放著用象牙雕刻而成的桌椅,懸掛著用珍珠串成的簾子,殿外還修建了一座人工湖,湖中停泊著一艘裝飾華麗的遊船,船上設有戲台、酒桌,可供他與嬪妃們在湖中飲酒看戲。
除了宮殿修繕,他還在皇宮內打造了一係列遊樂設施。在禦花園的一角,他下令修建了一座大型的“迷宮”,迷宮的牆壁用雕花的木板製成,內部設置了諸多機關與驚喜,可供他與宮人玩捉迷藏的遊戲;在迷宮旁,還修建了一座高達十丈的“觀景台”,觀景台的欄杆用純金打造,頂部設有一座涼亭,可供他登高望遠,欣賞皇宮的美景。這些遊樂設施的修建,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工匠們日夜趕工,耗費了無數的木材、金銀、石材,國庫中的積蓄,如同流水般不斷流出。
負責管理國庫的官員見此情景,心急如焚,多次上書勸諫劉義符:“陛下,國庫中的積蓄是先帝留下的根基,如今邊境尚未安定,百姓仍有疾苦,若將資金全部用於享樂,他日遇到戰事或災荒,國家將無錢可用啊!”可劉義符對此根本不予理會,反而斥責那官員:“國庫的錢,朕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難道還要你來教朕做事?再敢多言,朕便治你個以下犯上之罪!”那官員嚇得不敢再說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庫日漸空虛。
短短幾個月時間,原本充盈的國庫便消耗殆儘,甚至出現了虧空。地方官員上繳的賦稅,剛入國庫便被支取一空,用於支付修繕宮殿、購置珍寶、供養戲子的費用。朝廷官員的俸祿開始延遲發放,邊境軍隊的軍餉也出現了短缺,士兵們的士氣日漸低落。而麵對這些問題,劉義符卻依舊我行我素,沒有絲毫收斂。他不知道,國庫的空虛,不僅動搖了國家的經濟根基,更讓百姓對他的不滿日益加深,四位輔政大臣心中的擔憂與不滿,也愈發強烈。一場因財政危機引發的更大動蕩,正在悄然逼近這座看似繁華的皇宮。
喜歡奇葩皇帝合集請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