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九年乙巳,公元645年)白話譯文
六月丁酉日,李世積攻打白岩城西南角,太宗親臨西北城外督戰。城主孫代音暗中派心腹請求投降,到了城下,扔出刀斧作為信物,說道:“我願意投降,但城裡有不服從的人。”太宗把唐朝旗幟交給來使,說:“真心投降的話,就把這麵旗插在城頭上。”孫代音插上旗幟後,城裡人以為唐軍已經登城,都跟著投降了。
太宗攻克遼東時,白岩城也曾請求投降,不久又反悔。太宗痛恨他們反複無常,下令軍中:“攻下城池後,男女財物全部賞賜給士兵。”李世積見太宗要接受他們的投降,率領幾十名武士請求說:“士兵們冒著箭雨石頭奮勇作戰、不顧生死,就是貪圖繳獲的財物;如今城池即將攻克,怎麼能反而接受投降,讓士兵們失望呢!”太宗下馬道歉說:“將軍說得對。但放縱士兵殺人、掠奪他們的妻子兒女,是我不忍心做的事。將軍部下有功的人,我會用國庫的財物賞賜,就當是借將軍的情麵赦免這座城吧。”李世積這才退下。唐軍俘獲城中男女一萬多人,太宗在水邊搭起帳篷接受投降,還賜給他們食物,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按等級賞賜了綢緞。其他城池在白岩城的士兵,太宗都加以安撫,發給糧食和武器,聽任他們去往彆處。
此前,遼東城長史被部下殺害,他的侍從官護送長史的妻子兒女逃到白岩城。太宗憐憫他的忠義,賞賜五匹綢緞,為長史製作靈車,送回平壤。太宗將白岩城改為岩州,任命孫代音為刺史。契苾何力傷勢嚴重,太宗親自為他敷藥,還追查刺殺契苾何力的人是高突勃,把高突勃交給契苾何力讓他親自處死。契苾何力上奏說:“他為了自己的主人冒著刀刃刺殺我,是忠勇之士,我和他素不相識,沒有怨仇。”於是赦免了高突勃。
起初,莫離支派加屍城七百士兵駐守蓋牟城,李世積將他們全部俘獲,這些人請求參軍報效唐朝。太宗說:“你們的家人都在加屍城,你們為我作戰,莫離支一定會殺了你們的妻子兒女。為了得到一個人的力量而毀滅一個家庭,我不忍心。”戊戌日,太宗都發給他們糧食和賞賜,遣送他們回去。
己亥日,太宗將蓋牟城改為蓋州。
丁未日,太宗的車駕從遼東出發,丙辰日抵達安市城,進軍攻打。丁巳日,高麗北部耨薩高級官員)延壽、惠真率領高麗、靺鞨士兵十五萬救援安市城。太宗對身邊大臣說:“如今延壽有三種計策可選:領兵直進,與安市城連營築壘,占據高山險要之地,食用城中糧食,派靺鞨人掠奪我們的牛馬,我們攻打不能速勝,想要撤退又被泥濘阻礙,讓我軍陷入困境,這是上策;率領城中百姓連夜逃跑,這是中策;不自量力,前來與我軍交戰,這是下策。你們看著,他必定會出下策,活捉他就在我預料之中。”
高麗有個對盧官職),年老而熟悉事務,對延壽說:“秦王太宗早年封號)對內鏟除群雄,對外征服戎狄,獨自稱帝,是蓋世英才,如今發動全國兵力前來,我們無法抵擋。為我們謀劃,不如按兵不動,長期相持,分派奇兵截斷他們的運糧通道;等他們糧食耗儘,想作戰卻不能,想撤退又無路可走,那時才能戰勝他們。”延壽不聽,領兵直進,距離安市城四十裡。太宗還擔心他徘徊不前,命令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率領一千名突厥騎兵引誘他們,兩軍剛一交戰,突厥騎兵就假裝逃跑。高麗士兵相互說道:“唐軍容易對付!”爭相追擊,到了安市城東南八裡處,依山列陣。
太宗召集所有將領詢問計策,長孫無忌回答說:“我聽說臨戰前,一定要先觀察士兵的情緒。我剛才經過各軍營,看到士兵們聽說高麗兵來了,都拔刀整理旗幟,麵露喜色,這是必勝的軍隊啊。陛下還沒成年時,就親自率軍作戰,凡是出奇製勝的計策,都出自陛下的英明謀劃,將領們隻是按既定方案執行而已。今天的事情,懇請陛下指揮。”太宗笑著說:“各位這樣謙讓,我就為大家謀劃一下。”於是和長孫無忌等人率領幾百名騎兵登上高處眺望,觀察山川地形,尋找可以埋伏軍隊和進出的道路。高麗、靺鞨聯軍列陣,長達四十裡。江夏王李道宗說:“高麗傾儘全國兵力抵抗我軍,平壤的防守必定薄弱,希望借給我五千精兵,直搗他們的根基,那麼幾十萬敵軍就可以不戰而降。”太宗沒有回應,派使者欺騙延壽說:“我因為你們國家的強臣殺害君主,所以前來問罪;至於交戰,並不是我的本意。進入你們境內後,糧草供應不足,所以攻占了你們幾座城池,等你們國家恢複臣子的禮節,我就會歸還所攻占的地方。”延壽相信了這話,不再設防。
太宗連夜召集文武大臣商議戰事,命令李世積率領一萬五千步兵騎兵在西嶺列陣;長孫無忌率領一萬一千精兵作為奇兵,從山北的狹窄山穀出兵衝擊敵軍後方。太宗親自率領四千步兵騎兵,攜帶鼓角,收起旗幟,登上北山,下令各路軍隊聽到鼓角聲就一起出兵奮勇進攻。還命令有關部門在朝堂旁邊搭起接受投降的帳篷。戊午日,延壽等人隻看到李世積列陣,整頓軍隊準備交戰。太宗望見長孫無忌的軍隊揚起塵土,下令擂鼓吹角,舉起旗幟,各路軍隊呐喊著一起前進,延壽等人非常恐懼,想分兵抵禦,但陣型已經混亂。恰逢雷電交加,龍門人薛仁貴穿著奇特的衣服,大聲呼喊著衝入敵陣,所向無敵;高麗士兵紛紛潰敗,大軍趁機追擊,高麗軍隊大敗,被斬首兩萬多級。太宗望見薛仁貴,召見他,任命為遊擊將軍。薛仁貴是薛安都的六世孫,名禮,以字行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延壽等人率領殘餘部眾依山固守,太宗命令各路軍隊包圍他們,長孫無忌下令拆毀所有橋梁,截斷他們的退路。己未日,延壽、惠真率領三萬六千八百人請求投降,進入軍營大門後,跪地膝行前進,叩拜請罪。太宗對他們說:“東夷的年輕人,在海邊逞強作亂,至於決戰取勝,當然比不上老年人,從今以後還敢和天子交戰嗎?”他們都趴在地上無法回答。太宗挑選耨薩以下酋長三千五百人,授予他們武將官職,遷到內地,其餘的人都釋放,讓他們返回平壤;這些人都雙手合十,以額頭觸地,歡呼的聲音幾十裡外都能聽到。太宗俘獲靺鞨士兵三千三百人,全部活埋。繳獲五萬匹馬,五萬頭牛,一萬領鐵甲,其他器械也與此相當。高麗全國上下極為震驚,後黃城、銀城的守軍都棄城逃跑,幾百裡內再無人煙。
太宗派人騎快馬送信給太子,還寫信給高士廉等人說:“我作為將領,做得怎麼樣?”將所到的山改名為駐蹕山。
秋季七月辛未日,太宗將軍營遷到安市城東嶺。己卯日,下詔標記戰死士兵的屍體,等軍隊返回時一同帶回。戊子日,任命高延壽為鴻臚卿,高惠真為司農卿。
張亮的軍隊經過建安城下,營壘還沒加固,士兵大多出去砍柴放牧,高麗軍隊突然趕到,軍中驚慌混亂。張亮一向膽怯,坐在胡床上,直視前方不說話,將士們見他這樣,反而認為他勇敢。總管張金樹等人擊鼓整頓軍隊進攻高麗,打敗了敵軍。
八月甲辰日,偵察騎兵俘獲莫離支的間諜高竹離,將他反綁著帶到軍營大門。太宗召見他,解開繩索問道:“你怎麼這麼瘦?”高竹離回答說:“我秘密小路潛行,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太宗下令賜給他食物,說:“你作為間諜,應該儘快回去複命。替我轉告莫離支:想要知道軍中消息,可以派人直接到我這裡來,何必偷偷摸摸辛苦潛行呢!”高竹離光著腳,太宗賜給他草鞋後遣送他回去。
丙午日,太宗將軍營遷到安市城南。太宗在遼東境外,凡是設置軍營,隻派哨兵警戒,不挖掘壕溝修築營壘,雖然逼近高麗城池,但高麗軍隊始終不敢出城搶掠,士兵們單獨行動、在野外宿營,就像在中原一樣安全。
太宗將要討伐高麗時,薛延陀派使者入朝進貢,太宗對使者說:“告訴你們的可汗:如今我父子東征高麗,你們要是能前來侵犯,就儘快來!”真珠可汗非常惶恐,派使者道歉,還請求出兵協助唐軍;太宗沒有同意。等到高麗在駐蹕山戰敗,莫離支派靺鞨人勸說真珠可汗,用豐厚的利益引誘他,真珠可汗因畏懼唐朝而不敢行動。九月壬申日,真珠可汗去世,太宗為他舉哀。
起初,真珠可汗請求立他的庶長子曳莽為突利失可汗,居住在東方,統領各部族;立嫡子拔灼為肆葉護可汗,居住在西方,統領薛延陀本部;太宗下詔批準,都按照禮節冊封。曳莽性情暴躁,輕率用兵,和拔灼不和。真珠可汗去世後,曳莽前來奔喪。安葬完畢後,曳莽擔心拔灼謀害自己,先返回自己的部落,拔灼追擊並殺死了他,自立為頡利俱利薛沙多彌可汗。
太宗攻克白岩城時,對李世積說:“我聽說安市城地勢險要、士兵精銳,城主有才能又勇敢,莫離支作亂時,城主據城堅守不服從,莫離支攻打不能攻克,隻好與他和解。建安城兵力薄弱、糧食稀少,如果出其不意進攻,一定能攻克。你可以先攻打建安,建安攻克後,安市城就被我們包圍了,這就是兵法所說的‘有的城池不必攻打’。”李世積回答說:“建安在南邊,安市在北邊,我軍的糧食都在遼東;如今越過安市去攻打建安,如果敵軍截斷我們的運糧通道,該怎麼辦?不如先攻打安市,安市攻克後,就可以大張旗鼓地進攻建安了。”太宗說:“任命你為將領,怎麼能不采用你的計策。不要耽誤我的大事!”李世積於是攻打安市城。
安市城的人望見太宗的旗幟和車蓋,就登上城樓擊鼓呐喊,太宗大怒,李世積請求攻克城池那天,將城裡的男子全部活埋。安市城的人聽說後,更加堅守城池,唐軍攻打了很久都沒能攻克。高延壽、高惠真向太宗請求說:“我們已經歸順大唐,不敢不獻上誠心,希望天子早日成就大功,我們也能和妻子兒女相見。安市城的人顧惜自己的家,人人奮勇作戰,不容易迅速攻克。如今我們率領高麗十幾萬軍隊,望見唐軍旗幟就潰敗,全國上下膽戰心驚,烏骨城的耨薩年老體衰,不能堅守,調兵逼近那裡,早上到達晚上就能攻克。其餘沿途的小城,必定望風而逃。然後收繳那裡的物資糧食,大張旗鼓前進,平壤一定守不住。”大臣們也說:“張亮的軍隊在沙城,召見他兩天就能趕到,趁著高麗驚恐不安,合力攻克烏骨城,渡過鴨綠江,直取平壤,就在於這次行動了。”太宗準備聽從這個建議,隻有長孫無忌認為:“天子親征,和將領們不同,不能冒險僥幸行事。如今建安、新城的敵軍還有十萬人,如果進軍烏骨城,他們都會跟在我們後麵,不如先攻破安市,攻取建安,然後長驅直入,這才是萬全之策。”太宗於是停止了這個計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各路軍隊加緊攻打安市城,太宗聽到城中雞和豬的叫聲,對李世積說:“包圍城池這麼久,城中的煙火日益微弱,如今雞和豬叫得很厲害,這一定是他們在犒勞士兵,想要夜間出兵偷襲我們,應該嚴密防備。”當天夜裡,幾百名高麗士兵順著繩索爬下城牆。太宗聽到消息後,親自趕到城下,下令士兵緊急進攻,斬殺幾十人,高麗士兵退回城中。
江夏王李道宗率領士兵在城東南角修築土山,逐漸逼近城池,城中也加高城牆抵禦。士兵們輪流交戰,每天六七次,衝車和炮石摧毀了城上的矮牆,城中隨即立起木柵堵塞缺口。李道宗的腳受傷,太宗親自為他針灸。修築土山日夜不停,一共用了六十天,耗費五十萬工時,山頂距離城牆隻有幾丈,從上麵可以俯視城中,李道宗派果毅軍官)傅伏愛率領士兵駐守山頂防備敵軍。土山突然崩塌,壓向城牆,城牆塌陷,恰逢傅伏愛私自離開崗位,幾百名高麗士兵從城牆缺口衝出作戰,於是奪取並占據了土山,挖掘壕溝堅守。太宗大怒,將傅伏愛斬首示眾,命令將領們攻打土山,三天都沒能攻克。李道宗光著腳到太宗的旗幟下請罪,太宗說:“你的罪該處死,但我想到漢武帝殺王恢,不如秦穆公重用孟明,況且你有攻破蓋牟、遼東的功勞,所以特意赦免你。”
太宗因為遼東一帶早寒,草木枯萎、河水結冰,士兵和戰馬難以長久停留,而且糧食即將耗儘,癸未日,下令撤軍。先將遼東、蓋州二州的百姓遷渡過遼河,然後在安市城下炫耀兵力後返回,城中的人都躲起來不敢露麵。城主登上城樓叩拜送彆,太宗讚賞他堅守城池的勇氣,賞賜一百匹綢緞,以勉勵他侍奉君主。命令李世積、江夏王李道宗率領四萬步兵騎兵殿後。
乙酉日,太宗到達遼東。丙戌日,渡過遼水。遼澤一帶泥濘不堪,車馬無法通行,太宗命令長孫無忌率領一萬人,割草填路,水深的地方用車搭建橋梁,太宗親自將柴草係在馬鞍上幫助修路。冬季十月丙申朔日,太宗到達蒲溝,停下馬督促填路的各路軍隊渡過渤錯水,遭遇暴風雪,士兵們被雨雪淋濕,很多人凍死,太宗下令在道路兩旁點燃火把等待後續部隊。
這次征伐高麗,唐軍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穀、銀山、後黃十座城池,將遼東、蓋州、岩州三州的七萬百姓遷到中原。在新城、建安、駐蹕山三大戰役中,斬殺敵軍四萬多級,唐軍戰死的士兵將近兩千人,戰馬戰死的有十分之七八。太宗因為沒能成功平定高麗,非常後悔,歎息說:“魏征如果還在,不會讓我進行這次出征!”下令派人騎快馬用少牢祭祀用的羊和豬)祭祀魏征,重新立起之前為魏征製作的石碑,召魏征的妻子兒女到行宮,加以慰問賞賜。
丙午日,太宗到達營州。下詔將遼東戰死士兵的骸骨全部集中到柳城東南,命令有關部門舉行太牢祭祀用的牛、羊、豬)祭祀,太宗親自撰寫祭文祭奠,親臨哭祭,極儘哀痛。士兵的父母們聽說後,說:“我們的兒子死了,天子還為他哭泣,死還有什麼遺憾!”太宗對薛仁貴說:“我的將領們都老了,想找一位年輕勇猛的將領,沒有比得上你的;我不高興得到遼東,卻高興得到你。”
丙辰日,太宗聽說太子前來迎接,率領三千名飛騎精銳騎兵)疾馳進入臨渝關,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宗從定州出發時,指著自己穿的褐色袍子對太子說:“等見到你,才換這件袍子。”在遼東時,即使盛夏酷暑流汗,也沒有更換。到了秋季,袍子穿破了,身邊的人請求更換,太宗說:“士兵們的衣服大多破舊,我獨自穿新衣服,合適嗎?”到這時,太子獻上新衣服,太宗才更換。
各路軍隊俘獲的一萬四千名高麗百姓,先集中在幽州,準備賞賜給士兵,太宗憐憫他們父子夫婦離散,命令有關部門計算他們的價值,用錢財布帛全部贖回,讓他們成為平民,歡呼的聲音持續了三天不停。十一月辛未日,太宗的車駕到達幽州,高麗百姓在城東迎接,叩拜舞蹈,歡呼呐喊,在地上跪拜不起,塵土彌漫。
庚辰日,太宗經過易州境內,易州司馬陳元璹讓百姓在地下密室裡用火種植蔬菜,然後進獻給太宗;太宗厭惡他的諂媚行為,罷免了他的官職。
丙戌日,太宗的車駕到達定州。
丁亥日,吏部尚書楊師道因為所任用的官員大多不稱職,被降職為工部尚書。
壬辰日,太宗的車駕從定州出發。十二月辛醜日,太宗背上長了毒瘡,乘坐步輦前行。戊申日,到達並州,太子為太宗吸吮毒瘡,攙扶著步輦步行跟隨了幾天。辛亥日,太宗的病情痊愈,文武百官都前來祝賀。
太宗征伐高麗時,派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率領突厥軍隊駐守夏州北邊,防備薛延陀。薛延陀多彌可汗即位後,趁著太宗出征未歸,領兵侵犯黃河以南地區,太宗派左武候中郎將長安人田仁會與執失思力合兵迎擊。執失思力故意示弱假裝撤退,引誘薛延陀軍隊深入,到了夏州境內,整頓陣型等待他們。薛延陀軍隊大敗,唐軍追擊六百多裡,在沙漠以北炫耀武力後返回。多彌可汗又派兵侵犯夏州,己未日,太宗下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征調朔、並、汾、箕、嵐、代、忻、蔚、雲九州的軍隊駐守朔州;右衛大將軍代州都督薛萬徹,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征調勝、夏、銀、綏、丹、延、鄜、坊、石、隰十州兵力鎮守勝州;勝州都督宋君明、左武候將軍薛孤吳征調靈、原、寧、鹽、慶五州兵力鎮守靈州;又令執失思力征調靈、勝二州突厥兵,與李道宗等人呼應。薛延陀軍抵達邊塞,見唐軍有防備,不敢進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起初,太宗留侍中劉洎在定州輔佐皇太子,劉洎還兼任左庶子、檢校民部尚書,總管吏、禮、戶三部事務。太宗臨行前對劉洎說:“我如今遠征,你輔佐太子,國家安危全寄托在你身上,要深刻領會我的心意。”劉洎回答:“願陛下無憂,大臣中有罪的,我會立即誅殺。”太宗認為他隨口妄言,十分奇怪,告誡道:“你性情疏闊又過於強硬,必定會因此敗事,務必謹慎!”後來太宗生病,劉洎從宮中出來,神色十分悲傷恐懼,對同僚說:“皇上病情這麼重,實在令人擔憂!”有人向太宗進讒言:“劉洎說國家大事不用愁,隻需輔佐年幼君主,效仿伊尹、霍光的舊事,誅殺有二心的大臣,自然就能安定。”太宗信以為真,庚申日下詔稱:“劉洎與人私下議論,妄圖覬覦皇位,謀劃執掌朝政,自比伊尹、霍光,猜忌大臣,想要全部誅殺。應賜他自儘,赦免其妻子兒女。”
中書令馬周代理吏部尚書,因四季選拔官員過於辛勞,請求恢複每年十一月選拔,次年三月結束;太宗準奏。
這一年,右親衛中郎將裴行方討伐茂州反叛的羌族首領黃郎弄,大敗叛軍,追擊殘餘勢力,向西直到乞習山,臨近弱水才返回。
二、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大事
一)安撫四方與太子監國
春,正月辛未日,夏州都督喬師望、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等人進攻薛延陀,大敗敵軍,俘虜兩千多人。多彌可汗率領輕騎兵逃走,其部落內部騷亂不安。
丁醜日,太宗派大理卿孫伏伽等二十二人按六條詔令巡察全國,刺史、縣令以下官員多被降職或罷免,前來京城喊冤的人絡繹不絕。太宗令褚遂良分類整理冤情上奏,親自臨朝裁決,提拔賢能者二十人,處死七人,流放及以下免官者數百上千人。
二月乙未日,太宗從並州出發。三月己巳日,返回京城。太宗對李靖說:“我率領天下大軍卻被困在小夷族,為何?”李靖說:“這一點李道宗能解釋。”太宗詢問江夏王李道宗,李道宗詳細陳述了在駐蹕山時建議乘虛奪取平壤的想法。太宗悵然道:“當時倉促之間,我沒記起來。”
太宗病情未痊愈,想要專心休養,庚午日下詔將軍政要務全部交給皇太子處理。於是太子每隔一天在東宮處理政務,結束後就入宮侍奉太宗用藥膳,不離左右。太宗讓太子暫時外出遊覽,太子推辭不願去;太宗便在寢殿旁設置彆院,讓太子居住。褚遂良請求讓太子每十天回東宮一次,與師傅探討道義;太宗準奏。
太宗曾駕臨未央宮,儀仗隊已經走過,忽然在草叢中發現一人攜帶佩刀,盤問後那人說:“聽到儀仗隊到來,害怕不敢出來,儀仗隊沒看見我,就趴在原地不敢動。”太宗立即返回,對太子說:“這件事如果追究,會有幾人喪命,你稍後趕緊把他放走。”又曾乘坐腰輿,有一名三衛衛士不小心碰到了太宗的衣服,衛士十分恐懼,臉色大變。太宗說:“這裡沒有禦史,我不怪罪你。”
陝州人常德玄告發刑部尚書張亮收養義子五百人,與術士公孫常交談時說“名字應驗圖讖”,又問術士程公穎:“我手臂上長有龍鱗,想要舉大事,可行嗎?”太宗命馬周等人審理此事,張亮拒不認罪。太宗說:“張亮收養五百名義子,養這些人乾什麼?正是要謀反!”令百官商議此案,眾人都稱張亮謀反,應當誅殺。隻有將作少匠李道裕說:“張亮謀反的證據不足,罪不當死。”太宗派長孫無忌、房玄齡到獄中與張亮訣彆:“法律是天下公平的準則,我與你共同遵守。你自己不謹慎,與惡人交往,觸犯法律,如今有什麼辦法!你好自為之。”己醜日,張亮與程公穎一同在西市被斬首,家產被查抄沒收。
一年多後,刑部侍郎空缺,太宗讓宰相們挑選合適人選,擬定了幾人都不合心意,後來說道:“我找到合適的人了。之前李道裕議論張亮案時說‘謀反證據不足’,這話很恰當,我當時雖沒聽從,至今仍後悔。”於是任命李道裕為刑部侍郎。
閏月癸巳朔日,發生日食。
戊戌日,撤銷遼州都督府和岩州。
夏,四月甲子日,太子太保蕭瑀被免去太保職務,仍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五月甲寅日,高麗王高藏及莫離支蓋金即淵蓋蘇文)派使者謝罪,並獻上兩名美女,太宗將美女送回。
六月丁卯日,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派使者入朝進貢,請求通婚;太宗應允,並讓他割讓龜茲、於闐、疏勒、朱俱波、蔥嶺五國作為聘禮。
薛延陀多彌可汗性情狹隘急躁,猜忌無恩,罷免父親在位時的權貴大臣,專門任用自己親近的人,國內百姓不歸附。多彌可汗大肆誅殺,人人自危。回紇酋長吐迷度與仆骨、同羅聯合進攻他,多彌可汗大敗。乙亥日,太宗下詔任命江夏王李道宗、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瀚海安撫大使;又派右領衛大將軍執失思力率領突厥兵,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率領涼州及胡人軍隊,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各自率領本部兵力,分路進軍,攻打薛延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宗派校尉宇文法前往烏羅護、靺鞨,在東部邊境遭遇薛延陀阿波設的軍隊,宇文法率領靺鞨兵擊敗敵軍。薛延陀國內驚慌失措,有人喊道:“唐兵來了!”各部大亂。多彌可汗率領數千騎兵逃奔阿史德時健部落,回紇人進攻並殺死了他,將其宗族幾乎全部消滅,隨後占據其領地。各部落首領互相攻擊,爭相派使者向唐朝歸順。
薛延陀殘餘部眾向西逃竄,還有七萬多人,共同擁立真珠可汗兄長的兒子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返回故地。不久後咄摩支去掉可汗稱號,派使者上表,請求居住在鬱督軍山以北;太宗派兵部尚書崔敦禮前往安撫。
敕勒九姓酋長因部落一向臣服薛延陀,聽說咄摩支到來,都很恐懼,朝廷商議擔心他成為沙漠以北的禍患,於是又派李世積與九姓敕勒共同對付他。太宗告誡李世積:“投降就安撫,反叛就討伐。”己醜日,太宗親手下詔:“薛延陀已滅亡,敕勒各部有的前來歸降,有的尚未臣服,如今不乘機安撫,恐怕日後後悔,我要親自前往靈州招撫。去年征討高麗的士兵,都不再調發。”
當時太子本該隨行,少詹事張行成上奏:“皇太子跟隨陛下前往靈州,不如讓他留守監國,接待百官,熟悉政務,既成為京城的重要屏障,又向天下展示陛下的盛德。應割舍私愛,遵從公道。”太宗認為他忠誠,提拔他為銀青光祿大夫。
李世積抵達鬱督軍山,薛延陀酋長梯真達官率領部眾前來投降。咄摩支向南逃到荒穀,李世積派通事舍人蕭嗣業前往招撫,咄摩支向蕭嗣業投降。他的部落仍猶豫不決,李世積出兵追擊,前後斬殺五千多人,俘虜男女三萬多人。秋,七月,咄摩支抵達京城,被任命為右武衛大將軍。
八月甲子日,太宗立皇孫李忠為陳王。
己巳日,太宗前往靈州。江夏王李道宗的軍隊渡過沙漠後,遭遇薛延陀阿波達官率領的數萬軍隊抵抗,李道宗擊敗敵軍,斬首一千多人,追擊二百裡。李道宗與薛萬徹各自派使者招撫敕勒各部,酋長們都很高興,叩首請求入朝。庚午日,太宗抵達浮陽。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部落各自派使者入朝進貢,稱:“薛延陀不侍奉大國,暴虐無道,不能做我們的君主,自取滅亡,部落離散,不知去向。我們各有領地,不願跟隨薛延陀,歸順天子。希望陛下憐憫,請求設置官府,養育我們。”太宗大喜。辛未日,太宗下詔宴請回紇等使者,賞賜官職,賜予酋長們璽書;派右領軍中郎將安永壽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