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十二(公元641年-643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唐紀十二(公元641年-643年)

唐紀十二(公元641年-643年)(2 / 2)

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殺死沙缽羅葉護可汗後,吞並了他的部眾,又攻打吐火羅,將其消滅。他自恃強大,變得驕橫傲慢,拘留唐朝使者,侵擾西域,派兵侵犯伊州;郭孝恪率領兩千輕騎兵從烏骨攔擊,擊敗了他們。乙毗咄陸又派遣處月、處密兩個部落圍攻天山;郭孝恪擊退了他們,乘勝攻占了處月俟斤居住的城池,追擊到遏索山,降服了處密的部眾後返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起初,高昌被平定後,朝廷每年派遣一千多名士兵戍守那裡。褚遂良上疏說:“聖明的君王治理天下,先安撫中原,再安撫夷狄。陛下出兵攻取高昌,導致幾個州郡民生凋敝,多年無法恢複;每年調遣一千多人屯守戍邊,他們遠離家鄉,耗儘家產置辦行裝。又被貶謫遷徙的罪犯,都是無賴子弟,隻會騷擾邊境,怎能對軍隊有幫助!派遣的人大多又逃跑了,徒然麻煩官府追捕。加上路途所經之地,千裡沙漠,冬天的風像刀割一樣,夏天的風像火燒一樣,往來行人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死亡。如果張掖、酒泉有緊急軍情,陛下難道能得到高昌的一個士兵、一鬥糧食的援助?最終還是要征調隴右各州的兵力和糧食去救援。然而河西是中原的心臟腹地,高昌隻是他人的手腳;為什麼要損耗根本去經營無用的土地呢!況且陛下打敗突厥、吐穀渾後,都沒有占有他們的土地,而是為他們立君長安撫他們,難道高昌就不能和他們相比嗎!反叛就捉拿他們,歸服就冊封他們,這樣刑罰沒有比這更威嚴的,恩德沒有比這更深厚的。希望陛下另選高昌子弟中可以立為王的人,讓他統治自己的國家,子子孫孫承受陛下的大恩,永遠做唐朝的藩屬,對內安定、對外安寧,不是很好嗎!”太宗沒有聽從。等到西突厥入侵,太宗後悔了,說:“魏征、褚遂良勸我重新立高昌王,我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如今才自我責備啊。”

乙毗咄陸向西攻打康居,路過米國時,將其攻破。他俘獲了很多財物,卻不分給部下,他的將領泥孰啜擅自奪取,乙毗咄陸大怒,斬殺了泥孰啜示眾,部眾都感到憤怒怨恨。泥孰啜的部將胡祿屋襲擊他,乙毗咄陸的部眾潰散,逃到白水胡城堅守。於是弩失畢各部落以及乙毗咄陸部下的屋利啜等人派遣使者前往朝廷,請求廢掉乙毗咄陸,另立可汗。太宗派遣使者攜帶璽書,立莫賀咄的兒子為乙毗射匱可汗。乙毗射匱即位後,以禮遣返了乙毗咄陸扣留的全部唐朝使者,率領各部在白水胡城攻打乙毗咄陸。乙毗咄陸出兵迎戰,乙毗射匱大敗。乙毗咄陸派遣使者招撫他原來的部落,原來的部落都說:“就算我們一千人戰死,隻剩一人存活,也不會跟隨你!”乙毗咄陸自知不被部眾歸附,於是向西逃奔吐火羅。

冬,十月丙申日,殿中監郢縱公宇文士及去世。太宗曾經停留在一棵樹下,喜愛這棵樹,宇文士及跟隨在旁邊不停地讚美,太宗嚴肅地說:“魏征常常勸我遠離奸佞之人,我不知道奸佞之人是誰,心裡懷疑是你,如今果然沒錯!”宇文士及叩頭謝罪。

太宗對侍臣說:“薛延陀在漠北逞強,如今對付他們隻有兩個辦法,如果不發兵消滅他們,就和他們和親安撫他們。這兩個辦法該選哪個?”房玄齡回答說:“中原剛剛安定,戰爭凶險可怕,臣認為和親更合適。”太宗說:“對。我作為百姓的父母,隻要對百姓有利,何必吝惜一個女兒!”

在此之前,左領軍將軍契苾何力的母親姑臧夫人以及弟弟賀蘭州都督契苾沙門都在涼州,太宗派遣契苾何力回家探望,並且安撫他的部落。當時薛延陀正強盛,契苾部落的人都想歸附薛延陀,契苾何力大驚說:“主上對我們的恩惠如此深厚,怎麼能突然反叛!”他的部下說:“夫人、都督已經先去了薛延陀那裡,我們怎麼能不去!”契苾何力說:“沙門孝順父母,我忠誠君主,一定不會跟隨你們。”他的部下把他捉住帶到薛延陀,安置在真珠可汗的牙帳前。契苾何力伸腿而坐,拔出佩刀向東大聲呼喊:“哪有唐朝的忠臣烈士在異族的朝廷受屈辱的!天地日月,希望能知道我的心意!”於是割下自己的左耳發誓。真珠可汗想殺他,他的妻子勸諫才作罷。

太宗聽說契苾何力反叛,說:“這一定不是契苾何力的本意。”身邊的人說:“戎狄之人氣味相投,契苾何力進入薛延陀,就像魚遊向水一樣自然。”太宗說:“不對。契苾何力的心像鐵石一樣堅定,一定不會背叛我!”恰逢有使者從薛延陀前來,詳細說明了情況,太宗為他流下眼淚,對身邊的人說:“契苾何力果然像我所說的那樣!”立刻命令兵部侍郎崔敦禮持符節告諭薛延陀,將新興公主嫁給真珠可汗,以此換回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因此得以返回唐朝,被任命為右驍衛大將軍。

十一月丙辰日,太宗在武功狩獵。丁巳日,營州都督張儉上奏說高麗東部大人泉蓋蘇文殺死了高麗王高武。泉蓋蘇文凶殘暴虐,多有不法行為,高麗王和大臣們商議誅殺他。泉蓋蘇文暗中得知後,召集全部士兵裝作要校閱的樣子,並且在城南大規模陳列酒食,召集各位大臣一同前來觀看,然後率領士兵將他們全部殺死,死了一百多人。接著他騎馬闖入宮中,親手殺死高麗王,把屍體砍成幾段,扔到水溝裡,立高麗王的侄子高藏為王;自己擔任莫離支,這個官職就像中原的吏部兼兵部尚書。於是他向遠近發號施令,獨攬國家大權。泉蓋蘇文相貌雄偉,意氣豪放,身上佩戴五把刀,身邊的人都不敢抬頭看他。每次上下馬,常常讓貴族、武將趴在地上,踩著他們的背。出行時一定要整頓隊伍,前麵的向導大聲呼喊,人們就都奔跑躲避,不避坑窪山穀,道路上斷絕行人,高麗百姓非常痛恨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壬戌日,太宗在岐陽狩獵,趁機駕臨慶善宮,召集武功的故老宴飲賞賜,儘興而罷。庚午日,返回京城。

壬申日,太宗說:“我作為億萬百姓的君主,都想讓他們富貴。如果用禮義教導他們,讓年少的尊敬年長的、妻子尊敬丈夫,那麼他們就都尊貴了。減輕徭役賦稅,讓他們各自經營產業,那麼他們就都富裕了。如果家家戶戶豐衣足食,我即使不聽音樂,也會心中快樂。”

亳州刺史裴莊上奏請求討伐高麗,太宗說:“高麗王高武一直按時朝貢,卻被賊臣殺害,我非常哀憐他,本來就沒有忘記這件事。但趁著人家有喪事、國家動亂去奪取,即使得到了也不光彩。況且崤山以東民生凋敝,我不忍心談論用兵之事。”

高祖進入關中時,隋武勇郎將馮翊人黨仁弘率領兩千多名士兵,在蒲阪歸附高祖,跟隨高祖平定京城,不久被任命為陝州總管。大軍向東討伐時,黨仁弘轉運糧草從未斷絕,曆任南寧、戎、廣州都督。黨仁弘有才能謀略,所到之處都有顯著的政績,太宗非常器重他。但他生性貪婪,罷免廣州都督後,被人告發,貪贓一百多萬,按罪應當處死。太宗對侍臣說:“我昨天看到大理寺五次上奏要誅殺黨仁弘,憐憫他年老白頭卻要被處死,當時正是晚飯時間,就下令撤掉宴席;但我為他尋求生路,最終還是沒有辦法。如今想違背法律,向你們求個情。”十二月壬午朔日,太宗再次召集五品以上官員聚集在太極殿前,對他們說:“法律是君主從上天那裡接受的,不能因為私情而失信。如今我因私情偏袒黨仁弘而想赦免他,這是擾亂法律,上負上天。我想在南郊鋪上草席,每天隻吃素食,用三天時間向上天謝罪。”房玄齡等人都說:“生殺大權,君主可以獨自決斷,何至於這樣自我貶責!”太宗不允許,群臣在朝堂上磕頭堅決請求,從早晨到太陽西斜,太宗才降下親手寫的詔書,自稱:“我有三項罪過:知人不明,是第一項;因私情擾亂法律,是第二項;對好人沒有獎賞,對壞人沒有誅殺,是第三項。因為你們堅決勸諫,暫且依從你們的請求。”於是將黨仁弘貶為平民,遷徙到欽州。

癸卯日,太宗駕臨驪山溫泉;甲辰日,在驪山狩獵。太宗登山時,看到狩獵的包圍圈有缺口,回頭對身邊的人說:“我看到包圍圈不整齊卻不處罰,就會敗壞軍法;處罰他們,又像是我登高臨下故意找彆人的過錯。”於是借口道路險峻,拉著馬韁繩進入山穀避開了這件事。乙巳日,返回宮中。

刑部認為謀反叛逆罪的連坐律中,兄弟沒入官府為奴的處罰過輕,請求改為死刑。太宗下令讓八座官員商議,商議的人都認為“秦、漢、魏、晉的法律,謀反者都要誅滅三族,如今應當按照刑部的請求執行才對。”給事中崔仁師反駁說:“古代父子兄弟罪不相連,怎麼能用亡秦的殘酷法律改變周朝的中典!況且誅殺他的父子,已經足以讓他痛心,這樣都不顧及,又何必愛惜兄弟!”太宗采納了他的意見。

太宗問侍臣:“自古以來,有的君主昏亂而臣子治理得好,有的君主清明而臣子昏亂,這兩種情況哪種更好?”魏征回答說:“君主清明,善惡賞罰就得當,臣子怎麼能昏亂!如果君主昏亂,放縱暴虐、剛愎自用、拒絕勸諫,即使有賢良的臣子,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太宗說:“齊文宣得到楊遵彥,難道不是君主昏亂而臣子治理得好嗎?”魏征回答說:“楊遵彥的才能隻是挽救危亡罷了,哪裡算得上治理得好呢!”

春,正月丙寅日,太宗對群臣說:“聽說外麵的士人百姓因為太子有腳疾,魏王聰慧,常常跟隨我出遊,就突然產生了異議,那些投機取巧的人,已經有依附魏王的了。太子雖然腳有毛病,但並不妨礙行走。況且《禮記》規定:嫡子死了,就立嫡孫。太子的兒子已經五歲了,我終究不會用庶子取代嫡子的宗嗣地位,開啟窺伺皇位的根源。”

鄭文貞公魏征病重,太宗派遣使者前去慰問,賞賜藥品,使者絡繹不絕。又派遣中郎將李安儼住在他的府邸,隨時奏報他的病情變化。太宗還和太子一同前往魏征的府邸,指著衡山公主,想把她嫁給魏征的兒子魏叔玉。戊辰日,魏征去世,太宗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員都要前去吊喪,賜給羽葆鼓吹,讓他陪葬昭陵。魏征的妻子裴氏說:“魏征一生節儉樸素,如今用一品官的儀仗安葬,不符合死者的心意。”全部推辭不接受,用布車裝載靈柩下葬。太宗登上宮苑西樓,遙望靈柩痛哭不止。太宗親自撰寫碑文,並親手書寫刻在石碑上。太宗對魏征思念不已,對侍臣說:“人以銅為鏡,可以端正衣冠;以曆史為鏡,可以看到朝代的興衰更替;以人為鏡,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魏征去世,我就失去了一麵鏡子啊!”

鄠縣縣尉遊文芝告發代州都督劉蘭成謀反,戊申日,劉蘭成被處以腰斬之刑。右武侯將軍丘行恭挖出劉蘭成的心肝吃了;太宗聽說後責備他說:“劉蘭成謀反,國家有固定的刑罰,何至於這樣!如果認為這是忠孝之舉,那麼太子和諸王應該先吃,哪裡輪得到你!”丘行恭感到慚愧,磕頭謝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月壬午日,太宗問諫議大夫褚遂良:“舜製造漆器,勸諫的有十幾個人。這有什麼值得勸諫的?”褚遂良回答說:“奢侈是危亡的根本;漆器不停止製作,接下來就會用金玉製作。忠臣愛護君主,一定會防範萌芽狀態的問題,如果禍亂已經形成,就沒有什麼可勸諫的了。”太宗說:“對。我有過錯,你也應當在萌芽狀態時勸諫。我看到前代帝王拒絕勸諫的,大多說‘已經做了’,或者說‘已經答應了’,最終不肯改正。這樣下去,想要不危亡,可能嗎?”

當時皇子擔任都督、刺史的大多年幼,褚遂良上疏說:“漢宣帝說:‘能和我共同治理天下的,難道不是賢良的郡守嗎?’如今皇子年幼,不懂從政之道,不如暫且留在京城,用經術教導他們,等他們長大再派出去。”太宗認為他說得對。

壬辰日,任命太子詹事張亮為洛州都督。侯君集自認為有功卻被交付司法官審訊,心懷怨恨,有反叛的意圖。張亮出任洛州都督,侯君集刺激他說:“是誰排擠你?”張亮說:“除了你還有誰!”侯君集說:“我平定一個國家回來,卻遭到像屋子一樣大的怨恨,怎麼能排擠彆人!”於是捋起袖子說:“鬱鬱寡歡,實在活不下去了!你能反叛嗎?我和你一起反叛!”張亮秘密把這件事奏報給太宗。太宗說:“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說話時旁邊沒有其他人,如果交付司法官審訊,侯君集一定不會服罪。這樣一來,事情的結果就難以預料了,你暫且不要說出去。”對待侯君集依然像從前一樣。

鄜州都督尉遲敬德上表請求退休;乙巳日,任命尉遲敬德為開府儀同三司,每五天入朝參拜一次。

丁未日,太宗說:“君主隻有一顆心,而攻擊它的人卻很多。有的人憑借勇力,有的人憑借口才,有的人憑借諂媚,有的人憑借奸詐,有的人憑借貪欲,紛紛聚集起來攻擊,各自謀求自我表現,以獲取寵愛和俸祿。君主稍有懈怠,接受了其中一種,危亡就會隨之而來,這就是君主難以做的原因。”

戊申日,太宗下令在淩煙閣繪製功臣畫像,他們是:趙公長孫無忌、趙郡元王李孝恭、萊成公杜如晦、鄭文貞公魏征、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衛公李靖、宋公蕭瑀、褒忠壯公段誌玄、夔公劉弘基、蔣忠公屈突通、鄖節公殷開山、譙襄公柴紹、邳襄公長孫順德、鄖公張亮、陳公侯君集、郯襄公張公謹、盧公程知節、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劉政會、莒公唐儉、英公李世積、胡壯公秦叔寶。

齊州都督齊王李佑,性情輕浮急躁,他的舅舅尚乘直長陰弘智勸說他:“大王兄弟眾多,陛下千秋萬歲之後,應當擁有壯士來保衛自己。”李佑認為他說得對。陰弘智於是推薦自己妻子的哥哥燕弘信,李佑很喜歡他,賞賜給他大量金玉,讓他暗中招募敢死之士。

太宗挑選剛正不阿的人來輔佐諸王,擔任長史、司馬,諸王有過錯就奏報給太宗。李佑親近小人,喜歡打獵,長史權萬紀多次勸諫,他都不聽。壯士昝君謩、梁猛彪得到李佑的寵愛,權萬紀都彈劾並驅逐了他們,李佑又暗中把他們召回來,更加寵愛。太宗多次寫信嚴厲責備李佑,權萬紀擔心自己也會被治罪,對李佑說:“大王如果確實能改過自新,我請求入朝為你說明情況。”於是列出李佑的過失,逼迫他上表自首,李佑害怕,就聽從了。權萬紀到達京城,說李佑一定能改正錯誤。太宗非常高興,勉勵了權萬紀,又列舉李佑以前的過錯,用敕書告誡他。李佑聽說後,大怒說:“長史出賣我!勸說我自首卻把功勞歸於自己,我一定要殺了他。”太宗認為校尉京兆人韋文振謹慎正直,任命他為李佑府中的典軍,韋文振多次勸諫,李佑也厭惡他。

權萬紀性情狹隘,專門用嚴厲苛刻的手段約束李佑,不讓他走出城門,把他的鷹犬全部放走,禁止昝君謩、梁猛彪見到李佑。恰逢權萬紀的宅院裡夜裡落下一塊石頭,權萬紀認為是昝君謩、梁猛彪想謀殺自己,把他們全部逮捕關押,通過驛站奏報給太宗,還彈劾了幾十個和李佑一起作惡的人。太宗派遣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往審查,事情大多得到證實,下詔讓李佑和權萬紀一同入朝。李佑早已積怨在心,於是和燕弘信的哥哥燕弘亮等人謀劃殺死權萬紀。權萬紀奉詔先行,李佑派遣燕弘亮等二十多名騎兵追趕並射死了他。李佑的黨羽一起逼迫韋文振,想讓他參與同謀,韋文振不從,騎馬跑了幾裡地,被追上殺死。屬官們嚇得兩腿發抖,磕頭伏地,不敢抬頭看。李佑於是私自任命上柱國、開府等官職,打開府庫賞賜財物,驅趕百姓入城,修繕鎧甲兵器、城樓矮牆,設置拓東王、拓西王等官職。官吏百姓拋棄妻子兒女,夜裡用繩子吊下城牆逃跑的人接連不斷,李佑無法禁止。三月丙辰日,太宗下詔命令兵部尚書李世積等人征調懷、洛、汴、宋、潞、滑、濟、鄆、海九州的軍隊討伐李佑。太宗賜給李佑親手寫的敕書說:“我常常告誡你不要親近小人,正是為了這個原因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佑召燕弘亮等五人住在自己的臥室裡,其餘的黨羽分彆統領士兵,巡視城牆自行守衛。李佑每天夜裡都和燕弘亮等人對著妃子宴飲,自以為得誌;談笑之間,談到官軍,燕弘亮等人說:“大王不必擔憂!我們右手拿著酒杯,左手為大王揮刀擊退他們!”李佑很高興,認為確實如此。他向各縣傳發檄文,各縣都不肯聽從。當時李世積的軍隊還沒到,但青、淄等幾個州的軍隊已經聚集在齊州邊境。齊王府兵曹杜行敏等人暗中謀劃捉拿李佑,李佑身邊以及官吏百姓中沒有參與同謀的人無不響應。庚申日夜裡,四麵鼓聲喧嘩,聲音傳到幾十裡外。李佑的黨羽中有住在城外的,眾人都合力用刀殺死了他們。李佑詢問是什麼聲音,身邊的人欺騙他說:“英公率領飛騎已經登上城牆了。”杜行敏分兵鑿開城牆進入,李佑和燕弘亮等人穿著鎧甲拿著兵器躲在屋裡,關閉房門抵抗,杜行敏等一千多人包圍了他們,從早晨到中午,沒能攻克。杜行敏對李佑說:“大王從前是皇子,如今卻是國賊,不儘快投降,就會被燒成灰燼。”於是下令堆積柴草,想要焚燒房屋。李佑從窗戶裡對杜行敏說:“我立即打開房門,隻擔心燕弘亮兄弟會死。”杜行敏說:“一定會保全他們的性命。”李佑等人於是出來投降。有人挖出燕弘亮的眼睛,把眼珠扔在地上,其餘的人都打斷了他的大腿後殺死了他。杜行敏捉住李佑,帶到牙帳前展示給官吏百姓看,然後把他鎖在東廂房,齊州全部平定。乙醜日,太宗下詔命令李世積等人停止用兵。李佑被押送到京城,在內侍省被賜死,同黨被誅殺的有四十四人,其餘的人都不予追究。

李佑剛開始反叛時,齊州人羅石頭當麵列舉他的罪狀,舉起長槍上前,想要刺殺他,被燕弘亮殺死。李佑率領騎兵攻打高村,村民高君狀遠遠地責備李佑說:“主上拿著三尺劍奪取天下,億萬百姓蒙受恩德,敬仰他如同敬仰上天。大王突然驅趕城中幾百人想要發動叛亂,侵犯君主父親,這和用一隻手搖動泰山沒有區彆,為什麼如此不自量力!”李佑下令攻打他,俘虜了他,卻因為慚愧而沒有殺他。太宗下詔追贈羅石頭為亳州刺史,任命高君狀為榆社縣令,任命杜行敏為巴州刺史,封南陽郡公;參與謀劃捉拿李佑的人,根據功勞大小分彆給予官職和賞賜。

太宗查閱李佑家中的文書疏奏,得到記室郟城人孫處約的勸諫書,讚歎不已,多次提拔他,最終任命他為中書舍人。庚午日,追贈權萬紀為齊州都督,賜爵武都郡公,諡號為敬;追贈韋文振為左武衛將軍,賜爵襄陽縣公。

起初,太子李承乾喜愛聲色和打獵,所作所為奢侈靡費,害怕太宗知道,在宮中大臣麵前常常談論忠孝之道,有時甚至流下眼淚,退回到宮中後,就和身邊的小人親昵狎玩。宮中大臣有想要勸諫的,太子先揣摩出他們的心意,就主動迎接拜見,表情嚴肅地正襟危坐,引咎自責,言辭敏捷善辯,讓宮中大臣來不及應答。宮中的秘密,外人無從知曉,所以當時的輿論起初都稱讚他賢明。

太子製作了八尺高的銅爐、六個格子的大鼎,招募逃亡的奴仆偷盜民間的馬牛,親自到場烹煮,和自己寵愛的仆役一起吃。又喜歡模仿突厥人的語言和服飾,挑選身邊相貌像突厥人的五個人組成一個部落,梳著辮子、穿著羊皮衣牧羊,製作五個狼頭大旗和幡旗,設置穹廬,太子自己住在裡麵,把羊聚集起來烹煮,拔出佩刀割肉互相吃。還曾經對身邊的人說:“我試著扮演可汗死了,你們模仿突厥的喪儀。”於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眾人都大聲哭號,騎馬繞著他轉圈,用刀割破臉。過了很久,太子站起來說:“有朝一日我擁有天下,就要率領幾萬騎兵在金城西邊打獵,然後解開頭發做突厥人,投靠思摩,如果能擔任一個設,一定不會落在彆人後麵。”

左庶子於誌寧、右庶子孔穎達多次勸諫太子,太宗讚賞他們,賞賜給二人金銀絹帛,以勸勉太子,還升任於誌寧為詹事。於誌寧和左庶子張玄素多次上書極力勸諫,太子暗中派人去殺他們,沒有成功。

漢王李元昌的所作所為大多不合法度,太宗多次譴責他,因此他心懷怨恨。太子和他關係親密,朝夕一起遊戲,把身邊的人分成兩隊,太子和李元昌各自統領一隊,穿著氈甲,拿著長矛,布陣大聲呼喊交戰,互相攻擊刺殺直到流血,以此為樂。有不服從命令的,就把他綁在樹上鞭打,甚至有被打死的。太子還說:“如果我今天做天子,明天就在宮苑中設置萬人營,和漢王分彆統領,觀看他們交戰,難道不快樂嗎!”又說:“我做天子後,要儘情放縱欲望,有勸諫的就殺掉,不過殺幾百人,眾人自然就安定了。”

魏王李泰多才多藝,受到太宗寵愛,他看到太子有腳疾,暗中萌生了奪取嫡位的誌向,於是放下身份禮遇士人以謀求聲譽。太宗命黃門侍郎韋挺代理魏王府事務,後來又命工部尚書杜楚客接替他,二人都為李泰拉攏朝中官員。杜楚客有時懷揣黃金賄賂權貴,趁機勸說他們魏王聰明,適合做皇位繼承人;文武大臣紛紛依附投靠,暗中結成朋黨。太子害怕李泰的逼迫,派人假裝成魏王府典簽上奏密封奏章,裡麵全是告發李泰的罪狀,太宗下令追捕此人,沒有抓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子私下寵愛太常寺的樂童稱心,和他同睡同起。道士秦英、韋靈符憑借旁門左道,得到太子的寵幸。太宗聽說後,大怒,將稱心等人全部逮捕處死,受牽連被處死的有好幾人,還嚴厲斥責了太子。太子認為是李泰告發的,怨恨更深,始終思念稱心,在宮中建造房間,豎立稱心的畫像,早晚祭奠,徘徊流淚。又在宮苑中為稱心修建墳墓,私下追贈官職並立碑。太宗心裡漸漸對太子不滿,太子也知道這一點,常常稱病不上朝,有時長達數月;他還暗中豢養刺客紇乾承基等人以及一百多名壯士,圖謀殺死魏王李泰。

吏部尚書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擔任東宮千牛衛,太子知道侯君集心懷怨恨,多次讓賀蘭楚石帶侯君集進入東宮,向他詢問保全自己的辦法。侯君集認為太子昏庸無能,想趁機圖謀不軌,於是勸說太子謀反,舉起手對太子說:“這雙好手,會為殿下效力。”又說:“魏王受到皇上寵愛,恐怕殿下會有楊勇那樣被廢黜的災禍,如果皇上有敕令召見你,應當暗中做好防備。”太子深表讚同。太子用重金賄賂侯君集以及左屯衛中郎將頓丘人李安儼,讓他們窺探太宗的心意,一舉一動都告知自己。李安儼先前侍奉隱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失敗時,李安儼曾為他奮力作戰,太宗認為他忠誠,所以親近信任他,讓他掌管宿衛。李安儼於是深深依附太子。

漢王李元昌也勸說太子謀反,並且說:“近來看到皇上身邊有位美人,擅長彈琵琶,事成之後,希望能把她賞賜給我。”太子答應了。洋州刺史開化公趙節,是趙慈景的兒子,母親是長廣公主;駙馬都尉杜荷,是杜如晦的兒子,娶城陽公主為妻;二人都受到太子的親近,參與了謀反計劃。所有同謀者都割破手臂,用絹帛擦拭血跡,將血灰混在酒中喝下,發誓同生共死,暗中謀劃率領軍隊攻入西宮。杜荷對太子說:“天象有變化,應當迅速起兵響應,殿下隻需聲稱突發重病病危,皇上一定會親自前來探望,趁機就能實現圖謀。”太子聽說齊王李佑在齊州謀反,對紇乾承基等人說:“我東宮的西牆,距離皇宮隻有二十步罷了,我和你們乾大事,哪裡比得上齊王!”恰逢審理李佑謀反案,牽連到紇乾承基,紇乾承基被關押在大理寺監獄,判處死刑。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代天賞罰 人間路漫長 仙魔錄:開局投資未來女帝 渣夫換妻,我嫁他殘廢兄長登後位 從金鐘罩開始苟成武聖 本心即可 星魂不滅 廢土藏身處,從下水道開始升級 簽到玄天,我成了萬界守護者 我的係統是反骨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