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沒有選擇自殺,是因為他自恃口才出眾,又覺得自己對秦朝功勞巨大,而且確實沒有謀反之心。他想著給秦二世寫封奏書,詳細陳述自己的情況,說不定二世看了能醒悟過來,赦免他的罪。於是在獄中寫了奏書,說:“我當丞相治理百姓,已經三十多年了。當初秦國疆土狹小,不過千裡,兵力也隻有幾十萬。我竭儘所能,暗中派謀士帶著金玉財寶,去各國遊說;同時整頓軍備,修明政教,選拔勇士為官,尊崇功臣。最終成功威脅韓國,削弱魏國,攻破燕、趙,滅掉齊、楚,兼並了六國,俘虜各國君主,讓秦國統一天下。我還向北驅逐匈奴、貉族,向南平定南越,彰顯秦國的強大。統一度量衡和文字,在全國推行,樹立了秦國的威名。這些在我看來全是我的‘罪狀’,我早就該死了!隻是皇上開恩,讓我能施展才能,才活到現在。希望陛下明察!”奏書遞上去後,趙高讓官吏直接扔掉,根本不呈報給秦二世,還說:“囚犯哪有資格上書!”
趙高還安排十幾個手下,假扮成禦史、謁者、侍中,輪番去審訊李斯。李斯每次都如實回答,這些人就叫人接著嚴刑拷打。後來秦二世真的派人來核實情況,李斯還以為和之前一樣是趙高設的圈套,始終不敢改口,隻能違心認罪。趙高得到口供後,上奏請求判決。秦二世一看,高興地說:“要不是趙君,我差點被丞相騙了!”而二世派去調查三川郡守李由的人到的時候,李由已經被楚軍殺了。使者回來時,正好趕上李斯被下獄治罪,趙高就胡亂編造謀反的供詞,相互印證,給李斯定下了五種酷刑,最後在鹹陽街頭腰斬。李斯被押出監獄時,和他的二兒子一起被綁著。他回頭對兒子說:“我多想再和你牽著黃狗,一起從上蔡東門出去追野兔,可現在還能辦到嗎!”父子倆相對痛哭,最終被滅了三族。李斯死後,秦二世任命趙高為丞相,從此大小事務都由趙高說了算。
再說項梁在東阿打敗章邯後,帶兵向西,往北來到定陶,又一次擊敗秦軍。項羽和沛公劉邦在雍丘與秦軍交戰,大獲全勝,還殺了李斯的兒子李由。接二連三的勝利讓項梁越來越輕視秦軍,臉上滿是驕傲。宋義勸他說:“打了勝仗後,將領驕傲、士兵懈怠,一定會失敗。現在士兵已經有點鬆懈了,而秦軍卻在不斷增兵,我真為您擔心啊。”可項梁根本聽不進去。後來項梁派宋義出使齊國,宋義在路上遇到齊國使者高陵君顯,就問他:“您是要去見武信君項梁)嗎?”高陵君顯回答:“是啊。”宋義說:“我敢說武信君的軍隊必定會失敗。您走慢點還能免死,走快了就會遭殃。”秦二世調集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在定陶把楚軍打得大敗,項梁也戰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時陰雨連綿,從七月一直下到九月。項羽和沛公劉邦攻打外黃,沒能攻下,就轉而去打陳留。他們聽說項梁戰死,士兵們都很害怕,於是和將軍呂臣帶兵向東撤退。還把楚懷王從盱眙遷到彭城。呂臣的軍隊駐紮在彭城東麵,項羽的軍隊在彭城西麵,沛公劉邦的軍隊在碭縣。
魏豹打下魏國二十多座城池,楚懷王封他為魏王。
閏九月,楚懷王合並了呂臣和項羽的軍隊,親自統率;任命沛公劉邦為碭郡長,封武安侯,讓他統領碭郡的兵馬;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稱魯公;呂臣做司徒,他的父親呂青做令尹。
章邯打敗項梁後,覺得楚地的叛軍不足為患,就渡過黃河,向北攻打趙國,把趙軍打得大敗。他帶兵到邯鄲,把城裡的百姓都遷到河內,還拆毀了城牆。張耳和趙王歇逃進巨鹿城,被王離的軍隊包圍。陳餘向北收攏常山的殘兵,聚集了幾萬人,駐紮在巨鹿城北。章邯的軍隊則在巨鹿城南的棘原安營紮寨。趙國多次向楚國求救。
高陵君顯在楚國,對楚懷王說:“宋義之前就斷言武信君的軍隊會失敗,沒過幾天,果然應驗了。軍隊還沒交戰,他就能看出失敗的征兆,這可真是懂軍事啊。”楚懷王把宋義召來商量事情,非常賞識他,於是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做次將,範增為末將,讓他們帶兵去救趙國。其他各路將領都歸宋義指揮,宋義號稱“卿子冠軍”。
當初,楚懷王和各位將領約定:“誰先進入關中,就封誰為王。”那時候,秦軍實力強大,常常乘勝追擊,各路將領都覺得先入關太危險,沒什麼好處。隻有項羽因為項梁被殺,滿腔怒火,一心想和沛公劉邦一起向西入關。楚懷王手下的老將們都說:“項羽這人勇猛但凶狠殘暴,當初攻打襄城,城裡的人一個沒留,全被活埋了,他所到之處沒有不被殘害毀滅的。而且楚軍之前多次進攻,陳王和項梁都失敗了。不如另派一位寬厚的長者,秉持仁義向西進軍,去曉諭秦國的父老鄉親。秦國百姓受他們君主的苦已經很久了,要是真有個寬厚的人去,不侵害百姓,應該能輕易拿下關中。項羽不能派,隻有沛公一向寬大仁慈,可以派他去。”於是楚懷王沒答應項羽的請求,而是派沛公劉邦向西攻城掠地,收攏陳王和項梁的散兵,去攻打秦國。
劉邦從碭縣出發,到陽城和杠裡時,攻打秦軍的營壘,打敗了秦軍的兩支隊伍。
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這一年冬天十月,齊國將領田都背叛田榮,幫助楚國援救趙國。沛公劉邦在成武打敗了東郡郡尉的軍隊。
宋義率軍走到安陽,停留了四十六天,一直按兵不動。項羽說:“秦軍把趙國圍得這麼緊,我們應該趕緊渡河,楚軍從外麵進攻,趙軍在裡麵接應,肯定能打敗秦軍。”宋義卻不同意,說:“不對。就像叮咬大牛的牛虻,不應該去對付小小的虱子。現在秦軍攻打趙國,要是取勝,士兵肯定疲憊,我們正好趁他們疲憊出擊;要是他們失敗,我們就直接帶兵向西,一定能滅掉秦國。所以不如先讓秦、趙兩國相互爭鬥。要說身披戰甲、衝鋒陷陣,我不如你;但論運籌帷幄,你就不如我了。”他還在軍中下令:“誰要是像老虎一樣凶猛、像羊一樣倔強、像狼一樣貪婪,不聽指揮,一律斬首!”隨後,他派自己的兒子宋襄去齊國做丞相,還親自把兒子送到無鹽,大擺宴席喝酒慶祝。當時天氣寒冷,又下著大雨,士兵們又冷又餓。項羽生氣地說:“大家本應齊心協力攻打秦軍,他卻一直停留不前。今年鬨饑荒,百姓貧困,士兵們隻能吃半是野菜的飯食,軍中也沒有存糧,他卻大擺宴席;不帶領軍隊渡河,借助趙國的糧草,和趙軍一起攻打秦軍,還說什麼‘等他們疲憊’。以秦國的強大,攻打剛建立的趙國,勢必會取勝。趙國被滅,秦國更加強大,還有什麼‘疲憊’可趁!況且楚軍剛剛戰敗,大王坐立不安,把全國兵力都交給將軍,國家的安危,在此一舉。可他不體恤士兵,隻顧自己的私事,根本不是能保家衛國的大臣!”
十一月的一天早晨,項羽去拜見宋義,在他的營帳裡直接砍下了宋義的腦袋。然後出來對軍中下令說:“宋義和齊國密謀反叛楚國,楚王暗中讓我殺了他!”當時,將領們都被震懾住了,沒人敢反抗,紛紛說:“當初擁立楚王的,是將軍您項家,現在將軍又誅殺了叛亂之人。”於是大家一起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項羽派人去追宋義的兒子,在齊國境內追上並殺了他。又派桓楚去向楚懷王報告情況。楚懷王沒辦法,隻好正式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十二月,沛公劉邦帶兵到栗縣,遇到剛武侯,收編了他的四千多士兵,合並到自己軍中;又和魏國將領皇欣、武滿的軍隊聯合起來攻打秦軍,取得了勝利。
原來齊國末代君主齊王建的孫子田安,攻下濟北,跟著項羽去援救趙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章邯修了一條甬道連接黃河,給王離的軍隊運送糧草。王離軍糧草充足,加緊攻打巨鹿。巨鹿城裡糧食吃光了,兵力又少,張耳多次派人去召陳餘來救援。陳餘估計自己兵力少,打不過秦軍,不敢前去。過了幾個月,張耳非常生氣,怨恨陳餘,派張黶、陳澤去責備陳餘說:“當初我和你是生死之交,現在趙王和我早晚就要死了,你卻擁有幾萬兵力,不肯來救我們,當初說好的同生共死在哪裡?要是你真講信用,為什麼不帶著軍隊和秦軍拚個你死我活,說不定還有十分之一二的機會能保全下來。”陳餘說:“我估計去了也救不了趙國,隻能白白讓軍隊全軍覆沒。而且我之所以不和你們一起死,是想日後為趙王和張君向秦國報仇。現在要是一起去送死,就好比把肉扔給餓虎,有什麼用!”張黶、陳澤非要陳餘一起去拚死,陳餘沒辦法,就派張黶、陳澤帶五千人先去試試秦軍的實力,結果一到那裡,全軍覆沒。這個時候,齊國、燕國的軍隊都來救趙國了,張敖也向北收攏代地的軍隊,得到一萬多人趕來,他們都在陳餘的旁邊紮營,卻不敢去攻打秦軍。
項羽殺了卿子冠軍宋義後,威名震懾楚國,於是派當陽君、蒲將軍率領兩萬士兵渡河去救巨鹿。打了一小仗,取得點小勝利,切斷了章邯的通道,王離的軍隊就缺糧了。陳餘又來請求增兵。項羽於是帶領全部軍隊渡河,把船都沉了,把鍋碗瓢盆都砸了,燒毀了營房,隻帶三天的口糧,向士兵表示決一死戰,沒有一個人有後退之心。到了巨鹿就包圍了王離,和秦軍相遇,經過九次激戰,大敗秦軍,章邯帶兵後退。其他諸侯的軍隊這才敢進攻秦軍,於是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不肯投降,自己點火自焚了。當時,楚國的軍隊在各諸侯軍中是最厲害的。來救巨鹿的諸侯軍隊有十幾座營壘,可誰都不敢出兵。等楚軍攻打秦軍的時候,諸侯的將領們都在營壘上觀看。楚軍戰士個個以一當十,喊殺聲震天動地,諸侯軍的將士們沒有一個不害怕的。打敗秦軍後,項羽召見諸侯將領。這些將領進營門的時候,沒有一個不是跪著向前走的,不敢抬頭看項羽。從此,項羽成為各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歸他統領。
趙王歇和張耳這才得以走出巨鹿城,向諸侯們道謝。張耳和陳餘見麵後,張耳就責備陳餘不肯救趙國;又問張黶、陳澤在哪裡,懷疑是陳餘殺了他們,多次質問陳餘。陳餘生氣地說:“沒想到你對我的怨恨這麼深!難道你以為我舍不得放棄將軍的印信嗎?”於是解下印信,推給張耳,張耳也很驚訝,沒敢接受。陳餘起身去上廁所。有個門客勸張耳說:“我聽說‘上天給你的東西你不接受,反而會遭殃’。現在陳將軍把印信給你,你不接受,違背天意不吉利,趕緊收下!”張耳這才接過印信,收編了陳餘的部下。陳餘回來後,看到張耳毫不謙讓地收下了印信,很失望,就快步走了出去,隻帶著和自己關係好的幾百個部下,到黃河邊的水澤中去捕魚打獵了。趙王歇回到信都。
這年春天二月,沛公劉邦向北攻打昌邑,遇到了彭越,彭越帶著自己的軍隊跟隨沛公。彭越是昌邑人,平常在巨野澤中打魚,後來成了強盜。陳勝、項梁起義的時候,巨野澤中的年輕人聚集了一百多人,去投奔彭越說:“請您做我們的首領。”彭越推辭說:“我不想乾。”年輕人再三請求,彭越才答應,和他們約定第二天日出時集合,遲到的人要斬首。第二天日出的時候,有十多個人遲到,最後一個人直到中午才來。於是彭越抱歉地說:“我老了,你們硬要我當首領。現在約定好時間卻很多人遲到,不能都殺了,就殺最後來的這個人吧。”他命令隊長把那個人殺了,還設了祭壇祭祀,向手下人宣告,手下人都非常震驚,不敢抬頭看他。之後彭越就去攻占土地,收編了一些諸侯的散兵,得到一千多人,就幫助沛公攻打昌邑。
昌邑沒有攻下來,沛公帶兵向西經過高陽。高陽有個叫酈食其的人,家境貧寒,落魄失意,做著裡監門的小官。沛公手下的一個騎兵正好是酈食其同裡的人,酈食其見到他,對他說:“經過高陽的諸侯將領有幾十人,我打聽了一下,這些將領都心胸狹隘,喜歡繁瑣的禮節,自以為是,聽不進有遠見的話。我聽說沛公為人傲慢但能尊重人才,有雄才大略,這才是我真正想追隨的人,隻是沒人幫我引薦。你要是見到沛公,就說:‘我同鄉有個酈生,六十多歲,身高八尺,人們都說他是個狂生,但他自己說“我不是狂生”。’”騎兵說:“沛公不喜歡儒生,那些戴著儒生帽子來的客人,沛公常常摘下他們的帽子,往裡麵撒尿,和人說話的時候,經常破口大罵,你可不能以儒生的身份去勸說他。”酈食其說:“你就照我說的去說。”騎兵找了個機會,按酈食其教的話告訴了沛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沛公到了高陽的客舍,派人去召酈食其。酈食其來了,進去拜見。沛公正叉開腿坐在床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就這樣接見酈食其。酈食其進去後,隻是作了個長揖,沒有下拜,說:“您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國呢?”沛公罵道:“你這個書呆子!天下人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聯合起來攻打秦國,你怎麼說我是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酈食其說:“您要是想聚合義兵,誅滅無道的秦國,就不應該這樣傲慢地接見長者!”於是沛公停止洗腳,站起來,整理好衣服,請酈食其坐到上賓的位置,向他道歉。酈食其趁機談起了六國合縱連橫時候的事情。沛公很高興,賞賜酈食其食物,問道:“那您有什麼計策呢?”酈食其說:“您現在集合起來的這些人,收攏的散亂士兵,還不到一萬人;就想直接去攻打強大的秦國,這就好比去摸老虎的嘴巴。陳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是四通八達的地方,現在城裡又儲存著很多糧食。我和陳留的縣令關係很好,請讓我去勸他向您投降。如果他不聽,您就帶兵攻打,我在城裡做內應。”於是沛公派酈食其去,自己帶兵跟著,果然攻下了陳留。沛公封酈食其為廣野君。酈食其又推薦了他的弟弟酈商。當時酈商聚集了幾千年輕人,來歸附沛公,沛公任命他為將軍,讓他帶領陳留的軍隊跟隨自己,酈食其則常常作為說客,出使各諸侯。
這年三月,沛公劉邦攻打開封,沒能攻克。他帶兵向西,在白馬和秦朝將領楊熊交戰,又在曲遇東麵會戰,把楊熊打得大敗。楊熊逃到滎陽,秦二世派使者將他斬首示眾。
到了夏天四月,沛公向南攻打潁川,進行了屠城。因為張良的緣故,趁機攻占了韓國舊地。當時趙國的彆將司馬卬正打算渡過黃河進入關中。沛公就向北攻打平陰,封鎖了黃河南岸的渡口,然後在洛陽東麵與秦軍交戰。但這次戰鬥沒有取得勝利,沛公就向南從轘轅關撤出。張良帶兵追隨沛公。沛公命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自己和張良一起向南進軍。
六月,沛公和南陽郡守齮在犨縣東麵交戰,打敗了秦軍,占領了南陽郡;南陽郡守逃到宛城,堅守不出。沛公帶兵繞過宛城,繼續向西前進。張良勸說道:“沛公您雖然想儘快進入關中,可秦軍數量還很多,又憑借險要地勢防守。現在不拿下宛城,要是宛城的秦軍從後麵攻擊,前麵又有強大的秦軍阻擋,這可是很危險的啊。”於是沛公在夜裡帶領軍隊從其他道路返回,偃旗息鼓,天快亮的時候,把宛城包圍了三層。南陽郡守想自殺,他的門客陳恢說:“現在死還太早呢。”陳恢就翻過城牆去見沛公,說:“我聽說您和諸侯約定,先進入鹹陽的就封王。現在您留下來圍攻宛城,宛城周圍幾十座城池的官吏百姓,都認為投降肯定會死,所以都堅守城池。要是您一直強攻,士兵死傷一定很多。如果您帶兵離開宛城,宛城的秦軍必定會跟在您後麵追擊。這樣您向前就無法遵守先入鹹陽封王的約定,後麵又有宛城的威脅。我為您考慮,不如招降宛城,封郡守官職;讓他繼續留守,帶領他的士兵和您一起向西。那些還沒被攻下的城池,聽到消息後會爭著開門迎接您,您就可以暢通無阻地前進了。”沛公說:“好主意!”這年秋天七月,南陽郡守齮投降,沛公封他為殷侯,封陳恢為千戶。沛公帶兵向西,所到之處沒有不投降的。到達丹水時,高武侯戚鰓、襄侯王陵也投降了。沛公回軍攻打胡陽,遇到番君的彆將梅鋗,就和他一起攻打析縣和酈縣,兩縣都投降了。沛公軍隊經過的地方,沒有進行搶掠,秦國的百姓都很高興。
王離的軍隊被消滅後,章邯的軍隊駐紮在棘原,項羽的軍隊在漳水南岸,雙方對峙,沒有交戰。秦軍多次後退,秦二世派人責備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長史司馬欣回鹹陽請示事務。司馬欣到了鹹陽,在司馬門停留了三天,趙高都不見他,表現出不信任的意思。司馬欣很害怕,就跑回軍隊,不敢走原來的路。趙高果然派人來追他,沒追上。司馬欣回到軍中,報告說:“趙高在朝中掌權,下麵的人什麼事也做不成。現在如果作戰能取勝,趙高必定會嫉妒我們的功勞;要是不能取勝,也免不了一死。希望將軍您仔細考慮!”陳餘也給章邯寫信說:“白起做秦國的將領,向南征討鄢郢,向北活埋了趙括的軍隊,攻城略地,戰功無數,可最終還是被賜死。蒙恬做秦國的將領,向北驅逐戎人,開拓榆中幾千裡的土地,最後在陽周被斬殺。為什麼呢?因為功勞太多,秦國不能全部封賞,就找借口用法律殺了他們。如今將軍您做秦國的將領已經三年了,損失的軍隊有幾十萬,而諸侯紛紛起兵,越來越多。那個趙高長期以來阿諛奉承,現在形勢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殺他,所以想借法律殺了將軍來推卸責任,派人代替您來擺脫他自己的災禍。將軍您在外帶兵時間久了,在朝中有很多人怨恨您,有功也會被殺,無功也會被殺。而且上天要滅亡秦國,無論愚蠢還是聰明的人都知道。現在將軍您在內不能直言進諫,在外做著亡國的將領,孤立無援還想長久活下去,難道不可悲嗎!將軍您為什麼不回兵和諸侯聯合,相約共同攻打秦國,瓜分秦國的土地,南麵稱王!這和您自己伏在砧板上受刑,妻子兒女被殺相比,哪個更好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章邯猶豫不決,暗中派軍候始成出使項羽軍中,想要訂立和約。和約還沒談成,項羽派蒲將軍日夜兼程帶兵渡過三戶,在漳水南岸駐軍,與秦軍交戰,再次打敗了秦軍。項羽接著帶領全部軍隊在汙水攻擊秦軍,把秦軍打得大敗。章邯又派人見項羽,想訂和約。項羽召集軍官們商議說:“我們糧草短缺,我想答應他的和約。”軍官們都說:“好。”於是項羽和章邯約定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會麵。訂完盟約後,章邯見到項羽,流著淚,向他訴說趙高的種種行徑。項羽就封章邯為雍王,留在楚軍之中,任命長史司馬欣為上將軍,帶領秦軍作為先行部隊。
瑕丘人申陽攻下河南,帶兵追隨項羽。
當初,中丞相趙高想獨攬秦國大權,又怕群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了個圈套試探。他牽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你錯了吧,把鹿說成馬!”秦二世問左右的人,有的人不說話,有的人迎合趙高說是馬,也有的人說是鹿。趙高就暗中用法律懲治了那些說是鹿的人。從此以後,群臣都害怕趙高,沒人敢說他的過錯。趙高之前多次說“關東的盜賊成不了大事”,等到項羽俘虜了王離等人,章邯的軍隊又多次戰敗,上書請求增援。函穀關以東,大部分地方的秦朝官吏都背叛了秦朝,響應諸侯,諸侯們都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向西進軍。八月,沛公帶領幾萬人攻打武關,進行了屠城。趙高害怕秦二世發怒,會牽連到自己,就借口生病,不去上朝。
秦二世夢見一隻白虎咬了他車駕左邊的驂馬,還把馬咬死了,心裡很不高興,就詢問解夢的人。解夢的人占卜後說:“是涇水神在作怪。”秦二世於是在望夷宮齋戒,想祭祀涇水神,還往涇水中沉了四匹白馬。秦二世派使者以盜賊的事情責備趙高。趙高很害怕,就暗中與他的女婿鹹陽令閻樂以及弟弟趙成商量說:“皇上不聽勸諫。現在事情緊急,想把災禍歸到我頭上。我想廢掉皇上,改立子嬰。子嬰仁慈節儉,百姓都很認可他的話。”於是趙高讓郎中令作為內應,假裝說有大盜賊,命令閻樂召集官吏和士兵去追捕,還把閻樂的母親劫持到自己家中作為人質。閻樂帶領一千多名官吏和士兵來到望夷宮的宮門,綁住衛令仆射,說:“盜賊進了這裡,你們為什麼不阻攔?”衛令說:“宮中周圍設置的士兵很嚴密,哪裡有盜賊敢進宮!”閻樂就殺了衛令,直接帶著官吏和士兵進宮,邊走邊向郎官和宦官射箭。郎官和宦官們非常驚恐,有的逃跑,有的抵抗。抵抗的都被殺死,死了幾十人。郎中令和閻樂一起進入內宮,向秦二世坐的帷帳射箭。秦二世大怒,召喚左右的人,左右的人都驚慌失措,不敢抵抗。旁邊有一個宦官一直侍奉著秦二世,不敢離開。秦二世逃進內室,對他說:“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才落到這個地步!”宦官說:“我不敢說,所以才保全了性命。要是我早說,早就被殺了,哪能活到現在!”閻樂上前走到秦二世麵前,數落他說:“你驕橫放縱,濫殺無辜,天下人都背叛你了。你自己想想辦法吧!”秦二世說:“我能見見丞相嗎?”閻樂說:“不行!”秦二世又說:“我希望得到一個郡,做個王。”閻樂不答應。秦二世又說:“那我做個萬戶侯總可以吧。”閻樂還是不答應。秦二世說:“我願意和妻子兒女做個平民百姓,和其他公子一樣。”閻樂說:“我是受丞相的命令,為天下人來殺你。你就算說再多話,我也不敢向丞相報告!”他指揮士兵上前。秦二世無奈自殺了。閻樂回去向趙高報告。趙高於是召集所有的大臣和公子,告訴他們殺秦二世的情況,說:“秦國原本是個王國,秦始皇統治天下,所以稱帝。現在六國又各自獨立,秦國的土地越來越小,還空有個皇帝的名號,不合適。應該像以前一樣稱王,這樣才好。”於是立子嬰為秦王。用平民的禮儀把秦二世葬在杜南的宜春苑中。
九月,趙高讓子嬰齋戒,準備到宗廟去拜祭祖先,接受傳國玉璽。子嬰齋戒了五天。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了秦二世,害怕群臣殺他,才假裝出於公義立我為秦王。我聽說趙高已經和楚國約定,滅掉秦國宗室,然後在關中瓜分土地稱王。現在讓我齋戒後到宗廟去,他這是想在宗廟裡殺了我。我就稱病不去,丞相必定會親自來,他一來就殺了他。”趙高派人請了子嬰好幾次,子嬰都不去。趙高果然親自來了,說:“宗廟祭祀是大事,大王您怎麼能不去呢?”子嬰就在齋戒的宮殿裡刺殺了趙高,還滅了趙高的三族,示眾。
子嬰派軍隊在嶢關抵抗,沛公想攻打嶢關。張良說:“秦軍還很強大,不能輕視。希望先派人在山上多多樹立旗幟,作為疑兵,再派酈食其、陸賈去勸說秦軍將領,用利益誘惑他們。”秦軍將領果然想和沛公聯合,沛公也想答應。張良又說:“這隻是他們的將領想反叛,恐怕士兵們不會聽從;不如趁他們懈怠的時候攻打他們。”沛公帶兵繞過嶢關,翻越蕢山,攻擊秦軍,在藍田南麵把秦軍打得大敗。於是沛公劉邦的軍隊就到達了藍田,接著又在藍田北麵與秦軍交戰,秦軍被打得大敗。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