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十三(公元前109年-前99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十三(公元前109年-前99年)

漢紀十三(公元前109年-前99年)(1 / 2)

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

冬天十月,漢武帝到雍地,祭祀五帝;回來後,又祭祀太一神,還特地舉行儀式感謝德星的出現。

春天正月,公孫卿報告說:“在東萊山見到了神人,好像說想見天子。”漢武帝馬上跑到緱氏城,封公孫卿為中大夫,接著趕到東萊山,停留了好幾天,啥神也沒見著,隻看到了所謂的“巨人腳印”。隨後又派出大量方士,成百上千地去找神怪、采靈芝。當時正趕上大旱,漢武帝出來一趟也沒啥正當理由,就跑去萬裡沙祭壇祈禱求雨。到了夏天四月,往回走的時候,順路祭祀了泰山。

早些年,黃河在瓠子決口,二十多年一直沒堵住,梁、楚一帶深受水患折磨。這一年,漢武帝派汲仁、郭昌兩位大臣,征調幾萬名士兵去堵瓠子的決口。漢武帝從泰山回來,親自到決口處,把白馬、玉璧沉到河裡祭祀河神,還讓從將軍到普通官員,全都背柴草填河,終於把決口堵住了。後來又在上麵修了一座宮殿,叫宣防宮。還引導黃河分成兩條河渠向北流,恢複了大禹治水時的河道,梁、楚地區這才恢複安寧,不再鬨水災。忙完這些事後,漢武帝返回長安。

這一年,開始讓越地的巫師祭祀上帝和各種鬼神,還用雞骨占卜。公孫卿說仙人喜歡住在高樓裡,於是漢武帝下令在長安修建蜚廉觀、桂觀,在甘泉宮修建益壽觀、延壽觀,派公孫卿拿著符節,準備好供品,等著神仙降臨。又建造了通天莖台,在下麵設置祭祀用具。還翻新了甘泉宮前殿,擴建了不少宮殿。

在戰國時燕國全盛時期,曾把直番、朝鮮一帶納入統治,設置官吏,修築防禦工事。秦朝滅燕後,這裡就成了遼東郡的邊疆。漢朝建立後,覺得這裡太遠不好守,就重新修複了遼東原來的邊塞,以浿水為邊界,歸燕國管轄。後來燕王盧綰造反逃到匈奴,燕國人衛滿帶著一千多人,梳著蠻夷的發髻,穿著蠻夷的衣服,向東逃出邊塞,渡過浿水,在秦朝廢棄的空地上定居,慢慢收服了真番、朝鮮的蠻夷部落,還有一些從燕國逃過去的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定都王險城。到了漢惠帝、呂後當政的時候,天下剛安定,遼東太守就和衛滿約定,讓他做漢朝的外臣,管好塞外的蠻夷,彆讓他們侵犯漢朝邊境;要是有蠻夷首領想入朝拜見天子,也不能阻攔。靠著這個約定,衛滿憑借武力和財物,讓周邊的小部落紛紛歸降,真番、臨屯都成了他的屬地,地盤方圓幾千裡。王位傳到他孫子右渠這一代,引誘了很多漢朝人逃到朝鮮,而且右渠自己也從來沒入朝拜見天子。辰國想給漢朝天子上書,也被右渠阻攔。這一年,漢朝派涉何去勸右渠,可他就是不聽命令。涉何離開朝鮮走到邊界,在浿水邊,讓車夫殺了送他的朝鮮一個小王長,然後渡河逃回漢朝邊塞,回去報告漢武帝說:“殺了朝鮮的將領。”漢武帝覺得這事兒聽起來挺厲害,也沒追究,還封涉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人咽不下這口氣,發兵把涉何殺了。

六月,甘泉宮的房間裡長出了九根莖的靈芝,漢武帝為此大赦天下。漢武帝正為乾旱發愁,公孫卿說:“黃帝那時候,封禪之後就大旱,連著旱了三年。”漢武帝就下詔書說:“天旱,難道是因為我封禪,老天爺要‘乾封’嗎!”

秋天,在汶上修建了明堂。漢武帝招募天下犯了死罪的人當兵,派樓船將軍楊仆從齊國乘船渡渤海,左將軍荀彘從遼東出兵,去攻打朝鮮。

之前,漢武帝派王然於去跟滇王說,漢朝剛滅了南越、平定南夷,軍威正盛,勸滇王入朝拜見。滇王手下有幾萬人馬,他東北方向有勞深、靡莫兩個部落,和滇王都是同一族,互相依靠,根本不聽勸。勞深、靡莫還多次騷擾漢朝的使者和士兵。於是漢武帝派將軍郭昌、中郎將衛廣,征發巴、蜀兩地的軍隊,滅了勞深、靡莫,大軍直逼滇國。滇王一看這陣仗,全國投降,請求漢朝設置官吏,自己也願意入朝。漢武帝就把這裡設為益州郡,賜給滇王王印,讓他繼續管理百姓。

那時候,漢朝滅了南越、東越,平定了西南夷,新設置了十七個郡,按照當地原來的風俗治理,不收賦稅。南陽、漢中這些臨近的郡,根據實際情況,給新設置的郡供應官吏、士兵的糧食、財物,還有驛站用的車馬等物資。不過新郡時不時會發生小規模叛亂,殺漢朝官吏,漢朝就得從南方調兵去平叛,每年都得派出一萬多人,這些費用都由大農管理財政的部門)承擔。大農靠推行均輸法、調配鹽鐵專賣的收入來補貼賦稅,這才勉強夠用。但軍隊經過的地方,當地縣衙隻能儘量保證物資供應不斷,也顧不上是不是違反了賦稅的相關規定了。

這一年,漢武帝任命南陽人杜周為廷尉。杜周表麵上看著溫和寬厚,實際上心狠手辣,斷案風格跟張湯差不多。當時朝廷下詔書查辦的案件越來越多,被關進監獄的二千石官員,新舊加起來,不少於一百人;廷尉一年要處理一千多起案件,大案要牽連幾百人來作證,小案也得涉及幾十人,遠的地方涉案人員要從幾千裡外趕來,近的也得從幾百裡外到案。廷尉和京城各官府奉詔查辦的案件,關押的人達到六七萬,再加上官吏隨意抓捕的,有十多萬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

冬天十二月,打雷還下了冰雹,有的冰雹大得跟馬頭一樣。漢武帝派將軍趙破奴去攻打車師。趙破奴帶著七百多輕騎兵先到了,活捉了樓蘭王,接著又打敗了車師,趁機炫耀武力,震懾烏孫、大宛這些西域國家。春天正月甲申日,漢武帝封趙破奴為浞野侯,王恢協助趙破奴攻打樓蘭有功,被封為浩侯。從這以後,酒泉到玉門一帶,都建起了烽火台和防禦工事。

這一年,開始興起角抵戲、魚龍曼延這類雜技表演。

漢朝軍隊進入朝鮮境內,朝鮮王右渠派兵在險要的地方防守。樓船將軍楊仆從齊國帶來的七千多士兵先到了王險城。右渠堅守城池,發現樓船將軍的兵力少,就出城攻打,樓船將軍的軍隊被打散,逃到山裡躲了十多天,慢慢收攏逃散的士兵,又聚集起來。左將軍荀彘攻打朝鮮浿水西邊的軍隊,也沒能取勝。漢武帝看兩位將軍都沒打下來,就派衛山借著軍威去勸右渠投降。右渠見到漢朝使者,磕頭謝罪說:“我願意投降,就怕兩位將軍使詐殺我,現在看到了使者的符節,我願意再次請降。”還派太子入朝謝罪,獻上五千匹馬,以及很多軍糧,跟著的人有一萬多,都帶著武器,正要渡浿水。衛山和左將軍懷疑他們有詐,就對太子說:“既然已經投降,就不該讓人帶著武器。”太子也懷疑漢朝使者和左將軍要殺他,於是不過浿水,帶著人回去了。衛山回去報告漢武帝,漢武帝一怒之下把衛山殺了。

左將軍後來打敗了浿水上遊的朝鮮軍隊,推進到王險城下,包圍了城的西北麵,樓船將軍也帶兵趕來,駐紮在城南。右渠堅守城池,漢軍打了好幾個月都沒打下來。左將軍率領的燕、代士兵,大多勇猛強悍;樓船將軍率領的齊地士兵,之前吃了敗仗,士氣低落,士兵們都很害怕,將領也覺得沒麵子。兩軍一起圍城,樓船將軍卻總想和朝鮮私下談投降的事兒。左將軍急於攻城,朝鮮的大臣就偷偷派人跟樓船將軍商量投降,來來回回談了好幾次,也沒定下來。左將軍多次和樓船將軍約定一起攻城,樓船將軍因為想接受朝鮮投降,都沒去。左將軍也派人勸朝鮮投降,朝鮮卻不肯,一心想歸附樓船將軍,所以兩位將軍之間矛盾越來越大。左將軍心想,樓船將軍之前打了敗仗有罪,現在又和朝鮮私下往來,卻不攻城,懷疑他有謀反的打算,但又不敢擅自行動。

漢武帝看兩位將軍圍城的方法不一樣,戰事久拖不決,就派濟南太守公孫遂去糾正他們的做法,還授權公孫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斷。公孫遂到了之後,左將軍說:“朝鮮早就該打下來了,一直沒打下來,就是因為樓船將軍好幾次約定攻城都不來。”還把自己懷疑樓船將軍謀反的想法說了。公孫遂也覺得有道理,就用符節召樓船將軍到左將軍營中議事,然後讓左將軍的部下把樓船將軍抓了起來,吞並了他的軍隊。公孫遂把這事報告給漢武帝,漢武帝卻把公孫遂殺了。

左將軍荀彘合並了樓船將軍和自己的兩支軍隊後,馬上加緊攻打朝鮮。朝鮮的國相路人、韓陰,尼谿國相參,還有將軍王唊幾個人商量說:“一開始想向樓船將軍投降,現在樓船將軍被抓,隻剩左將軍統領大軍,進攻越來越猛,我們怕是打不過;大王又不肯投降。”韓陰、王唊、路人就都逃出來向漢朝投降,路人在半路上死了。夏天,尼谿國相參派人殺了朝鮮王右渠,前來歸降。

不過王險城還沒完全拿下,右渠的大臣成己又造反了,反過來攻打漢朝官吏。左將軍就讓右渠的兒子長和已經投降的路人的兒子最,去給城裡百姓傳話,勸他們彆跟著成己瞎鬨,最後把成己殺了。就這樣,朝鮮終於平定,漢朝在這裡設置了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個郡。漢武帝封參為澅清侯,韓陰為萩苴侯,王唊為平州侯,長為幾侯,最因為父親為投降漢朝而死,也立了些功,被封為陽侯。

戰爭結束,左將軍荀彘被召回長安,因為和樓船將軍爭功、互相嫉妒,還耽誤了軍事計劃,被判處死刑,在鬨市斬首示眾。樓船將軍楊仆也犯了錯,他帶兵到了列口,本應該等左將軍一起行動,卻擅自先發動進攻,導致士兵傷亡和物資損失慘重,按罪當殺,最後花錢贖罪,成了平民。

班固說:玄菟郡和樂浪郡,原本是箕子的封地。當年箕子在朝鮮,教百姓懂禮義,還傳授種田養蠶、紡織的技術,給大家定了八條禁令。比如,殺人的要以命抵命;傷人的要用糧食賠償;盜竊的,男人罰到受害人家做奴隸,女人做婢女;要是想贖身,得交五十萬錢。就算贖身恢複自由,當地人還是會看不起他們,連嫁娶都困難。所以朝鮮百姓從來不偷東西,晚上睡覺都不用關門,婦女也都貞潔守信。他們在野外吃飯用籩、豆這些傳統器具,住在城裡的人還學著官吏的樣子,用杯盤吃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剛開始設置郡縣時,官吏從遼東派過去,看到朝鮮百姓晚上不鎖門藏東西,有些商人去了,就趁著夜裡偷東西。慢慢的,當地風俗就變差了,現在違反禁令的事越來越多,禁令也增加到六十多條。箕子這樣的仁賢教化百姓的成果,多可貴啊!不過東夷人天性溫順,和其他三方邊境的民族都不一樣。所以孔子當年感慨自己的學說推行不下去,就說想乘著木筏出海,去九夷之地生活,也是有原因的!

這年秋天七月,膠西於王劉端去世。武都的氐族人造反,朝廷把他們分批遷到酒泉。

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

冬天十月,漢武帝到雍地,祭祀五帝。打通了回中道,接著向北出蕭關。經過獨鹿山、鳴澤,再從代地返回,順路到了河東。第二年春天三月,祭祀後土神,赦免了汾陰、夏陽、中都等地犯了死罪以下的犯人。

夏天,發生大旱災。自從衛青、霍去病率軍跨過沙漠攻打匈奴後,匈奴很少再來侵犯邊境,他們遠遠地搬到北方,休養生息,訓練兵馬,練習射箭打獵,還多次派使者到漢朝,說些好聽的話,請求和親。

漢朝派北地人王烏等人去打探匈奴的情況,王烏入鄉隨俗,放下使者的符節,直接進了單於的帳篷。單於很喜歡他,假意說些好話,答應送太子到漢朝做人質。漢朝又派楊信出使匈奴,楊信不肯遵循匈奴的風俗,單於就說:“以前約定,漢朝要嫁公主過來,還要按規矩送綢緞、食物,這樣才和親,匈奴也不騷擾邊境。現在你們卻想改變規矩,讓我的太子去做人質,這可不行!”

楊信回來後,漢朝又派王烏去,單於又說好聽的哄他,想從漢朝多撈些財物,還騙王烏說:“我想去漢朝見天子,當麵約定結為兄弟。”王烏回去報告,漢朝就在長安給單於建了府邸。匈奴又說:“除非派漢朝的貴人來,不然我不跟你們說真話。”匈奴派了個貴族到漢朝,結果生病了,漢朝給他吃藥,想治好他,沒想到還是死了。漢朝就派路充國佩戴著二千石官員的印綬出使匈奴,順便送死者靈柩回去,還花了幾千金厚葬,說:“這是漢朝的貴人。”單於卻認為是漢朝殺了他們的貴人,把路充國扣留下來不讓回。其實單於之前對王烏說的那些話,全是騙人的,根本沒打算來漢朝,也不想送太子去做人質。從這以後,匈奴多次派小股部隊侵犯漢朝邊境。漢武帝就任命郭昌為拔胡將軍,和浞野侯趙破奴一起,在朔方以東駐紮軍隊,防備匈奴。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冬天,漢武帝到南方巡視,到了盛唐,遙祭葬在九疑山的虞舜。又登上灊山的天柱峰,從尋陽乘船順長江而下,還親自在江裡射殺了一條蛟龍。跟隨的船隊綿延千裡,一直到樅陽才離開長江,然後向北到了琅邪,沿海而行,一路上祭祀當地的名山大川。第二年春天三月,回到泰山,舉行了增封典禮。甲子日,開始在明堂祭祀上帝,同時把高祖劉邦的牌位配享,還趁著這個機會接見諸侯王、列侯,接受各郡國呈交的年度財政報表。夏天四月,大赦天下,皇帝巡視經過的郡縣,當年不用交租賦。之後回到甘泉宮,在泰畤祭祀天神。

長平烈侯衛青去世,漢武帝為他修築墳墓,形狀模仿廬山。

漢武帝趕走了匈奴、平定了南越,開疆拓土後,設置了交趾、朔方等州,加上冀、幽、並、兗、徐、青、揚、荊、豫、益、涼等州,一共十三個州部,每個州都設置了刺史負責監察。

漢武帝見有名的文臣武將差不多都離世了,就下詔書說:“要建立非凡的功業,就得依靠非凡的人才。就像有的馬性子烈愛尥蹶子,卻能日行千裡;有些士人被世俗非議,卻能建立功名。那些不受駕馭的馬,行為不羈的士人,關鍵在於如何駕馭使用他們。現在命令各州郡,考察官吏和百姓中才能出眾、可以擔任將相,或者出使外國的人才。”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

冬天,漢武帝到回中巡視。第二年春天,修建了首山宮。三月,到河東祭祀後土神,赦免了汾陰犯了死罪的人。

漢朝打通西南夷地區,設置了五個郡後,想繼續打通道路,連接到之前聽說的大夏國。每年都派出十幾批使者從新設置的郡縣出發,結果都在昆明被當地人阻攔,使者被殺,財物也被搶。於是漢武帝赦免了京城的罪犯,讓他們參軍,派拔胡將軍郭昌率領軍隊去攻打,斬殺了幾十萬人。後來又派使者去,還是沒能打通到大夏的路。

秋天,發生大旱災,還鬨起了蝗災。

烏孫的使者到漢朝後,看到漢朝地域廣闊、國力強盛,回去報告後,烏孫就更加看重和漢朝的關係。匈奴聽說烏孫和漢朝交往密切,很生氣,想攻打烏孫。而且烏孫周邊的大宛、月氏等國也都和漢朝友好往來,烏孫有點害怕,就派使者到漢朝,希望能娶漢朝公主,和漢朝結為兄弟之國。漢武帝和大臣們商量後,同意了。烏孫用一千匹馬作為聘禮,迎娶漢朝公主。漢朝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封為公主,嫁給烏孫王昆莫,還準備了豐厚的嫁妝。昆莫封細君公主為右夫人。匈奴聽說後,也把女子嫁給昆莫,封為左夫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細君公主在烏孫自己修建宮殿居住,一年和昆莫見一兩次麵,一起喝酒吃飯。但昆莫年紀大了,兩人語言又不通,公主心裡悲傷憂愁,想回漢朝。漢武帝很心疼她,每隔一年就派使者送去帷帳、錦繡等物品。昆莫覺得自己老了,想讓孫子岑娶娶細君公主。公主不同意,寫信把這事告訴漢武帝。漢武帝回信說:“入鄉隨俗吧,我們要和烏孫一起消滅匈奴。”最後岑娶就娶了細君公主。昆莫死後,岑娶繼位,號稱昆彌。

這時候,漢朝的使者向西越過蔥嶺,抵達安息國。安息國派使者帶著鴕鳥蛋和擅長魔術的黎軒人到漢朝進獻,還有一些小國家,像髈潛、大益、車姑師、抔冞、蘇薤等,也都跟著漢朝使者來朝見漢武帝,漢武帝特彆高興。西域各國的使者一批接一批地來漢朝。漢武帝每次到海邊巡視,都讓這些外國客人跟著,經過大城市或者人口多的地方,就大肆展示,散發財物賞賜,準備豐盛的物資供應,讓他們看看漢朝的富有強大。還舉行大規模的角抵表演,展示各種奇妙的雜技和珍奇動物,吸引很多人圍觀。漢武帝賞賜時,擺開酒池肉林,還帶著外國客人參觀倉庫,讓他們見識漢朝的廣闊富饒,這些外國人看了都驚歎不已。

大宛國附近有很多葡萄,可以釀酒;還有很多苜蓿,是天馬喜歡吃的草料。漢朝使者把種子帶回來,漢武帝就在離宮彆院旁邊大量種植,一眼望不到邊。不過西域各國因為離匈奴近,還是經常害怕匈奴的使者,接待匈奴使者比接待漢朝使者還要恭敬。

這一年,匈奴烏維單於去世,他的兒子烏師廬繼位。因為烏師廬年紀小,所以被稱為“兒單於”。從這以後,單於把王庭又往西北遷移,匈奴左部的軍隊駐紮在雲中郡對麵,右部的軍隊駐紮在酒泉、敦煌郡對麵。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冬天十月,漢武帝前往泰山。十一月初一,冬至這天,在明堂祭祀上帝。之後向東到了海邊,考察那些入海求神和求仙的方士,結果都沒有靈驗的。但漢武帝還是不斷派出更多人,希望能遇到神仙。乙酉日,柏梁台發生火災。

十二月初一,漢武帝親自到高裡山舉行封禪儀式,祭祀後土神,接著到了渤海,原本想遙望祭祀蓬萊等神山,期望能到神仙居住的地方。第二年春天,漢武帝回來後,因為柏梁台火災,就在甘泉宮接見諸侯,接受各郡國的財政彙報。還在甘泉宮為諸侯修建了住所。

越人勇之說:“按越地的風俗,發生火災後再蓋房子,一定要比原來的大,這樣才能鎮住災邪。”於是修建建章宮,規模宏大,有千門萬戶。建章宮東邊是鳳闕,高二十多丈;西邊是唐中,有幾十裡的虎圈;北邊挖了個大水池,漸台高二十多丈,叫太液池,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等模擬的海中神山,還有龜、魚之類。南邊有玉堂、璧門、大鳥等建築。還建了神明台、井乾樓,高五十丈,有輦道相互連接。


最新小说: 簽到玄天,我成了萬界守護者 我的係統是反骨克星 半藏神 神域星墟 洪荒:人在截教寫日記,通天教主殺瘋了 千千的奇妙冒險 穿越女頻我和青梅收集虐文女主 太子爺彆跪了,頂級財閥才是白月光 大專畢業,彆人打工我回鄉 傾城複仇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