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三十 (公元15年-22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三十 (公元15年-22年)

漢紀三十 (公元15年-22年)(2 / 2)

巨鹿男子馬適求等人密謀發動燕、趙之地的軍隊誅殺王莽。大司空的屬官王丹發現後,上報朝廷。王莽派三公大夫前去逮捕黨羽,牽連到各郡國的豪傑數千人,這些人全部被處死。王莽封王丹為輔國侯。

王莽之前規定,私自鑄錢的處死,非議、抵製新貨幣的流放到四方邊境,可犯法的人太多,根本執行不過來。於是他更改法令,減輕處罰:私自鑄造泉布的,本人和妻子兒女都罰作官府的奴婢;官吏和鄰居知道卻不舉報的,與犯法者同罪;非議、抵製新貨幣的,百姓罰服勞役一年,官吏則被免職。

太傅平晏去世後,王莽任命予虞唐尊為太傅。唐尊說:“國家空虛、百姓貧困,根源在於奢侈之風太盛。”於是他自己身穿短小的粗布衣裳,乘坐母馬拉的簡陋柴車,墊著破舊草席,用瓦器吃飯飲水,還把這些生活方式寫成冊子送給公卿們。他外出時,要是看到男女走在同一條路上,就會親自下車,用象征刑罰的紅幡弄臟他們的衣服,以此警示。王莽聽說後十分高興,下詔告誡公卿們:“你們都要向唐尊看齊。”還封唐尊為平化侯。

汝南人郅惲通曉天文曆法,認為漢朝一定會再次承受天命,就上書勸說王莽:“上天降下種種警示,是想讓陛下醒悟,把皇位歸還給劉氏。您從上天手中取得皇位,再把它歸還給上天,這才是真正知曉天命啊!”王莽看後勃然大怒,將郅惲關進詔獄。直到冬天遇上大赦,郅惲才得以出獄。

地皇二年辛巳,公元21年)

春天正月,王莽的妻子去世,諡號為孝睦皇後。早些時候,王莽的妻子因為他接連殺死幾個兒子,傷心哭泣,哭到雙目失明。王莽就讓太子王臨住在宮中照顧她。王莽妻子身邊有個侍女叫原碧,王莽曾寵幸過她,王臨也和她有了私情。兩人害怕事情敗露,就謀劃著一起殺掉王莽。王臨的妻子劉愔,是國師公劉歆的女兒,擅長觀測星象,她告訴王臨,宮中將會有喪事發生。王臨一聽很高興,覺得自己的計劃快要成功了。後來王臨被貶為統義陽王,搬到外麵居住,心裡越發擔憂恐懼。恰逢王莽妻子病重,王臨給她寫信說:“父皇對子孫要求太過嚴厲,之前長孫、中孫都是三十歲就死了。如今我也剛好三十歲,實在擔心哪天在宮中保不住性命,連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王莽來探望妻子病情時,看到了這封信,頓時火冒三丈,懷疑王臨有謀害自己的意圖,連妻子的喪禮都不讓他參加。下葬之後,王莽把原碧等人抓起來審問,他們如實交代了通奸和謀殺的罪狀。王莽想把這件事隱瞞下來,就殺掉了負責查辦案件的司命從事,把屍體埋在監獄裡,連他們的家人都不知道屍體在哪裡。王莽賜毒藥讓王臨自儘,王臨不肯喝,最後用劍自殺了。王莽又下詔書給國師公劉歆說:“王臨本來不懂星象,都是因為劉愔挑唆才生出事端。”劉愔也自殺了。

就在這個月,新遷王王安因病去世。當初,王莽還是新都侯、在封國居住的時候,曾寵幸侍女增秩、懷能,生下兒子王興、王匡。因為這兩個孩子身世不明,就一直留在新都國。等到王安死後,王莽才派使者乘坐王車把王興、王匡接來,封王興為功修公,王匡為功建公。

占卜師王況對魏成大尹李焉說:“漢朝將會再次複興,李氏家族會成為輔佐大臣。”於是他為李焉編寫讖書,足足有十多萬字。事情敗露後,王莽把他們全都殺了。

王莽派太師羲仲景尚、更始將軍護軍王黨率兵攻打青州、徐州的起義軍,又讓國師和仲曹放協助郭興攻打句町,但都沒能取勝。這些軍隊紀律渙散,肆意劫掠,讓百姓的日子更加艱難。

王莽還把全國各地的糧食、布帛轉運到西河、五原、朔方、漁陽等地,每個郡都要運送百萬數量的物資,打算用這些物資攻打匈奴。須卜當病死之後,王莽把自己的庶女嫁給須卜當的兒子後安公奢,對他非常尊崇厚待,說到底還是想派兵護送他回匈奴即位。可惜還沒等計劃實施,王莽政權就衰敗了,伊墨居次雲和須卜奢也死了。

秋天,寒霜降臨,大豆都被凍死,關東地區發生大饑荒,又遭遇蝗災。

王莽減輕私自鑄錢的刑罰後,犯法鑄錢的人反而更多了。一旦有人犯法,同伍的人都要連坐,被罰作官府的奴婢。男子被關進囚車,女子步行,脖子上戴著鐵鎖鏈,被押送到長安的鐘官衙門,人數多達十萬。到了長安之後,還會強行拆散他們的夫妻關係重新配對。一路上,因為愁苦不堪而死去的人,有十分之六七。

上穀人儲夏主動請求去勸說瓜田儀投降。可瓜田儀還沒來得及出來投降就死了,王莽找到他的屍體安葬,還專門為他修了墳墓和祠堂,追諡他為瓜寧殤男。

閏月丙辰日,朝廷大赦天下。

郎官陽成修獻上符命,說應該再立一位國母;還說:“黃帝娶了一百二十個女子,最終得以成仙。”王莽聽後,派中散大夫、謁者各四十五人,分頭到全國各地,廣泛搜集鄉裡百姓公認的賢良淑女,上報她們的名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莽忌憚漢高祖廟中的神靈,就派虎賁武士衝進廟裡,拔出寶劍四處亂砍,用斧頭砸壞門窗,還用桃湯灑在牆上,用紅色鞭子抽打牆壁,最後讓輕車校尉住在裡麵。

這一年,南郡人秦豐聚集了近萬人起義;平原女子遲昭平也在黃河岸邊聚眾數千人。王莽召見群臣,詢問剿滅盜賊的辦法,大家都說:“這些盜賊就像是被上天囚禁的行屍走肉,馬上就會滅亡。”前左將軍公孫祿也被征召來商議,他直言道:“太史令宗宣,掌管星象曆法、觀測氣象變化,卻把凶險說成吉祥,擾亂天文,誤導朝廷;太傅平化侯唐尊,用虛偽的行為騙取名位,簡直是害了彆人的子弟;國師嘉信公劉歆,歪曲《五經》,破壞先師的學術規範,讓學者們困惑不已;明學男張邯、地理侯孫陽,推行井田製,害得百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產業;羲和魯匡,設立‘六筦’政策,把工商業者逼上絕路;說符侯崔發,阿諛奉承、討好陛下,讓下情無法上達。應該殺掉這幾個人,以此安撫天下!”他還說:“匈奴不應該攻打,應當和他們和親。我擔心新朝的憂患不在匈奴,而在國內啊!”王莽聽後大怒,讓虎賁武士把公孫祿架了出去。不過他還是多少聽進去了一些話,把魯匡降職為五原卒正,因為百姓對魯匡推行的政策怨恨極深。其實“六筦”政策並非魯匡一人提出,但王莽為了平息眾怒,隻能拿他開刀。

起初,各地百姓因為饑寒交迫才起來當盜賊,他們隻是小股聚集,心裡還盼著年景好了能回家鄉。這些人雖然加起來有上萬人,但不敢攻占城鎮,隻是輾轉各地搶奪食物,每天有口吃的就滿足了。很多地方官吏都是在混亂中死於非命,其實盜賊並不想殺他們,可王莽始終不明白其中緣由。這一年,荊州牧征調兩萬應急部隊去討伐綠林起義軍。起義軍首領王匡等人帶兵在雲杜迎戰,大敗荊州牧的軍隊,斬殺數千人,繳獲了全部軍需物資。荊州牧想向北撤退,起義軍馬武等人又半路攔截,用鉤子勾住荊州牧車子的擋泥板,殺掉了他的陪乘,但始終沒敢殺荊州牧本人。隨後,起義軍攻下竟陵,又轉而攻打雲杜、安陸,搶走了很多婦女,最後回到綠林山中,隊伍發展到五萬多人,州郡官府根本無力鎮壓。還有,大司馬的屬官到豫州巡查,被起義軍抓獲,不過起義軍又把他送回了縣衙。這位屬官回來後,上書詳細報告了情況。王莽看後大怒,把他關進監獄,說他胡編亂造,還下詔書斥責“七公”:“官吏的職責是治理百姓。宣揚德政、彰顯恩澤,以此撫養百姓,這是仁政之道;抑製豪強、督察奸邪,抓捕誅殺盜賊,這是正義之舉。可現在的官吏卻不是這樣。盜賊一出現就抓不到,以至於他們成群結隊,竟敢攔截乘坐驛站馬車的官員。僥幸逃脫的官員還胡說:‘我斥責盜賊:“為什麼要造反?”盜賊說:“因為太窮了沒辦法。”然後把我放了出來。’如今那些平庸的人,議論事情大多都是這種論調。因為貧困饑寒而犯法,情節嚴重的聚眾為盜,輕的小偷小摸,不過這兩種情況罷了。可現在這些人竟然糾集黨羽,人數成百上千,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怎麼能說是因為饑寒呢!‘七公’要嚴格告誡卿大夫、卒正、連率、庶尹,好好管理百姓,迅速抓捕消滅盜賊!要是有人不齊心協力打擊這些狡猾的盜賊,還敢胡說什麼是饑寒導致的,就立刻逮捕,治他的罪!”這道詔書一下,下麵的官員更加恐懼,沒人敢再如實上報盜賊的情況。州郡官府又不能擅自發兵,盜賊因此越發無法控製。隻有翼平連率田況向來果敢有決斷,他征發十八歲以上的百姓四萬多人,發給他們武器,還立下盟誓。樊崇等人聽說後,都不敢進入翼平境內。田況主動上書彈劾自己擅自發兵,王莽斥責他:“沒有得到虎符就擅自調兵,這是擅動軍隊,論罪當以‘乏興’論處。但念在你保證一定能消滅盜賊,暫且不治你的罪。”後來田況主動請求出兵,出界攻打盜賊,所到之處戰無不勝。王莽下詔書讓田況兼任青州、徐州兩州的州牧。田況上書說:“盜賊剛興起的時候,規模很小,地方官吏和同伍的百姓就能將其抓獲。問題出在地方長官不重視,縣裡欺騙郡裡,郡裡欺騙朝廷,實際上有一百人作亂,上報時隻說十人;有一千人,隻說一百人。朝廷也沒有及時督促查辦,以至於盜賊的勢力蔓延到多個州郡。朝廷這才派將帥、使者,層層監督催促。郡縣官吏隻能全力應付上級,忙著回答各種詰問,準備酒食招待,籌措物資,隻為了避免被斬殺,根本沒時間去對付盜賊、處理正常政務。將帥們又不能以身作則帶領士兵作戰,一交戰就被盜賊打敗,士氣受挫,白白耗費百姓的錢財。之前朝廷發布赦免令,盜賊本想解散回家,可有些地方卻反而出兵截擊,嚇得他們逃入山穀,互相傳告,不敢再投降。所以那些已經投降的盜賊又心生恐懼,害怕被騙殺,再加上饑荒,人心不穩,短短十天,盜賊又增加了十多萬人,這就是盜賊越來越多的原因。現在洛陽以東地區,一石米已經漲到兩千錢。我看到詔書說要派遣太師王匡、更始將軍廉丹出征。這兩人是朝廷重臣,要是帶的人太多,沿途州縣根本供應不上;帶的人少了,又無法震懾遠方。應該趕緊選拔州牧、縣尹等官員,明確賞罰製度,收攏那些背井離鄉的百姓;沒有城牆的小縣城,把老人孩子遷移到大城裡,儲備糧食,合力堅守。這樣一來,盜賊攻城攻不下來,所過之處又沒有糧食,就沒辦法聚集在一起。如此,招撫他們一定會投降,攻打他們就能消滅。現在要是再派出大量將帥,州縣百姓隻會更加困苦,比遭受盜賊劫掠還難受。不如把乘坐驛站馬車巡查的使者全部召回,讓州縣休養生息。把青州、徐州的盜賊交給我來處置,我一定能平定他們。”王莽忌憚田況的能力,暗中派人去接替他,還派使者給田況送去詔書。使者一到,就接管了田況的兵權,讓他回長安,任命他為師尉大夫。田況一走,齊地很快就局勢大亂,不可收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地皇三年壬午,公元22年)

春天正月,九座祭廟終於建成,王莽把曆代祖先的神主牌位安放進去。他親自去拜謁,乘坐六匹馬拉的大車,馬身上披著用五彩羽毛編織成龍紋圖案的衣服,頭上還戴著三尺長的假角。他還命人製造了一個九層的華蓋,高達八丈一尺,用四輪大車裝載。拉車的人一邊走一邊呼喊“登仙”,王莽外出時,就讓這華蓋走在前麵。百官私下裡議論:“這東西看起來像送葬的靈車,根本不是什麼成仙的祥瑞之物。”

二月,樊崇等人殺掉了太師羲仲景尚。

關東地區出現人吃人的慘狀。

夏天四月,王莽派太師王匡、更始將軍廉丹向東去討伐各路起義軍。起初,樊崇等人的隊伍壯大之後,就相互約定:“殺人償命,傷人要賠償。”隊伍中地位最高的稱為“三老”,其次是“從事”,再次是“卒史”。後來聽說太師王匡、更始將軍廉丹要來討伐,他們擔心自己的部下和王莽的軍隊混戰難以分辨,就都把眉毛染成紅色作為標記,從此被稱為“赤眉軍”。王匡、廉丹率領十多萬精銳士兵,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關東百姓編了歌謠說:“寧願遇到赤眉軍,也不願遇到太師兵!太師兵還算好,更始兵能把人殺!”果然像田況之前說的那樣。王莽又派很多大夫、謁者去各地,教百姓煮草木做成所謂的“酪”充饑,可這東西根本沒法吃,反而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綠林起義軍遭遇瘟疫,將近一半人病死,隊伍隻好各自分散撤離。王常、成丹向西進入南郡,他們的隊伍被稱作“下江兵”;王匡、王鳳、馬武,還有他們的部下朱鮪、張卬等人向北進入南陽,隊伍被叫做“新市兵”。這些人都自稱將軍。王莽派司命大將軍孫仁去豫州統領軍隊,讓納言大將軍嚴尤、秩宗大將軍陳茂攻打荊州。這幾位將軍隻帶著一百多名官吏,坐著驛站的馬車到轄區後再招募士兵。嚴尤對陳茂抱怨說:“派我們打仗卻不給兵符,遇事必須先請示才能行動,這就好比拴住獵狗,卻還要求它去抓獵物!”

此時,蝗蟲從東方飛來,密密麻麻遮蔽了天空。

逃荒進入函穀關的流民有幾十萬人,王莽設置了專門的贍養官員,發放糧食救濟他們,還派使者監督。可這些使者和小官吏相互勾結,克扣救濟糧,結果流民中餓死的人達到十分之七八。早些時候,王莽讓中黃門王業負責長安的市場買賣事務。王業低價強買百姓貨物,大家都深受其害。但王業卻把節省開支當作功勞,被王莽賜爵為附城。王莽聽說城裡鬨饑荒,就詢問王業情況。王業撒謊說:“都是些流民在鬨事。”他還特意去市場買了些粱米飯、肉羹,拿給王莽看,說:“城裡百姓吃得就是這樣。”王莽竟然相信了他的話。

這年秋天七月,新市兵首領王匡等人進攻隨縣;平林人陳牧、廖湛又聚集了一千多人,號稱“平林兵”,響應王匡的行動。

王莽下詔書斥責廉丹說:“國庫的糧食已經見底,錢財也快花光了!現在正是該發怒、該決戰的時候!將軍身負國家重任,如果不在戰場上拚死一搏,就無法報答皇恩、儘到職責!”廉丹看了詔書十分惶恐。一天夜裡,他把屬官馮衍叫來,給他看王莽的詔書。馮衍趁機勸廉丹說:“當年張良因為五代人都在韓國為相,所以在博浪沙用鐵椎刺殺秦始皇。將軍的先輩,也曾是漢朝的忠臣;新朝建立後,有才能的人大多不願歸附。如今天下大亂,百姓懷念漢朝的恩德,比當年百姓思念召公還要深切;百姓所期盼的,上天一定會順應。現在為將軍考慮,不如占據一個大郡,安撫好手下的官吏士兵,磨礪他們的氣節,招攬豪傑之士,征詢忠智之人的謀略,做有利於國家的事,為百姓消除禍害。這樣一來,您的福祿就能世代流傳,功績也能永載史冊。這難道不比在戰場上全軍覆沒,讓自己的屍骨拋灑荒野,落得個功敗名裂,還讓祖先蒙羞強嗎?”但廉丹沒有聽從。馮衍是左將軍馮奉世的曾孫。

冬天,無鹽縣的索盧恢等人起兵占領縣城,歸附起義軍。廉丹、王匡率軍攻打,奪回無鹽縣,斬殺一萬多人。王莽派中郎將帶著詔書前來慰勞,給廉丹、王匡晉爵為公爵,還封賞了十多位有功的官吏士兵。當時,赤眉軍的彆部將領董憲等人,率領幾萬人駐紮在梁郡。王匡想率軍進攻,廉丹卻認為剛打完仗,士兵疲憊,應該先休整部隊,養精蓄銳。王匡不聽,獨自帶兵前進,廉丹隻好跟著他。兩軍在成昌交戰,新朝軍隊大敗,王匡逃跑。廉丹把自己的印信、綬帶、符節交給王匡,說:“你年輕可以逃走,我不能逃!”於是留下來繼續作戰,最終戰死。校尉汝雲、王隆等二十多人正在彆處戰鬥,聽說廉丹戰死,都說:“廉公都死了,我們還為誰而活!”他們騎馬衝向敵陣,全部戰死。國將哀章主動請求去平定山東的起義軍,王莽派他火速東行,和太師王匡合力作戰。同時,王莽又派大將軍陽浚去守衛敖倉;讓司徒王尋率領十多萬人駐紮洛陽,鎮守南宮;大司馬董忠在北壘訓練士兵,練習射箭。大司空王邑則同時兼任三公的部分職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初,長沙定王劉發的兒子是舂陵節侯劉買,劉買的兒子是戴侯劉熊渠,劉熊渠的兒子是考侯劉仁。劉仁覺得南方地勢低窪潮濕,就請求把封地遷到南陽郡的白水鄉,帶著宗族搬到那裡定居。劉仁死後,兒子劉敞繼承爵位;趕上王莽篡位,封國被廢除。舂陵節侯劉買的小兒子劉外,擔任鬱林太守,劉外的兒子是巨鹿都尉劉回,劉回的兒子是南頓縣令劉欽。劉欽娶了湖陽人樊重的女兒,生下三個兒子:劉演、劉仲、劉秀。兄弟三人很早就沒了父親,由叔父劉良撫養長大。劉演性格剛強堅毅,心懷大誌,自從王莽篡奪漢朝江山,他就一直憤憤不平,心裡想著恢複漢朝社稷。他不操心家裡的產業,散儘家財,結交天下豪傑。劉秀額頭飽滿、鼻梁高挺,天生喜歡種地乾農活。劉演常常笑話他,把他比作漢高祖劉邦那愛務農的二哥。劉秀的姐姐劉元,是新野縣鄧晨的妻子。劉秀曾經和鄧晨一起拜訪穰縣人蔡少公,蔡少公對圖讖很有研究,他說:“劉秀將來會做天子。”有人問:“你說的是國師公劉秀嗎?”劉秀開玩笑說:“怎麼就知道不是我呢?”在座的人都大笑起來,隻有鄧晨心裡暗自高興。宛縣人李守,喜歡研究星象曆法和讖緯之學,在王莽朝中擔任宗卿師。他曾對兒子李通說:“劉氏會複興,我們李氏會成為輔佐之人。”等到新市兵、平林兵起義,南陽地區人心惶惶。李通的堂弟李軼對他說:“現在天下大亂,漢朝必定會複興。南陽的劉氏宗室裡,隻有劉伯升劉演字伯升)兄弟倆待人寬厚,能團結眾人,可以和他們一起謀劃大事。”李通笑著說:“我也是這麼想的!”正巧劉秀在宛縣賣糧食,李通派李軼去迎接劉秀。兩人見麵後,李軼把讖文的事詳細說了一遍,還和劉秀約定一起舉事,商量好了具體計劃。李通打算在立秋那天,趁著朝廷考核地方軍隊的時候,劫持前隊大夫甄阜和屬正梁丘賜,然後以此號令眾人。他讓李軼和劉秀回舂陵起兵響應。於是,劉演召集當地豪傑商議說:“王莽殘暴,百姓流離失所。如今連年大旱,戰亂不斷,這正是上天要滅亡王莽的時候,我們要恢複高祖創下的基業,成就萬世不朽的功業!”大家都表示讚同。隨後,劉演派人到各縣發動起義,自己則發動舂陵的劉氏子弟。剛開始,各家子弟都很害怕,紛紛逃跑躲藏,還說:“劉伯升這是要害死我們!”可等他們看到一向謹慎老實的劉秀,也穿著將軍的服裝、戴著大冠參與其中,都驚訝地說:“連這麼老實的人都乾了,看來這事能成!”心裡才漸漸安定下來。最終,劉演召集到劉氏子弟和賓客七八千人,他部署好隊伍,自稱“柱天都部”。這一年,劉秀二十八歲。李通還沒來得及發動起義,計劃就泄露了,他隻好逃走;他的父親李守和其他家屬,因此被牽連處死的有六十四人。劉演派族裡的劉嘉去勸說新市兵、平林兵,和他們的首領王鳳、陳牧一起向西攻打長聚;接著攻克唐子鄉,又殺掉了湖陽尉。但在分戰利品時,因為分配不均,士兵們十分憤怒,甚至想反過來攻打劉氏兄弟。劉秀把劉氏族人分到的財物全部拿出來,分給大家,眾人才平息了怨氣。隨後,起義軍又攻下棘陽,李軼、鄧晨也帶著賓客前來會合。

嚴尤、陳茂打敗了下江兵。成丹、王常、張卬等人收攏殘兵,退入蔞豨,在鐘、龍之間劫掠,隊伍又逐漸振作起來。他們率軍和荊州牧在下江的上唐交戰,把荊州牧的軍隊打得大敗。

十一月,天上出現了彗星,劃過張宿的位置,在古人看來,這往往是不祥之兆,似乎預示著更大的動蕩即將來臨。

劉演想著帶兵攻打宛城,可部隊走到小長安聚的時候,碰上了王莽手下甄阜、梁丘賜率領的大軍,雙方當即展開激戰。當時大霧彌漫,伸手不見五指,漢軍一下子就亂了陣腳,被打得丟盔棄甲,慘敗而歸。劉秀一個人騎著馬拚命逃,路上遇到了妹妹劉伯姬,趕緊把她拉上馬,兩人一起狂奔。沒跑多遠,又看見了姐姐劉元,劉秀急忙喊她快上馬。劉元卻使勁擺手,大喊:“你們快走!帶著我誰也活不了,彆為了我把命都搭進去!”話剛說完,追兵就到了,劉元還有她的三個女兒都被殺害,劉演的弟弟劉仲,還有幾十位劉氏宗親也都死在了亂軍之中。

劉演沒辦法,隻能收攏殘兵,退回到棘陽堅守。甄阜和梁丘賜打了勝仗,得意洋洋,把糧草輜重都留在藍鄉,親自帶著十萬精兵向南渡過潢淳水,來到沘水邊上,在兩條河中間紮下營寨,還把後麵的橋都拆了,擺明了要和漢軍死磕到底。新市兵和平林兵一看漢軍連吃敗仗,現在敵人又氣勢洶洶地殺過來,心裡直打鼓,都想著散夥逃命。劉演急得不行,這節骨眼上,要是友軍再跑了,那可就全完了。

好在關鍵時刻,下江兵五千多人開到了宜秋。劉演一聽,立刻帶著劉秀和李通跑到下江兵的營地,說:“我們想見見下江兵裡有本事的將領,一起商量大事。”下江兵這邊推舉出了王常。劉演見到王常,就跟他分析:“咱們幾路人馬聯合起來,才有贏的希望啊!”王常一聽,當場就明白了,激動地說:“王莽這人太殘暴,老百姓天天盼著漢朝能複興。現在劉氏宗親帶頭起兵,這就是老天爺派來的真命天子!我願意跟著你們乾,一起成就大業!”劉演也趕緊表態:“要是真能成事,好處肯定大家一起分!”兩人一拍即合,聊得特彆投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常回去後,就把這事跟成丹、張卬等其他將領說了。成丹和張卬卻仗著自己手下人多,滿不在乎地說:“咱們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起兵了就該自己說了算,憑啥聽彆人指揮?”王常耐心勸他們:“王莽把老百姓害慘了,大家盼著漢朝回來不是一天兩天了,咱們才能趁勢起兵。老百姓恨的,老天爺都看不慣;老百姓盼的,老天爺都會幫忙。想乾成大事,就得順應民心、合乎天意。要是光靠人多勢眾、任性胡來,就算一時得了天下,早晚也得敗光。你看秦朝和項羽,當年多厲害,最後不都垮台了?咱們現在就是一群普通百姓聚在一起,要是還這麼短視,那就是找死。再看看南陽的劉氏兄弟,人家舉全族之力起兵,來找咱們商量的這些人,個個都有大本事、大謀略,跟他們合作,肯定能成大事,這是老天爺在幫咱們啊!”成丹他們雖然脾氣倔、見識短,但平時都挺敬重王常,聽完這番話,也都服氣了,連忙認錯:“要不是王將軍你說這些,我們差點就誤了大事!”於是,下江兵就和漢軍、新市兵、平林兵合到了一起。

幾路人馬合兵之後,勁兒往一處使,士氣高漲。劉演擺下宴席犒勞大家,還立下盟約,讓士兵們休息了三天,然後把部隊分成六隊。到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晚上,趁著夜色,大軍悄悄出發,摸黑突襲藍鄉,把甄阜他們留在那兒的糧草、兵器全搶了過來。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霸總的蜜糖小嬌妻 輕折柳漢服妝造工作室!三女主 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襲之路 開局趙括紙上談兵,看我袁神啟動 霓虹殘影:都市異聞簿 無限恐怖:攢夠五萬點就收手 我要當紈絝,你讓我教太子娶公主 原始霸主:天啟之力伴我行 唐初:東宮書吏不當,我要去種地 開局:係統,你管這叫九子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