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五十二 (公元191年-193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五十二 (公元191年-193年)

漢紀五十二 (公元191年-193年)(2 / 2)

公元192年五月,朝廷任命征西將軍皇甫嵩為車騎將軍,可誰也沒想到,更大的混亂即將來臨。

董卓死後,呂布勸王允把董卓的舊部全殺了,王允卻覺得這些人沒罪,不能濫殺。呂布又提議把董卓的財物分給大臣和將領,王允還是不同意。王允一直隻把呂布當會打架的武夫看待,呂布仗著自己殺董卓有功,總愛炫耀,結果願望落空,心裡越來越不痛快,和王允的矛盾也越來越深。王允這人性格剛直,眼裡容不得沙子,之前怕董卓,還能委屈自己討好他。董卓一死,王允就覺得高枕無憂了,變得驕傲起來,手下人也漸漸不再擁護他。

一開始,王允和士孫瑞商量,打算下詔書赦免董卓的舊部。可話到嘴邊,王允又猶豫了:“這些人隻是聽主公的命令辦事。現在要是把他們定為逆黨,卻又赦免,反而會讓他們起疑心,這可不是安撫人心的辦法。”於是赦免的事就這麼擱置了。又有人建議王允解散董卓舊部的軍隊,有人勸他:“涼州人一直害怕袁家,又忌憚關東聯軍。現在要是突然讓他們放下武器,打開函穀關,他們肯定人人自危。不如讓皇甫嵩統領這些軍隊,駐紮在陝縣,也好安撫人心。”王允卻搖頭:“不行!關東起兵的都是我們的盟友,現在如果據守險要屯兵陝縣,雖然能穩住涼州人,卻會讓關東聯軍起疑心,這可不行。”

就在這時,民間突然傳言說朝廷要殺光涼州人。董卓的舊部將領們一聽,嚇得人心惶惶,紛紛帶兵自保,還互相商量:“蔡邕就因為和董卓關係好,都被牽連而死。現在朝廷不僅不赦免我們,還要解散軍隊,今天放下武器,明天就得任人宰割!”

呂布派李肅到陝縣,拿著詔書去殺牛輔。牛輔帶著部下和李肅打了起來,李肅戰敗逃到弘農,被呂布殺了。牛輔本來就膽小,這時軍營裡又無緣無故地騷動起來,他嚇得想逃跑,結果被手下人殺了。李傕等人回來,發現牛輔已死,一下子沒了主心骨,就派人到長安請求赦免。王允卻冷冰冰地說:“一年不能赦免兩次。”拒絕了他們。

李傕等人更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打算各自逃命回老家。這時,討虜校尉賈詡站出來說:“你們要是扔下軍隊獨自逃跑,隨便一個小官就能把你們抓起來!不如一起向西攻打長安,為董卓報仇。要是成功了,就打著朝廷的旗號平定天下;就算失敗,再跑也不遲!”李傕等人覺得有道理,立刻結盟,帶著幾千人日夜兼程向長安進發。

王允聽說後,找來胡文才、楊整修,這兩人在涼州很有威望,王允想派他們去勸李傕等人退兵。可王允態度傲慢,板著臉對他們說:“關東那幫小子想乾什麼?你們去把他們叫來!”結果這兩人表麵答應,實際上卻幫著李傕召集軍隊。李傕一路上不斷招兵買馬,等趕到長安時,已經有十多萬人,還聯合董卓舊部樊稠、李蒙等人把長安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長安城城牆高大堅固,李傕他們攻了八天都沒打下來。

沒想到,呂布軍隊裡的叟兵突然叛變,六月戊午日,他們打開城門放李傕的軍隊進城。叛軍進城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呂布在城裡和他們交戰,打不過,隻好帶著幾百騎兵,把董卓的腦袋拴在馬鞍上逃跑。臨走前,他在青瑣門外喊王允一起走,王允卻搖頭說:“如果能保佑國家平安,這是我的心願;如果不能,我就以身殉國。皇上年紀小,隻能依靠我,我不能在危難時苟且偷生。你替我向關東的各位豪傑問好,讓他們多為國家著想!”太常種拂也悲憤地說:“身為國家大臣,卻不能抵禦暴徒,現在敵人都打到皇宮了,我還能逃到哪裡去!”說完衝上去戰鬥,最終戰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傕、郭汜的軍隊駐紮在南宮掖門,殺死了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長安城裡死傷上萬人,屍體橫七豎八地堆滿街道。王允扶著漢獻帝登上宣平門躲避戰亂,李傕等人跑到城門下,裝模作樣地磕頭。漢獻帝質問他們:“你們縱容士兵胡作非為,到底想乾什麼?”李傕狡辯說:“董卓對陛下忠心耿耿,卻被呂布無故殺害,我們是為董卓報仇,不敢造反!等報完仇,我們就去廷尉那裡認罪。”

接著,李傕等人圍住宣平門,要求王允出來,還大聲質問:“太師董卓犯了什麼罪?”王允走投無路,隻好下樓麵對叛軍。第二天,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等人也都升為中郎將。李傕還把司隸校尉黃琬抓起來,關進監獄後殺害。

之前,王允讓同鄉宋翼擔任左馮翊,王宏擔任右扶風。李傕等人想殺王允,又怕這兩人在外起兵搗亂,就先下詔召他們回長安。王宏派人對宋翼說:“郭汜、李傕因為我們倆在外,才沒敢輕易動王允。現在一旦應召回去,明天就得被滅族,你說該怎麼辦?”宋翼卻膽小怕事:“雖然禍福難料,但皇命不可違!”王宏著急地說:“關東義軍聲勢浩大,本來就想討伐董卓。現在董卓已死,他的餘黨很容易對付。我們要是起兵討伐李傕,和關東聯軍裡應外合,說不定還能轉禍為福!”可宋翼就是不聽,王宏沒辦法獨自行動,隻好一起應召回長安。

甲子日,李傕把王允、宋翼、王宏全都抓起來殺了,王允的妻子兒女也沒能幸免。王宏臨死前大罵:“宋翼這個書呆子,根本不懂大事!”李傕把王允的屍體扔在集市上示眾,沒人敢去收屍,隻有王允的老部下、平陵縣令趙戩,毅然辭官,冒險收殮並埋葬了他。當初,王允獨攬誅殺董卓的功勞,士孫瑞雖然出了力,卻不邀功請賞,因此躲過了這場災難。

曆史學家司馬光評價說:《易經》裡說“勤勞謙遜的君子,最終會有好結果”,士孫瑞有功卻不炫耀,才保住了性命,這難道不是明智之舉嗎?

李傕等人掌權後,想封賈詡為左馮翊,還要給他封侯。賈詡推辭說:“我不過是出了個保命的主意,哪有什麼功勞!”堅決不肯接受。李傕又想讓他當尚書仆射,賈詡還是拒絕:“尚書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大家都很看重這個職位。我一向沒什麼大名聲,擔當不起。”最後,賈詡隻當了個尚書。

呂布從武關逃到南陽,投奔袁術。袁術一開始對他還不錯,可呂布仗著自己殺董卓有功,縱容手下士兵燒殺搶掠。袁術很頭疼,呂布心裡也不安,又跑到河內投奔張楊。李傕等人懸賞捉拿呂布,呂布沒辦法,又逃去投靠袁紹。

丙子日,朝廷任命前將軍趙謙為司徒。七月庚子日,太傅馬日磾開始處理尚書事務;八月,車騎將軍皇甫嵩升任太尉。朝廷還派馬日磾、太仆趙岐拿著符節,去安撫關東的各路諸侯。

九月,李傕被封為車騎將軍,兼任司隸校尉,還擁有符節;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驃騎將軍,全都封了侯。李傕、郭汜、樊稠留在長安把持朝政,張濟則帶兵駐紮在弘農。不久後,司徒趙謙被罷官,司空淳於嘉升任司徒,光祿大夫楊彪擔任司空,開始處理尚書事務。

當初董卓進關中時,曾拉攏韓遂、馬騰一起對付關東聯軍。韓遂、馬騰帶著軍隊來到長安,正好趕上董卓被殺。李傕掌權後,封韓遂為鎮西將軍,讓他回金城;封馬騰為征西將軍,讓他駐紮在郿縣。

十月,荊州刺史劉表派人給朝廷進貢。朝廷封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還封他為成武侯。十二月,太尉皇甫嵩被免職,光祿大夫周忠擔任太尉,參與處理尚書事務。

曹操追擊黃巾軍到濟北,黃巾軍全部投降。曹操收編了三十多萬青壯士兵,還有一百多萬男女百姓。他挑選其中的精銳,組建了一支軍隊,叫做“青州兵”。

曹操任命陳留的毛玠為治中從事,毛玠向曹操建議:“如今天下大亂,皇上四處流亡,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官府沒有儲備,人心惶惶,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打仗要師出有名才能取勝,守住基業需要雄厚的財力。您應該迎接天子,用朝廷的名義命令那些不聽話的諸侯;同時鼓勵百姓耕種,儲備軍用物資。這樣,稱霸天下的大業就有希望了!”曹操覺得很有道理,就派人去見河內太守張楊,想借道去長安和朝廷取得聯係。張楊一開始不同意,定陶的董昭勸他:“袁紹和曹操現在雖然表麵上是盟友,但早晚會翻臉。曹操現在雖然實力不強,卻是天下少有的英雄,您應該和他交好。現在正好有這個機會,不僅要借道讓他的使者去長安,還應該上表推薦他。如果事情辦成了,你們的交情就深厚了。”

張楊聽了董昭的話,不僅同意借道,還上表推薦曹操。董昭還以曹操的名義給李傕、郭汜等人寫信,根據他們的地位和態度,分彆表達了敬意。李傕、郭汜見到曹操的使者,還以為關東諸侯想自立天子,覺得曹操派使者來,肯定沒安好心,打算把使者扣留下來。黃門侍郎鐘繇勸他們:“現在天下英雄紛紛起兵,各自假傳聖旨,獨斷專行。隻有曹操一心忠於朝廷,如果拒絕他的好意,以後誰還願意為朝廷效力呢?”李傕、郭汜這才改變態度,厚待曹操的使者。鐘繇,就是三國時期書法家鐘皓的曾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徐州刺史陶謙聯合各地郡守、國相,一起上書推舉朱俊為太師。他們還發公文給各州牧、刺史,想聯合起來討伐李傕等人,把漢獻帝接到身邊。沒想到,李傕采用太尉周忠和尚書賈詡的計策,征召朱俊入朝。朱俊放棄了和陶謙的計劃,應召去長安當了太仆。

公孫瓚又派兵攻打袁紹,打到龍湊這個地方時,被袁紹打敗。從這以後,公孫瓚躲在幽州,再也不敢輕易出兵了。

揚州刺史陳溫去世後,袁紹讓袁遺去接管揚州,結果袁遺被袁術打得大敗。袁遺逃到沛地,被亂兵殺死。袁術趁機讓下邳的陳瑀當了揚州刺史。

到了公元193年初平四年),正月初一這天,發生了日食。正月十四,朝廷大赦天下。

當時曹操駐軍在鄄城。袁術被劉表打得沒辦法,隻好帶兵駐紮在封丘,黑山軍的分支和匈奴的於扶羅都來投靠他。曹操發兵攻打,把袁術打得落花流水,還包圍了封丘。袁術一路狂逃,先跑到襄邑,接著又逃到寧陵。曹操緊追不舍,連續擊敗袁術。最後,袁術逃到九江,揚州刺史陳瑀卻不讓他進城。袁術沒辦法,隻能退守陰陵,在淮北集結兵力後,又向壽春進發。陳瑀害怕了,趕緊跑回下邳,袁術趁機占領揚州,還自稱徐州伯。李傕想拉攏袁術當幫手,就封他為左將軍,賜陽翟侯爵位,還給他假節的權力。

袁紹和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打了兩年仗,雙方士兵都累得不行,糧食也吃光了。沒吃的怎麼辦?他們竟然縱容士兵搶劫老百姓,把青州弄得連青草都看不見了。袁紹派兒子袁譚當青州刺史,田楷和袁譚交戰,沒能取勝。正好這時趙岐來調解關東紛爭,公孫瓚就和袁紹講和,各自帶兵撤了。

三月,袁紹駐軍在薄落津。沒想到魏郡發生兵變,叛軍和黑山賊於毒等人糾集幾萬人,一舉攻破鄴城,殺掉了太守。袁紹隻好退兵,駐紮在斥丘。

夏天,曹操帶兵回到定陶。徐州治中王朗和彆駕趙昱勸刺史陶謙說:“想在諸侯中樹立威望,不如去為朝廷效力。現在天子遠在長安,您應該派人去進貢,表達忠心。”陶謙覺得有道理,就派趙昱帶著奏章去長安。漢獻帝很高興,下詔封陶謙為徐州牧,加安東將軍銜,還封他為溧陽侯。同時,任命趙昱為廣陵太守,王朗為會稽太守。那時候,徐州人口眾多,糧食也充足,很多流民都來投靠。可惜陶謙這人愛聽讒言,疏遠忠臣,政務也處理得一團糟,徐州漸漸變得混亂起來。許劭逃到廣陵,陶謙一開始對他很客氣,許劭卻對徒弟們說:“陶謙表麵上追求名聲,其實內心虛偽。他現在對我好,以後肯定會變臉。”說完就離開了。後來陶謙果然抓捕了不少外來的士人,大家這才佩服許劭有先見之明。

六月,扶風下了一場特大冰雹。華山也發生崩裂,這在古人看來,都是不祥之兆。太尉周忠被免職,太仆朱俊升任太尉,開始處理尚書事務。

下邳有個叫闕宣的人,聚集了幾千人,竟然敢自稱天子。陶謙二話不說,直接出兵把他殺了。緊接著,天下起大雨,日夜不停地下了二十多天,很多老百姓的房子都被洪水衝走了。

袁紹出兵朝歌鹿腸山,去討伐於毒。圍攻五天後,終於攻破山寨,殺了於毒和他的一萬多手下。隨後,袁紹沿著山路向北進軍,又接連打敗左髭丈八等好幾股賊寇,把他們全部斬殺。接著,他又攻打劉石、青牛角等勢力,斬殺數萬人,把這些賊寇的營地全部摧毀。最後,袁紹在常山和黑山賊張燕,以及屠各、烏桓等部落大戰。張燕有幾萬精兵,幾千騎兵,實力不容小覷。袁紹和呂布聯手,和張燕打了十多天。雖然張燕的部隊死傷慘重,但袁紹這邊也打得精疲力儘,雙方隻好各自退兵。

呂布的手下經常橫行霸道,袁紹很頭疼。呂布看出袁紹的心思,就請求回洛陽。袁紹表麵上任命呂布為司隸校尉,還派壯士護送,實際上卻打算暗中殺掉他。呂布也不傻,讓人在營帳裡假裝彈箏,自己偷偷溜走了。護送的人半夜起來,對著空營帳一頓亂砍,把帳篷和被子都砍得稀爛。第二天早上,袁紹聽說呂布還活著,嚇得緊閉城門,不敢出門。呂布沒辦法,隻好又回去投奔張楊。

曹操的父親曹嵩之前為了躲避戰亂,住在琅邪。曹操讓泰山太守應劭去接父親。曹嵩帶著一百多車金銀財寶出發,沒想到陶謙的部將駐守陰平,這些士兵見財起意,在華縣和費縣之間偷襲曹嵩,把曹嵩和小兒子曹德都殺了。秋天,曹操為父報仇,帶兵攻打陶謙,一連攻下十幾座城池。在彭城,雙方展開大戰,陶謙戰敗,逃到郯城死守。當初,京城洛陽遭董卓之亂,很多百姓向東逃到徐州。這次曹操來了,竟然在泗水邊上活埋了幾十萬男女,屍體把泗水都堵住了,河水都流不動了。曹操久攻郯城不下,就轉而去攻打應、睢陵、夏丘等地,所到之處雞犬不留,村莊城鎮看不見一個活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冬天,十月辛醜日,京城發生地震。天空中還出現彗星,劃過天市星區。司空楊彪被免職,十月丙午日,太常趙溫升任司空,開始處理尚書事務。

劉虞和公孫瓚早就勢如水火。公孫瓚多次和袁紹開戰,劉虞想製止,根本沒用,就減少了對公孫瓚的糧草供應。公孫瓚很生氣,不僅不聽指揮,還縱容士兵搶劫百姓。劉虞管不了他,就派人向朝廷上書,揭發公孫瓚的暴行;公孫瓚也反咬一口,說劉虞故意克扣軍糧。雙方的奏章在朝廷飛來飛去,互相指責,朝廷也隻能和稀泥。公孫瓚乾脆在薊城東南修了一座小城,自己搬過去住。劉虞多次邀請他見麵,公孫瓚每次都稱病不去。劉虞擔心他早晚要造反,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去討伐。當時公孫瓚的主力部隊都在外麵,他倉促之間,隻能挖開東城想逃跑。可劉虞的軍隊沒有紀律,又不擅長打仗。更要命的是,劉虞愛惜百姓房屋,下令不許焚燒,還對士兵說:“隻殺公孫瓚一個人,彆傷害其他人!”這麼一搞,根本攻不下來。公孫瓚趁機挑選幾百名精銳,借著風勢放火,直接發起衝鋒,劉虞的軍隊一下子就崩潰了。劉虞帶著官員向北逃到居庸,公孫瓚緊追不舍,圍攻三天後破城,抓住了劉虞和他的妻兒,帶回薊城,還讓劉虞繼續處理幽州事務。

這時,朝廷派使者段訓來給劉虞增加封邑,讓他督管六個州的事務;同時封公孫瓚為前將軍,賜易侯爵位。公孫瓚卻誣陷劉虞之前和袁紹等人密謀稱帝,脅迫段訓在薊城的集市上,當著眾人的麵,把劉虞和他的妻兒都殺了。原常山相孫瑾,以及張逸、張瓚等人,衝上前痛罵公孫瓚,最後和劉虞一起赴死。公孫瓚還把劉虞的首級送到京城,劉虞的老部下尾敦在路上劫下首級,回去安葬。劉虞平時對百姓很好,深得人心,幽州的老百姓聽說後,無論本地人還是外來流民,沒有不傷心痛哭的。

當初,劉虞想派人去長安給朝廷送奏章,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大家都說:“右北平的田疇,雖然隻有二十二歲,但才能出眾。”劉虞就備好厚禮,請田疇擔任掾吏,還準備好車馬,打算送他出發。田疇卻說:“現在到處都是強盜,道路不通。要是打著官方使者的旗號,肯定會被盯上。我想悄悄出發,隻要能把奏章送到就行。”劉虞同意了。田疇挑選二十名親信,從西關出塞,沿著北山,直奔朔方,走小路終於到達長安,把奏章遞了上去。朝廷下詔封田疇為騎都尉,田疇覺得天子還在流亡,自己不能接受這份榮耀,堅決推辭。拿到朝廷的回複後,田疇急忙往回趕,等他回到幽州,劉虞已經遇害。田疇跑到劉虞墓前祭拜,打開奏章大聲朗讀,哭著離開。公孫瓚知道後很生氣,懸賞捉拿田疇。抓到後質問他:“你為什麼不把奏章給我看?”田疇回答:“漢朝衰落,很多人都有二心,隻有劉公始終忠心耿耿。奏章裡說的都是您的壞話,我怕您聽了不高興,所以沒給您看。而且您殺了無罪的長官,又仇視忠義之士,我擔心燕、趙兩地的豪傑寧願跳海自殺,也不會再追隨您了!”公孫瓚聽了,隻好把他放了。

田疇回到老家無終後,帶著宗族以及幾百個追隨他的人,鄭重地清掃出一塊場地,舉行盟誓:“劉虞大人的仇如果不報,我就沒臉活在世上!”盟誓完畢,他就帶著眾人進入徐無山,在山中一處地勢險要卻又平坦開闊的地方安頓下來。平日裡,田疇親自耕種,儘心儘力贍養父母。周邊百姓聽說他為人正直,紛紛前來投奔,短短幾年時間,聚居的人家就達到了五千多戶。

看著聚居的人越來越多,田疇對村裡的老人們說:“如今咱們這兒人多成了村落,但卻沒有統一的管理,又沒有規章製度,我擔心這樣下去沒法長久安穩。我有個想法,想和大家商量著一起施行,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老人們都表示讚同。於是,田疇製定了一係列規約:無論是打架傷人、盜竊,還是發生糾紛爭吵,都要按照情節輕重定罪,嚴重的甚至會被判處死刑,前前後後一共定了十幾條。他還製定了婚姻嫁娶的禮儀規範,興辦學校,鼓勵大家學習,把這些新規一一推行下去。沒想到新規十分管用,大家都覺得方便合理,村裡風氣越來越好,甚至出現了路不拾遺的景象。田疇的威望很快就傳遍了北方邊境,烏桓、鮮卑等部落紛紛派使者送來禮物,田疇全都友好地接納,並與他們交好,讓這些部落不再侵擾百姓。

到了十二月辛醜日,又發生了地震。司空趙溫被免職,乙巳日,朝廷任命衛尉張喜擔任司空一職。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鬥羅:開局吻火舞 古墓簽到,我的寵物軍團超凶噠 我用BUG刷爆了修仙界 鳳寶臨世,滿朝文武爭著寵 修仙遊戲?我靠吞噬玩家變強 玄塵戰尊 萬帝獨尊 假太監:我替女帝照顧後宮 道宗大師兄 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