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這一年春天正月裡的癸酉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同時改了年號。
當時,董承和張楊想護送漢獻帝回洛陽,但楊奉、李樂不同意,幾方將領因此互相猜疑,各懷心思。到了二月,韓暹攻打董承,董承沒辦法,逃到了野王。韓暹駐紮在聞喜,胡才、楊奉則去了塢鄉。胡才又想攻打韓暹,漢獻帝派人出麵勸住了他。
在汝南、潁川一帶,黃巾軍首領何儀等人帶著手下投靠了袁術,曹操帶兵把他們打得大敗。張楊讓董承先去洛陽修繕宮殿。太仆趙岐找到劉表,勸他出兵幫忙,劉表不僅派兵,還不斷運送物資。
這年夏天五月丙寅日,漢獻帝派人到楊奉、李樂、韓暹的軍營,希望他們護送自己回洛陽,這幾人答應了。六月乙未日,漢獻帝的車隊到了聞喜。
袁術為了爭奪徐州,發兵攻打劉備。劉備讓張飛留守下邳,自己帶兵在盱眙、淮陰抵抗袁術,雙方僵持了一個多月,互有勝負。下邳相曹豹原本是陶謙的舊部,和張飛鬨了矛盾,被張飛殺了,這下下邳城裡亂成一團。袁術寫信給呂布,慫恿他偷襲下邳,還說會提供軍糧。呂布一聽很高興,立刻水陸並進向東進發。劉備的中郎將許耽打開城門放呂布進城,張飛抵擋不住,隻能逃走。呂布俘虜了劉備的妻兒和手下將士的家眷。劉備聽說後往回趕,等回到下邳時,軍隊已經潰散。劉備收拾殘兵向東拿下廣陵,和袁術再戰,又輸了,最後隻能駐紮在海西。當時軍隊缺糧,大家餓得不行,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狀。還好從事麋竺拿出自己的家財資助軍隊。劉備沒辦法,隻好向呂布投降。呂布也因為袁術沒按時送糧而生氣,就把劉備召回來,讓他繼續當豫州刺史,兩人一起對付袁術,讓劉備駐紮在小沛,呂布自己則自稱徐州牧。呂布手下有個叫郝萌的河內人,在夜裡突然攻打呂布,呂布連帽子都沒戴,衣服也沒穿好,跑到都督高順的營寨求救。高順馬上整頓兵馬衝進府中平亂,郝萌敗逃。天亮後,郝萌的部將曹性殺了郝萌。
七月庚子日,楊奉、韓暹護送漢獻帝東歸,張楊在路上提供糧草迎接。甲子日,漢獻帝的車隊終於到了洛陽,暫時住在以前中常侍趙忠的宅子裡。丁醜日,朝廷再次大赦天下。八月辛醜日,漢獻帝搬到南宮楊安殿。張楊覺得自己功勞大,就把這座殿命名為“楊安”。張楊對其他將領說:“天子應該由天下人共同尊崇,朝廷裡有公卿大臣處理事務,我就負責在外抵禦外敵。”說完就回野王去了。楊奉也帶兵駐紮到梁地,韓暹、董承則留下來護衛漢獻帝。癸卯日,漢獻帝封張楊為大司馬,楊奉為車騎將軍,韓暹為大將軍並兼任司隸校尉,還賜給他們節鉞。當時洛陽的宮殿都被燒毀了,百官隻能在廢墟中,靠著殘垣斷壁勉強棲身。各地的州郡長官都手握重兵,卻不向朝廷運送物資。官員們都餓著肚子,尚書郎以下的官員隻能自己出去挖野菜充饑,有的人餓死在牆角,還有的被士兵殺害。
袁術看到讖語裡說“代漢者當塗高”,覺得自己的名字和這句讖語對應,再加上袁氏家族出自陳地,是舜的後代,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土黃色)可以取代火赤色),就動了稱帝的心思。他聽說孫堅得到了傳國玉璽,就把孫堅的妻子扣下,搶走了玉璽。後來聽說漢獻帝在曹陽戰敗,就召集手下商議稱帝的事,大家都不敢說話。隻有主簿閻象站出來說:“從前周朝從後稷到文王,積累了很多功德,就算已經占據天下三分之二,還是向商朝稱臣。您雖然家族世代昌盛,但比不上當年周朝的強盛;漢朝雖然衰落了,但也不像殷紂王那樣殘暴啊!”袁術聽了,默默不語。袁術想請隱士張範出來做官,張範沒去,讓弟弟張承去回絕。袁術對張承說:“我現在地盤大、人口多,想成就齊桓公那樣的霸業,或者像漢高祖一樣統一天下,你覺得怎麼樣?”張承說:“成就大業關鍵在德行,而不是靠勢力強大。如果能用德行滿足天下人的願望,就算出身普通,也能成就霸業。但要是想僭越稱帝,違背時機行事,隻會被大家拋棄,誰也幫不了您!”袁術聽了很不高興。孫策聽說後,寫信勸袁術:“成湯討伐夏桀,說‘有夏多罪’;周武王討伐商紂,說‘殷有重罰’。這兩位君主雖然聖明,但如果當時夏桀、商紂沒有惡行,他們也沒理由取而代之。現在的皇帝並沒有對不起天下人,隻是因為年幼,被權臣脅迫,和當年成湯、武王的情況不一樣。而且董卓貪財好色、驕橫跋扈,就算他廢立皇帝,也沒敢自己稱帝,天下人都恨透了他,您要是效仿他,隻會更糟糕!再說,現在的小皇帝聰明睿智,有早成的品德,天下人雖然還沒感受到他的恩德,但心裡都向著他。您家五代人擔任漢朝的宰輔,榮耀和恩寵無人能比,應該忠心守節,報答朝廷,這樣就能像周公旦、召公奭一樣流芳百世,這也是天下人的期望。現在很多人迷信圖讖緯書,胡亂牽強附會,隻為了討您歡心,卻不考慮後果,這是自古以來都要慎重對待的事,您可得好好想想!忠言逆耳,不同意見可能會讓您不高興,但隻要對您有幫助,我就不敢隱瞞!”袁術一開始覺得自己手握淮南大軍,孫策肯定會支持自己,等收到信後,又愁又氣,還生了病。他不僅沒聽孫策的勸告,孫策也和他斷絕了關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當時在許縣,打算迎接漢獻帝。手下很多人覺得:“現在山東地區還沒平定,韓暹、楊奉又居功自傲,不好對付,暫時不能行動。”荀彧卻說:“當年晉文公迎接周襄王,諸侯紛紛響應;漢高祖為義帝穿喪服,天下人心歸附。自從天子流亡在外,將軍您第一個舉起義兵,隻是因為山東局勢混亂,沒來得及去迎接。現在天子要回洛陽,但洛陽已經荒草叢生,義士們希望恢複漢室,百姓們也懷念過去的安定。如果現在迎接天子,順應民心,這是大順;秉持公正治理天下,這是大略;憑借大義招攬人才,這是大德。就算有反對的勢力,又能掀起什麼風浪?韓暹、楊奉根本不足為懼!要是不早點行動,等其他人有了想法,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曹操聽了,派揚武中郎將曹洪帶兵向西去迎接漢獻帝,結果董承等人據守險要阻攔,曹洪沒辦法前進。議郎董昭看出楊奉兵馬最強,但缺少盟友,就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信:“我和您雖然沒見過麵,但早就仰慕您的忠義,願意和您坦誠相待。現在您把天子從困境中解救出來,送回舊都,這份功勞無人能比,實在太了不起了!如今天下大亂,局勢不穩,天子至關重要,需要大家共同輔佐。這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就像身體的各個部分,相互依賴,缺一不可。您在朝廷內部主持事務,我在外麵做您的援手。我這裡有糧草,您有兵馬,我們互通有無,就能互相幫助,不管生死,都要一起麵對。”楊奉收到信很高興,對手下將領說:“兗州的軍隊就在許縣附近,有兵有糧,朝廷正好可以依靠他們。”於是大家一起上表,推薦曹操擔任鎮東將軍,還讓他繼承父親的爵位費亭侯。
韓暹仗著自己有功,獨斷專行,董承很擔心,就偷偷派人叫曹操來。曹操帶兵到了洛陽後,上書彈劾韓暹、張楊的罪行。韓暹害怕被殺,一個人騎馬投奔了楊奉。漢獻帝念在韓暹、張楊曾經護送自己的功勞,下詔不再追究他們的過錯。辛亥日,漢獻帝任命曹操兼任司隸校尉,總領尚書事務。曹操殺了尚書馮碩等三人,這是懲罰有罪之人;封衛將軍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這是獎賞有功之臣;追贈射聲校尉沮俊為弘農太守,這是表彰為氣節而死的人。曹操把董昭拉到身邊坐下,問他:“我現在該怎麼辦?”董昭說:“將軍您興義兵討伐亂臣賊子,入朝輔佐天子,這份功勞可以和春秋五霸相比。但這裡的將領們各有心思,不一定聽您的,現在留在洛陽輔佐天子不太方便,不如把天子接到許縣。不過朝廷剛經曆動蕩回到洛陽,大家都盼著能安定下來,現在又要遷都,恐怕會讓人心不穩。但要成就非凡的功業,就得做不尋常的事,希望將軍權衡利弊。”曹操又問:“楊奉就在梁地,他手下兵強馬壯,會不會成為我的麻煩?”董昭說:“楊奉沒什麼盟友,正想找人依靠,之前推舉您當鎮東將軍、封費亭侯,都是他的主意。您可以派人送厚禮去答謝他,穩住他,就說‘洛陽沒有糧食,想請天子暫時到魯陽,魯陽離許縣近,運送糧草方便,就不用擔心缺糧了’。楊奉這個人有勇無謀,不會懷疑您,等使者來回這一趟,我們的計劃也能確定下來,他翻不起什麼大浪!”曹操說:“好!”馬上派人去見楊奉。庚申日,漢獻帝的車隊出了轘轅關向東走,最後遷都到許縣。己巳日,漢獻帝來到曹操的軍營,封曹操為大將軍,還封他為武平侯。曹操在許縣建立了宗廟和社稷。
孫策打算攻取會稽郡,當時吳地有個叫嚴白虎的,手下有一萬多人,和其他一些勢力到處駐紮占地盤。孫策的將領們想先把嚴白虎這些人解決掉,孫策卻說:“嚴白虎他們就是一群盜賊,沒什麼大誌向,收拾他們輕而易舉。”於是,孫策帶兵渡過錢塘江。
會稽郡的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說:“孫策很會打仗,咱們不如先避開他的鋒芒。”可王朗不聽,還在固陵派兵抵抗孫策。孫策多次渡水發動進攻,都沒能成功。這時,孫策的叔父孫靜出主意說:“王朗憑借險要地勢堅守城池,一時半會兒很難攻破。查瀆離這兒南邊幾十裡,我們可以從那裡繞到他後方,打他個措手不及。”
孫策聽從了叔父的建議。到了晚上,他布置了許多火把,裝作有大量軍隊的樣子迷惑敵人,同時分兵從小路前往查瀆,突襲了高遷屯。王朗得知消息後大吃一驚,趕緊派原來的丹楊太守周昕等人帶兵迎戰。結果,孫策打敗了周昕,還把他殺了。王朗沒辦法,隻能逃跑,虞翻一路追隨保護他,兩人乘船逃到東冶。孫策乘勝追擊,又把王朗打得大敗,最後王朗隻好向孫策投降。
孫策自己兼任會稽太守,還讓虞翻繼續當功曹,並且用對待朋友的禮節對待他。孫策喜歡外出打獵,虞翻勸他說:“您總愛悄悄跑出去,隨從們都來不及做好護衛,士兵們也跟著受累。當領導的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就像白龍變成魚的樣子,被漁夫豫且困住;白蛇隨便出現,被劉邦斬殺。希望您能多注意啊!”孫策嘴上說“你說得對”,但還是改不了這個習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九月,司徒淳於嘉、太尉楊彪、司空張喜都被罷了官。之前漢獻帝東遷的時候,楊奉想從梁地半路攔截,結果沒趕上。到了冬天十月,曹操出兵征討楊奉,楊奉沒辦法,隻能向南投奔袁術。曹操順勢把楊奉在梁地的屯兵營地給攻下來了。
漢獻帝下詔書責備袁紹,說他地盤大、兵力多,卻隻知道培植自己的勢力,沒見他出兵救援朝廷,反而一直在和彆人打仗。袁紹趕緊上書給自己辯解。戊辰日,朝廷封袁紹為太尉,還封他為鄴侯。袁紹覺得自己官職排在曹操後麵很丟臉,生氣地說:“曹操好幾次都差點死了,都是我救了他,現在他竟然敢挾天子來命令我!”袁紹上表推辭,不肯接受任命。曹操有點害怕,就主動把大將軍的職位讓給袁紹。丙戌日,曹操被任命為司空,代理車騎將軍的職務。
曹操任命荀彧為侍中,讓他兼任尚書令。曹操問荀彧有沒有足智多謀的人才推薦,荀彧就推薦了自己的侄子——蜀郡太守荀攸,還有潁川的郭嘉。曹操把荀攸征召來做尚書,和他聊了一番後,特彆高興地說:“公達荀攸的字)可不是一般人!有他和我一起商量大事,還愁什麼天下平定不了!”於是讓荀攸做了軍師。
之前,郭嘉去見袁紹,袁紹對他很客氣。但過了幾十天,郭嘉對袁紹的謀士辛評、郭圖說:“聰明人會仔細選擇主公,這樣才能萬無一失,成就功名。袁公隻想模仿周公禮賢下士,卻不懂得用人的關鍵,想法很多卻抓不住重點,愛謀劃卻又不果斷,想和他一起拯救天下、成就霸業,太難了!我得重新找個主公,你們也離開這兒吧!”辛評、郭圖卻說:“袁氏家族對天下人有恩德,很多人都歸附他,而且現在他勢力最強,離開了還能去哪兒?”郭嘉知道他們不明白,就不再多說,自己離開了。
曹操召見郭嘉,和他談論天下大事,完了之後曹操說:“能幫我成就大業的,一定是這個人!”郭嘉出來後也很高興,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公!”曹操上表推薦郭嘉做了司空祭酒。
曹操任命山陽的滿寵為許縣縣令。曹操堂弟曹洪有個門客在許縣境內多次犯法,滿寵把他抓起來治罪。曹洪寫信給滿寵求情,滿寵根本不理。曹洪沒辦法,隻好告訴曹操。滿寵猜到曹操可能會赦免這個門客,就趕緊把人殺了。曹操知道後很高興,說:“處理事情就該這樣!”
北海太守孔融,自視甚高,一心想平定天下的混亂,可他能力不夠卻想法太多,到頭來什麼大事也沒做成。他平時高談闊論一些道德教化的道理,官府裡到處都是他的言論,言辭溫和文雅,讀起來挺有意思,但一到實際做事的時候,很多都沒法實行。他隻會表麵上招攬人才,實際上根本不會管理。一開始,他很能贏得人心,可時間一長,大家就不願意跟著他了。
孔融任用的人,都是些追求新奇、輕浮沒什麼真本事的人。不過對於像鄭玄這樣有名望的大儒,他會用子孫對待長輩的禮節對待,還把鄭玄家鄉的名字改成“鄭公鄉”。至於左承祖、劉義遜這些清正有才的人,孔融隻是把他們當作裝點門麵的,並不和他們討論政事,還說:“這些人有聲望,不能失去他們!”
黃巾軍來攻打北海的時候,孔融戰敗,逃到都昌堅守。當時袁紹和公孫瓚兩方勢力對峙,孔融兵力弱、糧食少,孤立無援。左承祖勸孔融找個強大的勢力依靠,孔融不僅不聽,還把左承祖殺了,劉義遜也失望地離開了。
青州刺史袁譚攻打孔融,從春天打到夏天,孔融手下的士兵最後隻剩下幾百人,亂箭到處飛,可孔融還像沒事人一樣靠著桌子讀書,談笑自如。到了夜裡,城池被攻破,孔融逃到東山,妻子兒女都被袁譚俘虜了。曹操和孔融以前就認識,就征召孔融做將作大匠。
袁譚剛到青州的時候,他的地盤西邊到黃河,麵積還不大。後來,他向北趕走田楷,向東打敗孔融,一時間威望和恩德都很顯著。但時間一長,他開始信任一群小人,生活奢侈又放縱,名聲也就越來越差了。
自從漢靈帝中平年間以來,天下大亂,百姓都沒辦法安心種地。各路軍隊紛紛興起,可都缺糧,沒有長遠的打算。餓了就去搶百姓的糧食,吃飽了就把剩下的丟棄。很多軍隊最後因為缺糧,還沒和敵人交戰就自己潰散了,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袁紹在河北的時候,士兵們隻能靠吃桑葚充饑。袁術在江淮地區,軍隊靠吃河蚌維持,當地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狀,州縣一片蕭條。
羽林監棗祗建議實行屯田製,曹操采納了他的建議,任命棗祗為屯田都尉,騎都尉任峻為典農中郎將。他們在許縣招募百姓屯田,收獲了上百萬斛糧食。從那以後,各州郡都設置了管理屯田的官員,各地的糧倉都堆滿了糧食。曹操四處征戰,再也不用擔心糧草運輸的問題,這才能夠逐步吞並其他勢力。國家和軍隊能夠富足起來,屯田製剛開始是靠棗祗推動,後來是靠任峻完善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術擔心呂布會對自己不利,就想給兒子求娶呂布的女兒,呂布答應了。之後,袁術派紀靈等將領帶領三萬步兵和騎兵去攻打劉備,劉備趕緊向呂布求救。呂布的將領們說:“將軍您一直想殺劉備,這次正好借袁術的手除掉他。”呂布卻說:“不行。要是袁術打敗了劉備,就會和北邊泰山的那些將領聯合起來,到時候我就被袁術包圍了,所以不得不救劉備。”
於是,呂布率領一千多步兵和騎兵火速趕去救援。紀靈等人聽說呂布來了,都停止了進攻。呂布把軍隊駐紮在沛城西南,派人請紀靈等人來,紀靈等人也請呂布過去,呂布就去了,還和劉備一起喝酒吃飯。呂布對紀靈等人說:“玄德劉備的字)是我的兄弟,他被你們圍困,我來救他。我這人不喜歡看大家爭鬥,就喜歡幫大家和解。”
說完,呂布讓軍候在營門口豎起一支戟,然後他拉開弓,回頭對大家說:“你們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果射中了,大家就各自撤兵;如果沒射中,你們再接著打。”呂布一箭射出去,正好射中戟支。紀靈等人都驚呆了,說:“將軍真是神勇!”第二天,大家又歡聚一場,然後各自撤兵回去了。
後來,劉備又招募了一萬多士兵,呂布很忌憚他,就親自出兵攻打劉備。劉備戰敗,跑去投奔曹操,曹操對他很好,還讓他做豫州牧。有人勸曹操說:“劉備有做英雄的誌向,現在不早點除掉他,以後肯定是個大麻煩。”曹操就問郭嘉的意見,郭嘉說:“確實是這樣。但您起兵是為百姓除暴安良,用真誠和信用招攬人才,現在還怕招攬得不夠多。劉備有英雄的名聲,走投無路來投奔您,您要是殺了他,就會落下害賢的壞名聲。這樣一來,有才能的人就會心生疑慮,重新選擇主公,那您還能和誰一起平定天下呢?為了除掉一個人的隱患,卻讓天下人失望,這關係到事業的安危,您不能不仔細考慮啊!”曹操笑著說:“你說得太對了!”於是,曹操給劉備增派兵力,供應糧草,讓他向東到沛城,收攏散兵,準備再次對抗呂布。
當初,劉備在豫州的時候,推薦陳郡的袁渙為茂才。後來袁渙被呂布扣留,呂布想讓袁渙寫信辱罵劉備,袁渙不答應,呂布再三強迫,他還是不寫。呂布大怒,用劍威脅袁渙說:“寫就能活,不寫就死!”袁渙臉色不變,笑著回答:“我聽說隻有用德行才能讓人感到羞恥,沒聽說過靠辱罵的。如果劉備是個君子,他不會因為將軍的辱罵而感到羞恥;如果他是個小人,他會用同樣的方式回罵將軍,那受辱的就是您而不是他了。而且我以前侍奉劉將軍,就像現在侍奉您一樣,如果我以後離開了,又來辱罵您,這樣可以嗎?”呂布聽了,覺得很慚愧,就不再強迫他了。
張濟從關中帶兵進入荊州境內,攻打穰城時,被亂箭射死。荊州的官員們都來慶賀,劉表卻說:“張濟是因為走投無路才來的,我們作為主人沒有儘到禮數,最後還和他交戰,這不是我的本意。我隻接受吊唁,不接受慶賀。”劉表派人去招納張濟的部下,那些士兵們聽說後很高興,都願意歸附劉表。張濟的侄子——建忠將軍張繡接管了張濟的軍隊,駐紮在宛城。
當初,漢獻帝離開長安後,宣威將軍賈詡上交印綬,到華陰投奔段煨。賈詡一直很有名,段煨的軍隊都很敬重他,段煨對他的禮節也很周到。但賈詡暗中打算去投奔張繡,有人問他:“段煨對您這麼好,您為什麼還要離開?”賈詡說:“段煨生性多疑,已經開始猜忌我了,雖然現在對我禮遇有加,但這種情況不會長久,早晚會對我不利。我離開他肯定很高興,他還希望我在外麵能給他找強大的外援,一定會好好對待我的妻子兒女;張繡那邊沒有出謀劃策的人,也希望能得到我。這樣一來,我的家人和我都能平安了。”
於是,賈詡去投奔張繡,張繡用子孫對待長輩的禮節對待他,段煨果然也很好地照顧賈詡的家人。賈詡勸說張繡歸附劉表,張繡聽從了他的建議。賈詡去見劉表,劉表用對待客人的禮節招待他。但賈詡卻說:“劉表這個人,太平年代能做個三公級彆的大官,但他看不清局勢變化,生性多疑又沒決斷,成不了大事!”
劉表愛護百姓、招攬人才,隻求守住自己的地盤。在他治理下,荊州境內比較安定,從關西、兗州、豫州等地來歸附他的學士有上千人。劉表還建立學校,講解儒家經典,讓原來的雅樂郎河南人杜夔創作雅樂。雅樂製作完成後,劉表想在廳堂上觀看演奏。杜夔說:“將軍您又不是天子,在廳堂上演奏這種符合天子規格的音樂,恐怕不合適吧!”劉表這才作罷。
平原人禰衡,從小就口才出眾、能言善辯,但他心氣極高、脾氣剛硬又十分傲慢。孔融覺得他有才華,就把他推薦給曹操。可禰衡根本不給曹操麵子,張嘴就罵。曹操氣得不行,對孔融說:“禰衡這個小子,我殺他就跟踩死個麻雀、老鼠一樣容易!但他一直有點虛名,我要是殺了他,彆人該說我容不下有才的人了。”於是曹操把禰衡打發到劉表那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表剛開始把禰衡當貴賓一樣招待。禰衡嘴上天天誇劉表,但一轉身就愛批評劉表身邊的人。這些人就找機會在劉表耳邊說壞話:“禰衡說將軍您的仁德,周文王都比不上,可惜做事不夠果斷,以後成不了大事,就是因為這個!”其實這些話都是故意編排,根本不是禰衡說的。劉表聽了怒火中燒,又聽說江夏太守黃祖脾氣暴躁,就把禰衡又送到黃祖那兒。一開始黃祖對禰衡也不錯,但後來禰衡在大庭廣眾之下羞辱黃祖,黃祖一氣之下就把他殺了。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天,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大軍駐紮在淯水邊上。張繡一看打不過,就帶著手下投降了。誰知道曹操竟然霸占了張濟張繡的叔叔)的遺孀,張繡心裡彆提多窩火了!更讓張繡起疑心的是,曹操還給自己手下的猛將胡車兒送金子。張繡越想越怕,覺得曹操這是要對自己不利,於是突然發兵偷襲曹營。
混戰中,曹操的長子曹昂被殺,曹操自己也被亂箭射中,隻能狼狽逃命。校尉典韋為了保護曹操,拚了命地死戰,身邊的士兵都快死光了,他身上也受了幾十處傷。張繡的士兵衝上來,典韋一手抓著一個敵人,把他們殺死,最後瞪大眼睛大罵著戰死。曹操收拾殘兵,退到舞陰。張繡帶兵追來,反而被曹操打敗,隻好退回穰城,又和劉表聯合起來。
當時曹營一片混亂,隻有平虜校尉於禁帶著自己的部隊有條不紊地撤退。路上,於禁碰到青州兵在搶劫百姓,當場就訓斥他們,還動手收拾了這群人。青州兵跑去向曹操告狀。於禁回到營地後,沒有急著去見曹操,而是先下令修築營壘。有人提醒他:“青州兵已經告你的狀了,你趕緊去找曹公解釋啊!”於禁卻說:“敵人隨時可能追上來,不先做好防備,拿什麼迎敵?曹公英明,那些誣陷的話怎麼會信?”等營壘修好,於禁才去見曹操,把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曹操聽了特彆高興,說:“淯水這場大敗,我都慌了神,將軍卻能在混亂中整頓軍隊,懲治暴徒,堅守營壘,這份沉著堅毅,就算是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於是,曹操給於禁記了大功,還封他為益壽亭侯,之後帶著軍隊撤回許縣。
袁紹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字裡行間透著傲慢無禮。曹操找來荀彧、郭嘉,說:“現在我想討伐袁紹這個不義之人,但實力不如他,怎麼辦?”兩人回答說:“當年劉邦和項羽實力懸殊,您是知道的。劉邦就是靠智慧勝過項羽,所以項羽再強,最後還是被打敗了。袁紹有十處必敗的弱點,而您有十項必勝的優勢,袁紹再厲害也翻不起浪。袁紹講究那些繁瑣無用的禮節,您行事率真自然,這是‘道’上勝過他;袁紹叛逆行事,您奉天子之命順應民心,這是‘義’上勝過他;桓帝、靈帝以來,朝廷管理太寬鬆,袁紹還用寬鬆的辦法治國,根本管不住局麵,您用嚴厲手段糾正,讓上下都知道規矩,這是‘治’上勝過他;袁紹表麵寬厚,內心卻愛猜忌,用人還不放心,隻用自家親戚子弟,您外表隨和,內心卻精明,用人不疑,隻看才能,不論親疏,這是‘度量’上勝過他;袁紹想法多卻沒決斷,總是錯過時機,您有了計策立刻執行,隨機應變,這是‘謀略’上勝過他;袁紹喜歡高談闊論、故作謙讓來博名聲,那些愛說漂亮話的人都投奔他,您用真心待人,不搞虛頭巴腦的那套,忠誠正直又有遠見的人才都願意為您效力,這是‘品德’上勝過他;袁紹看到彆人饑寒,當麵表現得很同情,但看不到的地方,他根本想不到,您對眼前的小事有時會忽略,但遇到大事,恩澤能遍及天下,考慮得比大家期望的還周到,這是‘仁愛’上勝過他;袁紹手下大臣爭權奪利,讒言四起,您用正道管理下屬,杜絕了這些歪風邪氣,這是‘英明’上勝過他;袁紹是非不分,您對的就以禮相待、提拔重用,錯的就依法懲處,這是‘文治’上勝過他;袁紹隻會虛張聲勢,不懂用兵關鍵,您以少勝多、用兵如神,士兵信任您,敵人害怕您,這是‘武略’上勝過他。”曹操笑著說:“照你們這麼說,我哪有這麼厲害!”郭嘉又補充:“袁紹現在正忙著向北攻打公孫瓚,咱們可以趁他遠征,先向東拿下呂布。要是袁紹來進攻,呂布再幫他,那就麻煩大了。”荀彧也說:“不先搞定呂布,河北根本不好打。”曹操擔心地說:“我就怕袁紹去騷擾關中,勾結西邊的羌人、胡人,再拉攏南邊的蜀地、漢中,到時候我隻能靠兗州、豫州,對抗天下六分之五的勢力,這可怎麼辦?”荀彧說:“關中的將領有十幾個,誰也不服誰,其中韓遂、馬騰勢力最強。他們看到山東這邊打得熱鬨,肯定隻想守住自己的地盤。現在咱們用恩德安撫他們,派使者去交好,就算不能長久太平,等您平定山東這段時間,他們不會鬨事。侍中、尚書仆射鐘繇足智多謀,把西邊的事交給他,您就放心吧!”曹操馬上上表,讓鐘繇以侍中的身份兼任司隸校尉,帶著符節去督管關中軍隊,還給他便宜行事的權力。鐘繇到了長安,給馬騰、韓遂寫信,分析利害,馬騰、韓遂各自把兒子送到朝廷做人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術在壽春公然稱帝,國號叫“仲家”,把九江太守改叫淮南尹,還像模像樣地設置了公卿百官,甚至舉行祭祀天地的大典。沛國相陳珪是陳球的侄子,年輕時和袁術關係不錯。袁術寫信讓陳珪來投奔自己,還把陳珪的兒子抓起來當人質,逼他必須來。陳珪回信說:“曹將軍振興朝綱、整頓法紀,準備平定天下禍亂,我還以為你會和他同心協力、匡扶漢室。沒想到你卻暗中謀劃叛逆,這是拿自己的性命冒險!想讓我為了私利依附你,我寧死不從!”袁術想讓原來的兗州刺史金尚當太尉,金尚不肯,還找機會逃走了,袁術惱羞成怒,把他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