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五十五(公元199年-200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五十五(公元199年-200年)

漢紀五十五(公元199年-200年)(2 / 2)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沮授出征前,把宗族親戚召集起來,將家財全部分給他們,感慨道:“勢力存在,威風就能遍及四方;勢力消亡,連自己都保不住,可悲啊!”他的弟弟沮宗不解:“曹操兵力不如我們,兄長何必這麼害怕?”沮授搖頭說:“曹操足智多謀,又挾持天子作為資本。我們雖然打敗了公孫瓚,但士兵疲憊不堪,而且主公驕傲、將領驕奢,軍隊的失敗,恐怕就在這次行動了。揚雄說過:‘六國看似強大,最終卻為秦統一鋪路。’說的恐怕就是現在這種情況!”

振威將軍程昱僅率七百士兵駐守鄄城。曹操想給他增兵兩千,程昱卻拒絕了:“袁紹擁兵十萬,自認為所向無敵。現在看到我兵力少,必定輕視我,不會來攻打。要是給我增兵,兵力多了他就不得不攻,一旦進攻就很可能拿下鄄城,這樣隻會白白損耗雙方實力,希望您不要疑慮。”袁紹聽說程昱兵少,果然沒去攻打。曹操讚歎道:“程昱的膽量,比古代勇士孟賁、夏育還要大!”

袁紹派大將顏良到白馬攻打東郡太守劉延。沮授提醒:“顏良性格急躁狹隘,雖然驍勇善戰,但不能獨自擔任主將。”袁紹不聽。四月,曹操北上救援劉延。荀攸獻計:“我們兵力少,正麵硬拚不行,必須分散袁紹的兵力。您先到延津,假裝要渡河攻擊袁紹後方,袁紹必定分兵向西阻攔,這時我們再派輕裝部隊突襲白馬,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就能斬殺顏良。”曹操依計行事,袁紹果然中計分兵。曹操則率領軍隊日夜兼程直奔白馬,在距離白馬還有十多裡時,顏良才得知消息,驚慌失措地前來迎戰。曹操派張遼、關羽率先出擊,關羽遠遠望見顏良的帥旗,單槍匹馬衝入敵陣,在萬眾之中一槍刺死顏良,斬下首級後返回,袁紹的士兵無人能擋。曹操成功解了白馬之圍,還帶著百姓沿著黃河向西轉移。

袁紹不甘失敗,下令渡河追擊。沮授再次勸阻:“勝負變化無常,必須謹慎行事。如今應該在延津駐紮,分兵前往官渡。如果打了勝仗,再回來接應也不遲;萬一失利,大軍還能及時撤回。”袁紹依舊不聽。沮授臨渡河時感歎:“主公驕傲自大,將領貪圖功勞,悠悠黃河水啊,我還能回來嗎?”於是以生病為由辭官。袁紹不僅不答應,還心生怨恨,把沮授統領的軍隊全部劃給郭圖。

袁紹大軍抵達延津南,曹操在南坡下安營紮寨,派人登上土壘了望。士兵報告:“大約有五六百騎兵。”過了一會兒又說:“騎兵增多了,步兵多得數不清。”曹操說:“不用再報告了。”還下令騎兵解下馬鞍,放開戰馬。當時,從白馬運來的糧草物資正在路上,將領們擔心敵軍騎兵太多,建議撤回營壘。荀攸說:“這正是引誘敵人的好機會,怎麼能撤退呢!”曹操看著荀攸,會心一笑。不久,袁紹的騎兵將領文醜和劉備率領五六千騎兵先後趕到。將領們又急著說:“可以上馬迎敵了!”曹操卻淡定地說:“還不到時候。”等敵軍騎兵更多,部分開始去搶奪糧草時,曹操才下令:“時機到了!”於是曹軍全部上馬,以不到六百的騎兵向敵軍發起衝擊,大破袁軍,斬殺文醜。顏良、文醜都是袁紹麾下的名將,兩場戰鬥下來都被曹軍斬殺,袁紹軍隊士氣大受打擊。

曹操早就欣賞關羽的為人,但也察覺到他沒有長期留下的打算,便讓張遼去探探口風。關羽感歎道:“我深知曹公對我恩重如山,但我受劉將軍厚恩,發誓同生共死,不能背叛他。我終究不會留下,但一定要立下戰功報答曹公後再離開。”張遼把關羽的話告訴曹操,曹操敬重關羽的義氣。等到關羽斬殺顏良後,曹操知道他肯定要走,便重重賞賜。可關羽把曹操賞賜的東西全部封存,留下書信告辭,前往袁軍投奔劉備。曹操身邊的人想追擊,曹操卻說:“他各為其主,彆追了。”

曹操回軍官渡後,閻柔派使者前來歸附,曹操任命閻柔為烏桓校尉。鮮於輔親自到官渡拜見曹操,曹操封他為右度遼將軍,讓他回去鎮守幽州。

廣陵太守陳登駐守射陽,趁孫策向西攻打黃祖時,引誘嚴白虎的殘餘勢力,企圖在背後搞破壞。孫策隻好回師攻打陳登,大軍抵達丹徒後,等待糧草運輸。早年,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許貢的門客潛藏在民間,一直伺機報仇。孫策喜歡打獵,經常獨自騎馬奔馳,他的馬速度極快,隨從根本追不上。一次打獵時,孫策突然遇到三個許貢的門客,被射中臉頰。幸好隨從及時趕到,殺死了刺客,但孫策傷勢嚴重。他把張昭等人召來,囑咐道:“中原正陷入戰亂,憑借吳、越的兵力和三江的險要,足以靜觀天下成敗,你們一定要好好輔佐我弟弟!”又把孫權叫到跟前,給他佩上印綬,說:“帶領江東將士,在戰場上決斷勝負,與天下英雄爭雄,你不如我;但選拔賢才、任用能人,讓大家儘心竭力保衛江東,我不如你。”這一年,孫策去世,年僅二十六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權悲痛大哭,無心處理事務。張昭嚴肅地說:“孝廉,現在是哭的時候嗎!”說完,給孫權換上官服,扶他上馬,讓他出去巡視軍隊。張昭率領百官,一方麵上表朝廷,一方麵向各城發布公文,讓軍隊內外的將領官吏各司其職。周瑜從巴丘帶兵回來奔喪後,就留在吳郡,以中護軍的身份和張昭共同掌管軍政事務。當時,孫策雖然占據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江、廬陵等地,但一些偏遠險要之處還未完全歸附,流亡至此的士人也大多抱著觀望態度,君臣之間的關係並不穩固。不過張昭、周瑜等人認為孫權有成就大業的潛力,於是全心輔佐他。

七月,漢獻帝立皇子劉馮為南陽王,然而壬午日,劉馮不幸去世。

汝南的黃巾軍劉辟等人背叛曹操,響應袁紹。袁紹派劉備帶兵援助劉辟,許多郡縣紛紛響應。袁紹還派使者封陽安都尉李通為征南將軍,劉表也暗中招攬他,李通全都拒絕了。有人勸李通投靠袁紹,李通手握劍柄怒斥道:“曹公英明睿智,必定能平定天下;袁紹雖然強大,但最終會成為曹操的俘虜。我誓死不會背叛曹公!”隨即斬殺袁紹的使者,把印綬送給曹操。為支援曹操,李通緊急征收戶調,朗陵長趙儼勸他:“如今周邊郡縣都反叛了,隻有陽安郡還歸附朝廷,這時候還催繳綿絹,百姓本就容易騷亂,這樣做恐怕不行吧?”李通說:“曹公與袁紹相持正激烈,周圍郡縣都反叛了,如果不及時運送綿絹,旁人肯定會認為我在觀望,懷有二心。”趙儼說:“我明白您的顧慮,但也要權衡輕重。稍微緩一緩征收,我來幫您解決這個隱患。”於是趙儼寫信給荀彧:“現在陽安郡百姓窮困,鄰城都已反叛,局勢很容易動蕩,這可是關係一方安危的關鍵時刻。而且這裡的百姓堅守忠義,身處險境也不背叛,朝廷應該好好安撫。如果還急於征收綿絹,以後怎麼鼓勵大家行善?”荀彧馬上向曹操彙報,曹操下令將綿絹全部還給百姓,上下無不歡喜,陽安郡也得以安定。李通還率軍擊敗瞿恭等賊寇,平定了淮、汝地區。

當時,曹操頒布新的法令,要求各州郡執行,法令頗為嚴苛,同時又急於征收綿絹。長廣太守何夔進言:“古代先王根據地域遠近製定不同的賦稅,依據局勢治亂製定不同的刑罰。我認為長廣郡應該按照偏遠新設立地區的法令來治理,民間小事讓官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這樣對上不違背國家正法,對下能順應百姓心意。等過個三年,百姓安居樂業了,再用法令統一規範。”曹操采納了他的建議。

劉備在汝水、潁水一帶四處攻略,許都以南的官吏百姓人心惶惶,曹操為此頭疼不已。曹仁分析說:“眼下咱們大軍正和袁紹對峙,南邊的人覺得我們顧不上,劉備又帶著強兵壓境,他們反叛也是意料之中。但劉備剛接手袁紹的軍隊,還沒法完全掌控,現在出擊,一定能打敗他!”曹操聽後,派曹仁率領騎兵出擊。曹仁果然不負眾望,打跑了劉備,奪回所有反叛的郡縣,勝利回師。

劉備逃回袁紹軍中後,心裡盤算著離開袁紹,於是勸說袁紹與南麵的劉表結盟。袁紹便讓劉備帶著本部兵馬再次前往汝南,和賊寇龔都等人會合,聚集起幾千人馬。曹操派蔡楊前去攻打,卻反被劉備斬殺。

袁紹大軍駐紮在陽武,沮授勸他:“咱們北方軍隊雖然人多,但論精銳勇猛比不上南方;曹操那邊糧草少,物資儲備不如我們。他們急於速戰速決,我們打持久戰才有利,應該慢慢和他們耗著。”可袁紹根本不聽。八月,袁紹把營地向前推進,沿著沙丘紮營,連綿東西幾十裡。曹操也分設營地,和袁紹針鋒相對。

九月初一這天,發生了日食。曹操出兵和袁紹交戰,吃了敗仗,隻能退回營地,堅守不出。袁紹讓人建造高高的了望樓,堆起土山,從上麵向曹營射箭。曹營裡的士兵隻能頂著盾牌走路。曹操則發明了“霹靂車”,用石頭轟擊袁紹的了望樓,把樓全砸塌了。袁紹又挖地道偷襲曹營,曹操就在營內挖長溝進行阻攔。

當時曹操兵力少、糧草將儘,士兵疲憊不堪,百姓被賦稅壓得喘不過氣,不少人都叛逃到袁紹那邊。曹操愁得給荀彧寫信,說想撤回許都,把袁紹軍隊引過去。荀彧回信勸道:“袁紹把全部兵力都集中在官渡,想和您一決勝負。您現在以弱抗強,如果頂不住,肯定會被他吞並,這可是決定天下走向的關鍵時刻!袁紹不過是個有點本事的普通人,能招攬人才卻不會用人。憑您的英明神武,又順應大義,有什麼做不成的!現在糧草雖少,但還沒到楚漢在滎陽、成皋對峙時那麼艱難。當時劉邦和項羽誰都不敢先退,因為先退就輸了氣勢。您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堅守此地,卡住袁紹的咽喉,讓他寸步難行,已經半年了。現在雙方都到了關鍵時刻,形勢即將變化,正是出奇製勝的時候,千萬不能錯過!”曹操聽後,下定決心繼續堅守。看到運送糧草的士兵,曹操還安撫他們:“再等十五天,我一定打敗袁紹,到時候就不用辛苦你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袁紹的幾千輛運糧車到達官渡,荀攸向曹操獻計:“袁紹的運糧車馬上就到,押糧官韓猛勇猛但輕敵,我們去襲擊,肯定能得手!”曹操問:“派誰去合適?”荀攸推薦徐晃。曹操便派徐晃和史渙半路截擊,果然打敗韓猛,燒毀了糧草輜重。

十月,袁紹又派車運送糧草,讓淳於瓊等將領帶著一萬多人護送,在袁紹大營北邊四十裡處宿營。沮授建議:“應該派蔣奇另外帶一支軍隊在外麵巡邏,防止曹操偷襲。”袁紹不聽。許攸也獻計:“曹操兵力少,還全部用來抵擋我們,許都留守的人肯定空虛。如果派輕騎兵連夜偷襲,一定能拿下許都。拿下許都,我們就奉迎天子討伐曹操,他必敗無疑;就算許都沒攻破,也能讓曹操首尾難顧,一樣能打敗他。”袁紹還是不聽,堅持說:“我一定要先打敗曹操!”

正巧這時許攸家裡有人犯法,被審配抓了起來。許攸又氣又急,乾脆叛逃到曹操這邊。曹操聽說許攸來了,鞋都來不及穿就跑出去迎接,拍著手大笑:“子卿許攸字)大老遠趕來,我的大事成了!”坐下後,許攸問:“袁紹兵力雄厚,你打算怎麼應對?現在還有多少糧草?”曹操先是忽悠:“還能撐一年。”許攸不信:“彆騙我,說實話!”曹操又說:“半年。”許攸急了:“你不想打敗袁紹了?怎麼還不說實話!”曹操這才坦白:“剛才開玩笑的,其實隻能撐一個月,這可怎麼辦?”許攸說:“你孤軍堅守,外無援兵,糧草又快沒了,已經到了生死關頭。袁紹有一萬多車糧草,屯在故市、烏巢,那裡防守鬆懈。你派輕騎兵去偷襲,打他個措手不及,燒掉糧草,不出三天,袁紹必敗!”

曹操大喜,留下曹洪、荀攸守營,親自率領五千步兵、騎兵出發。士兵們打著袁紹軍隊的旗幟,嘴裡銜著枚防止出聲,給馬嘴綁上防止嘶鳴,趁著夜色從小路出發,每人抱著一捆柴草。路上遇到袁紹士兵盤問,就說:“袁公擔心曹操偷襲後方,派我們來加強防備。”對方信以為真,也不懷疑。到了烏巢,曹軍立刻包圍營地,四處放火,營中頓時亂作一團。

天亮後,淳於瓊等人見曹操兵少,便出營列陣。曹操發起猛攻,淳於瓊抵擋不住,退回營內堅守。袁紹聽說曹操攻打烏巢,對兒子袁譚說:“就算曹操攻破烏巢,我隻要拿下他的大營,他就無處可逃!”於是派高覽、張合等人攻打曹營。張合急勸:“曹公派的是精兵,肯定能攻破淳於瓊他們。烏巢要是丟了,咱們就全完了,得趕緊去救!”郭圖卻堅持要攻打曹營。張合說:“曹營防守堅固,肯定攻不下來。要是淳於瓊被抓,我們都得當俘虜!”袁紹不聽,隻派少量騎兵救援烏巢,卻用重兵攻打曹營,結果久攻不下。

袁紹的騎兵快到烏巢時,曹操身邊有人急報:“敵軍騎兵快到了,分點兵去抵擋吧!”曹操大怒:“等敵人到背後再報告!”曹軍將士見主帥如此堅決,都拚死作戰,終於大破袁軍,斬殺淳於瓊等人,燒毀全部糧草,還割下一千多敵軍士兵的鼻子,把牛馬的嘴唇、舌頭割掉,送到袁紹軍中示威。袁紹的將士們看到後,全都驚恐不已。

郭圖見自己的計策失敗,怕被追究責任,反而在袁紹麵前誣陷張合:“張合聽說我軍失敗,幸災樂禍呢!”張合又氣又怕,乾脆和高覽燒毀攻城器械,到曹營投降。曹洪懷疑有詐,不敢接受,荀攸說:“張合的計策不被采用,一氣之下才來投奔,有什麼可疑的!”曹洪這才接納他們。

張合、高覽投降後,袁紹軍中人心大亂,瞬間崩潰。袁紹和袁譚等人戴著頭巾,騎著馬,帶著八百騎兵渡河逃跑。曹操追擊不及,繳獲了袁紹的全部糧草輜重、文書檔案和珍寶。投降的袁軍士兵,曹操下令全部活埋,前後共殺掉七萬多人。

沮授沒來得及和袁紹一起渡河,被曹軍俘虜,他大喊:“我不是投降,是被抓住了!”曹操和他有舊交情,迎上去說:“我們分隔兩地,斷了聯係,沒想到今天你被我擒住。”沮授說:“是冀州這邊決策失誤,才導致失敗。我智謀、力量都用儘了,被抓也是活該。”曹操勸道:“袁紹沒謀略,不聽你的計策。如今天下大亂還沒平定,我想和你一起謀劃大業。”沮授卻說:“我的叔父、母親、弟弟的性命都掌握在袁紹手裡,如果承蒙您的恩德,讓我快點死就是福氣。”曹操感歎:“要是早點得到你,平定天下都不在話下。”雖然赦免了沮授,還厚待他,但沮授不久後謀劃逃回袁紹那邊,曹操隻好殺了他。

曹操在袁紹的書信中,發現不少許都官員和軍中將領寫給袁紹的信,他看都不看,直接全部燒毀,說:“袁紹強大的時候,我都自身難保,何況其他人呢!”

冀州不少城邑紛紛投降曹操。袁紹逃到黎陽北岸,跑進將軍蔣義渠的營地,拉著蔣義渠的手說:“我的性命就托付給你了!”蔣義渠讓出大帳給袁紹,讓他在這裡發號施令。士兵們聽說袁紹還在,又漸漸聚攏過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人對田豐說:“這下你肯定要被重用了!”田豐搖頭:“主公表麵寬厚,實則內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誠。我又多次直言勸諫,惹他不高興。如果他打了勝仗,心情好,或許還能赦免我;現在打了敗仗,心裡窩火,猜忌之心肯定爆發,我是活不成了。”袁紹的士兵們都捶胸痛哭:“要是田豐在這裡,肯定不會敗成這樣!”袁紹也對逄紀說:“冀州的人聽說我軍失敗,都會掛念我,隻有田豐之前勸我不要出兵,和彆人不一樣,我都覺得慚愧。”逄紀卻誣陷道:“田豐聽說您戰敗,拍手大笑,高興自己說中了。”袁紹聽後大怒:“我沒聽田豐的話,果然被他笑話了!”於是下令殺了田豐。

當初,曹操聽說田豐沒隨軍出征,高興地說:“袁紹必敗!”等袁紹大敗而逃,又感歎:“要是袁紹采用田豐的計策,勝負還不好說呢!”審配的兩個兒子被曹操俘虜,袁紹部將孟岱進讒言:“審配在冀州大權獨攬,家族勢力大、兵馬多,他兩個兒子又在曹操手裡,肯定會謀反。”郭圖、辛評也跟著附和。袁紹便任命孟岱為監軍,代替審配鎮守鄴城。護軍逄紀向來和審配不和,袁紹詢問他的意見,逄紀卻說:“審配天性剛直,仰慕古人氣節,肯定不會因為兒子在曹操那裡就做不義之事,您彆懷疑他。”袁紹很驚訝:“你不是討厭他嗎?”逄紀說:“之前的矛盾是私事,現在說的是國事。”袁紹聽後,不再追究審配,審配反而和逄紀親近起來。之後,袁紹又逐漸把反叛的冀州城邑攻打下來。

總的來說,袁紹表麵上寬厚文雅、有氣度,喜怒不形於色,但實際上驕傲自負、剛愎自用,聽不進正確意見,這也是他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十月辛亥日,天空中出現了彗星,劃過大梁星宿的區域。

廬江太守李術膽子不小,竟然殺了揚州刺史嚴象。廬江的梅乾、雷緒、陳蘭等人也紛紛拉起隊伍,各自聚集了幾萬人馬,在江淮一帶活動。曹操見狀,上表推薦沛國的劉馥擔任揚州刺史。當時揚州實際上能掌控的隻有九江這一塊地方,劉馥單槍匹馬來到合肥的空城,在這裡建立州府衙門。他主動招攬梅乾、雷緒這些人,沒過多久,這些人就紛紛向他進貢。幾年下來,劉馥在當地推行的政策很有成效,恩德教化深入人心,流亡在外的百姓有成千上萬都回來投奔他。劉馥還大力發展屯田,修建水利工程,讓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積蓄。生活安定後,他又召集學生,建立學校。同時,他還加高城牆堡壘,儲備大量的木材石頭,做好作戰和防守的準備。

曹操聽說孫策去世,就想趁著孫權剛接手江東局勢不穩的時候,出兵討伐。侍禦史張紘趕緊勸阻:“趁著人家辦喪事去攻打,不合乎道義。要是打不下來,反而結下仇怨,破壞關係,不如趁機和他們交好。”曹操覺得有道理,就上表推薦孫權擔任討虜將軍,兼任會稽太守。曹操還想讓張紘輔佐孫權,讓江東歸附自己,於是任命張紘為會稽東部都尉。張紘到了吳地,孫權的母親吳太夫人因為孫權年紀小,就把輔佐孫權的重任托付給張紘和張昭。張紘儘心儘力,隻要是他知道該做的事,沒有不儘力去辦的。

吳太夫人心裡不踏實,問揚武都尉董襲:“咱們江東能保得住嗎?”董襲信心十足地說:“江東有山川天險作為屏障,而且已故的孫策將軍對百姓有恩德。現在討虜將軍孫權)繼承基業,大小官員都願意效命,張昭主持政務,我們這些人充當他的得力助手,正是地利人和的時候,沒什麼可擔心的!”孫權派張紘去會稽東部都尉的治所上任,有人覺得張紘原本是受曹操任命的官員,懷疑他心思不在江東,但孫權卻不把這些流言蜚語放在心上。

魯肅原本打算回北方,周瑜把他攔了下來,還向孫權推薦說:“魯肅有才能,適合輔佐您成就大業,您應該多找些像他這樣的人才。”孫權馬上召見魯肅,兩人一聊,孫權就特彆欣賞他。等其他賓客走了,孫權單獨把魯肅留下來,同榻對坐飲酒,說:“現在漢室衰微,我想建立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您有什麼好辦法幫我?”魯肅直言不諱:“當年漢高祖劉邦想尊崇義帝成就大業,卻沒能成功,就是因為項羽從中作梗。現在的曹操就像當年的項羽,將軍您怎麼可能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輔佐天子成就霸業呢?依我看,漢室不可能複興,曹操一時半會兒也消滅不了。為將軍考慮,隻有先保住江東,靜觀天下局勢變化。要是趁著北方曹操忙著對付袁紹,我們出兵剿滅黃祖,再攻打劉表,把長江一帶都占據了,這才是成就帝王之業的路子。”孫權嘴上說:“我現在隻想儘力守住江東,輔佐漢室,你說的這些我還沒想過。”但實際上,張昭說魯肅年輕、做事粗疏,孫權卻不以為然,反而更加看重魯肅,賞賜給他大量財物,讓他的財富和以前一樣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權把手下兵力少、作用小的小將隊伍進行合並。彆部司馬呂蒙,把軍隊治理得井井有條,士兵訓練有素。孫權一看特彆高興,給他增加兵力,對他十分寵信。功曹駱統勸孫權要尊重賢才,禮遇士人,多聽取意見。每次賞賜將士的時候,應該單獨接見每個人,問問他們生活情況,表達關心,引導他們說出想法,了解他們的誌向。孫權覺得有道理,就采納了他的建議。駱統是駱俊的兒子。

廬陵太守孫輔覺得孫權守不住江東,偷偷派人給曹操送信,想投靠曹操。送信的人把這事告訴了孫權,孫權一氣之下,把孫輔身邊親近的人全殺了,還把他的軍隊拆分,把孫輔流放到東邊。曹操征召華歆入朝擔任議郎,參與司空府的軍事事務。廬江太守李術不肯臣服孫權,還收留了很多從江東逃亡過去的人。孫權寫信告訴曹操:“以前嚴象刺史受您重用,卻被李術殺害,他如此胡作非為,應該儘快除掉。李術到時候肯定又會花言巧語向您求救。您現在身負重任,被天下人仰望,希望您下令,彆理會他的求救。”說完,孫權就發兵攻打駐守在皖城的李術。李術向曹操求救,曹操根本不理他。最後,孫權攻破皖城,大肆屠城,還把李術的腦袋砍下來示眾,收編了李術的兩萬多部下。

劉表攻打張羨,打了好幾年都沒打下來。曹操正忙著和袁紹在官渡對峙,根本沒時間去救張羨。結果張羨病死了,長沙人又擁立他的兒子張懌繼任。劉表接著攻打張懌,順便把零陵、桂陽也一並平定了。這下劉表的地盤擴大到方圓幾千裡,手下有十幾萬軍隊。他開始膨脹起來,不再向朝廷進貢,還像皇帝一樣祭祀天地,生活起居、車馬服飾都仿照皇帝的規格,十分僭越。

在益州這邊,張魯覺得劉璋懦弱無能,不再聽從他的號令,還襲擊彆部司馬張修,殺了他並吞並了他的人馬。劉璋大怒,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從此張魯占據漢中,和劉璋成了死對頭。劉璋派中郎將龐羲去攻打張魯,結果沒打贏。劉璋隻好讓龐羲擔任巴郡太守,駐守閬中防禦張魯。龐羲為了擴充兵力,私自征召漢昌的賨人當兵。有人在劉璋麵前說龐羲的壞話,劉璋就開始懷疑他。趙韙多次勸諫劉璋,劉璋不聽,趙韙也心生怨恨。

當初,南陽、三輔地區有幾萬戶百姓逃到益州,劉焉把他們全部收編為軍隊,叫“東州兵”。劉璋性格寬厚軟弱,沒什麼威嚴和謀略,東州兵常常欺壓當地百姓,劉璋也管不住。趙韙在益州一向很得人心,他就趁著益州百姓對劉璋的不滿,發動叛亂,帶領幾萬人馬攻打劉璋。為了壯大勢力,他還送了很多財物給劉表,和荊州結盟。蜀郡、廣漢、犍為等地的人也紛紛響應趙韙的叛亂,益州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 瘋權:星核陷落 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 我隻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蝕骨診室 禁睡區 去父留子,陸先生,再也不見! 古墓迷蹤:九域秘辛 我的AI我來養 開局亂世成流民,我攜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