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六十一 (公元220年-222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六十一 (公元220年-222年)

漢紀六十一 (公元220年-222年)(2 / 2)

當年曹操進鄴城時,曹丕還是五官中郎將,見到袁熙的妻子、中山人甄氏長得很美,就喜歡上了她,曹操便為曹丕娶了甄氏,後來生下兒子曹叡。曹丕稱帝後,安平人郭貴嬪深受寵愛,甄夫人留在鄴城見不到曹丕,心裡失意,說了些怨言。郭貴嬪趁機誣陷她,曹丕大怒,六月丁卯日,派人賜死了甄夫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丕因為宗廟在鄴城,便在洛陽建始殿祭祀曹操,用的是家族親人的禮儀。

戊辰日是月底,發生了日食。有關官員上奏請求罷免太尉,曹丕下詔說:“天災異象是譴責君主的,卻把過錯歸到輔佐大臣身上,這哪裡符合夏禹、商湯歸罪於自己的大義呢!命令百官各自忠於職守,以後再有天地災異,不要再彈劾三公。”

劉備立兒子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

劉備為關羽的死感到羞恥,打算攻打孫權。翊軍將軍趙雲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如果先滅魏國,孫權自然會臣服。現在曹操雖死,兒子曹丕篡權奪位,應當順應民心,早圖關中,占據黃河、渭水上遊來討伐逆賊,關東的義士一定會帶著糧食、趕著馬匹迎接王師。不該放下魏國,先和吳國開戰。一旦交戰,就很難立刻停止,這不是上策。”很多大臣都勸諫,劉備卻不聽。廣漢處士秦宓陳說天時對伐吳不利,被劉備下獄幽禁,後來才赦免釋放。

當初,車騎將軍張飛雄壯威猛,僅次於關羽。關羽善待士兵,卻對士大夫傲慢;張飛敬重君子,卻不體恤士兵。劉備常告誡張飛:“你刑罰殺戮過於嚴苛,又天天鞭打士兵,還把他們留在身邊,這是取禍之道啊。”張飛卻不改。劉備要伐孫權時,張飛本該率一萬人從閬中到江州會師。出發前,他的帳下將領張達、範強殺了他,帶著他的首級順流投奔孫權。劉備聽說張飛的營都督有奏表送來,說:“唉,張飛死了!”

陳壽評價說:關羽、張飛都稱萬人敵,是當世虎臣。關羽報效曹操,張飛義釋嚴顏,都有國士之風。但關羽剛愎自用,張飛暴虐少恩,因短處而敗亡,也是常理。

秋天七月,劉備親自率軍攻打孫權,孫權派使者向劉備求和。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劉備寫信說:“陛下覺得關羽和先帝指漢獻帝)相比,哪個更親?荊州和天下相比,哪個更大?都是仇敵,該先對付誰?如果弄清這些,事情就容易解決了。”劉備不聽。當時有人說諸葛瑾另派親信和劉備聯係,孫權說:“我和子瑜諸葛瑾字)有生死不變的誓言,他不會負我,就像我不會負他。”但外麵流言不斷,陸遜上表說諸葛瑾肯定不會這樣,應該想辦法消除疑慮。孫權回複:“子瑜和我共事多年,恩如骨肉,彼此非常了解。他為人,不合道的事不做,不合義的話不說。以前劉備派諸葛亮來吳國,我曾對諸葛瑾說:‘你和孔明是親兄弟,弟弟隨哥哥是順理的,為何不留孔明?他若留下,我可以寫信給劉備解釋,他自然會留下。’諸葛瑾回答:‘弟弟諸葛亮已投身劉備,定下君臣名分,義無二心。他不留下,就像我不會去蜀國一樣。’他的話足以貫通神明,怎麼會有背叛的事?之前收到誹謗信,我立刻封好給諸葛瑾看,還親手寫了信。我和他是神交,不是外人言語能離間的。知道你忠心,就把你的奏表封好給諸葛瑾看,讓他知道你的心意。”

劉備派將軍吳班、馮習在巫縣打敗孫權的將領李異、劉阿,進軍秭歸,兵力有四萬多人,武陵的蠻夷也派使者來請求派兵相助。孫權任命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率將軍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於丹、孫桓等五萬人抵抗。

曹丕的弟弟鄢陵侯曹彰、宛侯曹據、魯陽侯曹宇、譙侯曹林、讚侯曹兗、襄邑侯曹峻、弘農侯曹斡、壽春侯曹彪、曆城侯曹徽、平輿侯曹茂都進爵為公,安鄉侯曹植改封鄄城侯。

朝廷修築陵雲台。

當初,曹丕讓群臣料想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攻打孫權,大家都說:“蜀國是小國,名將隻有關羽。關羽死了,軍隊也敗了,國內擔憂恐懼,不會再出兵。”隻有侍中劉曄說:“蜀國雖狹小虛弱,但劉備想靠武力自強,勢必會出兵顯示實力。而且關羽和劉備,義為君臣,恩如父子。關羽死了,劉備不能出兵報仇,就談不上有始有終了。”八月,孫權派使者稱臣,言辭謙卑,還送於禁等人回來。朝臣都慶賀,劉曄卻說:“孫權無故求降,一定是內部有急難。他之前殺了關羽,劉備必定大舉伐吳。孫權外有強敵,人心不安,又怕我們趁機攻打,所以獻地求降,一是為了阻止我們出兵,二是借我們的援助來壯大聲勢、迷惑敵人。天下三分,我們占十分之八。吳、蜀各保一州,依山傍水,有急難就互相救援,這是小國的生存之道。現在他們自相攻擊,是天要亡吳,我們應大舉進軍,渡江襲擊吳國。蜀國攻外,我們襲內,吳國不出十天就會滅亡。吳亡後蜀國孤立,就算割一半吳地給蜀國,它也不能長久,何況我們占內,蜀國外圍得利呢!”曹丕說:“人家稱臣投降卻攻打,會讓天下想歸附的人疑慮,不如先接受吳國投降,再襲擊蜀國後方。”劉曄說:“蜀國遠,吳國近,蜀國聽說我們伐吳,會繼續進攻,不會停止。現在劉備已發怒出兵,聽說我們伐吳,知道吳國必亡,會高興地和我們爭割吳地,肯定不會改變計劃救吳。”曹丕不聽,接受了吳國投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禁頭發胡須全白,形容憔悴,見到曹丕時哭泣叩首。曹丕用荀林父、孟明視的舊事安慰他,任命他為安遠將軍,讓他北到鄴城拜謁曹操高陵。曹丕讓人預先在陵堂畫上關羽獲勝、龐德憤怒、於禁投降的畫像。於禁見到後,羞愧憤恨發病而死。

司馬光評論說:於禁率領數萬大軍,戰敗不死,投降敵人,後來又回來。魏文帝廢黜他可以,殺了他也可以,卻在陵堂畫壁畫羞辱他,這就不是君主該做的事了!

丁巳日,曹丕派太常邢貞捧著策書封孫權為吳王,加賜九錫。劉曄進諫說:“不行。先帝曹操)征伐天下,已占十分之八,威震海內;陛下受禪登基,德合天地,聲威遠揚。孫權雖有雄才,不過是漢朝的票騎將軍、南昌侯,官職低、權勢小。江南士民本就畏懼我們,不能強迫他們與孫權共謀大事。如今不得已接受他投降,可進封將軍號,封十萬戶侯,不能立刻封王。王位距天子僅一步之遙,禮儀服飾容易混淆。他若隻是侯,江南士民就不會有君臣之分。我們輕信他的偽降,加封尊號,確定君臣名分,這是給老虎添翅膀。孫權受封王爵後,等擊退蜀軍,對外會假意尊奉我們,讓江南百姓都知道;對內卻會故意失禮激怒陛下。陛下若發怒興兵討伐,他就會對百姓說:‘我委身事奉魏國,進貢珍寶從不吝嗇,儘到了臣禮,他們卻無故伐我,是要滅我國家、俘我百姓為奴。’吳民怎會不信?一旦百姓被激怒,上下同心,戰鬥力會增強十倍。”曹丕仍不聽。眾將因吳國歸附而放鬆戒備,唯獨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加緊修築攻守工事。山陽人曹偉一向有才名,聽說吳國稱藩,便以平民身份給孫權寫信索賄,想借此結交京城權貴,曹丕得知後將他處死。

孫權在武昌築城。起初,曹丕想任命楊彪為太尉,楊彪推辭說:“我曾任漢朝三公,遇亂世沒能儘一絲力,若再做魏臣,於國家選拔人才而言,也不算榮耀。”曹丕這才作罷。冬季十月己亥日,公卿在初一朝會時,曹丕特召楊彪,以客禮相待,賜他延年杖、憑幾,允許他穿布單衣、戴皮帽朝見;任命他為光祿大夫,俸祿中二千石,朝見時位次在三公之下;又在他門前設置行馬攔阻人馬的木架)、安排吏卒,以示優待。楊彪八十四歲時去世。

因糧價高漲,曹丕廢除五銖錢。涼州盧水胡治元多等人反叛,河西大亂。曹丕召鄒岐回朝,任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派護軍夏侯儒、將軍費曜等人隨後支援。七千多胡騎在鸇陰口迎戰張既,張既揚言從鸇陰進軍,卻暗中從且次抵達武威。胡騎以為他有神力,退到顯美。張既占據武威後,費曜才到,夏侯儒等人還未抵達。張既犒賞將士後想進軍攻胡,諸將都說:“士卒疲憊,敵兵氣銳,難與爭鋒。”張既說:“如今軍中無糧,需取資於敵。若敵人見我軍會合就退入深山,追擊則道路險峻、士兵挨餓,撤軍則敵兵又出來劫掠,這樣戰事就無法解決,正是‘一日縱敵,遺患數世’。”於是進軍顯美。十一月,數千胡騎趁大風想放火燒營,將士恐懼。張既連夜埋伏三千精兵,讓參軍成公英率千餘騎兵挑戰,令其佯裝敗退。胡騎果然爭相追擊,伏兵趁機截斷其退路,前後夾擊,大破胡騎,斬首俘獲上萬人,河西平定。後來西平人麴光反叛,殺郡守。諸將想進攻,張既說:“隻有麴光等人造反,郡人未必都參與。若立刻進軍,吏民、羌胡會認為國家不辨是非,反而讓他們聯合起來,這是為虎添翼。麴光想借助羌胡為援,我們可先讓羌胡攻擊他們,重賞招募,擄獲的物資都歸羌胡。對外削弱其勢力,對內離間其聯盟,必可不戰而定。”於是發布檄文告諭諸羌,被麴光誤導者一概赦免,能斬賊帥首級者給予封賞。不久,麴光黨羽斬其首級來降,其餘人都安居如常。

邢貞抵達吳國,吳人認為孫權應稱“上將軍”“九州伯”,不該接受魏國封號。孫權說:“‘九州伯’在古代沒聽說過。從前沛公也接受項羽封的漢王,不過是順應時勢,又有什麼損害呢?”於是接受封號。孫權到都亭迎接邢貞,邢貞進門時不下車。張昭對他說:“禮無不敬,法無不行。你竟敢如此傲慢,難道以為江南寡弱,連寸刃都沒有嗎?”邢貞立刻下車。中郎將徐盛憤怒地對同僚說:“我們不能奮身報國,為國家兼並許、洛,吞並巴、蜀,卻讓君主與邢貞結盟,這不恥辱嗎?”說著淚流滿麵。邢貞聽聞後對隨從說:“江東將相如此,絕非久居人下之輩。”孫權派中大夫趙谘入魏致謝。曹丕問:“吳王是怎樣的君主?”趙谘答:“是聰明、仁智、雄略之主。”曹丕讓他具體說,趙谘說:“從普通人中提拔魯肅,是其‘聰’;從行伍中擢升呂蒙,是其‘明’;俘獲於禁卻不殺,是其‘仁’;兵不血刃取荊州,是其‘智’;占據三州虎視天下,是其‘雄’;屈身事奉陛下,是其‘略’。”曹丕問:“吳王懂學問嗎?”趙谘說:“吳王有萬艘戰船、百萬甲兵,任賢使能,誌在天下,即便閒暇時也博覽書傳史籍,采擷精華,不似書生般尋章摘句。”曹丕問:“吳國可征伐嗎?”趙谘答:“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防禦之固。”曹丕問:“吳國怕魏國嗎?”趙谘答:“有百萬甲兵,江、漢為護城河,有什麼可怕的!”曹丕問:“吳國有多少像你這樣的人才?”趙谘答:“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像我這樣的車載鬥量,不可勝數。”曹丕派使者向吳國索要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鬥鴨、長鳴雞。吳群臣說:“荊、揚二州進貢有常典,魏國所求珍玩不合禮製,不該給。”孫權說:“我們正與西北對峙,江表百姓依賴君主生存。他們所求之物於我們如瓦石,有什麼可惜的?何況曹丕尚在居喪,卻如此索求,怎能和他講禮呢!”於是儘數送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權立兒子孫登為太子,精心挑選師友,讓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張昭之子張休、顧雍之子顧譚、陳武之子陳表都任中庶子,入則講詩書,出則從騎射,稱“四友”。孫登接待僚屬,用平民之禮。十二月,曹丕東巡。曹丕想封孫登為萬戶侯,孫權以孫登年幼為由上書推辭,又派西曹掾沈珩入魏致謝,並進獻地方特產。曹丕問:“吳國怕魏國東征嗎?”沈珩答:“不怕。”曹丕問原因,沈珩說:“因信賴舊盟,言歸於好,所以不怕;若魏國背盟,我們自有準備。”曹丕又問:“聽說太子會來,是真的嗎?”沈珩說:“我在吳國,朝會不坐席,宴會不參與,這樣的議論從未聽說。”曹丕很欣賞他。

孫權在武昌釣台設宴,大醉後讓人用水灑群臣,說:“今日痛飲,直到有人醉倒台中才罷休!”張昭臉色嚴肅不說話,出去坐在車裡。孫權派人請他回來,說:“不過是一起作樂,您為何動怒?”張昭說:“從前商紂以糟丘酒池徹夜宴飲,當時也以為是樂事,不覺得是惡行。”孫權默然慚愧,於是罷酒。另一次,孫權與群臣飲酒,親自敬酒,虞翻趴在地上裝醉不接;孫權離開後,他又起身坐好。孫權大怒,拔劍想殺他,侍坐者都驚恐。大司農劉基抱住孫權勸諫:“大王酒後殺賢士,即便虞翻有罪,天下誰知道?何況大王因能容賢蓄眾,才令海內仰望;今日一旦放棄,怎麼行!”孫權說:“曹操尚且殺孔融,我殺虞翻算什麼!”劉基說:“曹操輕害士人,天下非議。大王躬行德義,欲與堯舜比高,怎能自比曹操?”虞翻這才得免。孫權於是告誡左右:“今後酒後說殺,都不得殺。”劉基是劉繇之子。

當初,曹操打敗烏桓首領蹋頓後,烏桓勢力逐漸衰落。鮮卑的幾位首領步度根、軻比能、素利、彌加、厥機等人,通過閻柔向朝廷進獻禮物,請求通商。曹操上表皇帝,封他們為王,以此表示恩寵。軻比能原本出身於鮮卑的小部落,因勇猛健壯、廉潔公正,深受眾人信服,所以能威懾並控製其他部落,勢力最為強大。從雲中、五原以東一直到遼水,都是鮮卑的勢力範圍,軻比能與素利、彌加劃分領地進行統治,各有疆界。軻比能的部落靠近邊塞,不少中原人逃亡或叛變後歸附他;素利等人的部落在遼西、右北平、漁陽的塞外,離得遠,所以沒給邊境帶來什麼大麻煩。曹丕任命平虜校尉牽招為護鮮卑校尉,南陽太守田豫為護烏桓校尉,讓他們鎮守邊疆、安撫這些部落。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壬寅年),正月初一,發生了日食。正月初五,曹丕前往許昌。他下詔說:“現在的計吏、孝廉,就相當於古代的貢士。要是規定必須到了一定年齡才能被舉薦,那呂尚、周晉這樣的人才,在從前就沒法脫穎而出了。今後各郡國選拔人才,不要受年齡限製。隻要讀書人精通儒家經典,官吏熟悉法令條文,來了都先試用。有關部門要嚴查那些弄虛作假的人。”

二月,鄯善、龜茲、於闐的國王各自派使者前來進獻禮物。從這以後,中原和西域重新恢複了聯係,朝廷還設置了戊己校尉來管理相關事務。

劉備從秭歸出發,準備進攻東吳。治中從事黃權勸他說:“吳人作戰勇猛,我們的水軍順流而下,進攻容易,撤退卻很難。我請求擔任先鋒去抵擋敵人,陛下您在後方坐鎮指揮。”劉備沒聽,反而任命黃權為鎮北將軍,讓他都督長江北岸的各路軍隊;自己則親自率領其他將領,沿著長江南岸翻山越嶺,把軍隊駐紮在夷道縣的猇亭。東吳的將領們都想馬上出兵迎擊劉備,陸遜卻說:“劉備傾巢東下,士氣正旺,而且他們占據高處、把守險要,很難一下子攻克。就算我們強行進攻拿下了,也很難全部消滅敵人。一旦失利,損失就太大了,這可不是小事。現在我們隻需激勵將士,多想辦法,靜觀其變。要是這裡是平原曠野,我們還得擔心他們橫衝直撞;但現在他們沿著山路行軍,兵力施展不開,時間一長,自然會在山林亂石中疲憊不堪,到時候我們再趁機打敗他們。”將領們不理解,覺得陸遜是害怕了,心裡都很不滿。劉備派人從佷山前往武陵,讓侍中馬良帶著金銀錦緞賞賜給當地的五溪蠻夷,還授予他們官職爵位。

三月初一,曹丕立皇子曹睿為平原王,弟弟鄢陵公曹彰等人都晉封為王。三月初十,又立皇子曹霖為河東王。三月三十日,曹丕前往襄邑。

四月十四日,曹丕立鄄城侯曹植為鄄城王。當時,諸侯王們隻是空有封號,沒有實際權力。每個封國隻有一百多個老弱士兵用來守衛,而且他們被隔絕在千裡之外,不允許進京朝見皇帝。朝廷還設置了防輔、監國等官職,專門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這些諸侯王雖然頂著王侯的名號,實際上和普通百姓沒什麼兩樣,甚至很多人寧願當平民都做不到。由於法令嚴苛,諸侯王們的過錯不斷被上報。隻有北海王曹兗為人謹慎、喜好學習,從沒出過什麼差錯。他封國裡的文學、防輔等官員商量說:“我們奉命監督北海王的言行,他有過錯要上奏,有好事也應該讓朝廷知道。”於是一起上表稱讚曹兗的優點。曹兗聽說後,十分驚恐,責備文學官員說:“修身養性、安分守己,這不過是普通人該做的事,你們卻上奏朝廷,這反而給我增添負擔。再說了,要是真有好事,還怕朝廷不知道嗎?你們突然這樣做,對我沒什麼好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月二十九日,曹丕回到許昌。五月,朝廷把長江以南的八個郡設為荊州,長江以北的各郡設為郢州。

劉備的軍隊從巫峽建平一直到夷陵邊界,紮下幾十個營寨,任命馮習為大都督,張南為前部督。從正月開始和東吳對峙,一直到六月,雙方都沒能分出勝負。劉備派吳班帶著幾千人在平地上紮營,東吳的將領們又想出擊,陸遜說:“這其中肯定有詐,先觀察觀察。”劉備見誘敵之計沒成功,隻好把埋伏在山穀裡的八千士兵叫出來。陸遜說:“之前不讓大家攻打吳班,就是猜到他們有詭計。”他還向孫權上奏說:“夷陵是要害之地,是國家的重要屏障,雖說容易奪取,但也容易丟失。一旦丟了,損失的不隻是一個郡,荊州都會受到威脅。今天這場仗,我們一定要打贏。劉備違背天理,不安守老巢,竟敢主動送上門來。我雖然沒什麼本事,但仰仗大王的威靈,以正義之師討伐叛逆,很快就能打敗他們,沒什麼可擔心的。我一開始還擔心劉備水陸並進,現在他反而舍棄水軍,上岸紮營,處處結營。我觀察他的部署,料定他不會有其他變化,還請大王高枕無憂。”

閏六月,陸遜準備進攻劉備的軍隊,將領們都說:“要打劉備,一開始就該動手。現在他已經深入我們境內五六百裡,雙方對峙了七八個月,那些要害之處都被他牢牢守住,這時候進攻肯定討不到好。”陸遜說:“劉備是個狡猾的家夥,經曆的事情多。他軍隊剛集結的時候,思慮周全,不好對付。現在時間久了,他找不到我們的破綻,士兵疲憊、士氣低落,也想不出新的計策了。打敗他們,就在今天!”於是先攻打劉備的一個營寨,沒成功,將領們都說:“這不是白白損失兵力嘛!”陸遜說:“我已經知道破敵的辦法了。”他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把茅草,采用火攻,成功拿下了營寨。火勢一起,陸遜率領各路軍隊同時發動進攻,斬殺了張南、馮習和五溪蠻夷的首領沙摩柯等人,攻破四十多個營寨。蜀漢將領杜路、劉寧等人走投無路,隻好投降。

劉備逃到馬鞍山,把軍隊布置在四周保護自己。陸遜督促各路吳軍從四麵圍攻,蜀軍頓時土崩瓦解,死傷上萬人。劉備趁夜逃跑,驛站的人背著燒壞的鎧甲在後麵阻擋追兵,劉備才勉強逃到白帝城。蜀軍的船隻、器械,水軍、步兵的物資,幾乎全部喪失,戰死士兵的屍體塞滿江麵,順流而下。劉備又羞又惱地說:“我竟然被陸遜羞辱,這難道不是天意嗎!”將軍傅肜負責斷後,手下士兵全部戰死,他卻越戰越勇。東吳士兵勸他投降,傅肜大罵:“東吳的狗東西,哪有蜀漢將軍會投降的!”最終戰死。從事祭酒程畿逆江而退,部下說:“後麵追兵快到了,您應該解開船隻,輕裝逃跑。”程畿說:“我在軍隊裡,從沒學過如何當逃兵。”也奮戰至死。

一開始,東吳安東中郎將孫桓在夷道單獨進攻蜀漢的前鋒部隊,反被蜀軍包圍,向陸遜求救。陸遜說:“不行。”將領們說:“孫桓是皇室宗親,現在被圍困,情況危急,為什麼不救?”陸遜說:“孫桓很得人心,城池堅固、糧草充足,沒什麼可擔心的。等我的計策施展成功,就算不去救他,圍困自然會解除。”等到陸遜的計策全麵實施,蜀軍果然潰敗逃走。後來孫桓見到陸遜說:“之前我確實埋怨你不救我,到了今天,才知道您指揮調度自有辦法!”

當初,陸遜剛當上大都督時,手下將領有的是孫策時期的老將,有的是皇室貴戚,一個個自高自大,不聽從指揮。陸遜手握寶劍說:“劉備天下聞名,連曹操都忌憚他,現在就在我們邊境,這是強大的對手。大家都深受國恩,應該團結協作,共同消滅敵人,報答國家。你們卻互不配合,這是為什麼?我雖然是個書生,但受主上任命。國家之所以委屈各位聽從我的指揮,是因為我多少有點長處,能夠忍辱負重。大家各負其責,不要推脫!軍令如山,不可違犯!”等到打敗劉備,破敵計策大多出自陸遜,將領們這才心服口服。孫權聽說後問陸遜:“你當初為什麼不舉報那些不聽指揮的將領?”陸遜回答:“我深受大王恩寵,這些將領有的是您的心腹,有的是得力助手,有的是功臣,都是國家要倚重、共同成就大業的人。我私下裡羨慕藺相如、寇恂互相謙讓成就大事的做法,所以想以此來辦成國家大事。”孫權聽了大笑,連連稱讚,加封陸遜為輔國將軍,兼任荊州牧,改封江陵侯。

諸葛亮和尚書令法正的喜好、處事風格不同,但兩人都出於公心,互相欣賞,諸葛亮常常驚歎於法正的智謀。劉備伐吳失敗的時候,法正已經去世。諸葛亮感歎道:“要是法正還在,一定能勸住主上,讓他不向東吳用兵。就算真去了,也不會遭遇這樣的慘敗。”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徐盛、潘璋、宋謙等人紛紛上表說:“一定能活捉劉備,請允許我們繼續進攻!”孫權詢問陸遜的意見。陸遜和朱然、駱統一起上書說:“曹丕大規模集結軍隊,表麵上說是幫我們討伐劉備,實際上心懷不軌,我們懇請立刻撤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初,曹丕聽說劉備紮下連營,綿延七百多裡,就對大臣們說:“劉備根本不懂用兵!哪有連營七百裡還能抵抗敵人的?兵法上說‘在雜草叢生、地勢險要的地方紮營,會被敵人打敗’,這是用兵大忌。孫權的捷報馬上就要到了。”七天後,東吳打敗劉備的戰報果然傳來。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秋天七月,冀州鬨起了嚴重的蝗災,糧食歉收,百姓陷入饑荒。

劉備兵敗逃走後,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退路被吳軍切斷,無法返回蜀漢。八月,黃權率領部下投降曹魏。蜀漢有關部門請求抓捕黃權的妻子兒女治罪,劉備說:“是我辜負了黃權,黃權沒有辜負我。”仍然像以前一樣對待他的家屬。曹丕對黃權說:“你舍棄叛逆之主,效命於順應天命的一方,是想效仿陳平、韓信嗎?”黃權回答說:“我深受劉主的特殊恩遇,投降東吳不行,回蜀漢又無路可走,所以才歸順陛下。況且我是敗軍之將,能免死就很幸運了,哪裡還敢奢望和古代的賢能之士相比!”曹丕很欣賞他的回答,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授侍中,還讓他和自己同乘一輛車。蜀漢投降過來的人,有的說蜀漢已經殺了黃權的妻子兒女,曹丕下詔讓黃權為家人發喪。黃權說:“我和劉主、諸葛丞相推心置腹,他們明白我的本心。我私下懷疑這些傳言不真實,請允許我等等看。”後來得到確切消息,果然和他說的一樣。與此同時,蜀漢的馬良也在五溪地區戰死。

九月甲午日,曹丕下詔說:“女人參與朝政,是禍亂的根源。從今以後,群臣不得向太後奏報政事,太後家族的人不能擔任輔佐朝政的職務,也不能隨意被封爵。把這個詔書傳給後世,如果有人違背,天下人可以共同討伐他。”卞太後每次見到自己的親戚,都不會給他們好臉色,常常說:“過日子應該節儉,不要總想著得到賞賜,貪圖安逸享受。我的娘家人或許會怪我對他們太薄情,可我有自己的原則。我侍奉武帝四五十年,節儉的日子過久了,改不了奢侈的習慣。要是有人觸犯法律禁令,我隻會罪加一等,彆指望我在錢糧上給予照顧。”

曹丕打算立郭貴嬪為皇後,中郎棧潛上書勸諫說:“皇後的品德,關係到國家的盛衰治亂。所以聖明的君主選立皇後時,一定會從曆代的世家大族中挑選,選擇那些賢良淑德的女子,來統領六宮,虔誠地奉祀宗廟。《易經》說:‘家庭秩序端正,天下就能安定。’由內而外,這是先王留下的好製度。《春秋》記載宗人釁夏的話:‘不能用妾來當夫人。’齊桓公在葵丘會盟時也說:‘不能把妾立為正妻。’如今後宮受寵的嬪妃,地位僅次於皇帝,如果因為寵愛就立為皇後,讓出身低微的人突然顯貴,我擔心後世會出現以下犯上、綱紀混亂的情況,禍亂就從朝廷內部開始了。”曹丕沒有聽從。九月庚子日,還是立郭氏為皇後。

當初,吳王孫權派於禁的護軍浩周、軍司馬東裡袞前往曹魏,向曹丕表達忠誠,言辭十分恭敬。曹丕問浩周、東裡袞:“孫權可信嗎?”浩周認為孫權一定會臣服,東裡袞則說不一定。曹丕喜歡浩周的說法,覺得他有道理,所以封孫權為吳王,又派浩周再次前往吳國。浩周對孫權說:“陛下不相信大王會送兒子來做人質,我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擔保。”孫權感動得淚流滿麵,指天發誓。浩周回到曹魏後,孫權的兒子卻沒來,隻是找了很多借口搪塞。曹丕想派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去和孫權訂立盟約,並要求他送兒子來做人質,孫權推辭不接受。曹丕大怒,打算討伐孫權,劉曄勸諫說:“孫權剛剛在夷陵之戰取勝,上下一心,又憑借長江、湖泊作為天險,不能倉促間製服他。”曹丕不聽。九月,曹丕命令征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從洞口出兵,大將軍曹仁從濡須出兵,上軍大將軍曹真、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合、右將軍徐晃圍攻南郡。東吳這邊,建威將軍呂範督率五路軍隊,率領水軍抵禦曹休等人;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援南郡;裨將軍朱桓在濡須督率軍隊抵禦曹仁。

冬季十月甲子日,曹丕在首陽山東麵選定壽陵的位置,並寫下遺詔,要求喪事一切從簡,墓中不陪葬金銀玉器,隻用瓦器。他命令將這份詔書收藏在宗廟,副本交給尚書台、秘書監和三公府。

孫權因為揚州、越州一帶的蠻夷部落大多還沒有平定收服,就用謙卑的言辭給曹丕上書,請求給自己改過自新的機會,說:“如果我的罪行實在無法赦免,您堅決不肯放過我,那我就把土地和百姓歸還,到交州去度過餘生。”他又給浩周寫信說:“想為兒子孫登向皇室求婚。”還說:“因為孫登年紀小,想派孫邵、張昭陪他一起來。”曹丕回複說:“我和你的君臣名分已經確定,我難道樂意勞師動眾,遠渡長江、漢水去討伐你嗎?隻要孫登早上來朝見,我晚上就下令撤軍。”於是孫權改年號為黃武,沿長江部署軍隊,抵禦曹軍。曹丕從許昌出發,向南親征,又把郢州改回荊州。十一月辛醜日,曹丕抵達宛城。曹休在洞口上書說:“我願率領精銳士卒,長驅直入江南,從敵人那裡獲取物資,一定能取勝。即便我戰死沙場,陛下也不必掛念。”曹丕擔心曹休貿然渡江,趕緊派人騎快馬傳詔製止。侍中董昭陪在曹丕身邊,說:“我看陛下麵帶憂慮,是擔心曹休渡江嗎?渡江作戰,本就困難重重。就算曹休有這個想法,他也不會單獨行動,肯定要和其他將領一起。臧霸等人現在既富有又顯貴,沒有更多的野心,隻希望安享晚年,保住榮華富貴,怎麼會冒險去送死,以求僥幸取勝呢?如果臧霸等人不進軍,曹休的想法自然會打消。我擔心陛下就算下了渡江的命令,曹休也會猶豫不決,未必會立即執行。”不久,突然刮起大風,吹斷了東吳呂範等人船隻的纜繩,這些戰船徑直漂到曹休的軍營下,曹軍斬殺、俘虜了上千吳軍,吳兵四處逃散。曹丕得知後,下令各路軍隊快速渡江。但曹軍還沒來得及行動,東吳的救援船隻就到了,收攏敗軍撤回江南。曹休派臧霸追擊,作戰失利,將軍尹盧戰死。

十一月庚申日是月底,發生了日食。

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出使蜀漢,蜀漢派太中大夫宗瑋回訪,吳、蜀兩國重新恢複了交往。

劉備聽說魏軍大舉南下,給陸遜寫信說:“魏軍現在已經到長江、漢水一帶,我打算再次東征,將軍覺得我能這麼做嗎?”陸遜回信說:“我隻怕貴軍剛剛大敗,創傷還沒恢複,才剛剛和我國恢複往來。現在應當休養生息,沒時間再次興兵作戰。如果您不慎重考慮,還想帶著這殘兵敗將來攻打我們,那可就無路可逃了。”

這期間,蜀漢漢嘉太守黃元起兵叛亂。東吳將領孫盛率領一萬士兵占據江陵中州,作為南郡的外援力量。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退婚後,我是全球最強富二代 穿越後我靠略懂成了文娛 異能讓我成為職業釣魚佬 平庸的人逆襲了 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 亮劍抗美援朝我李雲龍逆天改命 我!國士無雙 黃埔剛畢業,係統逼我當諜戰之王 穿越異世界,魔法咒語竟是中文 一戰:凋零於冬下的鳶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