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國太傅李驤在涪城攻打譙登。羅尚的兒子羅宇和他的屬官向來厭惡譙登,拒不給他提供糧草。益州刺史皮素得知後十分憤怒,準備治他們的罪。十二月,皮素到達巴郡時,羅宇等人派人趁夜將他殺害,建平都尉暴重又殺掉羅宇,巴郡陷入混亂。李驤知道譙登糧草耗儘、孤立無援,便加緊攻打涪城。城中的士兵百姓隻能熏烤老鼠為食,餓死的人很多,但沒有一個人背叛。李驤的兒子李壽此前在譙登那裡,譙登便將他送回。三府官員聯名上表,推舉巴東監軍、南陽人韓鬆為益州刺史,在巴東設治所。
當初,晉懷帝因為王彌、石勒侵擾京城附近地區,下詔讓苟曦督率各州郡軍隊進行討伐。此時曹嶷攻破琅邪,向北收複齊地,勢力十分強盛,苟純隻能關閉城門堅守。苟曦回師救援青州,與曹嶷多次交戰,最終將其擊敗。
這一年,寧州刺史王遜到任,上表舉薦李釗為朱提太守。當時寧州對外受成國逼迫,對內有夷人侵擾,城鎮都變成了廢墟。王遜穿著破舊的衣服,吃著粗劣的食物,招集離散的百姓,安撫慰問不知疲倦。幾年時間,寧州境內又恢複了安定。他還誅殺了十多家不守法紀的豪強;因為五苓夷從前是叛亂的主謀,王遜將其徹底消滅,使得寧州內外都為之震懾服從。
漢國皇帝劉聰因為自己是越過兄長即位的,一直忌憚嫡兄劉恭。趁著劉恭睡覺,劉聰在牆壁上挖洞,將劉恭刺殺而死。
漢國太後單氏去世後,漢主劉聰尊奉生母張氏為皇太後。單氏年輕貌美,劉聰和她有了不倫關係。皇太弟劉義多次勸誡劉聰,單氏又羞又惱,不久後去世。從這之後,劉義漸漸失寵,但因為單氏的緣故,劉聰還沒有馬上廢掉他。呼延皇後對劉聰說:“父親去世後兒子繼承,這是自古以來的常理。陛下繼承高祖的大業,皇太弟憑什麼占據儲君之位?陛下百年之後,咱們兒子劉粲兄弟恐怕就性命難保了。”劉聰說:“你說得有道理,我慢慢考慮這件事。”呼延氏又說:“事情拖著就容易生變,皇太弟看著劉粲兄弟漸漸長大,心裡肯定不安。萬一再有小人在中間挑撥,說不定今天就會大禍臨頭。”劉聰心裡覺得她說得對。劉義的舅舅、光祿大夫單衝哭著對劉義說:“關係疏遠的人不應該去離間關係親近的人。皇上有意讓河內王劉粲當繼承人了,殿下為什麼不主動避讓呢?”劉義說:“河瑞末年,皇上考慮到嫡庶之分,把皇位讓給我。我是覺得皇上年長,所以才推舉他。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哥哥去世弟弟繼承,有什麼不可以!劉粲兄弟就算長大了,也和現在一樣。況且都是一家人,能有多少親疏之分,皇上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春天正月壬申日,苟曦被曹嶷打敗,丟棄城池逃到高平。
石勒打算占據長江、漢水一帶作為根據地,參軍都尉張賓認為不行。正好這時軍中鬨饑荒、瘟疫,一大半士兵都死了,石勒隻好渡過沔水,攻打江夏,癸酉日將其攻克。
乙亥日,成國太傅李驤攻克涪城,抓獲譙登。太保李始攻克巴西,殺掉文石。於是成國君主李雄大赦天下,改年號為玉衡。譙登被押到成都,李雄本想赦免他,但譙登言辭毫不屈服,李雄就把他殺了。
巴蜀地區的流民分散在荊州、湘州一帶,多次被當地百姓欺負。蜀人李驤聚眾在樂鄉造反,南平太守應詹和醴陵縣令杜苾一起將其擊敗。王澄派成都內史王機討伐李驤,李驤請求投降,王澄假意答應,卻趁機偷襲並殺了他,還把李驤的妻子兒女當作賞賜,把八千多人沉入江中,流民們更加怨恨憤怒。蜀人杜疇等人再次造反,湘州參軍馮素和蜀人汝班有仇,就對刺史荀眺說:“巴蜀流民都想造反。”荀眺信以為真,打算殺光流民。流民們非常恐懼,四五萬家一起造反,因為杜苾在當地很有聲望,大家就推舉他為首領。杜苾自稱梁州、益州二州牧,兼任湘州刺史。
裴碩向琅邪王司馬睿求救,司馬睿派揚威將軍甘卓等人在壽春攻打周馥。周馥的軍隊潰散,他逃到項城,被豫州都督新蔡王司馬確抓住,周馥憂憤而死。司馬確是司馬騰的兒子。
揚州刺史劉陶去世。琅邪王司馬睿又任命安東軍谘祭酒王敦為揚州刺史,不久後加授他為都督征討諸軍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庚辰日,平原王司馬乾去世。
二月,石勒攻打新蔡,在南頓殺掉新蔡莊王司馬確;接著又攻克許昌,殺掉平東將軍王康。
氐族人苻成、隗文再次反叛,從宜都前往巴東,建平都尉暴重前去討伐。暴重趁機殺掉韓鬆,自己總管三府事務。
東海孝獻王司馬越和苟曦產生矛盾後,河南尹潘滔、尚書劉望等人又在中間說苟曦壞話。苟曦大怒,上表請求皇帝殺掉潘滔等人,還揚言說:“司馬元超司馬越字元超)當宰相不公平,把天下搞得一團糟,我苟道將苟曦字道將)怎麼能被這種不義之人驅使!”於是他向各州發布檄文,宣揚自己的功勞,列舉司馬越的罪狀。晉懷帝也厭惡司馬越專權,經常違抗詔命;司馬越留下守衛京城的將士何倫等人,搶劫公卿大臣,還逼迫侮辱公主。晉懷帝就偷偷給苟曦下了一道手詔,讓他討伐司馬越。苟曦多次和晉懷帝通信,司馬越起了疑心,派人在成皋一帶巡邏偵察,果然抓住了苟曦的信使,搜出了晉懷帝的詔書。司馬越就下發檄文,列舉苟曦的罪狀,任命從事中郎楊瑁為兗州刺史,讓他和徐州刺史裴盾一起討伐苟曦。苟曦派騎兵去抓捕潘滔,潘滔連夜逃走才躲過一劫;苟曦抓住尚書劉曾、侍中程延,將他們斬首。司馬越又憂又憤,一病不起,把後事托付給王衍。三月丙子日,司馬越在項城去世,眾人隱瞞死訊沒有發喪。大家一起推舉王衍為元帥,王衍不敢接受,又推讓給襄陽王司馬範,司馬範也不接受。司馬範是司馬瑋的兒子。於是王衍等人一起護送司馬越的靈柩回東海郡安葬。何倫、李惲等人聽說司馬越去世,就護送裴妃和世子司馬毗從洛陽向東逃跑,城裡的百姓都爭著跟隨他們。晉懷帝追貶司馬越為縣王,任命苟曦為大將軍、大都督,都督青州、徐州、兗州、豫州、荊州、揚州六州諸軍事。
益州的將領官吏一起殺掉暴重,上表請求讓巴郡太守張羅總管三府事務。張羅和隗文等人交戰時戰死,隗文等人驅趕掠奪官吏百姓,向西投降成國。三府的文武官員一起上表,請求讓平西司馬、蜀郡人王異總管三府事務,兼任巴郡太守。
當初,梁州刺史張光在魏興召集各郡太守,一起商量如何收複失地。張燕大聲說:“漢中地區荒蕪破敗,又靠近敵軍,收複的事情,得等英雄出現才行。”張光認為張燕收了鄧定的賄賂,才導致漢中失守,現在又來擾亂軍心,就把他嗬斥出去斬了。張光整頓軍隊出戰,打了好幾年才到達漢中。他安撫當地百姓,百姓們都心悅誠服。
夏天四月,石勒率領輕騎兵追擊護送司馬越靈柩的隊伍,在苦縣寧平城追上,大敗晉軍。他指揮騎兵將晉軍團團圍住,萬箭齊發,十多萬將士互相踩踏,屍體堆積如山,無一人幸免。石勒抓獲了太尉王衍、襄陽王司馬範、任城王司馬濟、武陵莊王司馬澹、西河王司馬喜、梁懷王司馬禧、齊王司馬超、吏部尚書劉望、廷尉諸葛銓、豫州刺史劉喬、太傅長史庾敳等人,讓他們坐在帳幕下,詢問西晉衰敗的原因。王衍詳細講述了西晉災禍失敗的緣由,說這些都不是自己的主意;還說自己從小就沒有做官的想法,也不參與世事,還勸石勒稱帝,希望能借此免死。石勒說:“你年輕時就入朝為官,名揚四海,又身居高位,怎麼能說沒有做官的想法呢?天下大亂成這樣,不是你還能是誰的責任!”命令手下把他扶出去。其他人都怕死,紛紛為自己辯解。隻有襄陽王司馬範神色莊重,回頭嗬斥他們:“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囉嗦什麼!”石勒對孔萇說:“我征戰天下這麼久,從沒見過這種人,能留著他們嗎?”孔萇說:“他們都是晉朝的王公貴族,終究不會為我們所用。”石勒說:“話雖如此,也不能直接用刀殺了他們。”到了夜裡,派人推倒牆壁,把他們壓死。司馬濟是宣帝司馬懿弟弟景王司馬陵的兒子;司馬禧是司馬澹的兒子。石勒剖開司馬越的棺材,焚燒他的屍體,說:“擾亂天下的就是這個人,我替天下人報仇,所以燒了他的骨頭來告慰天地。”
何倫等人逃到洧倉時,遇到石勒,戰敗。東海王世子司馬毗和四十八位宗室王爺都被石勒俘虜,何倫逃到下邳,李惲逃到廣宗。裴妃被人抓走販賣,過了很久才渡江。當初,琅邪王司馬睿去建業鎮守,是裴妃的主意,所以司馬睿感激她,對她多加照顧,還讓自己的兒子司馬衝過繼給司馬越當繼承人。
漢國的趙固、王桑攻打裴盾,將他殺掉。
杜苾攻打長沙。五月,荀眺棄城逃往廣州,被杜苾追上抓獲。接著,杜苾向南攻破零陵、桂陽,向東劫掠武昌,殺掉了很多太守、縣令。
朝廷任命太子太傅傅祗為司徒,尚書令荀藩為司空;加授王浚為大司馬、侍中、大都督,都督幽州、冀州諸軍事;南陽王司馬模為太尉、大都督;張軌為車騎大將軍;琅邪王司馬睿為鎮東大將軍,兼任都督揚州、江州、湘州、交州、廣州五州諸軍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初,太傅司馬越認為南陽王司馬模不能安撫好關中地區,就上表請求征召他為司空。將軍淳於定勸說司馬模不要接受征召,司馬模聽從了他的建議,還上表派世子司馬保為平西中郎將,鎮守上邽,秦州刺史裴苞拒絕司馬保前來。司馬模派帳下都尉陳安攻打裴苞,裴苞逃到安定,被太守賈疋收留。
苟曦上奏朝廷,建議遷都倉垣,並派從事中郎劉會帶領幾十艘船隻、五百名宿衛士兵和千斛糧食,迎接晉懷帝。晉懷帝原本打算遷都,但公卿大臣們猶豫不決,身邊的人又舍不得財物,遷都計劃最終沒能成行。此後,洛陽城內饑荒愈發嚴重,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狀,朝中百官十有八九都流亡在外。晉懷帝再次召集公卿商議遷都,卻發現連護衛都沒準備好。晉懷帝無奈地拍著手感歎:“怎麼連輛車都沒有!”隻好派傅祗前往河陰準備船隻,僅帶著幾十名朝中官員隨行。晉懷帝步行出西掖門,走到銅駝街時,遭到盜賊搶劫,被迫返回宮中。度支校尉、東郡人魏浚率領幾百家流民,在河陰的硤石據險自守,他們劫掠到一些糧食後,獻給了晉懷帝。晉懷帝任命魏浚為揚威將軍、平陽太守,同時保留他度支校尉的職務。
漢國皇帝劉聰派前軍大將軍呼延晏率領兩萬七千士兵攻打洛陽。呼延晏的軍隊抵達黃河南岸時,先後十二次擊敗晉軍,晉軍戰死三萬餘人。隨後,始安王劉曜、王彌、石勒也率領軍隊前來會合。在他們到達之前,呼延晏把輜重留在張方原來的營壘,於癸未日率先抵達洛陽,甲申日攻打平昌門,丙戌日將其攻克,接著焚燒了東陽門以及各個官署衙門。六月丁亥初一,呼延晏因後續部隊沒有趕到,在城中大肆搶掠一番後離去。晉懷帝原本在洛水準備好船隻,打算向東逃走,結果船隻全被呼延晏焚毀。庚寅日,荀藩和弟弟光祿大夫荀組逃往轘轅關。辛卯日,王彌抵達宣陽門;壬辰日,始安王劉曜抵達西明門;丁酉日,王彌、呼延晏攻克宣陽門,進入南宮,登上太極前殿,縱容士兵大肆搶掠,將宮女和珍寶搜刮一空。晉懷帝從華林園門出逃,想要前往長安,卻被漢國士兵追上抓獲,囚禁在端門。劉曜從西明門進入洛陽後,駐紮在武庫。戊戌日,劉曜殺掉太子司馬詮、吳孝王司馬晏、竟陵王司馬楙、右仆射曹馥、尚書閭丘衝、河南尹劉默等人,洛陽城中軍民死者達三萬餘人。漢國軍隊還挖掘晉朝皇陵,焚毀宮殿、宗廟和官府。劉曜納娶了晉惠帝的皇後羊獻容,將晉懷帝以及傳國六璽遷往平陽。石勒則帶兵出轘轅關,駐紮在許昌。光祿大夫劉蕃、尚書盧誌逃往並州。
丁未日,漢國皇帝劉聰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嘉平。他任命晉懷帝為特進左光祿大夫,封平阿公;任命侍中庾瑉、王俊為光祿大夫。庾瑉是庾敳的哥哥。
起初,始安王劉曜因王彌沒等他到就先進入洛陽,心中怨恨。王彌勸劉曜:“洛陽位居天下中心,四周山河環繞,城池和宮殿都不用重新修建,應該稟報皇上,把都城從平陽遷到這裡。”劉曜認為天下尚未平定,洛陽四麵受敵,難以堅守,沒有采納王彌的建議,反而下令焚毀洛陽。王彌怒罵道:“匈奴人,哪有當帝王的誌向!”從此,王彌與劉曜產生矛盾,帶兵向東駐紮在項關。前司隸校尉劉暾勸王彌:“如今天下大亂,各路英雄競相逐鹿。將軍為漢國立下不世之功,卻又與劉曜失和,以後該如何自處?不如向東占據青州老家,靜觀天下局勢。進可以統一天下,退也能割據一方,這才是上策。”王彌覺得很有道理。
司徒傅祗在河陰設立行台,司空荀藩在陽城,河南尹華薱在成皋,汝陰太守、平陽人李矩為他們建造房屋,運送糧食。華薱是華歆的曾孫。
荀藩和弟弟荀組、族子中護軍荀崧,華薱和弟弟中領軍華恒,在密縣設立行台,向各地發布檄文,推舉琅邪王司馬睿為盟主。荀藩以皇帝名義任命荀崧為襄城太守,李矩為滎陽太守,前冠軍將軍、河南人褚翜為梁國內史。揚威將軍魏浚駐紮在洛陽北麵的石梁塢,劉琨以皇帝名義暫任魏浚為河南尹。魏浚前往荀藩處商議軍事,荀藩邀請李矩一同會麵,李矩連夜赴約。李矩的下屬們都勸他:“魏浚這人不可信,不該夜裡去。”李矩卻說:“忠臣都有一顆赤誠之心,有什麼可懷疑的!”於是前往,與魏浚等人結下友好關係後離去。魏浚的族子魏該聚眾占據一泉塢,荀藩任命他為武威將軍。
豫章王司馬端是太子司馬詮的弟弟,向東逃到倉垣。苟曦率領眾官員尊奉司馬端為皇太子,設立行台。司馬端以皇帝名義任命苟曦為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苟曦隨後從倉垣轉移到蒙城駐紮。
撫軍將軍秦王司馬業是吳孝王司馬晏的兒子,荀藩的外甥,年僅十二歲,向南逃到密縣,荀藩等人尊奉他為主,前往許昌。前豫州刺史、天水人閻鼎在密縣聚集了幾千名來自西州的流民,想返回故鄉。荀藩見閻鼎有才能又手握重兵,便任命他為豫州刺史,讓中書令李絙、司徒左長史、彭城人劉疇、鎮軍長史周顗、司馬李述等人擔任閻鼎的屬官。周顗是周浚的兒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時天下大亂,隻有江東地區相對安定,中原地區的士人百姓為躲避戰亂,大多南渡長江。鎮東司馬王導勸說琅邪王司馬睿招攬這些賢才,共同治理江東。司馬睿聽從建議,征召了一百多名屬官,當時的人稱之為“百六掾”。他任命前潁川太守、勃海人刁協為軍谘祭酒,前東海太守王承、廣陵相卞壺為從事中郎,江寧令諸葛恢、曆陽參軍、陳國人陳頵為行參軍,前太傅掾庾亮為西曹掾。王承是王渾弟弟的兒子,諸葛恢是諸葛靚的兒子,庾亮是庾兗弟弟的兒子。
江州刺史華軼是華歆哥哥的孫子,他認為自己是受朝廷任命,卻要受琅邪王司馬睿管轄,因此常常不服從司馬睿的命令。很多郡縣官員都勸他,華軼卻說:“我隻聽朝廷詔書的命令。”當司馬睿接到荀藩的檄文,以皇帝名義設置官府、更換官員時,華軼和豫州刺史裴憲都拒不執行。司馬睿派揚州刺史王敦、曆陽內史甘卓與揚烈將軍、廬江人周訪合兵攻打華軼。華軼兵敗後逃往安成,被周訪追上斬殺,他的五個兒子也一同被殺。裴憲逃往幽州。司馬睿任命甘卓為湘州刺史,周訪為尋陽太守,又任命揚武將軍陶侃為武昌太守。
這年秋天七月,王浚設祭壇舉行儀式,擁立皇太子,並通告天下,聲稱自己是奉皇帝密詔,以皇帝名義封官授爵。他大肆設置百官,任命荀藩為太尉,琅邪王司馬睿為大將軍,自己兼任尚書令,還任命裴憲和女婿棗嵩為尚書,田征為兗州刺史,李惲為青州刺史。
南陽王司馬模派牙門趙染駐守薄阪,趙染請求擔任馮翊太守,未獲批準,心中惱怒,便率領部眾投降漢國。漢國皇帝劉聰任命趙染為平西將軍。八月,劉聰派趙染與安西將軍劉雅率領兩萬騎兵,前往長安攻打司馬模,河內王劉粲、始安王劉曜則率領大軍隨後進發。趙染在潼關擊敗司馬模的軍隊,長驅直入,抵達下邽。涼州將領北宮純從長安率領部眾投降漢國。漢國軍隊包圍長安,司馬模派淳於定出戰,結果戰敗。此時司馬模的倉庫空虛,士卒紛紛逃散,他無奈之下向漢國投降。趙染將司馬模押送到河內王劉粲處,九月,劉粲將司馬模殺害。關西地區饑荒嚴重,白骨遍野,百姓十不存一二。劉聰任命始安王劉曜為車騎大將軍、雍州牧,改封中山王,鎮守長安;任命王彌為大將軍,封齊公。
苟曦為人驕橫奢侈、苛刻殘暴。前遼西太守閻亨是閻纘的兒子,多次勸諫苟曦,結果被苟曦殺害。從事中郎明預身患重病,仍坐著車前去勸諫。苟曦生氣地說:“我殺閻亨,關彆人什麼事?你居然帶病來罵我!”明預說:“明公以禮待我,所以我也以禮儘忠。如今明公對我發怒,可外麵的人對明公的不滿又該如何平息?夏桀貴為天子,都因驕橫殘暴而亡國,何況是臣子呢!希望明公暫且消消氣,聽聽我的話。”苟曦不聽勸告。從此,眾人對他心生怨恨,再加上瘟疫流行、饑荒肆虐,形勢愈發糟糕。石勒在陽夏攻打王讚,將其擒獲,接著襲擊蒙城,俘虜了苟曦和豫章王司馬端。石勒用鎖鏈鎖住苟曦的脖子,任命他為左司馬。漢國皇帝劉聰則任命石勒為幽州牧。
王彌與石勒表麵上相互親近,實際上卻互相猜忌。劉暾勸說王彌,讓他召集曹嶷的軍隊圖謀石勒。王彌寫信讓劉暾去召曹嶷,還邀請石勒一同前往青州。劉暾走到東阿時,被石勒的巡邏騎兵抓獲,石勒暗中將劉暾殺掉,王彌卻毫不知情。此時,王彌的部將徐邈、高梁擅自帶領部下離開,王彌的勢力逐漸衰弱。王彌聽說石勒擒獲苟曦後,心中忌恨,寫信祝賀石勒:“您擒獲苟曦並任用他,真是神機妙算!讓苟曦為您效力,我在您身邊輔佐,天下不難平定!”石勒對張賓說:“王彌地位尊貴,卻言辭謙卑,他肯定想算計我。”張賓趁機勸石勒趁著王彌勢力衰弱,誘殺他。當時,石勒正與“乞活軍”的陳午在蓬關交戰,王彌也與劉瑞對峙,形勢危急,便向石勒求援,石勒起初沒有答應。張賓說:“您一直擔心找不到對付王彌的機會,如今上天把他送到您麵前了。陳午不過是個小人物,不足為慮;王彌是人中豪傑,必須儘早除掉。”石勒於是帶兵攻打劉瑞,將其斬殺。王彌大喜,以為石勒真心與自己交好,不再懷疑他。這年冬天十月,石勒邀請王彌到己吾赴宴,王彌準備前往,長史張嵩勸阻,他不聽。宴會上酒興正濃時,石勒親手斬殺王彌,吞並了他的部眾,並上表漢國皇帝劉聰,稱王彌謀反。劉聰大怒,派使者斥責石勒“擅自殺害朝中重臣,有目無君主之心”,但還是任命石勒為鎮東大將軍,都督並州、幽州諸軍事,兼任並州刺史,以此安撫他。苟曦、王讚暗中謀劃背叛石勒,被石勒察覺後殺害,苟曦的弟弟苟純也一同被殺。
石勒帶兵在豫州各郡燒殺搶掠,一直打到長江邊才返回,最後在葛陂駐紮下來。
當初,石勒被人擄去販賣時,和母親王氏失散了。劉琨找到他母親和侄子石虎後,派人送還給石勒,還附上一封信說:“將軍用兵如神,打仗從沒輸過。可您一直四處奔波,沒有安穩的地盤,立了那麼多戰功卻得不到封賞,這都是因為跟對了主公就是正義之師,跟著叛逆之人就成了賊寇啊。成敗不過在呼吸之間,風向一轉,局勢就變了。現在我代表朝廷封您為侍中、車騎大將軍,還讓您兼任護匈奴中郎將,封襄城郡公,將軍您就接受吧!”石勒回信說:“建功立業的路有很多條,這不是那些迂腐書生能懂的。您就好好為朝廷儘忠,我在這邊解決亂局,各自努力吧。”他還給劉琨送去名馬和珍寶,厚待使者,但和劉琨斷絕了往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時石虎才十七歲,凶狠殘暴,成了軍中的一大禍害。石勒對母親說:“這孩子太凶了,要是讓軍中其他人殺了他,傳出去名聲不好,不如我們自己動手。”母親卻說:“性子烈的牛犢拉車,雖然容易把車弄壞,但潛力大啊,你就再忍忍!”等石虎長大後,騎馬射箭樣樣精通,勇猛過人。石勒任命他為征虜將軍。石虎每次攻破城池,幾乎都會殺光城裡的人。不過他治軍嚴格卻不繁瑣,沒人敢違抗命令,指揮作戰時也總是所向披靡,石勒就越來越寵信他。石勒攻打滎陽太守李矩,結果被李矩打退了。
以前,南陽王司馬模讓從事中郎索綝當馮翊太守。索綝是索靖的兒子。司馬模死後,索綝和安夷護軍、金城人麹允,還有頻陽令梁肅,一起逃到安定。當時安定太守賈疋正帶著氐族、羌族部落向漢國送質子表示臣服,索綝他們在陰密遇到賈疋,拉著他回到臨涇,勸說賈疋一起複興晉朝,賈疋同意了。大家就推舉賈疋為平西將軍,帶著五萬人馬向長安進發。雍州刺史麹特、新平太守竺恢都不肯向漢國投降,聽說賈疋起兵,就和扶風太守梁綜帶著十萬人馬來會合。梁綜是梁肅的哥哥。漢國的河內王劉粲在新豐,派部將劉雅、趙染攻打新平,沒能打下來。索綝去救援新平,雙方打了上百場仗,劉雅等人敗退。中山王劉曜和賈疋在黃丘交戰,劉曜的軍隊慘敗。賈疋趁機攻打漢國的梁州刺史彭蕩仲,把他殺了。麹特等人又在新豐打敗劉粲,劉粲隻好逃回平陽。這下賈疋他們的聲勢大漲,關西地區的胡人、漢人紛紛響應。
閻鼎想帶著秦王司馬業入關,占據長安來號令天下;河陰令傅暢是傅祗的兒子,也寫信勸閻鼎這麼做,閻鼎就出發了。荀藩、劉疇、周顗、李述這些人都是山東人,不想往西走,半路上就逃走了;閻鼎派兵去追,沒追上,還殺了李絙等人。閻鼎和司馬業從宛城前往武關,在上洛遇到強盜,士兵們四下逃散,閻鼎收攏殘部,前進到藍田,派人通知賈疋,賈疋派兵來迎接;十二月,他們進入雍城,賈疋讓梁綜帶兵保護司馬業。
周顗逃到琅邪王司馬睿那裡,司馬睿任命他為軍諮祭酒。前騎都尉、譙國人桓彝也為了躲避戰亂渡過長江,他見司馬睿勢力弱小,就對周顗說:“我以為中原太亂,來這裡能保命,沒想到這邊也這麼弱,可怎麼辦啊!”後來他見到王導,一起談論天下大事,回去後對周顗說:“剛才就像見到了管仲,我不擔心了!”
一些有名望的人一起登上新亭遊玩設宴,周顗坐在中間感歎道:“景色還是老樣子,可抬頭一看,長江天險把我們和北方隔開了!”大家聽了都相對流淚。王導臉色一沉,嚴肅地說:“我們應該一起為朝廷出力,收複中原,怎麼能像囚犯一樣哭哭啼啼呢!”眾人這才擦乾眼淚,向他認錯。
陳頵給王導寫信說:“中原之所以衰敗,就是因為選拔人才的方法不對,隻看重虛名,不看真本事。大家都忙著爭名逐利,互相吹捧推薦,誰名氣大誰就先得到重用,這樣風氣越來越壞,國家也就衰敗了。再加上崇尚老莊的風氣影響朝廷,把那些沽名釣譽的人當成高雅之士,把做事的人當成俗人,大家都不關心國事,國家的製度都荒廢了。要想治理好國家,得從眼前的事做起。現在應該改變這種局麵,賞罰分明,像當年發掘密縣的卓茂、表彰桐鄉的朱邑那樣,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這樣才能成就大業,實現國家複興。”但王導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劉琨擅長招納人才,卻不善於管理。一天之內,雖然有幾千人來投奔,但離開的人也接連不斷。劉琨派兒子劉遵向代公拓跋猗盧借兵,又讓族人、高陽內史劉希在中山聚集人馬,幽州管轄的代郡、上穀、廣寧的百姓很多都去投奔,隊伍發展到三萬人。王浚知道後很生氣,派燕相胡矩率領各路軍隊,和遼西公段疾陸眷一起攻打劉希,把劉希殺了,還擄走了三郡的男女老少。段疾陸眷是段務勿塵的兒子。拓跋猗盧派兒子拓跋六修帶兵幫助劉琨守衛新興。
劉琨的牙門將邢延把一塊碧石獻給劉琨,劉琨又轉送給拓跋六修,拓跋六修還想找邢延要更多,邢延不給,他就抓走邢延的妻子兒女。邢延大怒,帶著自己的部下襲擊拓跋六修,拓跋六修逃走,邢延就帶著新興向漢國投降,還請求漢國出兵攻打並州。
李臻死後,遼東邊境的鮮卑人素喜連、木丸津借口為李臻報仇,攻占了多個縣城,燒殺搶掠,多次打敗當地的郡兵,連續多年在當地作亂。東夷校尉封釋沒辦法平定,就想和他們講和,素喜連、木丸津卻不同意。很多百姓失去家園,都跑去投奔慕容廆,慕容廆給他們糧食後送回家,願意留下的就好好安置。
慕容廆的小兒子、鷹揚將軍慕容翰對他說:“從古至今,有作為的君主,都懂得尊奉天子來順應民心,成就大業。現在素喜連、木丸津表麵上說是為龐本報仇,其實就是想趁亂搞破壞。封釋已經殺了龐本求和,他們還不停手。現在中原大亂,朝廷的軍隊也管不了這邊,遼東一片荒蕪,沒人來救援,父親不如以他們的罪行出兵討伐。這樣一來,往上可以複興遼東,往下能吞並這兩個部落,對內彰顯我們的忠義,對外又能壯大自己,這可是成就霸業的基礎啊。”慕容廆笑著說:“沒想到你小子能想到這些!”於是率領軍隊向東攻打素喜連、木丸津,讓慕容翰做前鋒,打敗並斬殺了他們,吞並了兩個部落的全部人馬。慕容廆把被擄走的三千多百姓,還有之前來投奔自己的人,都送回郡縣,遼東這才得以保全。
封釋病重時,把孫子封弈托付給慕容廆。封釋去世後,慕容廆召見封弈,和他交談後,十分欣賞,說:“真是奇才!”就任命他為小都督。封釋的兒子、冀州主簿封悛,幽州參軍封抽來奔喪。慕容廆見到他們後說:“這家人就像千斤重的壯牛一樣靠譜!”因為道路不通,屍體沒法運回去安葬,封悛和封抽就都留下來在慕容廆手下做官,慕容廆任命封抽為長史,封悛為參軍。王浚讓自己的妻舅崔毖擔任東夷校尉。崔毖是崔琰的曾孫。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