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赤亭羌人姚弋仲往東遷徙到榆眉,戎人、漢人背著孩子跟隨他的有幾萬人;他自稱護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公。
建興元年癸酉年,也就是公元313年。
春天正月初一丁醜日,漢主劉聰在光極殿宴請群臣,讓晉懷帝穿著青衣給大家倒酒。庾瑉、王俊等人受不了這種屈辱,悲憤交加,放聲大哭。劉聰對此很反感。有人告發庾瑉等人謀劃在平陽接應劉琨,二月丁未日,劉聰殺了庾瑉、王俊等十多個原來的晉朝大臣,晉懷帝也被殺害。劉聰宣布大赦,又把會稽劉夫人重新立為貴人。
荀崧評價說:懷帝天生資質高潔,年輕時就有傑出的謀略,如果遇到太平年代,完全能成為一個守成的好君主。但他接手的是惠帝留下的混亂局麵,加上東海王司馬越專權,所以雖然沒有周幽王、周厲王那樣的過失,卻遭遇了流亡的災禍。
乙亥日,漢國的太後張氏去世,諡號為光獻。張皇後因過度悲傷,丁醜日也去世了,諡號為武孝。
己卯日,漢國的定襄忠穆公王彰去世。
三月,漢主劉聰立貴嬪劉娥為皇後,還打算為她建造儀殿。廷尉陳元達直言勸諫,說:“上天生下百姓,然後為他們設立君主,是讓君主管理他們,不是用萬民的性命來滿足一個人的欲望。晉朝失德,大漢取而代之,百姓們伸長脖子期盼,希望能過上安穩日子。所以光文皇帝劉淵)穿粗布衣服,住處沒有多層褥墊,後妃不穿錦緞絲綢,拉車的馬不吃糧食,都是因為愛護百姓。陛下即位以來,已經修建了四十多座宮殿台觀,加上多次發動戰爭,運輸物資從未停止,饑荒、瘟疫不斷,百姓接連死亡,可您還想著修建宮殿,這難道是做百姓父母的樣子嗎!現在還有晉朝的殘餘勢力,在西邊占據關中,在南邊控製江南;李雄占據了巴、蜀地區;王浚、劉琨在身邊虎視眈眈;石勒、曹嶷對朝廷的貢品也越來越少。陛下不管這些隱患,卻還要為皇後建殿,這難道是眼下最要緊的事嗎!從前漢文帝處於安定的時代,糧食布帛充足,還舍不得百金的花費,停止了露台的修建。陛下接手的是亂世之後的局麵,所擁有的土地,不過相當於漢文帝時的兩個郡,需要防禦的敵人,也遠不止匈奴、南越。可宮殿的奢侈卻到了這種地步,我實在不敢不冒死進言。”
劉聰大怒,說:“我身為天子,建一座宮殿,還用得著問你這鼠輩?竟敢胡說八道擾亂人心!不殺你這鼠輩,我的宮殿就建不成!”命令手下:“把他拖出去斬了!連他的妻子兒女一起在東市梟首示眾,讓這群老鼠埋在一個坑裡!”當時劉聰在逍遙園的李中堂,陳元達事先把自己的腰用鎖鏈鎖著進去,這時就用鎖鏈把自己鎖在堂下的樹上,大喊:“我所說的,都是為了國家大計,可陛下卻要殺我。朱雲說過:‘我能和龍逢、比乾為伍,已經很滿足了!’”手下人拉不動他。
大司徒任顗、光祿大夫朱紀、範隆、驃騎大將軍河間王劉易等人磕頭磕得頭破血流,說:“陳元達是先帝賞識的人,陛下剛即位時,就把他安排在身邊,他一直忠心耿耿,知無不言。我們這些人拿著俸祿苟且偷安,每次見他都很慚愧。現在他說的話雖然狂妄直率,還望陛下能寬容他。因為進諫就殺列卿,後世會怎麼評價您呢!”劉聰沉默不語。
劉皇後聽說後,秘密下令手下暫停行刑,親手寫了奏疏進言:“現在宮殿已經夠用了,沒必要再修建,天下還沒統一,應該愛惜民力。廷尉的話,是國家的福氣,陛下應該獎賞他;反而要殺他,天下人會怎麼看陛下呢!忠臣進諫本來就不顧自身安危,而君主拒絕進諫也是不顧自身安危。陛下為我建殿而殺諫臣,讓忠良不敢說話是因為我,讓遠近的人怨恨憤怒是因為我,讓公私困窘是因為我,讓國家危險是因為我,天下的罪過都集中在我身上,我怎麼承受得起!我看自古以來亡國敗家,沒有不是因為女人的,心裡一直痛恨這種事。沒想到今天自己卻成了這樣的人,讓後世像我看待古人那樣看待我!我實在沒臉再侍奉陛下,希望能在這堂中賜我一死,來彌補陛下的過錯!”劉聰看了奏疏,臉色大變。
任顗等人還在不停地磕頭流淚。劉聰慢慢說:“我近年來得了風疾,喜怒無常,自己也控製不住。陳元達是忠臣,是我沒看出來。各位能磕破頭闡明道理,實在是儘了輔弼之責。我心裡很慚愧,怎麼敢忘記呢!”他讓任顗等人戴好帽子穿上鞋坐下,把陳元達叫上來,把劉皇後的奏疏給他看,說:“外麵有你們輔佐,宮內有皇後輔佐,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賞賜了任顗等人數量不等的糧食和布帛,把逍遙園改名叫納賢園,李中堂改名叫愧賢堂。劉聰對陳元達說:“你本該怕我,怎麼反而讓我怕你了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西夷校尉向沈去世,大家推舉汶山太守蘭維為西夷校尉。蘭維率領官吏百姓往北出發,想前往巴東。成漢的將領李恭、費黑半路截擊,抓獲了他。
夏天四月丙午日,晉懷帝遇害的消息傳到長安,皇太子司馬業)舉行哀悼儀式,接著舉行了加冠禮。壬申日,皇太子即位稱帝,宣布大赦,改年號為建興。任命衛將軍梁芬為司徒,雍州刺史麴允為尚書左仆射、錄尚書事,京兆太守索綝為尚書右仆射、兼任吏部尚書、京兆尹。當時長安城裡,住戶不到一百,雜草叢生;公家和私人的車子隻有四輛,百官沒有官服、印綬,隻用桑木版寫上官號而已。不久,任命索綝為衛將軍、兼任太尉,軍政大事都交給了他。
漢國的中山王劉曜、司隸校尉喬智明侵犯長安,平西將軍趙染率領部眾前去會合。晉帝下詔,命麴允駐守黃白城抵抗他們。
石勒派石虎攻打鄴城,鄴城被攻破,劉演逃到廩丘,三台的流民都向石勒投降。石勒任命桃豹為魏郡太守安撫他們;過了一段時間,派石虎代替桃豹鎮守鄴城。
當初,劉琨任用陳留太守焦求為兗州刺史,荀藩又任用李述為兗州刺史;李述想攻打焦求,劉琨就把焦求召回。等到鄴城失守,劉琨又任命劉演為兗州刺史,鎮守廩丘。前中書侍郎郗鑒,年輕時就以清廉有氣節聞名,率領高平一千多家百姓到嶧山避亂自保,琅邪王司馬睿任用郗鑒為兗州刺史,鎮守鄒山。三個人在三個郡分彆駐守,兗州的官吏百姓都不知道該歸順誰。
琅邪王司馬睿任命前廬江內史華譚為軍谘祭酒。華譚曾經在壽春依附周馥。司馬睿對華譚說:“周馥字祖宣)為什麼反叛?”華譚說:“周馥雖然死了,天下還有敢說真話的人。周馥見賊寇越來越多,想遷都來緩解國家危難,當權者不高興,就派兵討伐他,周馥死後沒多久,洛陽就淪陷了。如果說他反叛,不是太冤枉了嗎!”司馬睿說:“周馥身為征鎮大臣,手握強兵,召他不來,國家危難時又不扶持,也是天下的罪人。”華譚說:“沒錯,危難時不扶持,應該和天下人一起承擔責任,不隻是周馥一個人。”
司馬睿的幕僚大多逃避事務、貪圖安逸,錄事參軍陳頵對司馬睿說:“洛陽太平的時候,朝廷官員把小心謹慎當作平庸,把傲慢放縱當作優雅,這種風氣相互影響,導致了國家敗亡。現在幕僚們都繼承了洛陽的弊病,追求虛名、自高自大,這是前車之鑒還沒遠去,後車又要重蹈覆轍了。請從現在起,凡是接受使命卻稱病不去的,都免官。”司馬睿沒有聽從。當初三王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誅殺趙王司馬倫時,製定了《己亥格》來獎賞有功的人,後來一直沿用。陳頵上奏說:“從前趙王篡位叛逆,惠帝失去皇位,三王起兵討伐,所以用厚賞來安撫響應大義的人。現在不管功勞大小,都按《己亥格》來獎賞,甚至讓士兵佩戴金印紫綬,把符策給仆隸,這不是重視名位、整頓法紀的做法,請求一律停止!”陳頵出身低微,多次發表正直的言論,王府裡很多人討厭他,就把他外調為譙郡太守。
吳興太守周玘,家族勢力強大,琅邪王司馬睿對他既懷疑又忌憚。司馬睿身邊當權的,大多是中原地區逃亡來的官員,他們駕馭吳地人,吳地人很不滿。周玘覺得自己沒得到應有職位,又被刁協輕視,羞恥怨恨越來越深,就暗中和同黨謀劃誅殺當權者,用南方士人代替他們。事情泄露後,周玘憂憤而死。臨死前,他對兒子周勰說:“殺我的是那些北方佬,你能報仇,才是我的兒子。”
石勒在上白攻打李惲,將他斬殺。王浚又任命薄盛為青州刺史。
王浚派棗嵩統領各路軍隊駐守易水,召段疾陸眷前來,想和他一起攻打石勒。段疾陸眷沒來,王浚發怒,用重金賄賂拓跋猗盧,還傳檄慕容廆等人共同討伐段疾陸眷。拓跋猗盧派右賢王六修帶兵會合,卻被段疾陸眷打敗。慕容廆派慕容翰攻打段氏,奪取徒河、新城,進至陽樂,聽說六修戰敗便退回,慕容翰趁機留下鎮守徒河,在青山築壘。
起初,中原避亂的士人百姓,大多向北依附王浚,可王浚不能安撫他們,又沒有完善的政令法規,士人百姓常常又離開他。段氏兄弟隻崇尚武力,不禮遇士大夫。隻有慕容廆政治清明,重視人才,所以士人百姓多歸附他。慕容廆選拔其中的賢才,根據才能任用,讓河東人裴嶷、北平人陽耽、廬江人黃泓、代郡人魯昌作為主要謀士,廣平人遊邃、北海人逄羨、北平人西方虔、西河人宋奭以及封抽、裴開作為得力助手,平原人宋該、安定人皇甫岌、皇甫岌的弟弟皇甫真、蘭陵人繆愷、昌黎人劉斌以及封弈、封裕掌管重要事務。封裕是封抽的兒子。
裴嶷清廉正直有才乾謀略,曾任昌黎太守,他的哥哥裴武任玄菟太守。裴武去世後,裴嶷和裴武的兒子裴開護送靈柩回鄉,路過慕容廆處,慕容廆對他們很恭敬,等他們離開時,又贈送了豐厚的財物。走到遼西,道路不通,裴嶷想返回依附慕容廆。裴開說:“家鄉在南方,怎麼往北走呢!況且同樣是流亡他鄉,段氏強大,慕容氏弱小,何必離開這裡去依附他呢!”裴嶷說:“中原戰亂,現在去那裡,就是一起跳進虎口。況且路途遙遠,怎麼能到達!要是等道路通暢,又不是短時間能指望的。現在想找個安身的地方,怎能不慎重選擇人。你看段氏那些人,有長遠謀略嗎,又能善待國士嗎!慕容公施行仁義,有稱霸天下的誌向,加上國家富足百姓安定,現在去依附他,往好裡說能建功立業,往差裡說能保全宗族,你有什麼可懷疑的!”裴開於是聽從了他。到了之後,慕容廆非常高興。陽耽清廉正直、沉穩敏捷,曾任遼西太守。慕容翰在陽樂打敗段氏時俘獲了他,慕容廆以禮相待並任用他。遊邃、逄羨、宋奭,都曾擔任昌黎太守,和黃泓一起到薊城避亂,後來歸附慕容廆。王浚多次親筆寫信召遊邃的哥哥遊暢,遊暢想去,遊邃說:“王浚字彭祖)政令刑罰混亂,華人、胡人都叛離他。依我看,他肯定不能長久,哥哥暫且停留等待時機。”遊暢說:“王浚殘忍多疑,最近流民往北來,他命令各地追殺。現在他親筆信寫得懇切,我停留不去,會連累你的。況且亂世中宗族應該分散,以防萬一留下後代。”於是遊暢去了王浚那裡,最終和王浚一起敗亡。宋該和平原人杜群、劉翔先依附王浚,又依附段氏,都覺得他們不值得托付,便率領流亡百姓一起歸附慕容廆。東夷校尉崔毖請皇甫岌擔任長史,言辭謙卑地勸說,始終沒能請到;慕容廆招他,皇甫岌和弟弟皇甫真立刻就到了。遼東人張統占據樂浪、帶方二郡,和高句麗王乙弗利互相攻打,連年不斷。樂浪人王遵勸張統率領一千多家百姓歸附慕容廆,慕容廆為他們設置樂浪郡,任命張統為太守,王遵為參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如的殘餘黨羽涪陵人李運、巴西人王建等從襄陽率領三千多家進入漢中,梁州刺史張光派參軍晉邈帶兵阻攔。晉邈接受了李運、王建的賄賂,勸張光接受他們投降,張光聽從了,讓他們住在成固。不久晉邈見李運、王建及其部下有很多珍寶,想全部奪走,又勸張光說:“李運、王建這些人,不從事農業生產,專門製造兵器,他們的意圖難以預料,不如把他們全部殺掉。不然,一定會作亂。”張光又聽從了他。五月,晉邈帶兵攻打李運、王建,將他們殺死。王建的女婿楊虎收攏殘餘部眾攻打張光,駐守在厄水;張光派兒子張孟萇討伐,沒能取勝。
壬辰日,朝廷任命琅邪王司馬睿為左丞相、大都督,統領陝東各路軍隊;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大都督,統領陝西各路軍隊。詔書說:“現在要掃除像鯨鯢一樣的惡人,奉迎先帝的靈柩。命令幽、並兩州率領三十萬士兵直搗平陽,右丞相應率領秦、涼、梁、雍的軍隊三十萬直奔長安,左丞相率領所屬精兵二十萬直抵洛陽,共同按期進發,成就大功。”
漢國中山王劉曜駐守蒲阪。
石勒派孔萇攻打定陵,殺死田徽;薄盛率領部下投降石勒,崤山以東的郡縣,相繼被石勒奪取。漢主劉聰任命石勒為侍中、征東大將軍。烏桓也叛離王浚,暗中歸附石勒。
六月,劉琨和代公拓跋猗盧在陘北會麵,謀劃攻打漢國。秋季七月,劉琨進軍占據藍穀,拓跋猗盧派拓跋普根駐守北屈。劉琨派監軍韓據從西河向南進發,打算攻打西平。漢主劉聰派大將軍劉粲等人抵禦劉琨,驃騎將軍劉易等人抵禦拓跋普根,蕩晉將軍蘭陽等人協助防守西平。劉琨等人聽說後,帶兵退回。劉聰讓各路軍隊仍駐守原地,製定進攻計劃。
晉帝派殿中都尉劉蜀下詔令給左丞相司馬睿,讓他及時進軍,和皇帝在中原會合。八月癸亥日,劉蜀到達建康,司馬睿以正在平定江東,沒時間北伐為由推辭。任命鎮東長史刁協為丞相左長史,從事中郎彭城人劉隗為司直,邵陵內史廣陵人戴邈為軍谘祭酒,參軍丹楊人張闓為從事中郎,尚書郎潁川人鐘雅為記室參軍,譙國人桓宣為舍人,豫章人熊遠為主簿,會稽人孔愉為掾。劉隗熟悉文史,善於揣摩司馬睿的心意,所以司馬睿特彆親近喜愛他。熊遠上書,認為:“戰事興起以來,處理事務不依照法令,競相提出新的主張,遇事臨時製定製度,朝令夕改,以至於主管官員不敢依照法令辦事,每件事都要請示,這不是執政的體統。我認為凡是提出不同意見的,都應當引用法令、經傳,不能隻憑感情說話,沒有依據,從而損害舊有的典章製度。如果需要根據情況靈活處理,用權宜之計行事,這是君主才能做的,不是臣子應當擅自使用的。”司馬睿因為當時事務繁多,沒能聽從。
起初,範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遠大誌向,和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兩人同睡一張床,半夜聽到雞叫,祖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不好的聲音!”於是起身舞劍。等到渡江後,左丞相司馬睿任命他為軍谘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勇猛強健的人,對司馬睿說:“晉朝的戰亂,不是君主無道而百姓怨恨反叛,而是宗室爭奪權力,自相殘殺,才讓外族趁機入侵,禍害中原。現在殘留的百姓遭受殘害,人人都想奮起反抗,大王如果能任命將領出兵,讓像我這樣的人統領軍隊來收複中原,各地的豪傑,一定會紛紛響應的!”司馬睿向來沒有北伐的誌向,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一千人的糧食,三千匹布,不給鎧甲兵器,讓他自己招募士兵。祖逖率領部下一百多家渡江,船到江心,他敲著船槳發誓說:“祖逖如果不能收複中原就再渡江,就像這大江一樣!”於是駐守淮陰,建造熔爐鑄造兵器,招募到兩千多人後才進軍。
胡亢生性多疑,殺了自己的幾個勇猛將領。杜曾害怕,暗中引來王衝的軍隊攻打胡亢。胡亢率領全部精兵出城抵抗,城中空虛,杜曾趁機殺了胡亢並吞並了他的部眾。
周顗駐守潯水城,被杜苾圍困;陶侃派明威將軍朱伺救援,杜苾退守泠口。陶侃說:“杜苾一定會步行前往武昌。”於是從近路返回郡城等待,杜苾果然來攻打。陶侃派朱伺迎擊,大敗杜苾,杜苾逃回長沙。周顗從潯水出來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留下了他。陶侃派參軍王貢向王敦報捷,王敦說:“如果沒有陶侯,就會失去荊州了!”於是上表推薦陶侃為荊州刺史,駐守沔江。左丞相司馬睿召回周顗,又任命他為軍谘祭酒。
起初,氐王楊茂搜的兒子楊難敵,派養子到梁州做買賣,私自販賣了一個良家子女,張光用鞭子打死了養子。楊難敵怨恨地說:“您剛到這裡時,正是大荒之後,士兵百姓的性命都靠我們氐人存活,氐人犯了小罪,就不能寬恕嗎?”等到張光和楊虎互相攻打,雙方都向楊茂搜求救,楊茂搜派楊難敵救援張光。楊難敵向張光索要財物,張光不給。楊虎用厚禮賄賂楊難敵,並且說:“流民的珍寶財物,都在張光那裡,現在他攻打我,不如攻打張光。”楊難敵非常高興。張光和楊虎交戰,讓張孟萇打前鋒,楊難敵隨後。楊難敵和楊虎夾擊張孟萇,大敗他,張孟萇和他的弟弟張援都戰死了。張光據城自守。九月,張光因憤怒激動而生病,僚屬勸他退守魏興。張光按著劍說:“我受國家重任,不能討伐賊寇,現在能戰死如同登仙,說什麼退守!”說完就去世了。州裡人推舉他的小兒子張邁代理州事,張邁又和氐人交戰陣亡,眾人推舉始平太守胡子序代理梁州事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荀藩在開封去世。
漢國中山王劉曜、趙染在黃白城攻打麴允,麴允接連戰敗。朝廷下詔任命索綝為征東大將軍,率兵援助麴允。
王貢從王敦那裡返回,到了竟陵,假傳陶侃的命令,任命杜曾為前鋒大都督,攻打王衝並將其斬殺,收降了王衝的全部部眾。陶侃召見杜曾,杜曾不來。王貢擔心因假傳命令獲罪,就和杜曾一起反過來攻打陶侃。冬季十月,陶侃的軍隊大敗,他僅自身逃脫。王敦上表奏請讓陶侃以平民身份暫代職務。後來陶侃又率領周訪等人進攻杜苾,大敗敵軍,王敦這才上奏恢複陶侃的官職。
漢國的趙染對中山王劉曜說:“麴允率領大軍在城外,長安空虛,可以偷襲。”劉曜讓趙染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偷襲長安。庚寅日夜裡,趙染攻入外城,晉帝逃到射雁樓。趙染焚燒了龍尾以及各軍營,殺掠一千多人;辛卯日清晨,退到逍遙園駐守。壬辰日,將軍麴鑒從阿城率領五千人救援長安。癸巳日,趙染領兵撤退,麴鑒追擊,與劉曜在零武相遇,麴鑒的軍隊大敗。
楊虎、楊難敵加緊攻打梁州,胡子序棄城逃走,楊難敵自稱刺史。
漢國中山王劉曜仗著勝利不加防備。十一月,麴允領兵偷襲,漢國軍隊大敗,冠軍將軍喬智明被殺,劉曜領兵返回平陽。
王浚因為他父親字“處道”,自認為應驗了“當塗高”的讖語,謀劃稱帝。前勃海太守劉亮、北海太守王摶、司空掾高柔極力勸諫,都被王浚殺死。燕國人霍原,誌向氣節高尚,多次推辭征召。王浚就稱帝的事問他,霍原不回答。王浚誣陷霍原與盜賊勾結,殺了他並將首級示眾。從此士人百姓驚恐怨恨,而王浚卻日益驕橫,不親自處理政事,任用的都是苛刻的小人,棗嵩、朱碩尤其貪婪專橫。北方各州有歌謠說:“府中赫赫,是朱丘伯朱碩);十袋五袋,進了棗郎棗嵩)的口袋。”賦稅勞役繁重,百姓不堪忍受,很多人叛逃到鮮卑。從事韓鹹監護柳城,極力稱讚慕容廆能接納士人百姓,想以此委婉勸諫王浚,王浚發怒,殺了韓鹹。
王浚起初隻倚仗鮮卑、烏桓的力量,後來他們都叛離了他。加上連年蝗災旱災,兵力越來越弱。石勒想偷襲他,卻不知他的虛實,準備派使者去偵察。部下建議用羊祜、陸抗交往的舊例,給王浚寫信。石勒問張賓,張賓說:“王浚名義上是晉臣,實際上想廢晉自立,隻是擔心天下英雄不追隨他。他想得到將軍您,就像項羽想得到韓信一樣。將軍威名震動天下,現在用謙卑的言辭、豐厚的禮物,降低身份去侍奉他,還怕他不信,何況像羊祜、陸抗那樣對等交往呢!謀劃彆人卻讓對方察覺真情,就難以成功了。”石勒說:“好!”十二月,石勒派舍人王子春、董肇帶了很多珍寶,向王浚上表說:“我本是小胡人,遭逢亂世饑荒,流離困頓,逃到冀州,私下聚集人馬以求保命。現在晉朝國運衰落,中原無主,殿下是州中名門望族,為四海所尊崇,能稱帝的,除了您還有誰!我之所以舍命起兵,討伐暴亂,正是為殿下掃清障礙。希望殿下順應天意民心,早日登基。我侍奉殿下就像侍奉天地父母,殿下體察我的誠心,也該把我當兒子看待。”又給棗嵩寫信,送了豐厚的禮物。
王浚因段疾陸眷剛叛離,士民大多離開自己,聽說石勒想歸附,非常高興,對王子春說:“石公是一時英傑,占據趙、魏之地,卻想向我稱臣,可信嗎?”王子春說:“石將軍兵力強盛,確實如殿下所說。但殿下是中原名門,威名遍及夷、夏,自古以來胡人能成為輔佐名臣,卻沒有成為帝王的。石將軍不是不想當帝王而讓給殿下,而是因為帝王自有天命,不是靠智力能奪取的,即便強行奪取,也不會得到上天和百姓的認可。項羽雖強,最終還是被漢朝占有。石將軍和殿下相比,就像月亮和太陽,所以他借鑒往事,歸附殿下,這正是他的見識遠超常人之處,殿下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王浚大喜,封王子春、董肇為列侯,派使者回訪,用厚禮回贈。遊綸的哥哥遊統,是王浚的司馬,鎮守範陽,派使者私下歸附石勒,石勒殺了使者並把首級送給王浚。王浚雖沒治遊統的罪,卻更相信石勒的忠誠,不再懷疑他。
這一年,左丞相司馬睿派世子司馬紹鎮守廣陵,任命丞相掾蔡謨為參軍。蔡謨是蔡克的兒子。
漢國中山王劉曜在石梁包圍河南尹魏浚,兗州刺史劉演、河內太守郭默派兵救援。劉曜分兵在黃河以北迎戰,打敗了援軍。魏浚連夜逃走,被抓獲殺死。
代公拓跋猗盧修築盛樂城作為北都,把舊平城作為南都,又在水北岸建新城,名叫新平城,讓右賢王六修鎮守,統領南部地區。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