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四年庚申年,公元360年)
春天正月,癸巳日這一天,前燕君主慕容儁在鄴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原本打算派大司馬慕容恪、司空陽騖率軍進攻東晉,可偏偏這時候慕容儁病重,於是趕緊召來慕容恪、陽騖,還有司徒慕容評、領軍將軍慕輿根等人,讓他們接受遺詔輔佐朝政。第二天甲午日,慕容儁就去世了。戊子日,太子慕容暐即位,這年他才十一歲。新君即位,下令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熙。
前秦的苻堅把司隸校尉所轄地區分出來,設置了雍州。任命河南公苻雙為都督雍、河、涼三州諸軍事,還擔任征西大將軍、雍州刺史,把他改封為趙公,讓他鎮守安定。又封弟弟苻忠為河南公。
仇池公楊俊去世了,他的兒子楊世繼承了爵位。
二月,前燕人尊奉可足渾皇後為皇太後。任命太原王慕容恪為太宰,專門總攬朝政;上庸王慕容評為太傅,陽騖為太保,慕輿根為太師,他們都參與輔佐朝政。慕輿根性格倔強,仗著自己是先朝的有功之臣,心裡不服慕容恪,行為舉止十分傲慢。當時太後可足渾氏經常乾涉朝政,慕輿根想作亂,就對慕容恪說:“現在皇上年紀還小,太後又乾預朝政,殿下您得防備意外的變故,想想保全自己的辦法。況且平定天下,都是殿下您的功勞啊。兄長去世弟弟繼位,這是古今不變的規矩,等先帝的陵墓修好後,您就應該把皇上廢為親王,自己登上皇位,這才是大燕無窮的福氣。”慕容恪說:“您是喝醉了嗎?怎麼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我和您接受先帝的遺詔,怎麼能突然有這種想法呢?”慕輿根慚愧地道歉後退下了。慕容恪把這事告訴了吳王慕容垂,慕容垂勸慕容恪殺掉慕輿根。慕容恪說:“現在剛遭遇國喪,兩個鄰國都在等著看我們的破綻,如果我們這些輔政大臣自相殘殺,恐怕會辜負天下人的期望,還是先忍著吧。”秘書監皇甫真對慕容恪說:“慕輿根本來就是個平庸之輩,承蒙先帝厚恩,才讓他參與輔政。可這小人沒見識,自從國喪以來,一天比一天驕橫,遲早會釀成禍亂。明公您現在處在周公那樣的位置,應當為國家深謀遠慮,早點處置他。”慕容恪沒有聽從。
慕輿根又跑到可足渾氏和前燕君主慕容暐那裡說:“太宰、太傅打算圖謀不軌,我請求率領禁兵去誅殺他們。”可足渾氏差點就答應了,慕容暐說:“這兩位是國家的親賢之人,先帝挑選他們,把我們孤兒寡母托付給他們,他們肯定不會這麼做。說不定是太師想作亂呢!”這才沒讓慕輿根得逞。慕輿根又懷念東部的故土,對可足渾氏和慕容暐說:“現在天下蕭條,外患不止,國家憂患深重,不如回到東邊去。”慕容恪聽說後,就和太傅慕容評商量,秘密上奏慕輿根的罪狀,派右衛將軍傅顏到宮內殺掉了慕輿根,還株連了他的妻子兒女和同黨。然後大赦天下。當時剛辦完國喪,又發生這樣的誅殺事件,場麵狼藉,朝廷內外都惶恐不安。可太宰慕容恪卻像平常一樣,沒讓人看出他有憂慮的神色,每次出入宮廷,隻有一個人步行跟隨。有人勸他應該加強戒備,慕容恪說:“人心正惶恐,我應當鎮定自若來穩定大家,要是自己先驚擾了,大家還能指望誰呢!”這樣一來,人心才漸漸安定下來。
慕容恪雖然總攬大權,但對於朝廷的禮儀,始終小心謹慎,每件事都要和司徒慕容評商議,從不會獨斷專行。他虛心對待士人,谘詢好的治國方法,根據才能授予官職,不讓人擔任不適合自己的職位。官員和朝臣要是有過失,他不張揚他們的過錯,而是適當調任其他職位,不讓他們失去應有的等級,隻用這種方式來表示懲戒。當時的人都把這當作很大的恥辱,沒人敢再犯錯。有人犯了小錯,就會自己互相責備說:“你還想讓太宰把你調職嗎!”朝廷裡的人一開始聽說前燕君主慕容儁去世,都覺得中原有望收複。桓溫卻說:“慕容恪還在,我們的憂慮才剛開始呢。”
三月己卯日,把前燕君主慕容儁安葬在龍陵,諡號景昭皇帝,廟號烈祖。之前從各郡國征調的士兵,因為前燕朝廷多災多難,互相驚擾,常常擅自逃散回家,從鄴城往南,道路都被阻斷了。太宰慕容恪任命吳王慕容垂為使持節、征南將軍、都督河南諸軍事、兗州牧、荊州刺史,鎮守梁國的蠡台,孫希為並州刺史,傅顏為護軍將軍,率領兩萬騎兵,到河南炫耀兵力,一直到淮河才返回,境內這才安定下來。孫希是孫泳的弟弟。
匈奴的劉衛辰派使者向前秦投降,請求到內地來種田,春天來秋天返回,秦王苻堅答應了。夏天四月,雲中護軍賈雍派司馬徐趕率領騎兵襲擊劉衛辰,繳獲了很多東西回來。苻堅生氣地說:“我正要用恩德信義安撫戎狄,你卻貪圖小利破壞了這事,為什麼要這樣做!”於是把賈雍降職為平民,但仍讓他兼任原來的職務,還派使者把繳獲的東西還給劉衛辰,安撫慰問他。劉衛辰從此就居住在塞內,不斷地向前秦進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夏天六月,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妃子慕容氏去世。秋天七月,劉衛辰到代國參加葬禮,順便請求通婚,拓跋什翼犍把女兒嫁給了他。
八月辛醜日初一,發生了日全食。
謝安年輕時就有很大的名氣,朝廷前後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推辭了,在會稽居住,以遊山玩水、讀書為樂。雖然是平民百姓,但當時的人都認為他將來會擔任三公、輔相之類的大官,士大夫們甚至互相說:“謝安不出來做官,天下百姓可怎麼辦啊!”謝安到東山遊玩,常常讓歌女舞妓跟隨。司徒司馬昱聽說後,說:“謝安既然能和人同樂,就一定不能不和人同憂,召見他的話他肯定會來。”謝安的妻子是劉惔的妹妹,看到謝安家門前人來人往很顯貴,隻有謝安退隱閒居,就對他說:“大丈夫難道不應該這樣顯貴)嗎?”謝安捂著鼻子說:“恐怕免不了要做官啊。”等到弟弟謝萬被罷官後,謝安才有了做官的想法,當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征西大將軍桓溫請他擔任司馬,謝安就去赴任了,桓溫非常高興,對他十分敬重。
冬天十月,烏桓的獨孤部、鮮卑的沒弈乾各自率領幾萬人投降前秦,秦王苻堅把他們安置在塞南。陽平公苻融勸諫說:“戎狄這些人表麵是人,內心卻像野獸一樣,不懂仁義。他們低頭投降,實際上是貪圖土地的利益,不是因為感激恩德;他們不敢侵犯邊境,是害怕我們的兵力,不是因為感恩。現在把他們安置在塞內,和百姓雜居,他們窺探到郡縣的虛實,一定會成為邊境的禍患,不如把他們遷到塞外,以防患於未然。”苻堅聽從了他的建議。
十一月,朝廷封桓溫為南郡公,桓溫的弟弟桓衝為豐城縣公,兒子桓濟為臨賀縣公。
前燕太宰慕容恪想任命李績為右仆射,前燕君主慕容暐不同意。慕容恪多次請求,慕容暐說:“國家各種事務,都委托給叔父您,隻有李績這一個人,我請求自己做主。”於是把李績外放為章武太守,李績最終因憂慮而死。
升平五年辛酉年,公元361年)
春天正月戊戌日,大赦天下。
劉衛辰擄掠了前秦邊境五十多個百姓,把他們當作奴婢獻給前秦,秦王苻堅責備他,讓他歸還擄掠的人。劉衛辰因此背叛了前秦,專門依附於代國。
東安簡伯郗曇去世。二月,任命東陽太守範汪為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諸軍事,兼任徐、兗二州刺史。
平陽人帶領全郡投降前燕。前燕任命建威將軍段剛為太守,派督護韓苞率領軍隊一起鎮守平陽。
方士丁進受到前燕君主慕容儁的寵信,他想討好太宰慕容恪,勸說慕容恪殺掉太傅慕容評,慕容恪非常生氣,上奏請求逮捕丁進並把他斬首。
高昌去世,前燕河內太守呂護吞並了他的部眾,派使者來向東晉投降,朝廷任命呂護為冀州刺史。呂護想帶領晉兵襲擊鄴城。三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率領五萬士兵,冠軍將軍皇甫真率領一萬士兵,一起討伐呂護。前燕的軍隊到達野王,呂護環城固守。護軍將軍傅顏請求加緊攻打,以節省大量的耗費。慕容恪說:“這老賊經曆的變故多了,看他的防守情況,不容易一下子攻下來。不久前攻打黎陽,死傷了很多精銳士兵,最終也沒能攻下來,還讓自己陷入困境受辱。呂護城內沒有積蓄,外麵沒有救援,我們深挖壕溝、高築營壘,堅守陣地,讓士兵休息,安撫百姓,離間他的同黨,這樣我們不勞累而賊人的形勢會一天比一天窘迫。不超過一百天,一定能拿下野王,何必犧牲那麼多士兵來追求眼前的功勞呢!”於是修築了長長的包圍圈來圍困呂護。
夏天四月,桓溫讓他的弟弟、黃門郎桓豁擔任都督沔中七郡諸軍事,兼任新野、義城二郡太守,率軍攻取了許昌,打敗了前燕將領慕容塵。
前涼驃騎大將軍宋混病得很重,張玄靚和他的祖母馬氏去探望,說:“將軍萬一有不幸,我們孤兒寡母可依靠誰呢!想讓你的兒子宋林宗繼承你的位置,行嗎?”宋混說:“我兒子林宗還年幼弱小,擔當不了大任。殿下要是不嫌棄我家,我弟弟宋澄處理政事比我強,隻是怕他性格偏於儒雅遲緩,處理緊急事務不太合適。殿下要是能鞭策鼓勵他去做,還是可以的。”宋混告誡宋澄和兒子們:“我們家受國家大恩,應當以死相報,不要仗著權勢地位傲慢待人。”他又召見朝廷大臣,都告誡他們要忠貞為國。等宋混去世後,連路上的行人都為他流淚。張玄靚任命宋澄為領軍將軍,讓他輔佐朝政。
五月丁巳日,東晉穆帝去世,沒有留下子嗣。皇太後下令說:“琅邪王司馬丕,是中興以來的正統,論道義聲望和親情地位,沒人能比得上他,就讓他繼承皇位吧!”於是文武百官準備好皇帝的車駕,去琅邪王府迎接他。庚申日,司馬丕即位,大赦天下。壬戌日,改封東海王司馬弈為琅邪王。秋天七月戊午日,把穆帝安葬在永平陵,廟號孝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前燕軍隊圍困野王好幾個月,呂護派他的將領張興出城交戰,傅顏反擊斬殺了張興,城中形勢一天比一天危急。皇甫真告誡部下將領說:“呂護到了窮途末路,肯定會突圍逃跑,一定會選擇防守薄弱的地方衝出去。我們部下的士兵大多瘦弱,武器盔甲也不精良,應該嚴密防備。”於是加緊打造了望和防禦用的器械,還親自檢查夜間巡邏的人。呂護的糧食吃完了,果然在夜裡率領全部精銳士兵衝向皇甫真的防區,想要突圍,卻沒能成功。太宰慕容恪率軍進攻,呂護的部眾幾乎死傷殆儘,他隻好拋下妻子兒女逃到滎陽。慕容恪安撫投降的百姓,供給他們糧食;把士人和將帥遷到鄴城,其餘的人都讓他們隨自己的意願定居。任命呂護的參軍、廣平人梁琛為中書著作郎。
九月戊申日,東晉哀帝立妃子王氏為皇後,皇後是王蒙的女兒。穆帝的何皇後被稱為穆皇後,居住在永安宮。
前涼右司馬張邕痛恨宋澄專權,起兵攻打宋澄,殺了他,還誅滅了他的家族。張玄靚任命張邕為中護軍,叔父張天錫為中領軍,讓他們共同輔佐朝政。
張平襲擊前燕的平陽,殺了段剛、韓苞;又攻打雁門,殺了太守單男。不久之後被前秦攻打,張平又向前燕謝罪求救。前燕人因為張平反複無常,沒有救援他,張平最終被前秦消滅。
乙亥日,前秦大赦天下。
徐、兗二州刺史範汪,一直被桓溫討厭。桓溫準備北伐,命令範汪率領部眾從梁國出兵。冬天十月,範汪因為誤了期限,被免為平民,從此被棄用,死在了家裡。他的兒子範寧,喜好儒學,性格質樸正直,常常說王弼、何晏的罪過比桀、紂還大。有人認為他貶斥得太過分了。範寧說:“王弼、何晏蔑視拋棄儒家典籍,使仁義沉淪,他們的浮誇言辭和虛妄之說,影響了後輩年輕人,讓士大夫們改變了方向,以至於禮崩樂壞,中原淪陷,他們留下的風氣習俗,到現在還是禍患。桀、紂的殘暴隻是一時的,隻不過讓自己喪命、國家覆滅,為後代留下警戒,哪能改變百姓的看法呢!所以我認為,一時的禍患較輕,曆代的禍患較重;自己喪命的罪惡較小,迷惑眾人的罪惡較大。”
呂護又叛變,投奔前燕,前燕人赦免了他,任命他為廣州刺史。
前涼張邕驕傲自大,荒淫放縱,結黨營私,專權跋扈,殺了很多人,國人都很痛恨他。張天錫的親信、敦煌人劉肅對張天錫說:“國家的事情還不安寧啊!”張天錫說:“這話怎麼說?”劉肅說:“現在張邕的出入排場,和當初的長寧侯張祚差不多。”張天錫驚訝地說:“我本來就懷疑他,隻是沒敢說出口。有什麼辦法對付他嗎?”劉肅說:“就應該儘快除掉他!”張天錫說:“哪裡能找到合適的人呢?”劉肅說:“我就是合適的人!”劉肅當時還不到二十歲。張天錫說:“你年紀還小,再找個人幫忙吧。”劉肅說:“有趙白駒和我兩個人就夠了。”十一月,張天錫和張邕一起入朝,劉肅和趙白駒跟隨著張天錫,在宮門口遇到張邕,劉肅砍他沒砍中,趙白駒接著砍,也沒成功,兩人就和張天錫一起跑進宮中。張邕得以逃走,率領三百多名披甲士兵攻打宮門。張天錫登上屋頂大聲呼喊:“張邕凶惡叛逆,毫無道義,已經滅了宋氏,又想顛覆我們張家。你們將士世代都是涼國的臣子,怎麼忍心用兵器對著我呢!現在要殺的隻有張邕一個人,其他人都沒有罪!”於是張邕的士兵都四散逃跑,張邕自殺身亡,他的家族和同黨也被全部誅滅。張玄靚任命張天錫為使持節、冠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輔佐朝政。十二月,前涼才開始停用建興四十九年的年號,改用東晉的升平年號。東晉朝廷下詔任命張玄靚為大都督、督隴右諸軍事、涼州刺史、護羌校尉、西平公。
前燕大赦天下。
秦王苻堅命令各州郡長官分彆舉薦孝悌、廉直、文學、政事方麵的人才,並且考察他們所舉薦的人,舉薦得當的就獎賞,舉薦不當的就治罪。因此人們不敢胡亂舉薦,也沒有了請托之事,士人都自我勉勵;即使是宗室親戚,沒有才能的也都被棄置不用。在這個時候,朝廷內外的官員,大多都稱職;農田得到開墾,倉庫充實,盜賊消失。
這一年,歸義侯李勢去世。
哀皇帝
隆和元年壬戌年,公元362年)
春天正月壬子日,東晉大赦天下,改年號為隆和。
甲寅日,減免田租,每畝收二升。
前燕豫州刺史孫興請求攻打洛陽,說:“晉將陳佑隻有一千多疲憊的士兵,苦苦防守一座孤城,不難攻取!”前燕人聽從了他的建議,派寧南將軍呂護駐守河陰。
二月辛未日,東晉任命吳國內史庾希為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鎮守下邳;龍驤將軍袁真為西中郎將、監護豫、司、並、冀四州諸軍事、豫州刺史,鎮守汝南,並且授予符節。庾希是庾冰的兒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丙子日,東晉哀帝尊奉母親周貴人為皇太妃,禮儀服飾仿照太後。
前燕呂護攻打洛陽。三月乙酉日,河南太守戴施逃到宛城,陳佑告急。五月丁巳日,桓溫派庾希和竟陵太守鄧遐率領三千水軍幫助陳佑防守洛陽,鄧遐是鄧嶽的兒子。
桓溫上奏章請求遷都洛陽,把自從永嘉之亂以來遷到江南的人,全部遷回北方,來充實河南地區。朝廷害怕桓溫,不敢提出不同意見。但北方地區蕭條,人們心裡疑慮恐懼,雖然都知道遷都不行,卻沒人敢先勸諫。散騎常侍領著作郎孫綽上奏說:“從前中宗晉元帝)建立東晉,不僅是因為順應天意人心,實際上還依賴萬裡長江作為屏障來防守。現在自從戰亂以來,已經六十多年了,黃河、洛水一帶一片廢墟,中原地區蕭條冷落。士民遷徙到江南,已經過了幾代,活著的人已經是老輩有了長孫,死去的人也墳墓成行,雖然對北方故土的思念牽動著他們的本心,但眼前的哀痛實在是讓人難以承受。如果遷都返回故地,中興以來五位皇帝的陵墓,就又會變得遙遠。泰山那樣的安穩,本來就難以憑常理保證,對先帝陵墓的思念,難道不會縈繞在聖心嗎!桓溫現在的這個舉動,確實是想全麵考慮國家的始終,為國家做長遠打算;但百姓震驚害怕,都心懷憂慮恐懼,難道不是因為返回舊地的快樂太遙遠,而走向死亡的憂慮太急迫嗎!為什麼呢?人們在江南紮根,已經幾十年了,一下子要把他們遷走,趕到荒涼的地方。攜帶家小長途跋涉,跨越險阻渡過江河,離開祖墳,放棄產業,田地房屋沒法再賣掉,船和車也沒法得到。舍棄安樂的地方,到習慣於戰亂的地方去,將會有人倒在道路上,有人淹死在江河裡,能到達的人寥寥無幾。這是仁人應該憐憫,國家應該深入考慮的啊!我的愚見,認為應該先派有威名、有實力的將帥,先去鎮守洛陽,掃平梁國、許昌,平定河南地區。運輸糧食的通道暢通之後,開墾的積蓄充足了,豺狼般的敵人遠遠逃竄,中原地區稍稍安定,然後才可以慢慢商議遷徙的事。怎麼能放棄穩操勝券的長遠道理,把整個天下當作賭注呢!”孫綽是孫楚的孫子。他年輕時仰慕高尚的節操,曾經寫過《遂初賦》來表達自己的誌向。桓溫看到孫綽的奏表,很不高興,說:“告訴孫興公孫綽字興公),為什麼不去追尋他的《遂初賦》中的誌向,卻要乾涉彆人的國家大事呢!”
當時朝廷上下既擔憂又害怕,打算派侍中去阻止桓溫遷都。揚州刺史王述說:“桓溫隻是想用虛張聲勢來威懾朝廷,並不是真要這麼做;隻要順著他,他自己也不會真的去實施。”於是朝廷下詔給桓溫說:“過去天下大亂,一晃五十多年了,戎狄施暴,惡行不斷,回望西方故土,滿是感慨。知道你想親自率領三軍,掃除汙穢,平定中原,光複舊都,若不是舍身為國,誰能做到這樣?各種安排,都委托你好好謀劃。隻是河洛一帶已成廢墟,要做的事很多,開始籌備時的辛勞,定會讓你勞心了。”遷都的事果然沒做成。
桓溫又提議遷移洛陽的鐘虡懸掛樂器的架子)。王述說:“永嘉年間國家衰敗,暫時在江南定都,正該平定天下,返回舊都。如果做不到,也該先遷先帝陵墓,不該先動鐘虡!”桓溫這才作罷。
朝廷因交州、廣州偏遠,改授桓溫都督並、司、冀三州軍事;桓溫上奏推辭,不接受。
秦王苻堅親自到太學,考核學生們的經義,和博士們講論學問,從此每月都去一次。
六月甲戌日,前燕征東參軍劉拔在信都刺殺了征東將軍、冀州刺史、範陽王慕容友。
秋天七月,呂護退守小平津,中箭而死。前燕將領段崇收編軍隊向北渡河,駐守野王。鄧遐進軍駐守新城。八月,西中郎將袁真進軍駐守汝南,運送五萬斛米供應洛陽。
冬天十一月,代王拓跋什翼犍把女兒嫁給前燕,前燕也把女兒嫁給了他。
十二月戊午日初一,發生日食。
庾希從下邳退到山陽駐守,袁真從汝南退到壽陽駐守。
興寧元年癸亥年,公元363年)
春天二月己亥日,大赦天下,改年號為興寧。
三月壬寅日,皇太妃周氏在琅邪王府去世。癸卯日,皇帝到王府治喪,下詔讓司徒會稽王司馬昱總管朝廷內外各種事務。皇帝想為太妃服喪三年,仆射江虨啟奏說:“按禮儀,應該服緦麻三個月的喪服)。”皇帝又想服喪一年,江虨說:“克製私情,是為了尊崇祖先。”皇帝於是服緦麻喪。
夏天四月,前燕寧東將軍慕容忠攻打滎陽太守劉遠,劉遠逃到魯陽。
五月,加授征西大將軍桓溫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賜予黃鉞。桓溫任命撫軍司馬王坦之為長史。王坦之是王述的兒子。又任命征西掾郗超為參軍,王珣為主簿,每件事都一定和這兩人商量。府中流傳著一句話:“大胡子參軍,矮個子主簿,能讓桓公喜,能讓桓公怒。”桓溫氣概高遠,很少有他推崇的人。和郗超交談時,常覺得難以捉摸,於是傾心對待他,郗超也深深和他結交。王珣是王導的孫子,和謝玄都是桓溫的屬官,桓溫都很器重他們,說:“謝玄四十歲時必定能持節統兵,王珣會成為年輕的三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謝玄是謝奕的兒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任命西中郎將袁真都督司、冀、並三州諸軍事,北中郎將庾希都督青州諸軍事。
癸卯日,前燕人攻下密城,劉遠逃到江陵。
秋天八月,有彗星出現在角宿、亢宿一帶。
張玄靚的祖母馬氏去世,尊奉庶母郭氏為太妃。郭氏因張天錫專權,和大臣張欽等人謀劃誅殺他。事情泄露,張欽等人都被處死。張玄靚害怕,把王位讓給張天錫,張天錫不接受。右將軍劉肅等人勸張天錫自立為王。閏月,張天錫派劉肅等人夜裡率兵入宮,殺了張玄靚,宣稱他突然去世,諡號衝公。張天錫自稱使持節、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當時十八歲。尊奉母親劉美人為太妃。派司馬綸騫到建康呈上奏章請求任命,同時送禦史俞歸返回東方。
癸亥日,大赦天下。
冬天十月,前燕鎮南將軍慕容塵在長平攻打陳留太守袁披;汝南太守朱斌乘虛襲擊許昌,攻下了它。
代王拓跋什翼犍進攻高車,大敗他們,俘獲一萬多人,馬、牛、羊一百多萬頭。
任命征虜將軍桓衝為江州刺史。十一月,姚襄的舊將張駿殺了江州督護趙毗,率領部下向北叛亂;桓衝討伐並斬殺了他。
興寧二年甲子年,公元364年)
春天正月丙辰日,前燕大赦天下。
二月,前燕太傅慕容評、龍驤將軍李洪攻占河南地區。
三月庚戌日初一,大規模核查戶口,命令各地按照現居住地編定戶籍,嚴格執行相關法令,稱為《庚戌製》。
皇帝相信方士的話,斷絕穀物,服用丹藥以求長生。侍中高崧勸諫說:“這不是帝王該做的事;陛下做這事,實在是像日食月食一樣犯了過失)。”皇帝不聽。辛未日,皇帝因丹藥發作,不能親自處理政務,褚太後再次臨朝攝政。
夏天四月甲辰日,前燕李洪攻打許昌、汝南,在懸瓠打敗晉軍,潁川太守李福戰死,汝南太守朱斌逃到壽春,陳郡太守朱輔退守彭城。大司馬桓溫派西中郎將袁真等人抵禦,自己率領水軍駐守合肥。前燕人於是攻下許昌、汝南、陳郡,把一萬多戶遷到幽、冀二州,派鎮南將軍慕容塵駐守許昌。
五月戊辰日,任命揚州刺史王述為尚書令。加授大司馬桓溫揚州牧、錄尚書事。壬申日,派侍中召桓溫入朝參與朝政,桓溫推辭不去。
王述每次接受官職,從不做虛假的謙讓,他所推辭的一定是自己確實不願接受的。等到做尚書令時,兒子王坦之對他說:“按舊例應該謙讓一下。”王述說:“你認為我不能勝任嗎?”王坦之說:“不是,隻是能謙讓是件美事啊!”王述說:“既然認為我能勝任,為什麼還要謙讓!人們說你比我強,看來你終究不如我。”
六月,秦王苻堅派大鴻臚授予張天錫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的職位。
秋天七月丁卯日,朝廷下詔再次征召大司馬桓溫入朝。八月,桓溫到達赭圻,朝廷下詔讓尚書車灌阻止他,桓溫於是在赭圻築城居住,堅決推辭在朝廷擔任錄尚書事,隻在遠處兼任揚州牧。
前秦汝南公苻騰謀反,被處死。苻騰是前秦主苻生的弟弟。當時,苻生的弟弟晉公苻柳等還有五人在世,王猛對苻堅說:“不除掉這五人,最終必定會成為禍患。”苻堅沒有聽從。
前燕侍中慕輿龍到龍城,把宗廟以及留在那裡的百官都遷到鄴城。
前燕太宰慕容恪準備攻取洛陽,先派人招納當地士民,遠近各塢堡的人都歸附了他;接著派司馬悅希在盟津駐軍,豫州刺史孫興在成皋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