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五年辛醜年,也就是公元401年。
春天正月,武威王禿發利鹿孤想稱帝,大臣們都勸他這麼做。安國將軍鍮勿侖說:“我們國家從祖上以來,就習慣披散頭發、衣襟向左開,沒有帽子衣帶之類的裝飾,跟著水草遷徙,沒有城郭房屋,所以才能在沙漠中稱雄,和中原抗衡。現在要稱帝,確實順應民心。但建都立城,難以躲避禍患;儲備糧食倉庫,會勾起敵人的貪心。不如把晉人安置在城郭裡,鼓勵他們種田養蠶來提供物資儲備,我們則率領本族百姓練習作戰射箭。鄰國弱就趁機攻取,強就躲開,這才是長久的好辦法。而且虛名沒有實際用處,隻會成為世人攻擊的目標,有什麼用呢!”利鹿孤說:“安國將軍說得對。”於是改稱河西王,任命廣武公禿發傉檀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涼州牧、錄尚書事。
二月丙子日,孫恩從浹口出兵,攻打句章,沒能攻下來。劉牢之反擊,孫恩又逃進海裡。
後秦王姚興讓乞伏乾歸回去鎮守苑川,把他原來的部眾全配給了他。
後涼王呂纂嗜酒好獵,太常楊穎勸諫說:“陛下順應天命登上王位,應該用正道守住它。現在國土一天天縮小,在兩山之間艱難生存,陛下不兢兢業業、早晚警惕來發揚祖先的事業,卻沉迷於遊玩打獵,不把國家當回事,我私下裡為您感到危險。”呂纂用謙遜的話道歉,卻還是不改。番禾太守呂超擅自攻打鮮卑思盤,思盤派弟弟乞珍向呂纂告狀,呂纂命令呂超和思盤都來朝廷。呂超害怕,到了姑臧後,極力巴結殿中監杜尚。呂纂見到呂超,責備他說:“你仗著兄弟勇武,就敢欺負我。我非要殺了你,天下才能安定!”呂超磕頭謝罪。呂纂本來隻是嚇唬他,其實沒打算殺他。還拉著呂超、思盤和大臣們在內殿一起喝酒。呂超的哥哥中領軍呂隆多次勸呂纂喝酒,呂纂喝醉了,乘著人力車,帶呂超等人在宮裡遊覽。到了琨華堂東閣,車子過不去,呂纂的親信竇川、駱騰把劍靠在牆上,推車過閣。呂超拿起劍刺向呂纂,呂纂下車抓住呂超,呂超刺穿了他的胸膛;竇川、駱騰和呂超搏鬥,被呂超殺死。呂纂的皇後楊氏命令禁兵討伐呂超,杜尚阻止了他們,禁兵都放下武器不打了。將軍魏益多進來,要取呂纂的頭,楊氏說:“人已經死了,就像土石一樣,什麼都不知道了,怎麼忍心再毀壞他的屍體呢!”魏益多罵她,還是割下呂纂的頭示眾,說:“呂纂違背先帝的命令,殺了太子自立,荒淫暴虐。番禾太守呂超順應人心除掉他,來安定國家。凡是我們的官民,一起慶祝吧!”
呂纂的叔父巴西公呂佗、弟弟隴西公呂緯都在北城。有人勸呂緯說:“呂超作亂,您以皇弟的身份,憑大義討伐他。薑紀、焦辨在南城,楊桓、田誠在東苑,都是我們的人,還怕不成功嗎!”呂緯整兵準備和呂佗一起攻打呂超。呂佗的妻子梁氏阻止他說:“呂緯和呂超都是兄弟的兒子,為什麼要舍掉呂超幫助呂緯,自己做禍首呢!”呂佗於是對呂緯說:“呂超的事已經成了,他占據武器庫,擁有精兵,打他很難。況且我老了,沒能力做什麼了。”呂超的弟弟呂邈受呂緯寵信,勸呂緯說:“呂纂殺害兄弟,呂隆、呂超順應人心討伐他,正是想擁立您啊。現在您是先帝的長子,應當主持國家,人們沒有彆的想法,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呂緯相信了,就和呂隆、呂超結盟,獨自騎馬進城;呂超抓住他殺了。呂超讓位給呂隆,呂隆麵有難色。呂超說:“現在就像乘龍上天,怎麼能中途下來!”呂隆於是即天王位,大赦,改年號為神鼎。尊母親衛氏為太後;立妻子楊氏為皇後;任命呂超為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定公;給呂纂定諡號為靈帝。
呂纂的皇後楊氏準備出宮,呂超怕她帶著珍寶,命令搜查。楊氏說:“你們兄弟不義,親手互相殘殺。我早晚是個死人,要珍寶有什麼用!”呂超又問玉璽在哪裡,楊氏說:“已經毀了。”楊氏有美色,呂超想娶她,對她的父親右仆射楊桓說:“皇後如果自殺,災禍會連累你的家族!”楊桓把這話告訴楊氏。楊氏說:“父親把女兒賣給氐人來求富貴,一次就夠過分了,還能來第二次嗎!”於是自殺,諡號為穆後。楊桓投奔河西王利鹿孤,利鹿孤任命他為左司馬。
三月,孫恩向北直奔海鹽,劉裕跟著抵抗,在海鹽舊治所築城。孫恩每天來攻城,劉裕多次打敗他,斬殺了他的將領姚盛。城裡兵少抵擋不住,劉裕夜裡放倒旗幟、藏起士兵,第二天早上打開城門,讓幾個老弱病殘的人登城。賊兵遠遠地問劉裕在哪裡,回答說:“夜裡已經跑了。”賊兵相信了,爭著進城。劉裕奮力反擊,大敗賊兵。孫恩知道攻不下城,就進軍滬瀆,劉裕又放棄城池追擊他。
海鹽縣令鮑陋派兒子鮑嗣之率領一千吳地士兵,請求做先鋒。劉裕說:“賊兵很精銳,吳人不熟悉打仗,如果先鋒失利,一定會敗了我們的軍隊;可以在後麵壯聲勢。”鮑嗣之不聽。劉裕於是多設伏兵和旗幟戰鼓,前鋒一交戰,各伏兵都出動。劉裕舉起旗幟敲響戰鼓,賊兵以為四麵有軍隊,就後退了。鮑嗣之追擊,戰死。劉裕邊打邊退,部下幾乎全死傷了,到了之前交戰的地方,讓手下脫下死人的衣服,裝作很悠閒的樣子。賊兵懷疑有埋伏,不敢逼近。劉裕大聲呼喊著再次出戰,賊兵害怕後退,劉裕才帶兵返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河西王禿發利鹿孤討伐後涼,和後涼王呂隆交戰,大敗他,遷移兩千多戶人家回去。
夏天四月辛卯日,北魏撤銷鄴行台,把它所統轄的六郡設置為相州,任命庾嶽為刺史。
乞伏乾歸到了苑川,任命邊芮為長史,王鬆壽為司馬,公卿、將帥都降為僚屬偏將。
北涼王段業害怕沮渠蒙遜的勇武謀略,想疏遠他;蒙遜也極力隱藏自己,段業用門下侍郎馬權代替蒙遜做張掖太守。馬權一向豪放出眾,被段業親近看重,常常輕視欺辱蒙遜。蒙遜向段業進讒言說:“天下不值得擔心,隻應當擔心馬權。”段業於是殺了馬權。
蒙遜對沮渠男成說:“段公沒有鑒彆決斷的才能,不是平定亂世的君主,之前所怕的隻有索嗣、馬權。現在他們都死了,我想除掉段業來擁戴哥哥,怎麼樣?”男成說:“段業本來是外鄉人,被我們家擁立,他依靠我們兄弟,就像魚依靠水。人家親信我們卻要圖謀他,不吉利。”蒙遜於是請求做西安太守。段業很高興他能出去,答應了。
蒙遜和男成約定一起去祭蘭門山,卻暗中讓司馬許鹹告訴段業說:“男成想借休假作亂。如果他請求去祭蘭門山,我的話就應驗了。”到了那天,男成果然請求去祭山。段業抓了男成,賜他死。男成說:“蒙遜先和我謀反,我因為兄弟的緣故,隱瞞沒說。現在因為我在,怕部眾不聽從他,所以約我祭山卻反過來誣告我,他的意思是讓大王殺我啊。請您謊稱我死了,公布我的罪惡,蒙遜一定會反叛;我然後奉大王的命令討伐他,沒有打不勝的。”段業不聽,殺了男成。蒙遜哭著告訴眾人說:“男成對段王忠心,段王卻無故枉殺他,各位能為他報仇嗎?況且當初一起擁立段王,是想安定眾人,現在州裡紛亂,不是段王能解決的。”男成一向得人心,眾人都憤怒哭泣,爭相奮勇,等到達氐池,部眾超過一萬人。鎮軍將軍臧莫孩率領部下投降,羌、胡大多起兵響應蒙遜。蒙遜進軍駐守侯塢。
之前,段業本來就懷疑右將軍田昂,把他關了起來;到這時候又把田昂召來,向他道歉並赦免了他,派他和武衛將軍梁中庸一起去征討沮渠蒙遜。彆將王豐孫對段業說:“西平的田氏家族,世代都有反叛的人。田昂表麵恭敬,內心險惡,不能相信啊。”段業說:“我懷疑他很久了,但除了田昂,沒人能征討蒙遜。”結果田昂到了侯塢,帶著五百騎兵投降了蒙遜,段業的軍隊就此潰散,梁中庸也去投降了蒙遜。
五月,蒙遜打到張掖,田昂哥哥的兒子田承愛砍開城門投降,段業身邊的人都跑光了。蒙遜進城後,段業對他說:“我孤孤單單一個人,當初是被你們家推上這個位置的,希望能留我一條命,讓我回東邊和妻兒見一麵。”蒙遜還是殺了他。段業這個人,是個溫和的讀書人,沒什麼權謀策略,管不住手下人,下麵的人都自作主張;還特彆迷信占卜、巫術,所以才敗亡了。
沮渠男成的弟弟沮渠富占、將軍俱傫帶著五百戶人家,投降了河西王禿發利鹿孤。俱傫是俱石子的兒子。
孫恩攻陷了滬瀆,殺了吳國內史袁崧,死了四千人。
涼王呂隆殺了很多有名望的豪門大族來樹立自己的威信,導致朝廷內外人心惶惶,人人都覺得不安全。魏安人焦朗派使者勸後秦隴西公姚碩德:“呂氏自從武皇呂光)去世後,兄弟互相攻打,沒什麼規矩法度,還爭相施行暴政。老百姓鬨饑荒,死了一多半。現在趁他們內部奪權混亂的時候去打他們,容易得像翻手掌一樣,可不能錯過機會。”姚碩德把這事告訴了後秦王姚興,然後率領六萬步兵騎兵討伐後涼,乞伏乾歸帶著七千騎兵跟著他。
六月甲戌日,孫恩從海上突然出兵到了丹徒,有十多萬士兵,一千多艘戰船,建康城都嚇壞了。乙亥日,朝廷內外戒嚴,百官都住進宮裡。冠軍將軍高素等人守石頭城,輔國將軍劉襲用柵欄阻斷淮口,丹陽尹司馬恢之駐守南岸,冠軍將軍桓謙等人防備白石,左衛將軍王嘏等人屯兵中堂,還征召豫州刺史譙王司馬尚之來保衛京師。
劉牢之從山陰帶兵去攔擊孫恩,還沒到,孫恩已經過去了,於是派劉裕從海鹽進軍救援。劉裕手下不到一千人,日夜趕路,和孫恩差不多同時到了丹徒。劉裕人少,加上長途行軍很疲勞,而丹徒的守軍也沒什麼鬥誌。孫恩帶著士兵大喊著衝上蒜山,當地百姓都挑著擔子準備逃跑。劉裕率領手下衝上去迎戰,把孫恩打得大敗,很多人跳崖投水死了,孫恩狼狽不堪,勉強逃回船上。但孫恩還仗著人多,沒多久又整頓軍隊直逼京師。後將軍司馬元顯帶兵抵抗,卻接連戰敗。會稽王司馬道子沒什麼辦法,隻能天天去蔣侯廟祈禱。孫恩越來越近,老百姓都很害怕。譙王司馬尚之帶著精銳部隊趕來,直接駐守積弩堂。孫恩的戰船很大,逆著風走不快,過了幾天才到白石。孫恩本來以為朝廷軍隊分散,可以趁其不備偷襲;後來知道司馬尚之在健康,又聽說劉牢之已經回兵,到了新洲,就不敢再前進,轉而從海上向北退到鬱洲。孫恩的另一支部隊攻陷了廣陵,殺了三千人。寧朔將軍高雅之在鬱洲攻打孫恩,卻被孫恩抓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桓玄整頓軍隊訓練士兵,一直等著朝廷有漏洞可鑽,聽說孫恩逼近京師,就豎起軍旗召集人馬,上奏請求去討伐孫恩。司馬元顯特彆害怕。正好趕上孫恩撤退,司馬元顯就下詔書阻止他,桓玄這才解除戒嚴。
梁中庸等人一起推舉沮渠蒙遜為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張掖公,在他的轄區內實行大赦,改年號為永安。蒙遜任命堂兄沮渠伏奴為張掖太守、和平侯,弟弟沮渠挐為建忠將軍、都穀侯,田昂為西郡太守,臧莫孩為輔國將軍,房晷、梁中庸為左右長史,張騭、謝正禮為左右司馬。他提拔任用有才能的人,文武官員都很高興。
河西王禿發利鹿孤讓大臣們儘情指出朝政的得失。西曹從事史暠說:“陛下派將領出征,沒有打不贏的。但您不把安定百姓放在首位,隻忙著遷移百姓;老百姓安於故土,不願輕易搬家,所以很多人反叛,這就是為什麼您殺了敵將、占了城池,土地卻沒怎麼擴大的原因。”利鹿孤覺得他說得對。
秋七月,北魏兗州刺史長孫肥率領兩萬步兵騎兵南下,攻占了許昌,向東打到彭城,東晉將軍劉該向他投降。
後秦隴西公姚碩德從金城渡過黃河,直奔廣武,河西王禿發利鹿孤下令廣武的守軍避開他。後秦軍隊到了姑臧,涼王呂隆派輔國大將軍呂超、龍驤將軍呂邈等人迎戰,姚碩德把他們打得大敗,活捉了呂邈,殺死、俘虜了一萬多人。呂隆退守城中,巴西公呂佗帶著東苑的兩萬五千人投降了後秦。西涼公李暠、河西王禿發利鹿孤、沮渠蒙遜各自派使者向後秦進貢。
當初,後涼將領薑紀投降了河西王禿發利鹿孤,廣武公禿發傉檀和他討論兵法謀略,非常欣賞看重他,坐著的時候同席,出去的時候同車,每次談論都從白天到晚上。利鹿孤對傉檀說:“薑紀確實有才能,但看他的樣子不一般,肯定不會在這兒久留,不如殺了他。要是薑紀到了後秦,一定會成為我們的禍患。”傉檀說:“我以平民的身份對待他,他肯定不會辜負我。”八月,薑紀帶著幾十個騎兵投奔後秦軍隊,勸姚碩德:“呂隆困守孤城,沒有援兵,您帶著大軍逼過去,他肯定會請求投降;但他隻會表麵投降,不會真心歸順。請給我三千步兵騎兵,我和王鬆匆趁著焦朗、華純的人馬,找機會下手,拿下呂隆不難。不然的話,現在禿發氏在南邊,兵強馬壯,如果他們兼並姑臧占據此地,威勢會更盛,沮渠蒙遜、李暠都抵抗不了,肯定會歸順他們,這樣就會成為國家的大敵人。”姚碩德於是上奏推薦薑紀為武威太守,給他兩千士兵,駐守在晏然。
後秦王姚興聽說楊桓有才能,征召他,禿發利鹿孤不敢挽留。
朝廷下詔任命劉裕為下邳太守,去鬱洲討伐孫恩,多次作戰,把孫恩打得大敗。孫恩從此勢力衰弱,又沿著海南逃,劉裕也跟著追擊他。
燕王慕容盛吸取他父親慕容寶因為懦弱丟了國家的教訓,一心要施行嚴刑峻法,又自認為聰明,喜歡猜忌彆人,大臣們有一點點嫌疑,都會先殺掉。因此,皇室宗親、有功的舊臣,人人都覺得不安全。丁亥日,左將軍慕容國和殿上將軍秦輿、段讚謀劃率領禁兵襲擊慕容盛,事情敗露,死了五百多人。壬辰夜,前將軍段璣和秦輿的兒子秦興、段讚的兒子段泰,偷偷在宮裡大喊作亂。慕容盛聽到變故,率領手下迎戰,亂兵逃散。段璣受了傷,藏在廂房裡。沒多久,有個亂兵從暗處襲擊慕容盛,慕容盛受了傷,被抬到前殿,安排好禁衛的事情,局勢安定後就死了。
中壘將軍慕容拔、冗從仆射郭仲告訴太後丁氏,認為國家多災多難,應該立年長的君主。當時大家都看好慕容盛的弟弟司徒、尚書令、平原公慕容元,而河間公慕容熙一直得到丁氏的寵愛,丁氏於是廢了太子慕容定,秘密把慕容熙迎進宮中。第二天早上,大臣們上朝,才知道出了事,於是上奏勸慕容熙即位。慕容熙讓給慕容元,慕容元不敢接受。癸巳日,慕容熙登上天王位,抓住段璣等人,都滅了他們三族。甲午日,實行大赦。丙申日,平原公慕容元因為被猜忌而被賜死。閏月辛酉日,把慕容盛葬在興平陵,諡號昭武皇帝,廟號中宗。丁氏送葬還沒回來,中領軍慕容提、步軍校尉張佛等人謀劃立原來的太子慕容定,事情敗露,被處死,慕容定也被賜死。丙寅日,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始。
後秦隴西公姚碩德圍攻姑臧好幾個月,城裡的東方人很多都謀劃著叛變,魏益多又引誘煽動他們,想殺了涼王呂隆和安定公呂超,事情敗露,受牽連被殺的有三百多家。姚碩德安撫接納當地的夷族和漢族人,分彆安排地方官,節省糧食儲備起來,做長期圍困的打算。
後涼的大臣們請求和後秦講和,呂隆不同意。安定公呂超說:“現在物資儲備都快沒了,上下都在挨餓叫苦,就算讓張良、陳平複活,也沒辦法。陛下應該考慮變通屈伸,何必舍不得一封書信、一個使者,用謙卑的言辭讓敵人退軍呢!敵人退了之後,再推行德政讓百姓休養生息,如果國運還沒到頭,還怕恢複不了舊業嗎!如果天命已去,也能保全宗族。不然的話,困守在這裡等死,最後能有什麼好結果!”呂隆這才聽從了他的意見,九月,派使者向後秦請求投降。姚碩德上奏推薦呂隆為鎮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建康公。呂隆派子弟和文武舊臣慕容築、楊穎等五十多家到長安做人質。姚碩德的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還祭祀當地的賢能之人,禮遇名士,西邊的人都很滿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沮渠蒙遜手下的酒泉、涼寧兩個郡叛變,投降了西涼。他又聽說呂隆投降了後秦,心裡特彆害怕,就派弟弟建忠將軍沮渠挐、牧府長史張潛到姑臧去見姚碩德,請求率領部眾向東遷移。姚碩德很高興,任命張潛為張掖太守,沮渠挐為建康太守。張潛勸沮渠蒙遜趕緊東遷,沮渠挐卻私下對蒙遜說:“姑臧還沒被攻下來,呂氏也還在,姚碩德糧草用完了就得回去,肯定待不久。咱們何必自己放棄地盤,去受彆人控製呢!”臧莫孩也覺得這話有道理。
沮渠蒙遜派兒子奚念到河西王利鹿孤那裡當人質,利鹿孤不接受,說:“奚念年紀太小,得派沮渠挐來。”冬天十月,蒙遜又派使者給利鹿孤上奏章說:“我之前派奚念去表達誠意,可您沒明白我的心意,又要我弟弟沮渠挐去。我覺得要是有誠信,兒子不算輕;要是沒誠信,弟弟也不算重。現在戰亂還沒平息,實在沒法照您說的做,希望陛下能諒解。”利鹿孤很生氣,派張鬆侯俱延、興城侯文支率領一萬騎兵襲擊蒙遜,到了萬歲臨鬆,抓住了蒙遜的堂弟鄯善苟子,擄走了六千多戶百姓。蒙遜的堂叔孔遮到利鹿孤那裡去求情,答應派沮渠挐當人質。利鹿孤這才歸還了擄走的人和物,召回了俱延等人。文支是利鹿孤的弟弟。
南燕君主慕容備德在延賢堂宴請大臣,喝到興頭上,問大臣們:“我能比得上古代的哪個君主?”青州刺史鞠仲說:“陛下是中興的聖主,和少康、光武帝差不多。”備德回頭讓手下賞鞠仲一千匹帛,鞠仲覺得賞太多,推辭不受。備德說:“你知道拿我開玩笑,我就不知道拿你開玩笑嗎!你說的不是實話,所以我也用虛禮賞你罷了。”韓範上前說:“天子不能說玩笑話。今天這事,君臣都有不對。”備德特彆高興,賞了韓範五十匹絹。
慕容備德的母親和哥哥慕容納都在長安,他派平原人杜弘去尋訪。杜弘說:“我到長安後,要是找不到太後的消息,就往西去張掖,死也要完成任務。我父親杜雄已經六十多了,求您給我本縣的俸祿,好讓我儘孝心。”中書令張華說:“杜弘還沒出發就求俸祿,這是要挾君主,罪過太大了。”備德說:“杜弘為君主迎母親,為父親求俸祿,忠孝都占全了,有什麼罪!”於是任命杜雄為平原令。可杜弘到了張掖,卻被強盜殺了。
十一月,劉裕追擊孫恩到滬瀆、海鹽,又把他打敗,殺死俘虜了上萬人,孫恩隻好從浹口遠遠逃進海裡。
十二月辛亥日,北魏君主拓跋珪派常山王拓跋遵、定陵公和跋率領五萬部眾到高平襲擊沒弈乾。
乙卯日,北魏虎威將軍宿遝乾討伐後燕,攻打令支;乙醜日,後燕中領軍宇文拔帶兵救援。壬午日,宿遝乾攻下令支,派兵駐守。
呂超攻打薑紀,沒打下來,又去攻打焦朗。焦朗派侄子焦嵩到河西王利鹿孤那裡當人質,請求救援,利鹿孤派車騎將軍禿發傉檀趕去。等傉檀到了,呂超已經退走,焦朗卻關門不讓他進城。傉檀很生氣,要攻城,鎮北將軍俱延勸道:“留戀故土不願遷移,是人之常情。焦朗困守孤城沒糧食,今年不投降,明年也會自己歸順,何必犧牲那麼多士兵去攻打呢!要是打不下來,他肯定會去投靠彆的國家。把本州的百姓送給鄰國當資本,不是好主意;不如好好勸勸他。”傉檀於是和焦朗講和,然後到姑臧炫耀兵力,在胡阬紮營。
傉檀知道呂超肯定會來劫營,就準備好火把等著。呂超夜裡派中壘將軍王集率領兩千精兵去劫營,傉檀卻慢慢整頓軍隊,沒起身迎敵。王集進了營壘,裡麵外麵同時點火,光照得像白天一樣;傉檀出兵反擊,殺了王集和三百多個士兵。呂隆害怕了,假意和傉檀講和,請求在苑內結盟,傉檀派俱延進去結盟。俱延懷疑有埋伏,拆了苑牆才進去。呂超埋伏的士兵果然出擊,俱延丟了馬,步行逃跑,淩江將軍郭祖奮力抵抗,俱延才得以脫身。傉檀大怒,到顯美去攻打呂隆的昌鬆太守孟禕。呂隆派廣武將軍荀安國、寧遠將軍石可率領五百騎兵去救援,荀安國等人害怕傉檀勢強,逃了回去。
桓玄上奏章推薦哥哥桓偉為江州刺史,鎮守夏口;任命司馬刁暢為輔國將軍、督八郡軍事,鎮守襄陽;派部將皇甫敷、馮該駐守湓口。把沮水、漳水一帶的兩千戶蠻人遷到江南,設立武寧郡;又招集流民,設立綏安郡。朝廷下詔征召廣州刺史刁逵、豫章太守郭昶之,桓玄都把他們留下,不讓去京城。
桓玄自以為占據了晉國三分之二的地盤,多次讓人獻上關於自己的祥瑞征兆,想迷惑眾人;又寫信給會稽王司馬道子說:“孫恩那夥賊寇逼近京城,是因為刮風沒法前進,下雨沒法放火,糧食吃完了才退走,不是打不過。以前王國寶死後,王恭沒趁勢進京掌管朝政,可見他對您沒惡意,卻被說成不忠。現在朝中的親信重臣裡,有誰是有聲望的?不能說沒有好人,隻是您不信任他們罷了!近來很短時間內,就釀成了今天的禍患。朝中大臣都怕惹禍不敢說話,我在外地任職,才敢說出實情。”司馬元顯看到信,特彆害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法順對元顯說:“桓玄靠著家世資本,向來有野心,吞並了殷仲堪、楊佺期後,獨占了荊楚地區,您能控製的隻有三吳之地。孫恩作亂,東部地區一片狼藉,官府百姓都窮得叮當響,桓玄肯定會趁這個機會作亂,我真替您擔心。”元顯問:“那怎麼辦?”法順說:“桓玄剛得到荊州,人心還沒歸附,正忙著安撫,沒空想彆的。要是趁這時候讓劉牢之當先鋒,您率領大軍跟上,就能拿下桓玄。”元顯覺得對。正好武昌太守庾楷因為桓玄和朝廷結怨,怕事情不成,自己受牽連,秘密派人聯係元顯,說:“桓玄特彆不得人心,大家都不願聽他的,要是朝廷出兵,我願意當內應。”元顯特彆高興,派張法順到京口,和劉牢之商量;劉牢之覺得這事難辦。法順回來對元顯說:“看劉牢之的神色,肯定會背叛我們,不如把他召來殺了;不然,肯定會壞大事。”元顯不聽。於是大規模整訓水軍,征兵造艦,準備討伐桓玄。
元興元年壬寅年,公元402年)
春天正月庚午日,朝廷下詔曆數桓玄的罪狀,任命尚書令元顯為驃騎大將軍、征討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諸軍事,加授黃鉞,又任命鎮北將軍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前將軍譙王尚之為後續部隊,同時大赦天下,改年號,朝廷內外戒嚴;加授會稽王司馬道子為太傅。
元顯想把桓氏家族全殺了。中護軍桓修是驃騎長史王誕的外甥,王誕很受元顯寵信,就說桓修等人和桓玄誌向不同,元顯才沒動手。王誕是王導的曾孫。
張法順對元顯說:“桓謙兄弟經常給上遊的桓玄當耳目,應該殺了他們,杜絕奸謀。而且事情成不成,全看前鋒,可劉牢之反複無常,萬一變卦,災禍馬上就來。可以讓劉牢之殺了桓謙兄弟,表明他沒有二心;要是他不聽命,就先收拾他。”元顯說:“現在除了劉牢之,沒人能對付桓玄;而且剛開始就殺大將,人心會不安。”反複不同意。又因為桓氏世代被荊州人依附,桓衝尤其有遺恩,而桓謙是桓衝的兒子,就把桓謙從驃騎司馬提拔為都督荊、益、寧、梁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想靠這拉攏西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