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姚興派魯宗之帶兵侵犯襄陽,還沒到就去世了。他的兒子魯軌帶兵繼續侵犯,雍州刺史趙倫之打敗了他。
西秦王乞伏熾磐在漒川攻打後秦的洮陽公彭利和,沮渠蒙遜進攻石泉來救援彭利和。乞伏熾磐到了遝中,就帶兵返回了。二月,乞伏熾磐派襄武侯曇達救援石泉,沮渠蒙遜也退兵了。沮渠蒙遜於是和乞伏熾磐結為和親。
秦王姚興到了華陰,讓太子姚泓監管國事,住進西宮。姚興病得很重,回到長安,黃門侍郎尹衝謀劃趁姚泓出城迎接的時候殺了他。姚興到了,姚泓準備出城迎接,宮裡的大臣勸諫說:“皇上病得很重,奸臣就在身邊,殿下現在出去,進不能見到皇上,退可能有不測的災禍。”姚泓說:“臣子聽說君主父親病重卻安居不出,怎麼能安心呢!”大臣回答說:“保全自身來安定國家,這是最大的孝道。”姚泓才沒出去。尚書姚沙彌對尹衝說:“太子不出來迎接,應該扶皇上到廣平公的府第去;守衛的將士聽說皇上在那裡,自然會來聚集,太子還能和誰一起守城呢!而且我們因為廣平公的緣故,已經背上了叛逆的名聲,將來能去哪裡容身!現在扶皇上發動事變,是順應大義,不僅能解救廣平公的災禍,我們以前的罪過也能完全洗刷掉。”尹衝因為姚興死活還不知道,想跟著姚興進宮後再作亂,沒采用姚沙彌的建議。
姚興進了宮,命令太子姚泓兼任尚書事,讓東平公姚紹和右衛將軍胡翼度在宮中掌管軍隊,防範控製宮廷內外。又派殿中上將軍斂曼嵬收繳姚弼等人的鎧甲兵器,存入武器庫。
姚興的病越來越重,他的妹妹南安長公主來探病,他已經說不出話了。小兒子姚耕兒出來,告訴哥哥南陽公姚愔說:“皇上已經駕崩了,應該趕緊拿主意!”姚愔立刻和尹衝率領披甲士兵攻打端門,斂曼嵬、胡翼度等人帶兵關上城門抵抗。姚愔等人派壯士登上城門,沿著屋頂爬進去,一直到了馬道。姚泓在谘議堂侍奉病重的姚興,太子右衛率姚和都率領東宮的士兵進駐馬道南邊。姚愔等人沒法前進,就放火燒了端門。姚興勉強支撐著病體來到前殿,下令賜死姚弼。禁兵看到姚興還活著,都歡呼跳躍,爭相衝向叛軍,叛軍被驚擾,姚和都率領東宮士兵從後麵夾擊,姚愔等人大敗。姚愔逃到驪山,他的同黨建康公呂隆逃到雍城,尹衝和弟弟尹泓前來投奔東晉)。姚興召東平公姚紹以及姚讚、梁喜、尹昭、斂曼嵬進入內室,接受遺詔輔佐朝政。第二天,姚興去世。姚泓封鎖消息不發喪,逮捕了南陽公姚愔以及呂隆、大將軍尹元等人,把他們都殺了。這才發布喪事,登上皇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和。姚泓命令齊公姚恢殺掉安定太守呂超,姚恢猶豫了很久,才把呂超殺了。姚泓懷疑姚恢有二心,姚恢因此害怕,暗中聚集兵力謀劃作亂。姚泓把姚興安葬在偶陵,諡號為文桓皇帝,廟號高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初,姚興把李平羌的三千戶遷到安定。姚興一死,羌族首領黨容反叛,姚泓派撫軍將軍姚讚討伐並降服了他,把羌族的豪門大族遷到長安,其餘的遣返回李閏。北地太守毛雍占據趙氏塢反叛,東平公姚紹討伐並活捉了他。當時姚宣鎮守李閏,參軍韋宗聽說毛雍反叛,勸姚宣說:“皇上剛即位,威望德行還沒顯現,國家的危難,難以估量,殿下不能不深入考慮。邢望地勢險要,應該遷到那裡據守,這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資本啊。”姚宣聽從了他的建議,率領三萬八千戶人家,放棄李閏,向南據守邢望。各羌族部落占據李閏反叛,東平公姚紹進軍討伐打敗了他們。姚宣到姚紹那裡認罪,姚紹殺了他。
二月,朝廷加授太尉劉裕為中外大都督。劉裕戒嚴準備討伐後秦。詔書加授劉裕兼任司、豫二州刺史,任命他的世子劉義符為徐、兗二州刺史。琅邪王司馬德文請求先出發去整修祖先陵墓,表達敬意;詔書批準了他的請求。
夏天四月壬子日,北魏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泰常。
西秦襄武侯曇達等人在上邽攻打後秦秦州刺史姚艾,打敗了他,把當地五千多戶百姓遷到枹罕。
五月癸巳日,加授太尉劉裕兼任北雍州刺史。
六月丁巳日,北魏國主拓跋嗣到北方巡視。
並州的幾萬落胡人反叛後秦,進入平陽,推舉匈奴人曹弘為大單於,在匈奴堡攻打立義將軍姚成都。征東將軍姚懿從蒲阪出兵討伐,活捉了曹弘,送到長安,把他部下的一萬五千落豪門大族遷到雍州。
氐王楊盛攻打後秦的祁山,攻了下來,進逼秦州。後秦後將軍姚平前去救援,楊盛帶兵撤退;姚平和上邽守將姚嵩追擊他。夏王赫連勃勃率領四萬騎兵襲擊上邽,還沒到,姚嵩和楊盛在竹嶺交戰,姚嵩戰敗身亡。赫連勃勃攻打上邽二十天,攻了下來,殺死秦州刺史姚軍都以及五千多名將士,趁機毀壞了城池。又進攻陰密,殺死後秦將領姚良子以及一萬多名將士;任命他的兒子赫連昌為雍州刺史,鎮守陰密。征北將軍姚恢放棄安定,逃回長安,安定人胡儼等人率領五萬戶人家占據城池向夏國投降。赫連勃勃派鎮東將軍羊苟兒率領五千鮮卑人鎮守安定,在雍城進攻後秦鎮西將軍姚諶,姚諶放棄鎮守之地逃奔長安。赫連勃勃占據雍城,進而劫掠郿城。後秦東平公姚紹以及征虜將軍尹昭等人率領五萬步兵騎兵攻打他,赫連勃勃撤退到安定,胡儼關閉城門抵抗他,殺死羊苟兒和他率領的鮮卑人,又獻出安定向後秦投降。姚紹在馬鞍阪進擊赫連勃勃,打敗了他,追到朝那,沒追上就返回了。赫連勃勃回到杏城。楊盛又派侄子楊倦攻打後秦,到了陳倉,後秦的斂曼嵬擊退了他。夏王赫連勃勃又派哥哥赫連提向南侵犯泄陽,後秦車騎將軍姚裕等人擊退了他。
西涼司馬索承明上書勸涼公李暠討伐河西王沮渠蒙遜,李暠召見他,對他說:“沮渠蒙遜是百姓的禍患,我難道忘了他嗎?隻是力量還不能除掉他罷了。你有一定能活捉他的計策,就該為我陳述;要是隻說大話,讓我向東討伐,這和說‘石虎這小子,應該在街市上處死’有什麼區彆!”索承明又慚愧又害怕地退了下去。
秋天七月,北魏國主拓跋嗣在牛川大規模打獵,到了殷繁水才返回。戊戌日,回到平城。
八月丙午日,東晉大赦天下。
寧州向太尉劉裕進獻琥珀枕。劉裕因為琥珀可以治療刀傷,得到後非常高興,命令把琥珀搗碎分給北征的將士。
劉裕任命世子劉義符為中軍將軍,監管太尉留府事務。劉穆之為左仆射,兼任監軍、中軍二府的軍司,住進東府,總管朝廷內外事務。任命太尉左司馬東海人徐羨之為劉穆之的副手,左將軍朱齡石守衛宮殿台省,徐州刺史劉懷慎守衛京城,揚州彆駕從事史張裕負責留州事務。劉懷慎是劉懷敬的弟弟。
劉穆之在內總管朝政,在外供應軍隊物資,決斷事務迅速流暢,沒有拖延積壓的事情。賓客聚集,各種請求訴訟層出不窮,朝廷內外的谘詢稟報,擠滿了台階屋子;他用眼查看訴訟文書,用手批閱書信,用耳聽取彙報,用口應答對話,同時進行而不互相乾擾,全都處理得恰當周全。他還喜歡賓客,言談說笑,整天都不疲倦。稍有空閒,就親手寫字,查閱典籍校定書籍。他生性奢侈豪放,吃飯時一定擺滿一丈見方的桌子,早上總是準備十個人的飯食,從不獨自用餐。他曾經對劉裕說:“我家本來貧賤,生活物資常常匱乏。自從承蒙您的恩寵以來,雖然常常想著節約,但早晚的需要,還是稍微過於豐盛了些。除此之外,我沒有一絲一毫辜負您的地方。”中軍谘議參軍張邵對劉裕說:“人生脆弱,一定要長遠考慮。如果劉穆之意外遭遇不幸,誰能代替他呢?您的大業到了這種地步,倘若有不測,該怎麼安排呢?”劉裕說:“這自然就委托給劉穆之和你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丁巳日,劉裕從建康出發,派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率領步兵從淮水、淝水向許昌、洛陽進軍,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奔赴陽城,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奔赴武關,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率領水軍從石門出發,經汴水進入黃河,任命冀州刺史王仲德統領前鋒各軍,開辟巨野澤進入黃河。劉遵考是劉裕的同族弟弟。劉穆之對王鎮惡說:“主公現在把討伐後秦的重任交給你,你要努力啊!”王鎮惡說:“我不攻克關中,發誓不再渡江回來!”
劉裕出發後,青州刺史檀祗從廣陵擅自率領部眾到塗中襲擊討伐亡命之徒。劉穆之擔心檀祗發動叛亂,商議著要派兵防備。當時檀韶擔任江州刺史,張邵說:“現在檀韶占據長江中遊,檀道濟是軍隊的首領,如果表現出懷疑他們的跡象,那麼太尉府就會陷入危險,不如先派人去慰問犒勞,觀察他們的意圖,一定不會有禍患的。”劉穆之這才作罷。
起初,北魏國主拓跋嗣派公孫表討伐白亞栗斯,叮囑他:“一定要先和後秦洛陽守將互通消息,讓他們防備黃河南岸,然後再出兵進攻。”公孫表還沒到,胡人就廢黜了白亞栗斯,改立劉虎為率善王。公孫表認為胡人內部離心離德,勢必會潰敗,於是沒告知後秦將領就發起進攻,結果被劉虎打得大敗,士兵死傷慘重。
拓跋嗣和大臣們商議:“胡人叛亂已過一年,征討卻沒能取勝,他們人數眾多,禍患越來越深。現在是深秋,不能再出兵,以免妨礙百姓農事,該怎麼辦呢?”白馬侯崔宏說:“胡人的數量雖多,但沒有得力將領統領,終究成不了大氣候。公孫表等人的軍隊,兵力不算不足,隻是軍紀不嚴,處置失當,才導致失敗。派一位素有威望的大將帶幾百騎兵去統領公孫表的軍隊,沒有打不贏的。相州刺史叔孫建以前在並州時,讓胡人、魏人都畏懼服從,其他將領都比不上他,可以派他去。”拓跋嗣聽從了這個建議,任命叔孫建為中領軍,統領公孫表等人討伐劉虎。九月戊午日,把劉虎打得大敗,斬殺一萬多人,劉虎和司馬順宰都戰死了,俘虜了十多萬人。
太尉劉裕到了彭城,加授兼任徐州刺史;任命太原人王玄謨為從事史。
當初,王弎戰敗後,僧人曇永藏匿了他的小兒子王華,讓王華提著衣裳行李跟著自己,渡口巡邏的人起了疑心。曇永嗬斥王華說:“奴才怎麼不快走!”打了他幾十下,王華才得以幸免。後來遇到大赦,王華回到吳地。因為父親生死不明,他穿粗布衣服,吃素食,斷絕交遊,不出來做官,這樣過了十多年。劉裕聽說王華有賢才,想任用他,就公布了王弎的死訊,讓王華穿喪服。服喪期滿後,征召他為徐州主簿。
王鎮惡、檀道濟進入後秦境內,所到之處都打了勝仗。後秦將領王苟生獻出漆丘向王鎮惡投降,徐州刺史姚掌獻出項城向檀道濟投降,其他據點的守軍都望風歸附。隻有新蔡太守董遵拒不投降,檀道濟攻下城池,抓住董遵,殺了他。接著攻克許昌,俘獲後秦潁川太守姚垣和大將楊業。沈林子從汴水進入黃河,襄邑人董神虎聚集一千多人前來投降。太尉劉裕任命他為參軍。沈林子和董神虎一起攻打倉垣,攻了下來,後秦兗州刺史韋華投降。董神虎擅自返回襄邑,沈林子殺了他。
後秦東平公姚紹對後秦主姚泓說:“晉軍已經過了許昌,安定孤立遙遠,難以救援,應該遷徙那裡的鎮戶,充實京畿地區,可以得到十萬精兵,即使晉、夏兩國同時入侵,也還不至於亡國。不然,晉軍攻打豫州,夏軍攻打安定,該怎麼辦呢?時機已到,應該迅速決定。”左仆射梁喜說:“劉公恢有威望,讓嶺北的人害怕,安定的百姓和赫連勃勃有深仇大恨,按道理會拚死堅守,沒有二心。赫連勃勃終究不能越過安定遠道來侵犯京畿;如果沒有安定,胡人的騎兵一定會打到郿城。現在關中的兵力足夠抵抗晉軍,沒必要預先削弱自己。”姚泓聽從了梁喜的意見。吏部郎懿橫秘密對姚泓說:“姚恢在廣平公姚弼)作亂時,對陛下有忠誠的功勞。自從陛下即位以來,沒有給予特殊的獎賞來回報他的心意。現在對外把他置於危險的境地,對內不讓他參與朝廷大權,安定百姓自認為孤立危險,逼近敵寇,有十分之九的人想南遷,如果姚恢率領幾萬精兵,大張旗鼓地向京師進軍,難道不會成為國家的禍患嗎?應該把他征召回朝廷來安撫他的心。”姚泓說:“姚恢如果有不軌之心,征召他反而會加速災禍的發生。”又沒有聽從。
王仲德的水軍進入黃河,將要逼近滑台。北魏兗州刺史尉建膽小懦弱,率領部眾棄城而逃,向北渡過黃河。王仲德進入滑台,宣告說:“晉朝本來想用七萬匹布帛向魏國借道,沒想到魏國守將卻棄城突然逃走了。”北魏國主拓跋嗣聽說後,派叔孫建、公孫表從河內趕到枋頭,趁機領兵渡過黃河,在城下斬殺尉建,把屍體投入黃河。又招呼王仲德的士兵,質問他們侵犯的情況。王仲德派司馬竺和之回答說:“劉太尉派王征虜從黃河進入洛陽,清掃先帝陵墓,不敢對魏國侵犯。魏國守將自己放棄滑台離去,王征虜借空城來休整軍隊,很快就會向西進軍,對晉、魏兩國的友好關係沒有損害,何必大張旗鼓來炫耀武力呢!”拓跋嗣派叔孫建質問太尉劉裕,劉裕用謙遜的言辭道歉說:“洛陽是晉朝的舊都,卻被羌人占據;晉朝想修複陵墓已經很久了。那些羌人宗族,司馬休之、司馬國璠兄弟,魯宗之父子,都是晉朝的禍害,而羌人收留他們,成為晉朝的隱患。現在晉朝將要討伐他們,想向魏國借道,不敢做不利的事。”北魏河內鎮將於栗磾有勇猛的名聲,在黃河邊修築營壘防備侵襲。劉裕寫信給他,題名為“黑槊公麾下”。於栗磾喜歡使用黑槊來標榜自己,所以劉裕這樣稱呼他。北魏於是任命於栗磾為黑槊將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冬季十月壬戌日,北魏國主拓跋嗣前往豺山宮。
當初,燕國將領庫傉官斌投降北魏,不久又叛逃回燕國。北魏國主拓跋嗣派驍騎將軍延普渡過濡水攻打庫傉官斌,殺了他;接著攻打燕國幽州刺史傉官昌、征北將軍庫傉官提,把他們都殺了。
後秦的陽城、滎陽兩城都投降了晉軍,晉軍進軍到成皋。後秦征南將軍陳留公姚洸鎮守洛陽,派使者向長安求救。後秦主姚泓派越騎校尉閻生率領三千騎兵救援,武衛將軍姚益男率領一萬步兵協助守衛洛陽,又派並州牧姚懿向南駐紮在陝津,作為聲援。寧朔將軍趙玄對姚洸說:“現在晉軍入侵越來越深入,人心惶惶,我們寡不敵眾,如果出戰不能取勝,那麼大勢就去了。應該集中各據點的兵力,堅守金墉城,等待西邊的救兵。金墉城攻不下來,晉軍一定不敢越過我們向西進軍,這樣我們就能不戰而坐收其弊。”司馬姚禹暗中和檀道濟勾結,主簿閻恢、楊虔都是姚禹的同黨,一起嫉妒趙玄,對姚洸說:“殿下憑借英明勇武的謀略,肩負一方重任;現在環城固守,向敵人示弱,難道不怕被朝廷責怪嗎!”姚洸認為說得對,就派趙玄率領一千多士兵向南駐守柏穀塢,廣武將軍石無諱向東駐守鞏城。趙玄哭著對姚洸說:“我受三代皇帝的大恩,堅守的誌向隻有一死而已。隻是明公不聽忠臣的話,被奸人誤導,以後一定會後悔的。”不久,成皋、虎牢都投降了晉軍,檀道濟等人長驅直入,石無諱到了石關,逃了回來。龍驤司馬滎陽人毛德祖和趙玄在柏穀交戰,趙玄兵敗,身受十多處傷,趴在地上大喊。趙玄的司馬蹇鑒冒著刀刃抱住趙玄哭泣,趙玄說:“我的傷太重了,你應該趕快離開!”蹇鑒說:“將軍不能活命,我離開又能去哪裡呢!”兩人一起戰死。姚禹翻越城牆投奔檀道濟,甲子日,檀道濟進逼洛陽。丙寅日,姚洸出城投降。檀道濟俘獲後秦兵四千多人,有人提議把他們全部活埋,築成京觀。檀道濟說:“討伐有罪,安撫百姓,就在今天!”把他們都釋放遣送了。於是夷人、漢人都感動喜悅,前來歸附的人很多。閻生、姚益男還沒到,聽說洛陽已經失守,就不敢前進了。
己醜日,朝廷下詔派兼司空高密王司馬恢之前往修繕拜謁五座先帝陵墓,設置守衛。太尉劉裕任命冠軍將軍毛修之為河南、河內二郡太守,兼管司州事務,駐守洛陽。
西秦王乞伏熾磐派秦州刺史王鬆壽鎮守馬頭,來進逼後秦的上邽。
十一月甲戌日,北魏國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太尉劉裕派左長史王弘返回建康,暗示朝廷給他加授九錫。當時劉穆之掌管留守事務,而旨意卻從北方傳來,劉穆之因此又慚愧又害怕,生了病。王弘是王珣的兒子。十二月壬申日,朝廷下詔任命劉裕為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為宋公,備齊九錫之禮,地位在諸侯王之上,仍然兼任征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劉裕推辭不接受。
西秦王乞伏熾磐派使者到太尉劉裕那裡,請求攻打後秦來為劉裕效力。劉裕任命乞伏熾磐為平西將軍、河南公。
後秦姚懿的司馬孫暢勸說姚懿襲擊長安,殺了東平公姚紹,廢黜後秦主姚泓,自己取而代之。姚懿覺得這主意不錯,就把糧食散發給黃河以北的夷人、漢人,想借此樹立個人恩德。左常侍張敞、侍郎左雅勸諫說:“殿下以同母弟弟的身份鎮守一方,國家的安危禍福,都和您緊密相連。現在吳地的敵寇入侵內地,四個州已經淪陷,西邊的胡虜騷擾邊境,秦、涼地區戰敗傾覆,朝廷的危險就像堆疊的雞蛋一樣。糧食是國家的根本,可殿下卻無故散發,白白損耗國家儲備,這可怎麼辦呢?”姚懿發怒,用鞭子打死了他們。
姚泓聽說這事,召來東平公姚紹,秘密和他商議。姚紹說:“姚懿性情見識淺薄,容易被人左右。出這個主意的,一定是孫暢。隻需快馬派人去征召孫暢,派撫軍將軍姚讚占據陝城,我去潼關調度各路軍隊。要是孫暢奉詔前來,我就派姚懿率領河東現有的兵力一起抵禦晉軍;如果他不接受詔命,就該公布他的罪狀去討伐他。”姚泓說:“叔父的話,是國家的大計啊。”於是派姚讚和冠軍將軍司馬國璠、建義將軍蚮玄駐守陝津,武衛將軍姚驢駐守潼關。
姚懿終究還是起兵稱帝,向各州郡發布檄文,想運匈奴堡的糧食給鎮上的人。寧東將軍姚成都抗拒他,姚懿用謙卑的言辭引誘,還送佩刀作為誓約,姚成都不聽。姚懿派驍騎將軍王國率領幾百披甲士兵攻打姚成都,姚成都反擊活捉了王國,派使者責備姚懿說:“明公以最親近的身份擔當重任,國家危難卻不能解救,反而有非分之想;三位先祖的在天之靈,難道會幫助明公嗎!我姚成都將要召集義兵,到黃河邊去見明公。”於是向各城傳遞檄文,說明順逆的道理,征調軍隊和糧食來討伐姚懿。姚懿也征調各城的兵力,卻沒人響應,隻有臨晉幾千戶人家響應他。姚成都領兵渡過黃河,攻打臨晉的叛亂者,打敗了他們。鎮上的安定人郭純等人起兵包圍姚懿。東平公姚紹進入蒲阪,抓住姚懿,殺了孫暢等人。
這一年,北魏衛將軍安城孝元王叔孫俊去世。北魏國主拓跋嗣很惋惜他,對他的妻子桓氏說:“活著的時候和他同享榮耀,能在他死後和他同受哀戚嗎?”桓氏於是上吊自殺,和叔孫俊合葬。
丁零人翟猛雀驅趕擄掠官吏百姓,進入白三間作亂。北魏內都大官河內人張蒲和冀州刺史長孫道生討伐他。長孫道生是長孫嵩的侄子。長孫道生想進兵攻打翟猛雀,張蒲說:“官吏百姓不是樂意作亂,是被翟猛雀逼迫威脅罷了。現在不加以區分,一起攻打,他們即使想回頭做好人,也沒有路可走了,必定會同心協力,占據險要地勢抵抗官軍,不容易一下子平定。不如先派使者曉諭他們,說不和翟猛雀同謀的人都不獲罪,那麼他們一定會高興地離散。”長孫道生聽從了他的建議,投降的有幾千家,讓他們恢複舊業。翟猛雀和他的同黨一百多人逃走,張蒲等人追上斬了翟猛雀的頭,左部尚書周幾徹底討伐殘餘黨羽,把他們全都殺了。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