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一去的。
在周嶼的有意引導下,這對話聽起來真就像模像樣的。
好像,他們三才是事先約定好一起來自習的。
薑媛看著二人的對話,一下子看看周嶼,一下子看看羅京,人又被繞進去了。
陳雲汐雖然隱隱還是覺得哪裡不太對,但也懶得深究了,便打消了疑慮。
一邊三個人,大家各自坐好,桌上的水也整整齊齊地排成一列。
書本被翻開,筆尖落下。
所有人都投入到了各自的學習之中,仿佛剛才那些話題與波動,統統被安靜的氛圍吞沒了。
為什麼說,很多時候大家喜歡跑到圖書館、自習室去學習。
因為這些地方的氛圍就自帶魔力。
會讓人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
就連向來叭叭話最多的羅京,也啞了火。
而上午還在“弟妹”、“老弟”相稱的三人,到了下午已經拿上了陌生人劇本。
形同陌路,各懷鬼胎。
好巧不巧的是,雖然周嶼坐到了對麵,但“剛好”就坐到了林望舒的正對麵。
二人共享著一張桌子,一人一半。
在這種局促的對坐中,書本、卷子攤開,空間總會不夠用。
交疊成了必然。
一會兒是周嶼拿錯了她的草稿紙,一邊低頭翻題一邊不動聲色地歸還。
一會兒是林望舒拿錯了他的試卷,又在一瞬間意識到,然後默默放回來。
兩人都沒說話。
唯一的交流,隻在那一兩秒的眼神碰撞之間。
目光相撞,然後迅速移開。
好像,真的就和陌生人一樣。
——一點也不熟。
在一些停下筆、抿口水的間隙,清冷少女其實是有些心神不寧的。
準確來說,是心虛。
“周嶼......是不是生氣了?”
林望舒這般想著,心裡默默歎了口氣:“我確實不應該這麼說。”
但她沒辦法開口,也不知道如何開口。
就隻能被動的繼續演著這一出“我們不熟”的劇本。
可林望舒怎麼也沒想到——
這出劇本不止沒有結束,反而在接下來的三天裡,被大家默認地繼續演了下去。
每天一到圖書館,陳雲汐和薑媛就會拎著水杯和書包找座位,仿佛形成了固定搭子;
周嶼呢,則帶著司邦梓和羅京,三人組形影不離;
至於曾文強嘛……從第一天的“領銜主演”,變成了徹底的路人群演,連劇本邊緣都擠不進。
三天裡,林望舒和周嶼還真就沒說過一句完整的話。
準確點說,是沒有機會說。
偶爾兩撥人湊巧坐在同一張桌子,各自低頭,互不打擾。
更多時候,因為自修區很大,所以兩撥人離的是有點遠的,連抬頭都難撞上眼。
就算真的坐到了一起,真正能說話的時機,也隻剩兩次——
一次是早上來的時候,一次是傍晚走的時候。
“來了。”
“嗯,拜。”
就這些。
再無多餘。
到了第三天晚上。
清冷少女的心神不寧抵達了巔峰。
她很不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內耗。
這些心事,她無法與自己的好朋友說起。
身邊也無人可說。
所以.....就更內耗了。
以至於和小兵張嘎一起打cs的時候,都頻頻失誤。
qq消息“滴滴“響起。
【天才島嶼:好兄弟,你這幾天怎麼了?連著三天都不在狀態啊!】
網線那頭,周嶼正一邊喝水一邊敲字,語氣輕快,動作慢吞吞。
倒也不是他真敏銳地捕捉到了林望舒的情緒——
隻是臨安第一猛男最近掉鏈子太嚴重,每一局都要他來擦屁股。
但他隻是想躺著輕鬆玩遊戲啊!
看著屏幕上那行字,林望舒忽然靈機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