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告示,已經貼了不止一兩天了。
周嶼站在街角,看著那張被風吹得有點卷邊的轉讓告示,神色平靜。
他知道,這兩家店,是真挺不下去了。
雖說旁邊的麼書店每天人來人往,人聲鼎沸。
但很顯然,熱鬨隻屬於書店自己。
沒能帶動隔壁這幾個鄰居。
尤其是那家小吃店。
老板是一對夫妻。
當年是為了女兒在臨安中學讀書,專門在學校門口盤了個店。
想著一邊陪讀,一邊做點小生意,多少補貼點家用。
眼下,女兒已經考上大學走了。
夫妻倆守著這家小店,生意卻越來越難做。
原本支撐他們堅持下來的理由,早就沒了。
文具店的情況也差不多。
打不過街口的“向左”文具超市,位置又沒優勢,平時來買東西的,大多是順路的。
真要買大件,沒人會來。
虧,一直虧。
所以現在,
那兩家店雖然貼著轉讓告示,但問的人寥寥。
偶爾有幾撥人路過,走進去看了一眼,又默默走了出來。
原因很簡單。
連挨著“看了麼”這種人流量爆棚的書店,生意都能差到這個地步。
那基本也就是,真的沒救了。
但這事,對彆人是燙手山芋。
對周嶼,卻是剛好。
他早就打算把這兩家店盤下來。
一方麵,“看了麼”的生意,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當初的預期,發展得比想象中還快。
另一方麵,當初盤下書店的時候,他就順便把旁邊幾個門店的位置,一並考慮進去了。
——是的。
從一開始,周嶼就沒打算隻開一家書店,賣點漫畫這麼簡單。
也是因此。
國慶結束的時候,他才會毫不猶豫地,把何姐定了下來。
目前,“看了麼”和“九州”,每周都能帶來一筆穩定且不菲的現金流。
生意就是這樣,越做越大,前提是你得有野心。
盤下這兩家店,也正是周嶼計劃裡的一步。
開一家奶茶店,然後和書店打通。
沒錯。
之前周師傅那點“飲品事業”的野心,可不是說著玩的。
手打檸檬茶,珍珠奶茶。
這些他琢磨過的配方,正好……終於有地方落地了。
更何況,這年頭的奶茶市場,簡直是白給。
市麵上的奶茶,大多靠色素、香精堆味。
稍微好喝那麼一點點,都能被捧成頂流。
在這樣的市場裡。
周嶼很清楚,真材實料,根本不需要花裡胡哨,自帶降維打擊。
再者說了,書店和奶茶,本身就是天然適配的組合。
彼此相輔相成,相互導流。
後世其實有一個現成的成功案例——西西弗書店。
但那家走的是文藝路線,小資範兒,裝修精致,咖啡加烘焙,逼格拉滿。
周嶼不打算走那套。
太小資,太裝,沒必要。
他要做的,是更接地氣,更符合這條街、這座城市學生需求的模式。
一個是,把產品做到極致。
無論是漫畫,還是奶茶。
彆整那些虛頭巴腦的噱頭,真材實料、物美價廉,學生才是最好的宣傳渠道。
另一個,是繼續圍繞“漫畫”這個核心。
——“看了麼”不是書店。
準確說,它是一個“以漫畫為主題的青年生活空間”。
所以,書店和奶茶店到時候直接打通。
把中間那麵薄薄的隔牆敲了,或者開一扇門。
重新規劃動線,鋪上地板,擺上桌椅,留出足夠多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