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朗氣清,陽光像金色的水一樣鋪滿整個校園。
臨安中學六十周年校慶,如期而至。
這是六月的盛夏,空氣裡帶著熱意,柏油路在陽光下微微發燙,操場四周的梧桐葉在蟬鳴聲中輕輕搖曳。
校門口搭起了醒目的拱門,紅色橫幅在風中獵獵作響,禮花架與音響早已布置到位。
正值六月中旬,學校尚未放假。
教學樓裡依舊傳出朗朗的讀書聲,但若走近一看,就會發現不少窗戶上貼著一雙雙望眼欲穿的眼睛。
學生們的心早已不在課本和黑板裡,而是飛到了體育館。
隻是,晚會要到夜幕降臨才會開始。
校門口,穿著校慶文化衫的誌願者舉著指示牌引導人流,手持對講機,一臉嚴肅,儼然是在保衛一場世界級的演出。
返校的校友、家長以及特邀嘉賓陸續入場,校園裡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今天還真有不少校友回來了,正到處參觀學校這些的變化呢。
空氣中混雜著花香、彩帶紙屑的味道,還有從體育館方向傳來的試音聲。
體育館裡,張雅帶著一眾工作人員從上午就已就位。
調試設備、調整燈光與音響,一輪又一輪地為節目試音、不帶妝彩排。
一些對口型的大合唱、朗誦,也要反複對音源、對鏡頭......都是為了確保今晚,萬無一失。
如此盛大的慶典,學校和往年一樣,特地安排了學生會新媒體部全程跟拍,負責實時報道與校內直播。
由於場館容量有限,返校的校友、合作企業、兄弟學校代表等來了不少人,門票依然有些緊張。
可還是有許多人想來湊湊熱鬨,於是學校在場館門口特意安置了幾塊落地大屏,接入校內直播信號,將晚會的實況直接投放出來。
這樣一來,即便進不去的人,也能在門口聽個響,感受到現場的熱烈氛圍。
畢竟,晚會有時看的不止是節目本身,更是那份熱鬨的氣氛。
後世很多演唱會門票緊俏,買不到票才是常態,於是也衍生出一種獨特的盛況——場外聽演唱會。
有人鋪上防潮墊,像露營一樣坐在外麵;有人舉著熒光棒,隔著圍欄跟著節奏搖晃,笑聲與歌聲混在夏夜的風裡,熱鬨得不分內外場。
此刻。
新媒體部部長,天選記者人,童靜靜也換上了校慶的文化衫,又一次帶著攝影師奔走在了校門口。
晚會還沒開始,但是直播已經開始了。
內容嘛,就是她的采訪。
整的和辦春晚似的。
童靜靜的計劃是采訪采訪路人、誌願者們啊.....宣揚一波正能量。
然後,就直奔後台,采訪今天的主持人啊、表演嘉賓......
興許是臨安六月的太陽實在是燒人。
她和攝影師都有些大汗淋漓了,粉底液早已順著汗水在脖子間留下一道道的“裂痕”。
童靜靜也有點沒有耐心了。
畢竟這些路人甲乙丙丁,根本就不是她今天采訪的重點目標,隻是走個過場而已。
她的重點目標可都在後台呢。
童靜靜和攝影師交換了一個“準備撤”的眼神——
就在這時,一個同樣穿著文化衫的“熱心同學”恰好路過,他很自然的找到了鏡頭,揮了揮手打起了招呼。
“哈嘍哈嘍大家好!”
一邊說著,還露出了一個十分標準而又陽光的笑容。
還能是誰呢?
也不等童靜靜提問,周嶼已經對著鏡頭開始了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本次校慶活動的誌願者組長,歡迎大家來參加臨安中學六十周年校慶。”
“今天我們誌願者主要負責現場秩序、觀眾引導,還有舞台後勤保障。大家如果在現場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找我們。”
“今晚上準備許多有趣又精彩的節目,有歌舞、小品、舞台劇、合唱、朗誦等等,保證給大家一個難忘的夜晚。”
“我個人是有個非常期待的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