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望舒一路聊著天,周嶼回到寢室樓下。
掛斷電話的時候,已經是“翹嘴”形態了。
想到下午還有幾個麵試,本著對麵試者的尊重。
周嶼順路回到寢室,衝了個澡,脫下滿是汗的軍訓服,換上一件林望舒先前給他買的襯衫。
午飯就在附近食堂草草解決,隨後騎上“小粉”,朝創業基地駛去。
陽光正烈,風很燙,路兩旁的樹葉嘩啦啦地響。
沿著紫荊路一路騎過去,經過荷塘,路過南區操場,最後抵達南門。
分配到的場地在學校南門外的科技園,出了校門,還得再騎五分鐘。
行政辦公室裡,值班的是個大二的學姐,穿著白襯衫,本來人正在一邊看小說一邊嗑瓜子,頭都沒有抬。
看得還是剛出版的《何以笙簫默》。
聽說周嶼是“提前批通過”的大一學生時,愣了足足一分鐘,目光上下打量,帶著幾分驚訝與好奇。
“不就是長得有點小.....嗯!這個學弟確實還蠻帥的誒!”學姐心想。
其實清大的創業氛圍一向濃鬱,畢竟這裡聚集了全國最頂尖的一批工科生。
光是創業基地都有好幾個,其中條件最好的場地,就是科技園這裡的了。
但想拿到這裡的場地,競爭異常激烈。
周嶼的申請材料雖然漂亮,方案也確實遠超同齡人,可要一步到位分到這樣的場地,著實是開了不止一個“綠燈”。
多數團隊都要先在校內孵化成熟,才能搬到這邊注冊公司。
但周嶼不一樣,就是要直接一步到位。
甚至在他的計劃裡,搞不好,明年夏天就得換個更大的場地。
提交完證明材料,領了鑰匙。
又和值班學姐聊了幾句,了解了一下科技園的情況。
末了,學姐感歎道:“學弟,你真是運氣太好了!分到了3號樓最好的一間!前幾天才剛剛搬出來的,被你給趕上了!”
周嶼笑著應了一句:“承學姐吉言。希望一直這麼好運吧!”
臨走前學姐還熱情的給抓了一把瓜子。
分配的場地在3號樓201室,位置出奇地好,朝南且空間開闊——足足有三百平米。
推開門,房間並沒有想象中那種積灰的陳舊氣,反而透著幾分“人走茶未涼”的溫度。
據學姐說,上一家公司做的是線下社區團購,理念超前,但資金鏈斷了,工資拖了三個月,上周團隊就徹底散夥了。
該說不說,這理念挺超前的,甚至有點超前到離譜。
可惜,太早入局的人,往往死在黎明前。
屋裡還殘留著不少痕跡:壞掉的轉椅、幾根斷網線、角落堆著未拆完的紙箱與宣傳板。
周嶼掃了一圈,結論是:基本滿意。
裝修對於一個初創團隊,特彆還是一個大學生團隊,很夠了。
最重要的是,區域都分隔好了,辦公室、會議室、雜物間.......
周嶼已經看準了一個房間,準備用來做放服務器的機房。
然後他又坐著電梯上了頂樓,一層層閒逛下來。
整棟樓都是在校生的創業項目:有做機器人、搞生物製藥的,也有研究矽材料、做藝術創作的——五花八門,應有儘有。
一層樓能容下好幾個團隊,每個團隊占一小塊地,各自埋頭苦乾。
看來看去,老小子的場地居然是最大的。
周嶼心裡更滿意了,心想:“真不錯啊!之後得空多帶帶華老師好了。”
差不多到約定的麵試時間,周嶼便回到二樓,簡單收拾了一下現場,把雜亂的辦公區清出一塊地方用來麵試。
今天下午,一共約了六個人,都是計算機專業的——四個大二,兩個大一。
結果。
第一個到點不見人影。
打電話過去,對方一副理直氣壯:“不好意思啊,我要去聽水木團隊的宣講,忘記和你說改時間了。”
鴿。
第二個倒是來了,是個話癆的大二學長,技術能力不錯,代碼水平也過關。
就是——話真的太太太太太多了。
三句話能扯到天上去,讓周嶼覺得溝通成本是普通人的五六倍。
正當老小子猶豫要不要繼續聊時,學長忽然站起來:“其實我手頭已經有幾個offer了,我就是喜歡麵試,喜歡和人聊天。今天就先到這吧。”
周嶼:“???”
學長神采飛揚地補了一句:“非常感謝你給我這次麵試機會!我今天很開心!我要去下一場麵試了!”
說完,人就走了。一邊走還一邊朝周嶼揮手。
真他媽是個人才!
第三個,遲到半小時。
周嶼是極度注重時間觀念的人——直接out。
第四個準時到,但一問三不知——out。
第五個,臨時打電話說要去參加學生會宣講——鴿+1。
最後一個,總算來了個正常人。
雖然技術一般,但在前麵幾個的襯托下,顯得溝通格外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