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紅袖添香
暮春三月,曲江池畔柳絮如雪,趙五手持都水監的勘驗文書,立於新竣工的汴渠閘口前。
漕船如織,帆影蔽日,身後卻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一名身著胡服、麵蒙輕紗的女子縱馬而至,勒韁時露出一雙琉璃般的異色瞳孔:“可是趙監丞?小女慕容芷,隴西慕容氏,有要事相求。”
汴渠疏浚工程告一段落,新閘口順利通過驗收,漕運效率顯著提升,趙五在都水監的地位日益穩固。皇帝對其務實乾練的作風頗為賞識,特許其“遇漕務要事,可直呈條陳”。這一日,趙五正在曲江池畔勘查一處擬建的新碼頭選址,思緒卻不由得飄向遠方——柳蓁蓁近日隨母赴洛陽省親,離彆雖短,卻讓他平生幾分牽掛。
正當他凝神之際,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湖畔的寧靜。隻見一名女子縱馬而至,身手矯健,至近前利落勒韁。她身著改良過的窄袖胡服,青絲高綰,以一根簡單的木簪固定,麵上覆著一層輕紗,僅露出一雙清澈而略帶異域風情的眼眸。
“可是趙監丞?”女子聲音清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小女慕容芷,隴西慕容氏之後。家兄慕容朗,現任隴右道肅州酒泉縣令。今有要事,冒昧打擾,萬望監丞援手!”
趙五心中微詫。隴西慕容氏,乃是北魏胡漢融合以來的關隴世家一支,雖非頂級門閥,但在軍旅、邊務方麵頗有根基。此女能直呼其職,找到這僻靜處,顯然非等閒之輩。他拱手還禮:“正是趙某。慕容姑娘何事如此急切?但說無妨。”
慕容芷下馬,從懷中取出一封密信,信紙邊緣已有些磨損:“家兄月前遞來急信,言及肅州境內,黨河下遊一段灌溉古渠年久失修,近年又逢乾旱,沿線屯田軍民飲水艱難,春耕恐誤。州府錢糧拮據,上報工部請款,至今杳無音信。家兄素聞趙監丞精於水利,且得聖上信重,故特命小妹星夜兼程入京,懇請監丞在工部或陛下麵前,為肅州水利美言一二,促成撥款!”
唐代隴右道涵蓋今甘肅、新疆部分地區,地處絲綢之路要衝,其水利建設關乎邊防穩固與商路暢通。)
趙五接過信件,仔細閱讀。信中所述黨河古渠情況危急,確係民生要務。他沉吟片刻,問道:“慕容姑娘,此事關乎邊陲安定,趙某自當儘力。然工部程序繁冗,非一日之功。不知慕容縣令可有更詳儘的渠圖、預算及工役方案?”
慕容芷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監丞果然務實。渠圖與初步方略,小妹已隨身帶來。”她從馬鞍旁的革囊中取出一卷圖紙,鋪於旁邊石上。圖紙繪製精細,對古渠走向、損毀位置、需修繕的閘壩、預估土方量等,皆有清晰標注。
趙五仔細觀看,發現其規劃雖略顯古樸,但根基紮實,顯是深入了解當地情況之作。他結合自己前世所知的工程管理經驗,指出幾處可優化之處,如采用分段施工、以工代賑招募流民、利用當地材料降低成本等。慕容芷聽得極為專注,不時發問,思維敏捷,對邊地民情、物產極為熟稔,顯是常隨父兄曆練所致。
一番交談,趙五對此女膽識與見識頗為心折,答應即刻修書一封,連同慕容朗的文書及自己的建議,通過柳彆駕的門路,直送工部水部司一位與柳家交好的郎中處,並抄送副本至李泌處,望其能在適當時機向皇帝提及此事。
此事雖為插曲,卻讓趙五結識了慕容芷這位兼具胡漢之風、爽朗果決的將門之女。此後數日,慕容芷為等候消息,暫留長安,偶遇都水監公務上的疑難,她竟也能從邊地實務角度提出些許彆具匠心的建議,令趙五頗受啟發。兩人之間,漸生一種超越尋常男女的知己之情。
幾乎與此同時,另一段緣分亦悄然而至。這日,趙五受邀參加一位致仕翰林在家中舉辦的賞花詩會。此類雅集,乃長安文人士子交流唱和、展示才學的重要場合。趙五雖不長於詩詞,但其漕運新策的名聲已傳遍士林,加之氣質沉靜,倒也引人注目。
詩會間隙,他在主人家藏書樓翻閱一冊《水經注》孤本時,偶遇一位身著月白襦裙、氣質嫻雅的少女,正對著一幅《禹貢九州山川圖》凝神細思。少女見趙五駐足,莞爾一笑,主動攀談:“閣下可是近日士林盛傳的趙監丞?小女蘇琬,家父乃國子監司業蘇瞻。久聞監丞精於河渠之務,適才見此古圖,心有所惑,不知監丞可否指教?”
趙五見其談吐不俗,且是清流官宦之家的才女,便客氣回應。蘇琬所問,乃是關於《禹貢》中“導河積石”與後世黃河河道變遷的關聯,問題頗具深度。趙五雖非專攻經學,但結合水利實踐與地理知識,倒也侃侃而談,提出了些新鮮見解,認為“古今河道雖異,然治水之理相通,在於順其性而導之”。
蘇琬聽得美目流轉,深以為然。她自幼飽讀詩書,尤愛地理方誌,於水利一事亦有涉獵,隻是困於閨閣,難得實務印證。趙五的見解,為她打開了新的視野。兩人從《禹貢》談到當下漕運,又從水利談到史籍,言談甚歡。蘇琬學識淵博,引經據典,信手拈來,更兼心思細膩,常能發現趙五忽略的細節。趙五亦覺此女慧質蘭心,堪稱良師益友,對其頗為敬重。此後,蘇琬常借兄長之名,遞送一些她搜集到的前代水利文獻的抄本或心得至都水監,對趙五工作助益良多。這份以文會友、惺惺相惜的情誼,在詩書往來中悄然滋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漕務之餘,趙五亦需應酬。一日,他陪同一位戶部官員前往西市查驗一批新到的波斯玻璃器稅費。在一位粟特富商的宅邸中,邂逅了商人之女薩琳娜。薩琳娜母親是波斯舞姬,她繼承了母親的絕世容顏與能歌善舞的天賦,一雙碧眼顧盼生輝,性格熱情奔放。
宴飲間,主人邀薩琳娜獻舞助興。隻見她赤足踏上地毯,隨著胡旋舞的急管繁弦翩然起舞,身姿曼妙,裙裾飛揚,如一朵盛開的異域之花,滿座皆驚。舞畢,薩琳娜落落大方地與賓客交談,其言語直率,思維跳脫,對大唐風物充滿好奇。
當得知趙五主管漕運,她竟問出一個令人瞠目的問題:“監丞大人,我聽說大運河能通巨舟,那能否一直坐船到我的故鄉波斯呢?”問題天真,卻觸及了唐代對外水陸交通的極限。趙五耐心解釋,說明漕運主要服務於帝國內部物資調配,遠航波斯需依靠海上絲綢之路,並簡要介紹了當時的海船技術與航線。薩琳娜聽得入神,對趙五的“博學”欽佩不已。
此後,趙五因公務又與此粟特商人家族有數麵之緣。薩琳娜總是最活躍的一個,她會熱情地介紹西域特產,請教長安風俗,甚至玩笑般地要趙五教她寫漢字。她的出現,如同一縷明媚的陽光,為趙五略顯沉重枯燥的官場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輕鬆與鮮活氣息。麵對這份大膽直白的異域風情,趙五雖以禮相待,心中亦難免泛起微瀾。
然而,花開數朵,各表一枝。與這幾位身份、性格各異的紅顏知己的交往,雖給趙五的生活增添了豐富色彩,卻也帶來了甜蜜的煩惱。
慕容芷之事,趙五鼎力相助,工部最終特批了一筆款項用於肅州渠工,慕容朗來信感激不儘。慕容芷完成使命,即將返回隴西,臨行前,贈予趙五一柄精巧的西域匕首為念,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悵惘:“趙監丞,山高水長,望有緣再會。”
蘇琬的才學與靜好,令趙五心折,兩人詩文唱和,默契日深。但蘇家乃清流門第,家規嚴謹,蘇琬深知與趙五交往需恪守禮法,雖心生仰慕,卻始終發乎情,止乎禮,最多隻在詩文中含蓄地寄托些許情思。
薩琳娜的熱情則更為外露,她不顧世俗眼光,幾次主動邀約趙五參觀市集,甚至托人送來波斯香料和親手製作的胡餅。其父似乎也有意借此與這位朝廷新貴結交,讓趙五頗感壓力。
最令趙五心中牽掛的,仍是遠在洛陽的柳蓁蓁。他定期去信,告知京城動態與漕務進展,字裡行間,思念之情溢於紙上。柳蓁蓁的回信則一如既往的沉穩睿智,除了關切他的飲食起居,更提醒他“京城繁華,人心複雜,望郎君處事周詳,勿授人以柄”,並隱約提及洛陽官場似有暗流湧動,與漕運舊利益團體或有牽連。
這一日,趙五同時收到了柳蓁蓁報平安的家書、慕容芷告彆的口信、蘇琬探討《水經注》疑難的新詩箋,以及薩琳娜邀請觀賞西域幻術的請帖。他獨坐燈下,撫摸著柳蓁蓁信箋上熟悉的字跡,心中百感交集。這些女子,或俠義爽朗,或才情高潔,或熱情似火,皆是他生命中意外的饋贈。然而,他深知,自己的根與未來,早已與那位聰慧堅韌、與他共曆風雨的柳家千金緊密相連。
紅袖添香,雖可解宦途寂寥;但初心不改,方是立身之本。趙五收起紛繁的思緒,重新鋪開圖紙,將精力投入到他真正的使命——繪製帝國水網的宏偉藍圖之上。而所有的情感糾葛,都將是這條漫漫長路上,一道道需要他用心去度過的風景。
第三十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