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藏鋒_雪月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3章 藏鋒(1 / 2)

第七十三章藏鋒

偏廳內,油燈的光芒將趙五的身影拉得細長,投在冰冷的牆壁上,微微晃動,如同他此刻緊繃欲裂的心弦。案幾上,鋪著數張質地不同的紙張——有元載命人送來的、從宮中存檔中取出的李邕往年奏章批複的摹本,有空白的宣紙,還有…幾張他從那堆廢紙中精心挑選出的、帶有元載和某些戶部、兵部官員模糊簽名或印鑒殘跡的廢棄公文草稿。

空氣凝滯如冰,唯有墨錠研磨的沙沙聲,以及趙五自己沉重的心跳聲。

時間,隻有一日。不,或許更短。他要在元載和崔器的眼皮底下,完成一場驚天豪賭。不僅要模仿李邕的筆跡偽造出足以亂真的“謀逆密文”,還要…在那偽造的密文中,藏下能將元載乃至其背後勢力拖下水的致命線索!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李邕書法號稱“書中仙手”,筆力雄渾,氣勢開張,極具個人特色,模仿其形已屬不易,摹其神韻更是難如登天。更何況還要在其中做手腳而不被察覺?

但趙五沒有退路。他深吸一口氣,將一切雜念摒棄,心神徹底沉入眼前的筆墨之中。

他先沒有立刻動筆,而是極其仔細地翻閱、揣摩那些李邕奏章的摹本。他的目光如掃描儀般掠過每一個字的起筆、行筆、收筆,感受著筆鋒的提按轉折,體會著字裡行間那股磅礴開闊的氣韻。前世苦練書法的記憶和這具身體對筆墨的天然敏感在此刻完美融合。

“李北海書,如高山墜石,渴驥奔泉,重頓挫,講骨力,得‘勢’而忘‘形’…”他喃喃自語,指尖在虛空中勾勒,“其撇捺如刀,豎鉤如戟,然字字勾連,氣脈貫通…尋常模仿,力求形似,卻失其神,必被看破…”

他觀察良久,忽然取過一張廢稿,其上有一個元載批閱“可”字的草簽。他盯著那個字,眼中精光一閃。

“元載之書,師法虞世南,求工整圓潤,藏鋒斂鍔,然於轉折處常露怯意,鉤挑無力,透著算計與拘謹…與李邕的雄放開闔,截然相反…”

一個極其冒險的計劃在他腦中愈發清晰。他不僅要模仿李邕,還要在模仿中,極其隱秘地融入一絲…元載的筆意!尤其是在某些關鍵字的鉤挑、轉折處,做得略微遲疑、收斂一些,造成一種“刻意模仿李邕卻因自身書寫習慣流露出一絲本相”的錯覺!

同時,他還要參考那廢稿上元載的簽名和某些戶部官員的用筆習慣,在偽造的密文內容中,埋下與軍械、賬目相關的破綻,與之前在永豐倉發現的、元載可能涉及的疑點隱隱呼應!

這需要何等精妙的掌控力!多一分則露餡,少一分則無用!

他閉上眼,靜思片刻,將李邕的雄渾、元載的拘謹、以及那幾分從廢稿上學來的戶部文書特有的呆板格式,在腦中反複拆解、融合…

突然,他睜開眼,眸光湛然如雪。他提起飽蘸濃墨的狼毫筆,手腕懸空,屏息凝神,驟然落筆!

筆尖如刀,在宣紙上劃出淩厲的軌跡!一個個帶著李邕特有雄健氣勢的字跡躍然紙上,內容正是他依據那讖緯殘片風格編造的“密文”:“…帝星晦暗,妖星現於東方…洛水將竭,龍蛇起陸…當以金鐵之精,鑄鎮魘之法器,置於…伺機而動…”

字跡奔騰豪邁,力透紙背,乍一看,與李邕風格極為相似!但在書寫“金”、“鐵”、“鑄”、“置”等帶有鉤挑和轉折的字時,他的筆鋒出現了極其細微的、幾乎無法察覺的頓挫和收斂,筆意略顯猶豫局促,隱隱透出一絲不同於李邕一往無前氣質的、屬於元載的算計與拘謹!

更絕的是,在密文提及“金鐵之精”的來源時,他故意模糊地寫道:“…取之於舊庫,循甲子案牘之例,由…經辦…”,“甲子案牘”這個說法,隱約指向了某個過去的、可能與元載有關的陳年舊案!

書寫完畢,他放下筆,仔細審視。整篇文字氣勢連貫,李邕的風格特征鮮明,足以騙過大多數人的眼睛。唯有最頂尖的書法鑒賞大家,並且深知元載筆性之人,才有可能從那極其細微的破綻中,品出一絲異樣。

但這還不夠。他需要讓這“破綻”在關鍵時刻,能被“恰到好處”地發現。

他取過另一張紙,開始以元載的筆跡和口吻,模仿其平日批示公文的神態,寫下一段看似無關緊要的“備考”:“查乙未年甲字庫舊檔,鐵料收支似有蹊蹺,然事涉…恐引非議,當慎。”並留下了元載常用的花押。他刻意將字寫得略顯匆忙潦草,仿佛是無意中寫下的草稿。

然後,他小心翼翼地將這張“元載草稿”混入那堆需要臨摹的李邕摹本之中,使其看起來就像是從宮中檔案房取來時無意夾帶進來的。

做完這一切,他已汗流浹背,精神力幾乎耗儘。窗外,天色已近黃昏。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鎖鏈響動。趙五心中一驚,迅速將偽造的密文和那張“元載草稿”藏入懷中,將案上收拾得隻剩臨摹李?字帖的紙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門被推開,進來的不是元載,而是阿吉。他端著晚飯,目光飛快地掃過案上那些練習用的紙張,淡淡道:“老爺問,進展如何?”


最新小说: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 被休後,每日情報助我熬過荒年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 明豔知青遇上偏執痞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