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曙光
潼關的寒風裹著雪粒,砸在慕容芷的甲胄上簌簌作響。她趴在關牆垛口,望著遠處塵煙——魏忠賢率領的三萬京畿禁軍正往這邊趕,旗幟上“勤王”二字被風吹得扭曲,像極了張邦昌那套虛偽的說辭。
“將軍,禁軍離潼關隻剩十裡了!”斥候翻身下馬,甲胄上沾著的冰碴子簌簌掉落,“他們推著五架攻城錘,還帶了火箭,看樣子是想強行破關。”
慕容芷直起身,指尖劃過腰間佩刀——這刀是趙正親賜的“破虜刀”,鳳鳴坡一戰斬過吐蕃大將,如今又要迎戰朝廷禁軍。她轉頭看向身後的範陽軍:“弩手列陣,滾石、火油堆在關牆兩側,等他們靠近了再打!記住,我們守的不是潼關,是長安百姓的生路!”
未時三刻,禁軍終於抵達關下。魏忠賢騎著高頭大馬,站在陣前嘶吼:“慕容芷!你擁兵自重,助趙正謀反,還不速速開門投降!若敢抵抗,待我破了潼關,定將你碎屍萬段!”
慕容芷冷笑一聲,從垛口探出頭:“魏公公,張邦昌軟禁少帝、濫殺忠良,你助紂為虐,還有臉說‘勤王’?今日我便守在這裡,看你怎麼破這潼關!”
話音剛落,禁軍的攻城錘就朝著城門撞來。“咚——咚——”的巨響震得關牆發抖,城上的明軍立刻扔出滾石,砸得禁軍慘叫連連。魏忠賢見狀,下令放火箭——箭矢帶著火光飛向關牆,卻被明軍提前搭好的濕棉被擋住,連一點火星都沒燃起來。
“將軍,西側有禁軍想爬雲梯!”副將急聲稟報。慕容芷立刻調兵過去,親自揮刀砍斷雲梯,雲梯上的禁軍慘叫著墜落,摔在雪地裡沒了聲息。激戰到黃昏,禁軍損失了近五千人,卻連潼關的城門都沒碰到,魏忠賢隻能下令撤軍,在關下紮營。
關牆下的醫療營裡,柳萱正忙著救治傷兵。醫女們捧著熱騰騰的湯藥,一碗碗遞到士兵手裡,連幾個被俘的禁軍傷兵也得到了救治。一個禁軍小兵捧著藥碗,眼眶通紅:“大夫,我們也是被逼的……張邦昌說若不來潼關,就殺了我們的家人。”
柳萱遞給他一塊乾糧:“你們若想回頭,就去告訴營裡的弟兄,範陽軍隻誅首惡,不傷降兵。等打跑了魏忠賢,你們就能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小兵哽咽著點頭,當晚就帶著十幾個禁軍弟兄偷偷跑來投降。消息傳到魏忠賢的營裡,禁軍士氣愈發低落——誰也不想為一個奸臣賣命,更不想死在離家千裡的潼關。
與此同時,靈州的趙正接到了薩琳娜的急報:“長安空虛!張邦昌派魏忠賢帶主力攻潼關後,京畿隻剩五千老弱禁軍,忠於皇室的老臣已聯絡好部分禁軍,隻待趙帥大軍抵達,就打開城門接應!”
“時機到了。”趙正猛地起身,對身邊的趙江月說,“你守好靈州、恒州,確保糧草能及時送往前線。我率五萬範陽軍親征長安,定要斬了張邦昌,救少帝出來!”
趙江月攥緊佩刀,眼裡滿是懇求:“父親,孩兒也想去!恒州已安排妥當,孩兒能幫您打理軍務,還能協助柳姨救治傷兵!”
趙正看著兒子堅定的眼神,想起他在恒州安撫流民、處理政務的模樣,終是點頭:“好,你隨我去長安,但記住,戰場凶險,凡事要聽指揮,不可莽撞。”
次日清晨,趙正率領五萬範陽軍出發。隊伍沿著漕渠往長安趕,沿途百姓聽聞是去討伐張邦昌,紛紛捧著熱粥、饅頭趕來送行,有的甚至推著小車,要給大軍送糧草。一個白發老丈跪在路邊,捧著一壇酒:“趙王殿下,這酒是俺珍藏了十年的,您帶上,等殺了奸臣,替俺們百姓喝一杯!”
趙正翻身下馬,扶起老丈:“老丈放心,我定不辱使命,還長安一個清明!”
大軍行至華州時,又遇到了從長安逃出來的百姓。百姓哭訴,張邦昌為了湊軍餉,在長安城內大肆搜刮,連百姓的口糧都搶,不少忠良之家被抄家滅族。趙正聽著,眼底的厲色更濃——張邦昌的罪孽,今日該清算了。
此時的潼關,慕容芷正與魏忠賢僵持。魏忠賢見久攻不下,又聽聞趙正親率大軍往長安趕,頓時慌了神,想撤軍回援,卻被慕容芷看出破綻。“追!”慕容芷率兩千輕騎衝出潼關,對著禁軍後軍發起突襲。禁軍本就無心戀戰,見狀紛紛逃竄,魏忠賢帶著殘部往長安逃,卻在半路上被趙正的大軍截住。
“魏忠賢,你往哪逃!”趙正勒馬立在陣前,五萬範陽軍將禁軍團團圍住。魏忠賢知道逃不掉,拔出佩刀想抵抗,卻被身邊的禁軍士兵按住——士兵們早已不滿他的統治,如今見趙正大軍到來,紛紛倒戈。
“綁了!”趙正一聲令下,士兵們將魏忠賢捆得嚴嚴實實。趙江月看著被押走的魏忠賢,心裡滿是激動——這是他第一次隨父親參與這麼大的戰事,也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民心所向,戰無不勝”的道理。
夕陽西下時,趙正的大軍抵達長安城外。城門樓上,忠於皇室的老臣早已舉著白旗等候,見趙正到來,立刻下令開門。百姓們湧到街上,歡呼著“趙王千歲”,聲音震得長安城牆都在顫抖。
趙正騎著馬,緩緩走進長安。
第二百四十三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