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誓師汴京
汴京郊外的誓師台,是用夯土築成的,高約三丈,台頂鋪著江南送來的“融紋錦”,四周插著二十麵旗幟——有繡著“趙”字的帥旗,有繡著“保境安民”的軍旗,還有兩麵是靈州蒙學孩子們織的“天下安”錦旗,在風裡飄得格外鮮亮。
天還沒亮,台下遊就擠滿了人——有三萬範陽軍將士,甲胄整齊,手握兵器;有各族百姓代表,靈州的張阿婆提著布包,裡麵是剛烙的青稞餅;敦煌的論布扛著青稞穗,身後跟著五個吐蕃壯丁;回紇的阿古拉牽著匹白駝,駝背上載著回紇可汗送的狼皮;江南的王老鐵則扛著縮小版的水田犁,木柄上刻著漢藏回三種文字的“福”字。
辰時一到,趙正身著銀甲,腰佩長劍,在石守信、慕容芷、趙普的陪同下,走上誓師台。台下瞬間安靜下來,隻有風卷旗幟的“獵獵”聲,還有遠處漕渠糧船的號角聲——那是最後一批糧草運到的信號,也是新政民生成果的回響。
“將士們,百姓們!”趙正的聲音透過台頂的銅鐘,傳遍整個廣場,“今日誓師,不為開疆拓土,不為權勢功勳,隻為敦煌商路的駝鈴,隻為隴西灌渠的流水,隻為靈州粥鋪的熱粥——隻為天下百姓能安穩過日子!”
他指著台下的百姓代表,語氣裡滿是鄭重:“張阿婆的青稞餅,是靈州流民安居的見證;論布的青稞穗,是吐蕃百姓歸順的心意;王老鐵的水田犁,是江南糧產增長的底氣;阿古拉的狼皮,是回紇商路通暢的證明——這些,都是咱們一起種下的民生果實,如今有人要毀了它,咱們能答應嗎?”
“不能!”將士們齊聲呼喊,聲音震得台邊的白楊樹葉子簌簌落下。張阿婆舉起手裡的布包,對著台上喊:“攝政王,俺們靈州百姓都支持您!這餅您帶著,讓將士們路上吃,吃飽了好打勝仗!”
論布也舉起青稞穗,用不太流利的漢話喊:“攝政王,吐蕃壯丁都願意加入輔營,幫大軍守邊境!不讓壞人毀了俺們的地,毀了俺們的糧!”
趙正接過侍從遞來的青稞餅和青稞穗,高高舉起:“謝謝百姓們!今日我趙正立誓,若不能退野利部、保商路、安民生,定不回汴京!大軍出征後,蘇琬琬、趙江月會守住後方,新政不停,民生不擾,讓大家在家安心等我們凱旋!”
誓師儀式的最後,石守信走上前,接過趙正手裡的帥旗,高聲道:“將士們!隨攝政王出征,秋毫無犯,護民退敵,違者立斬!”
“護民退敵!違者立斬!”三萬將士齊聲應和,聲音裡滿是決心。阿古拉牽著白駝走到台前,將狼皮遞給趙正:“攝政王,這是可汗的心意,願您旗開得勝!俺的商隊會跟著大軍走,幫著運糧草、傳消息,絕不讓大軍斷了補給!”
趙正接過狼皮,貼身收好:“阿古拉,多謝你!往後敦煌商路,還要靠你我一起護著。”
巳時整,趙正翻身上馬,長劍指向西方:“出發!”
三萬大軍列陣開拔,銀甲在陽光下連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張阿婆、論布、王老鐵等百姓代表,站在路邊揮手送彆,嘴裡喊著“攝政王早日凱旋”。
第二百八十六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