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都有份_雪月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雪月大明 > 第307章 都有份

第307章 都有份(1 / 1)

第三百零七章都有份

開封城東南隅新落成的民生坊前,王老鐵正與幾位江南工匠一同打磨坊門的最後一道工序。門框上耕織傳家四個大字剛勁有力,門楣上懸著靈州蒙學孩童們親手織就的天下安錦緞,在初夏的微風中輕輕搖曳。

坊內一條青石板路兩側,張阿婆的粥鋪分號飄來陣陣粥香,王老鐵的匠坊裡錘聲叮當,阿古拉的西域貨棧前商旅雲集,陳三姑的惠民醫館支棚前排著長隊。這方寸之地,濃縮了大明初定的市井煙火。

按靈州的老法子熬,多放紅棗!開業當日,張阿婆身著簇新的青布衫,正忙著指揮夥計往粥桶裡添加靈州特產的青稞。粥鋪前早已排起長龍,有扛著鋤頭的農戶,有挽著褲腿的船工,還有牽著駱駝的西域商隊夥計。阿古拉穿梭其間,用漢回雙語高聲維持著秩序:大夥兒彆急,人人都有份!

趙正攜柳萱、蘇琬琬微服私訪至此,恰見王老鐵在匠坊前向圍觀的農戶展示新製的三用犁。這犁具既能翻耕旱地,又可耙平水田,還能鬆土護桑,引得眾人嘖嘖稱奇。

陛下,王老鐵抹了把額頭的汗水,指著犁柄上鏨刻的字,語氣裡透著自豪,這新犁比舊犁省力三成,江南湖廣的農戶都等著訂貨呢!每把犁都刻著國號,就是要讓大夥兒知道,這是大明的好犁,能種出好收成!

醫館支棚前,陳三姑正為一名老船工把脈。柳萱在一旁熟練地分揀藥包。老丈,您這是常年拉纖落下的腰疾。陳三姑邊說邊示範推拿手法,按這幾個穴位,能緩解疼痛。老船工連連點頭:多謝陳大夫,多謝皇後娘娘!如今有了醫館,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趙正走到坊中央的民生碑前駐足。碑文鐫刻著新政成果:流民安居兩千三百戶,糧產增四成,醫館覆蓋十八州,商路通十四國。每一行字旁都印著百姓代表的手印,張阿婆、王老鐵、阿古拉的手印赫然排在前列。

這碑不是給朕立的。趙正輕撫碑麵,對身旁的趙普說道,是給天下百姓立的。他轉頭對趙普道:新政能有今日,多虧了石守信護境、慕容芷肅奸、蘇琬琬興農、薩琳娜固海,更要感謝這些百姓代表的鼎力相助。往後論功行賞,這些有功之人都要名留青史。

趙普躬身應道:陛下聖明。臣正在整理功臣名錄,除了文臣武將,理應將張阿婆、王老鐵這樣的民生功臣一並列入,他們雖無官職,卻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正說話間,端著粥碗的張阿婆路過,聞言連忙擺手:陛下,老身可不敢當這表彰!能看著百姓有飯吃、有活乾,比什麼都強!能在開封開粥鋪,就是朝廷給老身的最大恩典了!

趙正接過粥碗,啜了一口,熟悉的靈州味道讓他心頭一暖:阿婆,這表彰不是給您一個人的。他語重心長地說,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隻要為大明民生出力,無論官民,朝廷都不會忘記。

暮色漸濃時,民生坊依然人聲鼎沸。匠坊裡,王老鐵仍在耐心講解犁具用法;貨棧前,阿古拉與中原商隊洽談正歡;醫館旁,柳萱和陳三姑的義診攤前依舊排著長隊。趙正立於坊門,望著這熱鬨祥和的景象,心中豁然開朗——這民生坊,才是大明真正的。這裡沒有森嚴的等級,隻有百姓的笑臉;沒有繁複的禮儀,隻有實在的煙火。

第三百零七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