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碑前共祭_雪月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雪月大明 > 第358章 碑前共祭

第358章 碑前共祭(1 / 1)

第三百五十八章碑前共祭

東瀛都護府的東海之濱,“永鎮東海碑”前擺滿了祭品——靈州的青稞、江南的絲綢、東瀛的水稻,還有漁民們剛捕的鮮魚,每一件都用紅布裹著,透著莊重。趙政與趙江月站在碑前,身後跟著東征諸臣與東瀛百姓代表,王老實捧著新收的青稞穗,傅忠雄抱著鍛好的新犁,張阿婆的粥鋪夥計提著熱粥,鄭阿福則拿著他的漁叉,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肅穆。

“今日祭碑,一是告慰被倭寇殘害的亡魂,二是祈願東海永固、百姓安穩。”趙政的聲音在海邊回蕩,手裡攥著一塊從張阿狗遺物中找到的貝殼——那是張阿婆去年送來的,說“帶著它祭碑,阿狗也能看到海疆安穩了”。

他彎腰將貝殼放在碑前,又拿起一把靈州的青稞種,撒在碑腳:“這是靈州的青稞種,去年在東瀛種下,今年就有了收成。往後每年春耕,咱們都在這裡祭碑,讓後人知道,這東海的安穩,是用百姓的心血換來的。”

趙江月跟著上前,捧著一本《東瀛民生冊》,冊頁上記著“墾田萬畝、民生坊十二處、互市獲利五萬兩”,每一筆都透著踏實。“父親,兒臣已按前六卷的規矩,把東瀛的民生實績刻在碑側,從靈州的灌渠到東瀛的水田,從寧波的漁舟到這裡的護漁隊,每一步都離不開百姓的支持。”

他指著碑側的刻字,“‘洪武三年,遷齊魯農氓萬餘,教東瀛百姓種青稞、修灌渠’,這些不是虛話,是王老實、傅忠雄他們用雙手乾出來的,是所有百姓的功勞。”

王老實和傅忠雄跟著上前,將新犁放在碑前。“這犁是俺們一起鍛打的,靈州的手藝,東瀛的木料,能翻所有的地,能種所有的糧。”王老實的聲音有些哽咽,“俺在山東沒地種,如今在東瀛有了十畝田,還能教百姓種青稞,俺知足了!”

傅忠雄也說:“俺以前是武士的工匠,天天鍛打兵器,如今鍛打農器,看著百姓們種出糧,比啥都開心。這碑立在這裡,俺們就知道,再也不用怕武士搶糧了,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百姓們紛紛上前,將手裡的祭品放在碑前——漁民們放的鮮魚,織戶們放的絲綢,農婦們放的飯團,還有孩子們畫的“大明東瀛一家親”的圖畫。柳萱的醫女隊還在碑前擺上了草藥包,說“這是護百姓健康的,就像碑護海疆安穩一樣”。

祭碑儀式結束後,百姓們圍著碑前的篝火,吃著張阿婆的青稞餅,喝著熱粥。鄭阿福拿著漁叉,給孩子們講寧波港的故事,講倭寇被打敗的場景,講護漁隊怎麼保護漁民出海。孩子們聽得入迷,手裡拿著漢文的《東海護漁歌》,跟著鄭阿福一起唱:“東海寬,東海長,大明水師護漁忙,青稞甜,水稻香,百姓日子喜洋洋……”

趙政與趙江月站在碑旁,望著眼前的景象。趙江月輕聲說:“父親,兒臣現在終於明白,您說的‘黃袍不是龍袍,是百姓碗裡的暖’是什麼意思了。這碑不是石頭做的,是百姓的心意做的,這海疆不是靠刀槍守的,是靠百姓的日子守的。”

趙政點頭,摸著碑上的刻字,忽然想起前六卷在開封民生坊的雪夜,想起張阿婆的粥鋪,想起王老鐵的匠坊。“對,無論是大明的百姓,還是東瀛的百姓,都想要安穩的日子。這祭碑,祭的不是碑,是百姓的希望,是咱們守護民生的初心。”

夜色漸深時,“永鎮東海碑”前的燈火還亮著。百姓們圍著篝火跳舞,有的跳大明的秧歌,有的跳東瀛的盂蘭盆舞,歌聲與笑聲混在一起,在東海的夜空中回蕩。趙江月看著這一幕,忽然覺得,第七卷的東征,不是一場戰爭的結束,而是一場民生的開始——從靈州到東瀛,從江南到南洋,所有百姓都會像這裡一樣,有地種、有飯吃、有希望。

他抬頭望向星空,仿佛看到前六卷的百姓都在笑著看他——靈州的周老栓、寧波的張阿婆、江南的織戶李大姐,還有弟弟張阿狗的笑臉。他知道,隻要守住這份民生初心,東海就會永遠安穩,大明就會永遠強盛。

第三百五十八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贅婿的萬億遺產:重生後我攤牌了 靈武戰界 我在太淵鑄運朝,踏骨成天帝 棋中餘 玄尊收徒記:無情道也卷 本源共鳴:我以武道撼九天 混沌星圖 快穿之心機女上位攻略 開局暴揍武鬆,你是哪個西門啊? 二選一被棄?我改嫁冷麵皇叔成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