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蒸汽機車
慶寧宮的暖閣裡,炭火燒得正旺,映得案上那本畫滿奇思圖樣的冊子愈發清晰。趙正將冊子推到趙江月麵前,指尖落在“蒸汽機車”的草圖上——車輪旁標注的“齒輪傳動”字樣,是他用現代簡筆畫補上的,旁邊還貼著靈州熟鐵的樣品,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
“江月,你看這‘鐵車’,不用馬拉,靠燒煤就能跑。”趙正的聲音比往常更沉,目光落在兒子微怔的臉上,“前幾年在靈州,咱們用混種法讓青稞畝產翻了倍;在東瀛,用改良犁讓水稻多收了三成——可這些,都不如這‘鐵車’能改變民生。它能一日千裡,把靈州的糧運到江南,把江南的布送到塞北,比漕船快十倍,比馬車穩百倍。”
趙江月伸手摸著熟鐵樣品,指尖傳來冰涼的觸感,忽然想起前七卷隨父親巡境時,看到漕工們拉纖的艱辛——汗透的短衫、磨破的草鞋,還有江南雨季裡翻船的風險。“父親是想造這‘鐵車’,讓百姓不用再受漕運之苦?”
“不僅是漕運。”趙正從懷中掏出鋼筆帽,放在冊子上,“朕跟你母親說過,朕不是這時代的人。朕來自數百年後,那裡的百姓靠‘機器’種地、織布、造船,不用再靠天吃飯,不用再怕外敵來犯。朕當年改良民生犁、造洪武級戰船,不是隻為打勝仗,是想讓大明早點走上‘進步’的路。”
他頓了頓,翻開冊子另一頁,上麵畫著“紡織機”的草圖,標注著“飛梭”“水力傳動”:“你看這織機,一個女工能抵十個手工織娘,江南的織戶李大姐,前幾年還在為織坊被焚哭,若是有了這織機,她的布能多織三倍,再也不用怕倭寇搶、苛稅重。”
趙江月的眼眶微微發熱。他想起在東瀛,看到傅忠雄用改良犁耕地時的笑容;想起張阿婆粥鋪前,百姓們捧著青稞餅的滿足——原來父親這些年的“遠見”,都藏著這樣一段遙遠的記憶,藏著讓百姓過好日子的初心。
“可父親是大明的天子,怎能輕易退位?”趙江月的聲音帶著惶恐,“兒臣怕擔不起這江山,怕負了父親的期望。”
趙正握住他的手,指腹摩挲著兒子掌心的薄繭——那是這些年學查糧賬、練騎射磨出來的。“朕打天下,用的是霸道;治天下,要的是王道。你性子寬厚,懂民生疾苦,比朕更適合守這江山。”他指著案上的《四柱清冊》,那是蘇琬琬剛送來的東瀛民生賬,“你看,東瀛墾田萬畝,糧產夠百姓吃半年,這是你當年巡境時定下的‘按戶分田’之策——你早已能護百姓安穩。”
他將鋼筆帽塞進趙江月手中:“朕退位後,會在宮旁設‘格物院’,教工匠造蒸汽機、織機、鐵車。你要記住,大明之強,不在朕的龍椅,在百姓的糧袋,在工匠的巧思。這鋼筆帽,你拿著,就當是朕把‘未來’交給你了——莫忘了,咱們要讓大明的百姓,早一天過上朕記憶裡的好日子。”
趙江月握緊鋼筆帽,冰涼的金屬觸感讓他心頭一定。他起身跪地,額頭抵著冰涼的金磚:“兒臣遵旨!定不負父親所托,不負百姓所望,讓大明走向‘進步’,走向安穩!”
第三百六十一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