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文化深耕_楚國一統華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5章 文化深耕(1 / 1)

郢都的晨霧尚未散儘,熊旅站在章華台最高處,望著遠處江水載著商船往來如梭。竹簡在他膝頭微微卷起,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中原各城傳來的捷報——不是關於攻城略地,而是楚學館在異國土地上的蓬勃生長。

大王,魯國送來文書,曲阜的楚學館已修繕完畢,首期招收學子三百人。太宰伯州犁捧著青銅匣子躬身稟報,匣中錦帛上魯國國君的印鑒鮮紅如血,魯侯特意懇請楚國派去禮樂博士,主持祭祀大典。

熊旅摩挲著案上錯金編鐘,指尖觸到鐘體上精美的雲紋。三年前他力排眾議,在中原十三個諸侯國設立楚學館時,許多老臣還在搖頭歎息,認為這是將楚國機密拱手相送。可當第一批中原學子帶著楚式冠冕、楚風詩歌回到故土,當鄭國貴族開始以收藏楚地漆器為榮,當晉國朝堂辯論時竟有人引用《楚辭》中的典故,這些質疑聲便悄然消散了。

傳召觀從。熊旅突然開口,聲音在空曠的台閣間回蕩,讓他即刻啟程前往洛陽,朕要在周王室腳下建一座最大的楚學館。

三個月後,洛陽城朱雀大街最繁華處,一座飛簷鬥拱的巍峨建築拔地而起。楚國工匠特意將楚地特有的重簷廡殿頂與中原高台建築結合,朱紅廊柱上纏繞著青銅鑄造的蟠螭紋,引得百姓們爭相圍觀。開館那日,周天子派來的使者捧著玉圭站在人群中,看著楚國禮官按照《楚禮》舉行祭祀,聽著朗朗讀書聲中飄出的帝高陽之苗裔兮,麵色數度變幻。

在洛陽楚學館的經史閣內,來自宋國的學子墨翟正對著楚國典籍皺眉思索。他的案頭攤開著《老子》竹簡與《楚法要略》,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在他腦中激烈碰撞。楚國以法治國,卻又尊崇自然之道...他喃喃自語,筆尖在絹帛上落下一行字跡,或許兼愛非攻之道,可從楚學中尋得新解。

與此同時,在臨淄的楚學館裡,齊國貴族田和正陪著楚國來的樂師調試編磬。為何楚樂的宮調如此激昂?他好奇地撥動琴弦,卻見樂師微笑著取出《楚樂十二律》的圖譜,齊樂尚雅,楚樂崇情。大王若聽過《陽春白雪》,便知我楚地音律如何直抵人心。

當夜幕籠罩中原大地,各諸侯國的楚學館內依然燈火通明。邯鄲館中,趙國青年學子圍坐在一起,用楚國傳來的算籌推演兵法;郢城傳來的漆器製作技藝,正在衛國工匠手中綻放出新的光彩;甚至連遙遠的燕國,也開始流行起楚式深衣的剪裁樣式。

這日,熊旅收到從魯國寄來的帛書,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曲阜楚學館的盛況:楚學既興,魯人始知祭祀之禮可更莊嚴,文章之道可更瑰麗。學子言必稱楚風,行必效楚儀,昔日之說,漸成笑談矣。他將帛書遞給身旁的申叔時,這位楚國最負盛名的太傅撫須笑道:當年文王化行南國,今我王以德服天下,此非刀兵之功,實乃文化之勝。

夜風掠過章華台的銅鈴,清脆聲響中,熊旅望著中原方向的漫天星鬥。他知道,那些散落在異國的楚學館,正如同播撒在中原大地的火種。當文化的根係深深紮入每一寸土地,楚國一統華夏的宏圖,早已在這看似平和的深耕中,悄然奠定了最堅實的根基。

喜歡楚國一統華夏請大家收藏:()楚國一統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瘋了吧?你管這叫58號落選秀? 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 魂穿大唐: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 惹我?首富我閨蜜,攝政王我義兄 大明:我是朱標他舅 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 巔峰神豪傳 無敵下山,先斬白月光 仙帝回歸遊都市 醫道狂徒:校花的貼身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