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山北麓的狹長山穀,晨霧還未散儘,便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攪碎。穀口兩側的密林中,楚國太子熊審正站在臨時搭建的土台上,青銅頭盔下的臉龐尚帶著少年人的青澀,可那雙眼睛卻亮得驚人,緊盯著穀外塵土揚起的方向,手中握著的青銅劍鞘被指尖攥得微微泛白——這是他第一次獨自率領車兵執行斷後任務,身後的三百輛戰車,是父親熊旅從楚國精銳中調撥的“銳車”,更是整個前線楚軍能否全殲陸渾戎的關鍵。
“太子,車軸尖刺已加固完畢,盾牌也按您的吩咐架穩了!”一名身披皮甲的車師快步登上高台,單膝跪地稟報。熊審微微頷首,目光掃過下方整齊排列的戰車:每一輛戰車的車軸兩端,都加裝了半尺長的青銅尖刺,寒光在霧中閃爍;車廂兩側豎起的犀牛皮盾牌,層層疊疊如城牆,將駕車的馭手與持戈的甲士護得嚴嚴實實。三百輛戰車分作三列,列成“品”字形伏在穀中,車輪碾過的地麵留下深深的轍印,仿佛早已張開的巨口,隻待獵物闖入。
“再探!看陸渾戎的敗兵離穀口還有多遠!”熊審的聲音雖帶著少年人的清亮,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斥候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帶回消息:“啟稟太子,陸渾戎殘部約兩千餘人,正往山穀逃竄,身後有我軍輕騎追擊,他們已是驚弓之鳥!”
熊審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陸渾戎本是西戎部族,盤踞伊闕山一帶多年,時常南下劫掠楚國邊境,擄走中原百姓為奴。此次父親熊旅親率大軍北上,就是要徹底掃清這股邊患。前線楚軍已將陸渾戎主力擊潰,隻餘下這股殘部,若能將其全殲或生擒,便能永絕後患——而他的任務,就是守住這最後一道關口。
“傳我命令,馭手備好馬匹,甲士持戈待命,待陸渾戎半數進入穀中,便擂鼓衝鋒!”熊審拔出腰間青銅劍,劍尖指向穀口。高台兩側的鼓手立刻舉起鼓槌,目光緊盯著霧靄深處。
片刻後,雜亂的馬蹄聲與士兵的哀嚎聲越來越近,第一批陸渾戎敗兵終於出現在穀口。這些西戎士兵大多身披皮甲,手持彎刀,胯下戰馬疲憊不堪,不少人身上還帶著箭傷,顯然是被楚軍追得走投無路,才選擇這條山穀作為退路。他們警惕地打量著山穀兩側,見隻有茂密的樹林,便紛紛催馬進入,想要儘快擺脫追兵。
眼看陸渾戎的人馬已有大半進入穀中,殿後的士兵也即將踏入穀口,熊審猛地將青銅劍高舉過頭頂,厲聲喝道:“擂鼓!衝鋒!”
“咚!咚!咚!”急促的戰鼓聲瞬間響徹山穀,震得樹葉簌簌落下。早已蓄勢待發的楚軍戰車猛地衝出密林,第一列戰車如離弦之箭般撲向穀中的陸渾戎,車軸兩端的青銅尖刺在陽光下泛著致命的寒光。
“有埋伏!”陸渾戎的士兵驚呼起來,可此時想要掉頭已經來不及。楚軍戰車的馬蹄聲如驚雷般逼近,尖刺狠狠戳進戰馬的肚皮,鮮血瞬間噴湧而出,受驚的戰馬紛紛倒地,將背上的士兵甩翻在地。後續的戰車緊隨其後,車廂兩側的盾牌擋住了陸渾戎士兵慌亂射出的箭矢,持戈的甲士探出身子,長戈橫掃,將試圖反抗的西戎士兵挑翻在地。
山穀本就狹窄,陸渾戎的人馬擠作一團,根本無法展開陣型。前麵的士兵被楚軍戰車衝散,後麵的士兵又被堵在穀中,進退兩難。不少陸渾戎士兵見大勢已去,紛紛扔下手中的彎刀,跪在地上投降。隻有少數頑固分子還在負隅頑抗,卻很快被楚軍甲士斬殺,鮮血染紅了山穀中的碎石路。
熊審跳下高台,換乘一匹戰馬,手持青銅劍來到穀中。此時戰鬥已近尾聲,楚軍士兵正在清點俘虜,收繳兵器。他翻身下馬,走到一群俘虜麵前,目光掃過他們的臉龐——這些俘虜中,除了高鼻深目的西戎人,還有不少麵色蠟黃、衣衫襤褸的中原百姓,他們的手臂上還留著被繩索捆綁的痕跡,顯然是被陸渾戎擄掠而來的。
“太子,這些都是陸渾戎從附近城邑擄走的百姓,還有不少人受了傷。”一名校尉上前稟報。熊審看著那些百姓眼中的恐懼與絕望,心中不由得一緊,當即下令:“傳我將令,凡中原百姓,不論男女老幼,一律鬆綁,取軍中乾糧與傷藥給他們,派專人護送回附近城邑;願降的陸渾戎士兵,暫且編入輜重隊,負責搬運糧草、修繕器械,戴罪立功,若有異動,立斬不赦!”
“喏!”校尉領命而去,立刻組織士兵執行命令。那些中原百姓聽到這話,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紛紛跪地叩謝,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口中不停喊著“多謝太子殿下”。熊審看著他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父親常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今日救下這些百姓,便是為楚國贏得了一份民心。
此時,一名斥候快馬加鞭從穀外趕來,翻身下馬稟報道:“啟稟太子,前線傳來捷報!大王已率領主力全殲陸渾戎主力,聽聞太子殿下在此生擒殘部,還救下了中原百姓,大王十分欣慰,特命小人前來傳訊,讓您務必妥善處置俘虜,待大軍休整後,再一同返回郢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熊審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隨即又恢複了沉穩的神色,對斥候道:“勞煩你回報父親,孩兒定不辱使命,妥善處置後續事宜,靜候父親大軍到來。”
斥候離去後,熊審再次來到俘虜隊伍前,親自查驗輜重隊的編製情況,又叮囑校尉務必善待百姓,不得苛待降兵。夕陽西下時,山穀中的秩序已基本恢複,被救下的百姓捧著乾糧,在楚軍士兵的護送下向穀外走去,願降的陸渾戎士兵則穿著楚軍發放的粗布衣裳,開始搬運糧草,整個山穀中再也沒有了之前的混亂與廝殺。
而此時的前線楚軍大營中,楚莊王熊旅正站在帥帳前的高台上,手中拿著熊審派人送來的戰報,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身旁的王後樊姬身著素色錦袍,手持團扇,見他如此高興,便笑著問道:“大王,可是審兒那邊傳來了好消息?”
熊旅將戰報遞給樊姬,笑道:“你看,審兒不僅順利擋住了陸渾戎的殘部,還救下了被擄掠的中原百姓,處置俘虜也頗有章法,既顯我楚國的仁厚,又能為我軍補充輜重之力。這孩子如今已能獨當一麵,將來必是我楚國的賢君。”
樊姬接過戰報,仔細看完後,眼中也滿是笑意:“審兒自小就跟著大王學習兵法,又謹記您‘仁政為本’的教誨,如今能有這樣的成就,也是意料之中。不僅是審兒,其他幾個孩子也在慢慢成長,將來都能為楚國出力。孩子們都長大了,我們也能少操些心了。”
熊旅握住樊姬的手,抬頭望向遠方的天空——夕陽正緩緩落下,將天際染成一片金紅,仿佛預示著楚國的未來。他輕聲道:“待平定了陸渾戎,我們還要繼續北上,一統華夏。如今有審兒這樣的後繼者,我楚國一統天下的大業,定能早日實現。”
帥帳外,楚軍士兵正在歡慶勝利,篝火漸漸燃起,歌聲與笑聲回蕩在營地中。而山穀中的熊審,正指揮著士兵加固營壘,他知道,這隻是楚國一統大業中的一小步,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而他必須儘快成長,才能不負父親的期望,不負楚國百姓的期盼。夜色漸濃,山穀中的篝火與前線大營的火光遙相呼應,如同一顆顆明亮的星辰,照亮了楚國一統華夏的征程。
喜歡楚國一統華夏請大家收藏:()楚國一統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