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都郢城的晨霧尚未散儘,如一層輕薄的紗幔籠罩著巍峨的王宮。青石鋪就的宮道上,露水打濕了侍衛的甲胄,遠處的鐘鼓樓還未敲響晨鐘,王宮深處卻突然傳來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那哭聲清亮如啼鶯,又似驚雷般劃破了連日來因清算鬥氏餘黨而彌漫的凝重。
守在產房外的熊旅猛地站起身,玄色王袍的下擺掃過地麵的青苔,手心早已攥出了冷汗。他來回踱步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有些焦躁,耳邊不斷回響著侍女們此前匆匆傳來的消息:“王上,夫人陣痛已逾三個時辰……”“王上,穩婆說夫人氣血不足,恐有險象……”每一句都像重錘般敲在他的心上。自登基以來,他經曆過朝堂的波譎雲詭,指揮過千軍萬馬的廝殺,從未有過這般坐立難安的時刻。
“王上!王上!”接生婆抱著繈褓快步走出,蒼老的臉上滿是褶子堆起的喜色,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是位公子!天庭飽滿,哭聲洪亮!母子平安!”
熊旅懸著的心終於轟然落下,眼中瞬間湧上溫熱的潮意。他大步流星地迎上前,目光緊緊鎖在那方繡著龍鳳紋樣的繈褓上,連呼吸都放輕了幾分。繈褓中,小小的嬰兒正閉著眼,粉嫩的手指無意識地吮著,臉龐皺巴巴的像顆剛剝殼的蓮子,卻在每一次呼吸間透著一股勃勃生機。
“快,帶我去見夫人。”熊旅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
走進內室,淡淡的艾草香氣與血腥氣交織在一起。樊姬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如宣紙,鬢邊的發絲被汗水濡濕,貼在光潔的額角,卻依舊帶著一抹柔和的笑意。見熊旅進來,她虛弱地抬了抬手,眼中滿是初為人母的溫柔。
熊旅快步走到床邊,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那雙手微涼,卻讓他的心瞬間安定下來。“辛苦你了。”他的聲音是前所未有的溫柔,仿佛怕驚擾了眼前這易碎的寧靜,“往後,再也不讓你受這般苦楚。”
樊姬輕輕搖搖頭,目光落在一旁繈褓中的嬰兒身上,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你看他,多像你。給他取個名字吧。”
熊旅俯身凝視著兒子,小小的臉龐上,眉眼間已隱隱有了他的輪廓。他想起自己穿越而來,身負著改變楚國命運、完成天下統一的大業;想起鬥氏叛亂雖平,楚國的根基仍需穩固;想起曆代楚君篳路藍縷,才創下今日的基業。沉吟片刻,他沉聲道:“就叫‘審’吧,熊審。願他日後能明辨是非,審慎治國,守住這楚國的基業,更能承我之誌,讓楚國走向更強盛的未來。”
樊姬含笑點頭,眼中滿是認同:“好,就叫熊審。審兒,我的兒……”她輕聲呢喃著,聲音雖弱,卻充滿了母愛。
王室誕下嫡長子的消息,如長了翅膀般飛出王宮,迅速傳遍了郢城的大街小巷。清晨的市集上,正在挑揀蔬菜的婦人猛地停下手中的動作,瞪大了眼睛追問報信的人;茶館裡,原本因清算鬥氏而憂心忡忡的客商們,聽到消息後瞬間炸開了鍋;就連城門口執勤的士兵,也忍不住相互交頭接耳,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百姓們先是一愣,隨即湧上街頭,互相傳遞著這突如其來的喜訊。連日來,因鬥氏被清算,不少與之牽連的官員被罷黜,民間難免人心惶惶,生怕災禍臨頭。而這聲嬰兒啼哭,仿佛一道暖陽,輕輕撫平了人們緊繃的神經——王上有了繼承人,楚國的未來便有了指望,這動蕩的日子,或許真的要結束了。
“太好了!王上有太子了!楚國後繼有人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激動得熱淚盈眶,對著王宮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他經曆過楚莊王之前的內亂,深知一個穩定的王室對百姓意味著什麼。
街頭巷尾的議論漸漸變得熱鬨起來。有人說這是天降祥瑞,預示著楚國將迎來長久的太平;有人開始張羅著要在自家門前掛紅綢、貼福字,沾沾王室的喜氣;連之前因清算風波而緊閉店門的商鋪,也有不少悄悄卸下了門板,露出裡麵擺放整齊的貨物,掌櫃的站在門口,臉上帶著試探性的笑意。
三日後,熊旅在朝堂上正式下詔,立嫡長子熊審為太子,並定於十日後舉行慶生大禮。詔書宣讀完畢,大臣們紛紛跪拜道賀,朝堂之上一片歡騰。而更令人振奮的是,詔書末尾還附帶了一道大赦令:“自今日起,大赦天下。除謀逆重罪及罪大惡極者外,其餘罪犯皆減罪一等,輕罪者即刻釋放歸家,與家人團聚。”
這道大赦令如一場及時雨,瞬間澆熄了民間最後一絲不安。那些家中有人因賦稅遲交、口角鬥毆等輕微過失入獄的百姓,紛紛奔走相告,朝著王宮的方向叩拜感恩。牢獄之外,很快聚集了前來接人的家屬,他們手中提著簡單的衣物和食物,臉上滿是焦急與期盼。
當牢門緩緩打開,被釋放的罪徒們走出監獄時,雖衣衫襤褸,麵色憔悴,卻個個麵帶感激。一位因偷了半袋糧食養活老母親而入獄的青年,看到等候在外的母親,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母子倆抱頭痛哭。“是王上開恩啊!是太子殿下帶來的福氣啊!”青年泣不成聲地說道,周圍的人也紛紛附和,一時間,“王上仁厚”的呼喊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慶生禮當日,王宮內外張燈結彩,卻並無鋪張奢華之風。熊旅深知,楚國剛經曆過叛亂,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因此他特意吩咐,儀式從簡,隻召集了朝中重臣與宗室長老,在祖廟前舉行了簡單的告慰儀式。
祖廟內,香煙繚繞,楚國曆代先祖的牌位整齊地排列在供桌上,透著莊嚴與肅穆。熊旅抱著繈褓中的熊審,身著袞龍冕服,一步步走上祭台。他將兒子輕輕舉到胸前,對著先祖的牌位,沉聲說道:“先祖在上,今有嫡子熊審,蒙先祖庇佑,平安降世。朕今日立他為太子,願他日後能承我之誌,以仁治國,以勇拓疆,強楚興邦,不負先祖篳路藍縷之功,不負楚國百姓之望。”
話音落下,他將熊審交給身旁的內侍,率領眾臣對著牌位三叩九拜。儀式雖簡,卻透著一股沉甸甸的使命感,讓在場的每一位大臣都感受到了熊旅對楚國未來的期許。
儀式結束後,熊旅在宮中設宴款待群臣。席間沒有絲竹之樂,也沒有歌舞助興,隻擺上了尋常的酒食。眾臣圍坐在一起,紛紛向熊旅道賀,氣氛卻不失莊重。
孫叔敖起身舉杯,目光掃過眾人,感慨道:“太子降世,大赦天下,此乃雙喜臨門。臣觀近日民心漸穩,農商漸興,市集上的商鋪已恢複了七八成,這都是王上仁德所致啊!”
熊旅擺擺手,神色平靜地說道:“民心如流水,堵則溢,疏則通。清算亂黨是為了正法紀,不讓奸邪之徒危害楚國;大赦天下是為了安民心,讓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寬容。二者不可偏廢,方能讓動蕩後的楚國迅速安定下來。”他看向內侍懷中熟睡的熊審,眼中帶著深深的期許,“朕不僅要為他留下一個強盛的楚國,更要留下一個民心所向、根基穩固的楚國。”
眾臣紛紛頷首稱是。他們終於明白,熊旅的大赦並非一時心軟,而是深思熟慮的治國之策。清算與大赦,一剛一柔,剛柔並濟,既震懾了不法之徒,又安撫了黎民百姓,這正是治理亂世的良方。
慶生禮的消息傳到民間,百姓們自發地在街頭點燃篝火,載歌載舞。孩子們圍著篝火追逐嬉戲,大人們則舉杯歡慶,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有人唱起了古老的楚地歌謠,歌聲悠揚,讚美著新生的太子,也期盼著楚國的未來。曾經因鬥氏叛亂而籠罩在都城上空的陰霾,在這新生的喜悅與大赦的暖意中,漸漸散去。
夜深人靜時,熊旅再次來到樊姬房中。樊姬正靠在床頭,哼著輕柔的搖籃曲哄熊審入睡。月光透過窗欞灑進來,在母子身上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溫馨而寧靜。熊審睡得很沉,小嘴巴微微嘟著,偶爾發出一兩聲囈語。
“外麵都在說,太子是福星呢。”樊姬輕聲說道,眼中滿是笑意。
熊旅在她身邊坐下,輕輕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兒子恬靜的睡顏上,沉聲道:“他會是的。但這福氣,不是天生的,是要靠我們,靠所有楚國人一起掙來的。”他頓了頓,看向窗外,“接下來,我們要整頓吏治,發展農桑,訓練軍隊,讓楚國變得更加強大。等審兒長大,他會看到一個真正國泰民安的楚國。”
樊姬溫柔地靠在他的肩上,輕聲道:“我相信你,也相信審兒。我們會陪著你,一起守護好這片土地。”
窗外,楚都的燈火星星點點,如散落的星辰,在夜色中閃爍。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一場恰到好處的大赦,正悄然撫平戰爭的創傷,讓這片古老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楚國的腳步,在短暫的停歇後,即將再次向前邁進,朝著更加輝煌的未來走去。
喜歡楚國一統華夏請大家收藏:()楚國一統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