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觀建成已超過百年,殿宇樓閣氣派自是不凡。
楊宗謹和秦祈跟在那名道童,來到伏羲觀主明微真人的修道之地。隻見巍峨的大殿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清淨環宇”四個大字,字裡行間透露著霸道與自負。
再往裡看,在道家三清的巨大雕塑前,一名浩然白須的老者盤膝而坐。雙目緊閉,手持拂塵,一派自然清靜。
這人大概就是明微真人。
道童作揖道:“師尊,客人帶到。”
明微真人緩緩睜開眼,站起身,手中拂塵一揮,作揖道:“貧道明微真人見過楊提刑。”
楊宗謹忙還禮:“豈敢,晚輩不敢受前輩如此大禮。”
明微真人“哈”了一聲,笑道:“以前常聽人言楊提刑魚肉鄉裡,實為惡霸。如今一見,足見謠言隻是謠言。”
楊宗謹回道:“晉時有人名曰周處,他曾為禍鄉裡被認為是一霸。後來他幡然醒悟,為朝廷儘忠而死。”
明微真人聽了這話,已懂得楊宗謹話裡深意,便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能有如此的大智大勇,足以名垂千古。”
楊宗謹道:“不敢,但求問心無愧而已。”
“嗯~”明微真人欣賞的看了楊宗謹一眼,又向身邊的徒兒吩咐道:“快去取黃山毛峰,為師要款待貴客。”
徒兒應聲離開。
明微真人又向帶楊宗謹來的道童吩咐道:“我們不可慢待楊提刑的朋友,你去吩咐明月童兒,命他帶楊提刑的朋友繞道去前廳奉茶。記住,要好生招待。”
“是,師尊。”道童向楊宗謹行了個禮,離開去傳達師尊的命令。
楊宗謹望著這名小童的離開,心想清風明月這兩個字,不正是西遊記裡道童的名字嗎?
明微真人從殿中走出,做出一個請的姿勢:“貴客,請裡麵就坐。”
楊宗謹來到明微真人麵前,退後一步以示敬重:“不敢,道長先請。”
“既如此,貧道就不客氣了。”明微真人在前帶路,楊宗謹和秦祈走在後麵,繞過三清塑像來到後堂。
楊宗謹注意觀察殿內環境,裝飾與器物毫無奢華。
隻是這三清塑像,楊宗謹總覺得哪裡不對。
道家三清,分彆是分彆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在沒穿越前楊宗謹也曾經參觀過其他道觀,特彆喜歡看三清塑像。
但在這三座三清塑像麵前,楊宗謹不知為何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古怪。
來到後堂,楊宗謹也暫時放下心中的疑惑。隻見後堂正對著門,寫著“天地”二字,真就筆走龍蛇,霸氣十足。
“請。”明微真人請楊宗謹坐在這兩個字前的蒲團上坐下。
楊宗謹請他先走,明微真人也不再客氣在剛才那塊蒲團的對麵,盤膝而坐。
“請。”明微真人又請楊宗謹入座。
“多謝前輩。”楊宗謹這才照辦,學著明微真人盤膝而坐。
兩人隔著四四方方的矮桌,麵對麵的微笑。
秦祈站到楊宗謹的身後,一聲不吭。
明微真人道:“聽貧道那不成器的明月小童說,楊提刑帶著手下在疏離山裡閒逛。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楊宗謹回道:“沒錯。今日天氣不錯,晚輩帶著手下在山中踏青。”
“哦?”明微真人捋須大笑道,“楊提刑可真是好興致。疏離山山勢險峻,隻有從伏羲觀後院的一條小道可通往山上。”
言下之意是楊宗謹在說謊。
楊宗謹笑道:“上山的路豈止一條,不然前輩何必派小童告知明月,說帶我的手下繞道去前廳奉茶。”
明微真人見楊宗謹如此難纏,便道:“楊提刑所言有理,是貧道老糊塗了。”
楊宗謹忙道:“不敢。”
明微真人立即轉換話題:“楊提刑麵色蒼白,似乎身上有疾。”
楊宗謹心想,這件事說了沒啥大不了。便把自己被李興用百花殺所傷之事,避重就輕的說了一遍。
省略很重要的部分,隻留下簡單的部分,三言兩語便能說得清楚。
明微真人聽了,說道:“劇毒‘百花殺’原是黃巢之物,黃巢出家,沒有後人可以傳此物。據說此物落在蜀中唐門的手中,配合唐門奇門暗器‘暴雨梨花針’,神鬼莫擋。”
又聽人提起唐門!
前麵提起唐門的人是神醫雨桑,如今提起的人是明微真人。都是武林前輩,應該不是有預謀。
難道真的要不遠千裡趕往唐門求證嗎?
楊宗謹有些拿不定主意。
明微真人看楊宗謹異常的沉默,又問道:“楊提刑莫非是想到了什麼?可以說出來,說不定貧道可以幫忙參詳一二。”
楊宗謹撒謊道:“晚輩並非江湖中人,對唐門一無所知,正在努力回想關於唐門的信息。”又向明微真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