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市的“人類團結塔”前,第一縷晨光穿透雲層,將塔頂的星火標誌映照得如同真正的恒星。正偉站在塔下的廣場上,手中捧著一本泛黃的古籍——這是從神族長老派的藏書室裡繳獲的星際星圖,上麵用聖光符文標記著數百個星係的位置,其中一個被紅圈重點標注的,正是三族的母星坐標。
“原來他們隻是星際遊牧民族的分支。”正偉的指尖劃過星圖上的標注,人皇印的金光在他掌心流轉,將那些晦澀的符文翻譯成人類的文字,“三族在星際聯盟裡,連三流勢力都算不上。”
周彤走到他身邊,手中的破邪劍輕輕敲擊著地麵,劍穗的銀鈴發出清越的響聲。她剛從新落成的覺醒者學院趕來,身上還帶著學生們的朝氣——那是一群十歲左右的孩子,最大的氣感已經達到了煉氣中期,最小的也能熟練操控水元素,在沙盤上模擬防禦陣型。
“陳博士傳來消息,三族的星際飛船核心引擎已經拆解完畢。”周彤遞給他一份全息報告,上麵是密密麻麻的數據和三維模型,“妖族的生物飛船需要生命能量驅動,神族的聖光戰艦依賴恒星輻射,魔族的暗影艦艇則能進行短距離空間跳躍……各有優劣,但原理相通。”
正偉接過報告,目光落在“空間跳躍”四個字上。這是人類目前最缺乏的技術,也是進入星際的關鍵。三族的記載顯示,他們的空間跳躍技術來自更高級的星際文明,自己隻能進行簡單的模仿,無法突破光年級彆的距離限製。
“必須組建探索隊。”正偉合上星圖,目光望向東方的天際,仿佛能穿透大氣層,看到遙遠的星海,“不僅要研究三族的科技,還要尋找真正屬於人類的星際之路。”
三天後,“星際探索籌備處”在聯盟總部成立。消息一出,全球的強者紛紛報名——趙虎拍著胸脯說要當探索隊的先鋒官,鐵劍已經磨得鋥亮;阿傑帶著他的技術組提交了三十份飛船改造方案,連人工智能的名字都起好了;甚至連妖族溫和派的青風少主、神族的金發青年、魔族的女殺手都申請加入,說要以實際行動彌補三族的過錯。
正偉最終選定了一百名隊員,組成第一支星際探索隊。隊員中既有人類的頂尖強者,也有三族溫和派的精英,每個人都精通至少一門星際相關的技術——從飛船駕駛到能量係統,從外星語言翻譯到星際植物研究,甚至還有專門負責記錄星際日誌的文學家。
“這是我們的第一步。”出發前,正偉在聯盟大會上舉起人皇印,金光投射出太陽係的全息影像,“但絕不是最後一步。探索隊的任務,是為人類找到通往星際的鑰匙,而我們留在地球的人,要鍛造好握住鑰匙的手。”
周彤站在他身側,破邪劍的霞光與人皇印的金光交織,形成一道守護的屏障:“地球的治理交給我。三年內,我會培養出一千名築基期以上的覺醒者,建立覆蓋全球的氣感教育體係,讓每個孩子都能安全、高效地覺醒潛能。”
探索隊的基地設在月球背麵——那裡有三族遺留的星際港口,雖然部分設施已被戰爭摧毀,但主體結構完好。當第一艘改造後的“星火一號”飛船升空時,全球的人類都通過直播注視著這一幕:銀白色的船身印著人類團結旗的標誌,尾部噴射出藍紫色的火焰,在黑色的太空中劃出一道耀眼的軌跡。
飛船內,趙虎正對著舷窗外的地球發呆。那顆藍色的星球在陽光下如同寶石,他突然想起江城的油條攤,想起張叔用鐵鏟擊退妖族的模樣,眼眶有些發熱。“虎哥,發什麼呆呢?”阿傑拍了拍他的肩膀,指著控製台的屏幕,“檢測到三族母星方向有能量波動,像是在歡迎我們。”
“歡迎個屁。”趙虎抹了把臉,握緊了腰間的鐵劍,“老子是去探路的,不是去做客的。要是敢耍花樣,就把他們的星球掀個底朝天!”
青風少主坐在旁邊的生物艙裡,正在調試妖族的生命探測儀。他的狐尾輕輕擺動,分析著太空中的能量粒子:“星際法則比地球上殘酷得多,弱肉強食是常態。我們必須儘快掌握空間跳躍技術,否則連自保都做不到。”
正偉站在駕駛艙的中央,人皇印懸浮在麵前,與飛船的主控係統相連。他能感受到地球的脈動——那是周彤正在協調全球的氣感資源,為飛船提供遠程能量支援。“目標,三族母星外圍的廢棄空間站。”他下令道,“先收集基礎數據,不要貿然接觸。”
與此同時,地球上的治理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周彤將“人類覺醒者聯盟”改組為“地球聯邦”,下設氣感教育部、星際科技部、全球重建部等十二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人類與三族溫和派的代表共同管理。在她的推動下,第一部《星際探索法》正式頒布,明確規定了人類在星際活動中的行為準則——“不主動侵犯,不畏懼挑釁,以和為貴,以戰止戰”。
覺醒者學院裡,周彤親自授課,教孩子們如何將氣感與現代科技結合。她讓火係覺醒者操控熔爐,鍛造能抵禦星際輻射的合金;讓水係覺醒者與氣象部門合作,調節地球的氣候;讓土係覺醒者參與星球改造計劃,在沙漠中開辟綠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氣感不是用來炫耀的資本,而是探索世界的工具。”周彤握著一個小女孩的手,引導她將微弱的木係氣感注入一盆外星植物——那是探索隊從月球帶回的樣本,在人類的氣感滋養下,第一次開出了淡藍色的花朵,“未來,你們要用氣感,在其他星球上種出屬於人類的莊稼,建造屬於人類的城市。”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手輕輕撫摸著花瓣,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半年後,探索隊傳來第一個重大發現——在三族母星的廢棄空間站裡,找到了一份星際聯盟的通用語手冊和一份更詳細的星圖。星圖上標記著上千個文明的位置,其中既有科技高度發達的機械文明,也有擅長肉身搏殺的蟲族,還有像人類一樣修煉能量的靈修文明。
“原來宇宙這麼大。”正偉在通訊器裡對周彤說,背景音是飛船引擎的嗡鳴,“我們就像剛學會走路的孩子,站在巨人的花園裡。”
“但我們有自己的優勢。”周彤的聲音帶著笑意,她正站在覺醒者學院的露台上,看著學生們演練“人族守護劍譜”,劍光在陽光下連成一片,“人類的適應力和團結,是任何文明都比不了的。”
探索隊的研究進展越來越快。他們破解了三族的空間跳躍技術原理,發現這種技術對能量的消耗極大,且容易受到星際風暴的乾擾;他們分析了神族的聖光戰艦,發現其能源核心與人類的氣感有相通之處,或許可以用人皇印的能量驅動;他們甚至在魔族的暗影艦艇裡,找到了一塊來自更高文明的能量晶體,陳博士說這種晶體蘊含的能量,足夠讓一艘飛船進行跨星係跳躍。
地球上的準備也在同步進行。周彤組建了“星際預備役”,從全球選拔優秀的覺醒者進行特訓,內容包括失重環境下的戰鬥技巧、外星語言、星際急救等;她還推動建立了“星際交流中心”,邀請三族溫和派的智者擔任顧問,傳授星際常識和生存經驗。
在“人類解放一周年”的慶典上,正偉通過全息投影回到地球,站在周彤身邊,向全球人類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三個月後,‘星火二號’將進行首次載人跨星係飛行,目標是距離地球五光年的‘藍星’——那裡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也有初級的智慧生命,是我們星際探索的第一站。”
慶典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張叔的油條攤前,綠毛青年帶著孩子們用麵團捏出了飛船的模樣;倫敦的廣場上,正雅和醫療組的成員們舉著“星際健康護航”的牌子;非洲的礦區,老礦工們把星圖刻在岩壁上,說要讓子孫後代都記得,人類是從這裡走向星空的。
正偉看著身邊的周彤,她的無名指上,那枚用人皇印邊角料打磨的指環在燈光下閃爍著微光。“等我們回來。”他輕聲說。
“我等你。”周彤點頭,破邪劍的霞光在她周身流轉,“地球永遠是你的後盾,是人類在星際中的家。”
三個月後,“星火二號”飛船在全球人類的注視下升空。這一次,飛船的尾部不再是藍紫色的火焰,而是金色的光帶——那是用人皇印能量驅動的標誌,象征著人類以自己的力量,開啟星際征程。
飛船內,正偉望著舷窗外逐漸變小的地球,心中充滿了堅定。他知道,星際之路絕不會一帆風順,會有未知的危險,會有強大的敵人,會有文化的衝突,但他更相信,人類的勇氣與團結,終將克服一切困難。
地球上,周彤站在“人類團結塔”頂端,看著飛船消失在天際,握緊了手中的破邪劍。她要守護好這個家,培養出更多的強者,等待著探索隊的歸來,也等待著人類在星際中站穩腳跟的那一天。
宇宙的深處,星辰閃爍,仿佛在向人類招手。一個屬於人類的星際時代,正伴隨著“星火二號”的引擎轟鳴,緩緩拉開序幕。而這段征程的起點,是那顆藍色的星球,是那些在戰火中覺醒、在團結中成長的人類,是正偉與周彤眼中,那片永不熄滅的希望之光。
喜歡人皇歸請大家收藏:()人皇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