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光做出來沒什麼用,必須找到客戶,打通銷售渠道才行。
現在大黃牛忙著耕地,李四白隻能以買紙墨為名,徒步前往廣寧。
南關大街文具店櫃台內,看著手中的小木棒,餘掌櫃一臉懵逼:
“四白,你說這玩意能寫字?”
李四白笑而不語,從懷裡掏出一把小刀,把餘掌櫃嚇了一跳:
“你要乾啥?”
李四白哭笑不得:
“您想啥呢?拿來我給您演示一遍!”
從餘掌櫃手裡拿回鉛筆,用小刀削出筆尖。隨手摸過一張毛邊紙,在上麵刷刷寫下一行工整小字。反手推到餘掌櫃麵前。
“烏金筆寫字頂呱呱?”
看著紙上清晰的字跡,餘掌櫃驚訝的合不攏嘴:
“這是石炭做的?”
“不錯不錯,就是色澤不如毛筆”
李四白嗬嗬一笑:
“餘掌櫃,此筆價值三文,應該和石筆做比才對”
“而此筆能在紙上寫字,石筆卻隻能在石板上寫字,孰優孰劣一目了然吧”
餘掌櫃略加思索,不由的啞然失笑:
“這話倒也沒錯”
“來,讓老夫也試一試”
接過鉛筆,餘掌櫃學著李四白的手勢,在紙上塗抹起來。
老頭先是寫了幾個字,又隨手畫了張草圖,越用越是順手。
“不錯不錯,此筆書寫流暢,速度遠勝毛筆,日常算個賬目必是極好的”
李四白笑道:
“此筆也有缺點,若用饅頭屑慢慢擦拭,便能把字跡消去”
餘掌櫃聞言愕然,隨即露出喜色:
“這怎麼能叫缺點呢?”
“雖不能用此筆寫契約,但是用來作畫稿豈不是極好…”
沒想到老頭思路這麼清晰,李四白也開心不已:
“既然您如此看好,您估計每月能賣多少?”
餘掌櫃稍一思索,便得出結論:
“此筆雖好但消耗不小,商賈圖方便不會在意,學童則要富裕家庭方用的起”
“我看每月三四百支差不多!!”
三四百支,那就是一兩多銀子。李四白雖覺得餘掌櫃太保守,倒也沒說什麼。當即約定以三文一支的價格,每月供貨四百支鉛筆。
搞定了渠道,李四白離開書店,又跑去孫家糧店打探消息。
結果和之前一樣,孫九如的供貨商,一直就沒收到玉米。
李四白無奈,隻能回到南關,買了幾斤豬肉大骨便離了廣寧。
鉛筆是個走量的活,李四白自己當然玩不轉。晚飯時就把事情跟家人交了。
兒子又弄出賺錢的玩意,夫妻倆喜不自勝。李二黑試探著著道:
“四白,這個鉛筆的生意,你是怎麼打算的?”
“爹,我是這麼想到。”
李四白直說道:
“你每月要去上班,有時恐怕忙不過來,不如把筆杆交給大伯來做”
“大伯包工包料,我們每支付他一文錢!您覺得合適不?”
李二黑樂的合不攏嘴:
“合適,太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