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嘴裡嚼著大棗,漫不經心的回道:
“也不算多,也就七八十株吧!”
“奪少?”
李四白眼珠差點掉下來。難以置信的問道:
“那不是得有幾畝地?”
金山搖頭道:
“哪有那麼多,房前屋後也就一畝左右!”
李四白嘖嘖稱奇:
“你們種那麼多棗樹乾嘛啊!?”
金山把棗核吐到手上,抬手丟進渣鬥。耐心解釋道:
“賢弟你有所不知!”
“我們那年年春旱,大棗是當糧食種的!”
李四白心中一動:
“哦?這麼說大棗是不怕旱了?”
金山笑道:
“棗樹何止是不怕旱?雨水多點還不行呢!”
棗樹喜旱怕澇,對土壤環境要求不高,在沙土黏土鹽堿地裡,都能生長的很好。
在許多乾旱地區,大棗都被當做輔糧來種植。中國自古就有按農戶桑、棗數量收稅的做法。
金山一番講解,聽的李四白喜上眉梢。眼看小冰河期高峰將至,如果找不到玉米,這棗樹沒準也能解燃眉之急!
“金兄,如果我現在種棗,最快多久能吃上?”
“賢弟也想種棗樹?”
金山驚訝的看向李四白,在他眼裡李家田土不少,老老實實種糧食就好,沒必要搞這些花裡胡哨。
李四白露出一絲苦笑:
“金兄,你知道我家是軍匠,田土再多也是衛所的!”
“哦!原來如此!”
金山恍然大悟。想起大明律有明文規定,軍田不許出售典賣,軍戶隻是享有使用權而已。理論上講,衛所隨時有權調整回收。
反倒是房前屋後的宅基地,才是軍戶的私產,種些棗樹,也算是預防萬一!
金山信了他的鬼話,輕歎一聲開始介紹種棗的細節:
“扡插慢一點,結果起碼三五年!”
“五年不行,太慢了!”
李四白急的直搖頭,五年後自家人早餓死了,用棗樹打棺材還差不多。
金山不知道他為啥這麼急,不過還是給他介紹其他辦法:
“除了扡插,還可以采用嫁接。隻要你有現成砧木,兩三年就能結果!”
兩三年?李四白算算時間,應該勉強來得及。
“砧木就是嫁接棗苗的基礎吧,品種有限製麼?”
金山搖搖頭:
“蘋果櫻桃梨樹皆可,不過最好是用酸棗樹”
“不但成活率超過九成,而且極為耐旱。運氣好的話,嫁接次年就能掛果!”
李四白大喜。酸棗樹黑砬子多的是,隻不過產量低到沒人會栽種。
“金兄,院試結束後,務必幫我種一些棗樹!”
雖不知道李四白為何如此執著,不過朋友相求,金山沒有二話痛快點頭。
得到承諾的李四白興奮至極,連抄書都沒心情,拿著鉛筆在紙上比比劃劃,計算需要多少棗樹,才能保證李家這麼多人不被餓死。
金山哭笑不得,耐著性子幫他計算產量和種植麵積。
兩人一直討論到傍晚,忽然敲門聲響起,門外傳來大花的聲音:
“四白,晚飯做好了,你來拿一下!”
李四白趕忙起身開門,從大姐手裡接過籃子,剛要轉身卻被大花叫住,從袖子裡掏出一本冊子塞到他手裡。
李四白一臉懵逼: